山沟皇帝(校对)第1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2/1597

  这是大唐帝国立国以来,所授予的第四个大学士!
  而在陈立夫之前,乃是柳八苟、王文华、钱梦久,其中的王文华以及钱梦久的大学士头衔,其实没几年就被收回了,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唐帝国只有柳八苟会这么一个大学士。
  而在宣平五十一年柳八苟正式去世后,过去的两年帝国是没有现存的大学士的。
  现在,陈立夫却是成为了帝国第四位,也是目前仅存的一位大学士,而根据帝国官职,大学士头衔均为正一品。
  所以陈立夫也是成为了帝国数十年里,第四位正一品大臣!
  这种殊荣,其他臣子可没办法获得。
  相对比之前,太子太师这种头衔就不值一提了。
  虽然太子太师已经是太子三师三少里最高级别的荣誉了,但是依旧是属于太子三师三少范畴,根据官职,太子三师三少都是属于从一品的头衔,不像是三公三孤乃是属于正一品头衔。
  之前帝国也有好几个高级文官死后被追封为太子三师。
  但重点是,这是陈立夫任职期间所获得的太子三师头衔啊,这可是最近二十年里仅有的一次。
  目前帝国的荣誉头衔了,除了大学士外就是三公三孤、太子三师三少了。
  大学士不用说了,哪怕是御书房领班致仕后,哪怕是死后想要追封都是可能性不大。
  而三公三孤也同样如此,目前只有柳八苟一人获得过,其他文官武将都没机会。
  一般授予臣子的都是太子三师三少,文武官员都有,这个荣誉头衔,在帝国里是同时面向于文武官员的。
  其中的太子三少授予的就比较多了,很多开国时期的文臣武将都得到过,而中后期的话,一般御书房值班大臣在做出成绩都能获得一个太子三少的头衔。
  哪怕是任职普通,但是在临近致仕的时候,基本都会获得一个太子少保的安慰性质头衔,好歹给人家一个从一品的头衔啊。
  太子三师就比较少了,一般只有领班大臣致仕的时候,才能获得,并且多以太子太保、太子太傅两种为主。
  而更上一级的太子太师,只在开国初期授予过现职官员(包括临近致仕)。
  而和陈立夫这样,临近致仕之前就获得太子太师头衔的,也是帝国最近三十年来的第一个。
  不管是太子太师、文华殿大学士,这都是因为陈立夫在任职期间工作出色。
  实际上他之前的时候就已经是太子太保了,现在临近致仕,按照管理再升一级很正常,所以李轩干脆越过了太子太傅,授予他太子太师。
  不出意外的话,等陈立夫那天翘辫子了,也会再追封一个三公三孤的头衔。
  虽然大学士也好,三公三孤,太子三师三少也好,这些都是属于纯荣誉性质的头衔,但是这纯荣誉形势的头衔,却也是大唐帝国里仅有的一品头衔啊。
  除了这些荣誉头衔外,实职的头衔,最高的就是尚书、左都御史、大法官了,都是正二品。
  至于御书房值班大臣,行走大臣属于无品级,无定员的,根本就没品级。
  文官们想要获得一品头衔,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获得上述荣誉头衔。
  而陈立夫,基本上是做到了当代文官的极限。
  带着荣誉,陈立夫在宣平五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正式宣布致仕,由此结束了陈立夫施政的时代。
  接陈立夫班,成为新任御书房领班大臣的乃是彭志福,这人比较特殊,并不是工商经济系统出身,而是司法系统出身。
  彭志福的本官乃至都察院左都御史。
  这也是帝国五十多年里,第一次由司法体系的官员担任御书房领班大臣。
  但是谁都知道彭志福只是一个过渡而已,他年纪本来就大,而且他之前担任左都御史已经是有四年之久了,按照大唐高层的默认规矩,他最多只能在左都御史上干五年。
  而司法系统的御书房值班大臣,一向来都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任的,等他卸任左都御史房后,自然也就会从御书房退下去了。
  这意味着,兴许都不用一年,帝国将会出现新的领班大臣,而即将出现的领班大臣,才将会是真正的下一任主导帝国各项重大事务的领班大臣,陈立夫的继任者。
  彭志福也知道自己只是个过渡期的领班大臣,等陛下选好下一任的领班大臣,自己也就该致仕了。
  之所以出现彭志福担任御书房领班大臣的情况,纯粹是因为圣天子李轩还没有选好陈立夫的继任者。
  也许是因为习惯了陈立夫的办事方式干净利索又省心,李轩对现在御书房的几个候选人都是不太满意,办事能力一般般,说话又不好听,还屁事多。
  所以他之前就扩大了候选范围,不仅仅是把御书房值班大臣加入进去,把行走大臣也加入进去了,其中有两个比较看好的行走大臣。
第2137章
忙不完的皇太孙
  但是资历还浅了点,哪怕是今年秋天已经是来了个拔苗助长,把他们分别调任到吏部以及商部担任尚书,同时入值御书房。
  只是他们入值御书房才几个月呢,不可能直接一口气就上来领导整个御书房的,还得再锻炼一年半载,最后从中挑选一个比较适合的人任职。
  反正现在有彭志福这个老资格大臣看着御书房,短时间内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大唐帝国的宣平五十三年,发生的事太多,帝国全球化战略的初步成功,开始逐步移民开发欧洲、印度半岛。
  还有陈立夫的致仕,这些都是为宣平五十三年带来了喧哗!
  不过进入宣平五十四年后,帝国就是重新平静了下来!
  大方向上,帝国依旧以国内经济发展为重,本土和海外领地上,继续执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土著上,则是继续执行非洲迁移计划,并同步展开欧洲、印度半岛移民开发计划。
  而一些内部细节上,圣天子持续,甚至是更进一步的推动电气化发展。
  帝国蒸汽革命已经是很久了,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工业发展也都是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准,而现在帝国已经是有足够的基础推动电气化,继而掀起第二次生产力的大规模升级了。
  而电气化革命一事,李轩虽然亲自大力推动,但只是暗地里,明面上,电气化乃是由太子李暠全面主持并推动的。
  这是因为李轩已经开始为太子铺路了。
  李轩如今年纪也不算小了,再加上早中期的时候李轩长期主政,拼命工作,这身体其实也说不上多好,只是调理得当而已,实际上很多年前开始他就已经不怎么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了。
  如今的帝国政治格局,其实就是圣天子李轩抓大方向,而太子李暠负责日常事务,但是这种日常事务,也很难让太子李暠获得一些太高的威望。
  李轩希望太子李暠也能够获得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政绩和威望,这样有助于帝国后续的政治格局稳定,避免自己去世以后局势动荡。
  电气化就是李轩为太子李暠准备的政绩大礼包!
  连电气化这个大招都被李轩拿出来给太子刷政绩用,可想而知李轩对太子李暠还是挺操心的。
  原因无他,这太子李暠在李轩自己看来,其实也就是中规中矩而已,虽然处理政务已经二十几年,各方面经验累积的也不错,但是总归是缺了一些东西,怎么说呢,不够狠!
  不管是对别人也好,对自己也好,都是不够狠。
  虽然说宽厚咋一听挺好的,但是对于一个皇帝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太好的品德。
  反倒是太子之嫡长子李宏弨让李轩很满意,这小娃娃今年也才二十岁出头,但是为人处世相当的老辣,表面温和,和人接触让人感觉春风出面,但是背地里一肚子坏水。
  这性格,李轩喜欢!
  当皇帝嘛,表面必须是个任君,但是也必须清楚的知道,仁义道德那是用来约束别人的,绝对不能用来约束自己。
  而李宏弨就很符合这一点。
  虽然手段还低劣了点,装的还不太像,干坏事也偶尔会露出马脚,但是这不是问题,完全可以进行专业培养。
  太子李暠这样的庸才,李轩都能培养成为一个勉强合格的皇帝。
  嫡长孙李宏弨这样底子不错的人才,李轩有自信把他培养成为一个杰出的皇帝,所以最近两年,李轩是经常把李宏弨叫过来。
  偶尔会专门吩咐他去做一些事情,处理一些事情。
  主要还是为了锻炼他!
  这是李轩自己的想法。
  但是李宏弨的想法不一样!
  一开始的时候,李宏弨还挺高兴的,觉得自己的皇太孙的位置稳妥了,等把上头的两个老家伙熬死以后,自己就能够成为帝国第三任皇帝了。
  但是当他发现,李轩开始不断的给他安排各项事务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对经。
  尼玛,这也太忙了吧!
  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完全就没有停歇的时候。
  某一个晚上,皇太孙李宏弨对着日历本算,然后发现自己上一次休息竟然是半年前的时候,那脸色就跟苦瓜一样。
  太子李暠看见满脸苦瓜色的嫡长子,走过去后拍着他的肩膀道:“你那边的秘书室要好好的挑人,一群好的秘书能帮你节省不少的时间!”
  “这日子,还长着呢!”
  李宏弨抬头看了看自家的太子父亲,总算是知道他为啥四十来岁就开始有了白发,也知道他为啥以前天天都忙着脚不沾地,连陪母妃和自己的时间都很少,甚至得提前预约才能一起吃顿饭了。
  是真的忙,很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2/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