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5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7/1597

  从而扼制海外领地的独立倾向!
  但是这一切最终能够成功吗?
第2128章
鞑靼人在非洲
  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尼日尔河河口,一座小型的城市耸立在河口附近,这种城市很小,说是城市,但实际上只能算是一个沿海河口的小镇而已。
  这里本来是葡萄牙人多年前修筑的商站,主要是为了通过尼日尔河和内陆地区的土著进行贸易,也顺带为过往的船只提供一些补给服务,但是总体来说没啥发展。
  葡萄牙人时期的时候,这破地方只有百来人常驻而已。
  后来大唐人占据了非洲西海岸后,也是同葡萄牙手中接过了包括这座小镇在内的非洲沿海地区大量殖民地。
  大唐人对这座被称之为河口镇的小镇同样没啥兴许,而是把主要的落脚点放在了隔壁的加纳黄金海岸。
  再到后来蒸汽机船只横行之后,这破地方连最后的提供补给的作用都没有了,大唐官方甚至都撤出了这小镇。
  后续也只是偶尔有民间的商队或者探险队在这里驻扎,为后续深入尼日尔河做准备而已。
  现在,这个被称之为河口镇的小地方,破烂的建筑再一次迎来了新面孔,他们就是从欧洲远道而来的鞑靼人。
  根据大唐帝国和大唐金国签订的相关协议,鞑靼人以后的地盘就是几内亚湾东北部,加纳以东,一直到南边的客麦隆火山的这一片广阔的沿海地区,都是属于他们鞑靼人的了。
  他们鞑靼人以后爱怎么折腾就能怎么折腾。
  同时针对内陆地区,鞑靼人能向内陆扩张多大的地方,大唐人原则上也不会管。
  由于存在着内陆地区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还有一大票欧洲国家也是相继确定在非洲殖民之后,鞑靼人也是担心去的晚了,这广阔的内陆地区就被人先抢了。
  要知道他们选择来尼日利亚地区,可不仅仅是为了这一小片的沿海地区的,他们更是为了广阔的尼日尔河流域来的。
  他们之前深入过尼日尔河流域考察过,这一条河流通航条件非常不错,比南部的非洲大河刚果河强多了,刚果河看似是大河,但是沿途瀑布多,而且最关键的是在下游就有一个瀑布群,船只根本无法沿江而上。
  除了通航条件不错外,他们也是在内陆地区看到了一片相当不错的农业地,深入内陆后的部分北部地区,还是比较适合耕种的。
  还有不少的矿产资源等等。
  综合决定之后,鞑靼人最终才是选择了这片地方。
  但是大唐人允许他们去,不代表着大唐人彻底把这片地方划给他们了,大唐人给他们明确划分的地盘,只有沿海这一片地区而已,至于内陆地区,大唐人可没有给任何明确的说法,这意味着,如果有其他国家也跑到旁边来殖民的话,完全可以先一步抢走大片的内陆地区,到时候鞑靼人就得抓瞎了。
  为了避免后续的麻烦,再加上鞑靼人实际上已经是开始整个国家的前期迁移,所以鞑靼人并没有迟疑。
  很快就是派遣了大规模的船队来到了几内亚湾东北部的尼日尔河河口。
  船队里除了雇佣来的五艘大唐人的客货混装蒸汽船只外,还有他们鞑靼人的二十多艘风帆船只,其中就有五艘风帆战舰。
  这五艘风帆战舰自然不是为了对抗大唐海军的,而是为了对付当地可能出现的土著舢板,也是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海盗,更多的还是为了对抗其他的欧洲国家殖民者。
  非洲殖民大时代已经拉开了,来非洲的可不仅仅是他们鞑靼人,还有其他欧洲国家呢,其中更是有着西班牙葡萄牙联合王国这个拥有丰富海外殖民经验的国家,还有一个英格兰这种航海后起之秀,就连联合省人在海外殖民的时候,经验也比他们鞑靼人丰富。
  他们鞑靼人虽然有着欧洲地区最庞大的风帆舰队,但是他们的远洋航行以及作战经验其实没多少,海外殖民更是第一次进行。
  为了避免任何可能性的麻烦,这一次鞑靼人也是撒费苦心,这一次大规模移民的时候,总人数就达到了上万人,不过军人就超过了半数。
  他们按照计划抵达当地后,立即就是在沿海的多个地方建立了适合前期落脚的据点。
  不过他们的脚步并没有止步于沿海海岸,怎么说呢,这沿海海岸已经是大唐人划定给他们的地盘,根本不用担心其他欧洲国家跑过来殖民,而且沿海地区的很多地方,其实也不适合大规模移民。
  因此他们初步在沿海落脚后,很快就是沿着河流深入内陆,并在河流两岸的部分重要地区修建简单的落脚点,确定所有权。
  同时也是为了后续更大规模的移民做准备,这一次的移民,大部分都是军人以及各类工匠,其实并没有多少是普通的移民。
  当第一批的军人以及工匠们开辟出来多个落脚点后,那么就能够真正的迎接后续数量庞大的移民了。
  鞑靼人计划里的第二批移民将会超过十万人,移民过来的依旧会是青壮为主,并且还是提前整编,进行军事化管理的青壮。
  他们过来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前期土地开发,进行屯垦,为后续抵达的普通移民等提供口粮。
  鞑靼人的殖民开发,力度要比其他欧洲殖民国家大多了,这前面两批的官方人数就有十几万人,大体上就能够和现在的奥斯曼六国相当了。
  奥斯曼六国的迁移力度大,那是被逼的,他们连国土都已经失去了,现在是一股脑扎进了非洲想要重新在非洲建立自己的新国家。
  而鞑靼人嘛,人家纯粹是人多钱多船多。
  能够支撑得起这么大规模的移民行动!
  要知道人家鞑靼人虽然依旧会花钱请大唐人的蒸汽船只帮忙运输,但是更多的人员以及物资运输,他们还是自行用风帆船只解决的。
  要不然的话,这么大规模的运输都让大唐人运输,这运费可高了去,他们鞑靼人虽然有点小钱钱,但是也得省着花。
  而且从地中海或者波罗的海又或者是大西洋沿岸,这一路到非洲西海岸的话,也不算太远,航线也都是老航线。
  纵然大规模运输困难了些,但是总比花钱好啊!
第2129章
大唐金国的先进性
  至于说用风帆船只慢吞吞的运输,几百吨的小破船就塞进去几百人一起运输,这个过程里会死不少人,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是……
  反正死的也不是他们鞑靼人的中上层,也不是自费移民。
  鞑靼人的中上层以及那些自费移民们,他们自然是乘坐大唐人的船只前往的。
  大唐人的多个航运公司欧洲分公司,都已经是开通了欧洲各港口前往非洲各地的定期航班,此外也有一大批货轮或平价客轮接受包船服务。
  鞑靼人里有钱人也是不少的,他们有的乘坐大唐人的定期非洲航班前往,有一些则是大唐金国官方出面,然后雇佣的大唐船只包船前往。
  至于没啥钱,被官方征召,跑去前期屯垦的普通青壮,自然是只能挤沙丁鱼罐头一样的风帆船只慢慢熬了。
  这种多方面结合的模式,也是让鞑靼人的移民规模从一开始就非常的庞大!
  不用几个月功夫,人家就已经是沿海修建了大型五个据点,沿河尼日尔河的中下游地区修建了四个大型据点,并且还在向上游以及部分支流扩张。
  半年后,鞑靼人在尼日尔的内陆地区,已经是开辟出来了面积广大的耕地,耕种人数已经超过五十万人。
  嗯,这半年里,其实鞑靼人一直处于前期移民阶段,第二批屯垦移民这来了几万人呢。
  一共也就移民到此地几万人而已,至于为啥会有五十多万人种田!
  那是因为他们效仿了西班牙葡萄牙人开创,后来在中非二十国被发扬的更加广大的免费劳动力种植园模式。
  屯垦的人大多数都是他们抓来的当地土著!
  说起来,虽然这种种植园模式是欧洲人开创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先后在非洲,美洲搞这免费劳动力种植园模式。
  后续丹麦人迁国到非洲后,也是玩这一套,但是现在玩这一套玩的最顺溜的却是前安南王国,现在的中非王国。
  人家中非王国的本土国民其实没多少人,现在发展几年后,其实也就那么两百万人口不到,大多还是这些年迁移到非洲后出生的未成年人。
  但是他们除了两百万国民之外,还有好几百万的土著劳动力给他们免费劳动呢!
  至于为啥说这些南洋蛮夷比欧洲蛮夷玩种植园模式玩的更顺溜?
  那是因为这些南洋跑过来的蛮夷们,完全是把这些土著劳动力当成廉价消耗品,根本不怕消耗,把使用成本压榨的非常低。
  毕竟对于南洋十二国而言,这出了家门口,外头就有一大票的土著。
  种植园缺劳动力了,农场主就带着火枪队出去转一圈,就能抓回来一连串的土著……
  甚至有时候都不用亲自动手,直接在家门口竖个牌子收购,外头的当地土著们自己就会抓邻居部落的人,然后拿过来卖钱,也有一些专门的武装商队专门干这活。
  而且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抓人的业务极为的熟练,同时南洋各国他们之前就是在南洋半岛,南洋诸岛里的热带雨林里过日子,对于在复杂地形,尤其是热带雨林里的活动更具有经验。
  而且他们抵达非洲早期,很重要的一个创收业务就是充当雇佣军,帮欧洲人抓土著。
  所以抓土著这事对于他们很简单,成本也低得很!
  人们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家中非十二国是靠着土著吃土著。
  依靠着血腥无比的财富积累模式,中非王国发展到现在,虽然本国人口只有两百多万,但是日子过的并不差。
  南洋十二国的人玩免费种植园玩的很顺溜,但是在鞑靼人看来,却是差了点,而且隐患极大。
  现在中非王国那些人,当着农场主享受日子,但是几十年后百年后呢?
  周边土著被抓光了,没有了廉价劳动力了呢?
  到时候为了让自己继续都能过好日子,恐怕就要从其他地方引进,同时给予免费劳动力更好的待遇,同时更珍稀这些财产的安危。
  假以时日,这些免费劳动力的数量必然会越来越多,并且承担几乎所有的底层劳动力,在以后会怎么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7/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