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5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5/1597

  这一点,和李轩自己的重点关注和推动是分不开的。
  甚至为了体现对汽车行业的重视,最近两年李轩出行的时候,除非重大场合还乘坐那几辆具有特殊意义的御用马车外,日常时候出行他都已经是全面乘坐汽车了。
  同时官府也是在推动官车改革,正在逐步用汽车取代以往的马车的,实际上目前各级官府机构,才是目前汽车市场上的最大单一消费群体。
  各级官府采购的公务车辆,数量可是比较庞大的,而且出于扶持的目的,也不会单一的采购几个大型汽车厂商的产品,对于一些中小汽车厂商的汽车也会进行采购。
  为了进一步刺激汽车市场,大唐官府也是进一步推动公务车改革,宣布明年将会采购不同类型的公务车辆五万辆。
  主要是配发给中高级官员出行使用的轿车,以及配发给税务、警务等性质比较特殊的机构使用的皮卡,卡车等。
  五万辆的采购数量,对于庞大的帝国官府机构而言,其实是一个很小的数字而已,但是对于汽车行业的刺激却是庞大的。
  这意味着,官府依旧保持着对汽车行业的扶持力度,这种扶持从以往的政策支持,变成了现在的订单扶持。
  官府再一次明确表态进行扶持,让各大汽车公司的干劲更足了。
  几个大型的汽车厂商,相继宣布了新一轮的扩充产能计划,启翔汽车公司更是野心勃勃的要把年产量提升到三十万辆以上!
  除了这些大型汽车厂商外,一些中小汽车厂商也是不甘落后,他们各自开始了自己的发展计划。
  而且你也别以为这些中小汽车厂商是真的小了,他们的产品虽然不咋地,市场份额也很少,但是这些大多数的中小汽车厂商,背后往往都站着一家大企业。
  当他们看到了机会之后,背后的总公司就会毫不犹豫的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支持!
  冯氏汽车公司就是如此,冯氏汽车公司立足松江府,某种程度上,算得上是松江府里最早的一家专业汽车厂商,也是享受到了松江府地方衙门的大力支持。
  但是发展的却是不尽人意,立足松江府这个全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其汽车销量每年只有两千多辆……
  和那些大型汽车厂商动不动就是几万辆甚至十万辆的年销量相比,那是差到不能再差了。
  销量小也就算了,偏偏利润也不高,为了尽可能的卖出去,他们把利润压的很低,导致又不怎么赚钱。
  归根到底,还是技术不行!
  这一次看到了汽车行业大爆炸后,冯氏汽车公司的总部,也就是冯氏航运公司也是忍不住了。
  他们首先是对汽车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了大改变,原有高层管理超过半数都被调离,同时从总部空降了多名真正的高官。
  其新任总经理,更是由冯氏航运公司内的最为重要的总部机构‘战略本部’的副部长调任。
  这个战略本部,可是冯氏航运公司内部负责研究制定公司整体战略发展方向的重要机构。
  这充分证明了冯氏航运公司对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视。
  这是直接把汽车行业的重要性,提高了战略地位。
  空降了重量级高管后,冯氏航运公司总部,宣布对子公司汽车公司进行注资,第一期注资的额度就达到了一百万唐元,而后期视情况,还会继续进行注资。
  这些资金用来干嘛?
  一部分用来收购各种汽车行业的相关专利,或是获得专利授权,另外一部分则是投入他们的汽车研究实验室。
  这一百万资金,绝大部分都是将会用来技术的提升,不管是收购技术也好,自己研发也好,但是技术都要有。
  冯氏汽车公司希望通过对技术研发的大额投资,以提升公司的技术能力,以造出真正符合市场技术标准的汽车来,而不是和现在这样,造出来的汽车技术不咋地,售价还不便宜,根本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这每年两千多辆的销量,很多都是被冯氏航运公司总部以及旗下各企业以及合作企业给内部消化了,一部分是松江府地方出于扶持本地汽车产业的目的进行的官方采购,真正普通消费者购买的汽车,其实连一半都没有。
  冯氏航运公司作为帝国内民营资本里数得上名号,甚至可以称之为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对此是无法容忍的。
  他们能够在航运做到顶级,在造船上做到一流,在钢铁,矿务,机械等领域做出二流来,没道理在汽车行业就失败啊!
第2077章
冯氏汽车的野望
  冯氏航运公司旗下,很多行业都有涉足,一般做的都不差,旗下的核心产业航运业,那可是能和长江航运公司长期竞争,不相上下的。
  旗下的高端豪华油轮,更是名声显赫,多年前建造并投入运营的三万吨豪华客轮新星号,更是震惊全国。
  投入运营以来,几乎每一次航行都是爆满,彻底让冯氏航运公司打开了高端客运业务,随后冯氏航宇公司又是陆续建造了新星号的一艘姐妹舰新月号,并投入运营。
  尽管从运营角度来看,这两艘三万吨的豪华客轮,哪怕是运营的非常顺利,看似利润高昂,但是考虑到庞大的建造成本以及高昂的运营成本,想要完全收回成本估计得十年以上,稍微不甚这个时间度都得延长到十五年以上。
  但是依托高端业务的发力,并带来的良好品牌形象,冯氏航运公司在中端客运市场上不断的开疆扩土,营业额这几年出现了大幅度上涨,其市场份额足以和长江航运公司不相上下。
  除了中高端业务外,冯氏航运公司的低端客运业务也是发展的非常高,中高端还只能说和其他公司不相上下的话,但是低端业务那就是吊打其他航运公司了。
  再加上货运市场上也是排名第一。
  这就是为什么冯氏航运公司能够成为帝国内两大航运公司之一的缘故,另外一家自然是长江航运公司了。
  这两家航运公司已经在航运市场上厮杀了几十年了,估计以后还会继续下去。
  依托核心业务航运业,冯氏航运公司在造船,钢铁,矿务,机械等领域发展的都不错,就算不是第一梯队,但是也会是第二梯队。
  但是在汽车这个新兴行业里,冯氏航运公司却是栽了个跟头。
  耗费了不少资源,最后竟然别说和四大汽车公司比拼了,甚至连其他中型汽车公司都比不过,人家马车公司转型而来的金陵马车公司下属的金陵汽车公司,产销量都比他们冯氏汽车公司大……
  这种事,冯氏航运公司自然是无法忍受的,他们冯氏航运公司的业务发展目标一直就是,进入一个新行业,虽然不要求成为龙头,但是也要挤入第一梯队,再不济,也要留在第二梯队,如果不能的话,那么宁愿放弃也不会瞎折腾。
  但是汽车行业却是不好放弃啊。
  现在谁都看的出来,汽车行业乃是最近乃至未来十几年内最具潜力的行业了,如果这个时候不加入进去,以后连汤都没得喝。
  所以哪怕是困难重重,冯氏航运公司也是咬着牙继续在汽车领域里厮杀。
  技术不行,那么就砸钱搞技术!
  他们还就不信了,我们连几万吨的豪华客轮都能造出来,还造不出来一辆汽车。
  能买到的技术授权就砸钱买!
  买不到的自己研发,设立汽车研究室,没有试验设备?试验设备一股脑全部买。
  没有技术人员?从总公司旗下各子公司抽调。
  作为最大的民营企业,旗下各子公司啥样的技术人员都有,这个公司抽几个,那个公司抽几个,那么几百人的技术团队也就抽出来了。
  老子不差钱不差人,就不信搞不出来这破汽车!
  这是冯氏航运公司总部一票高层们的想法!
  但是真当他们一头扎进去的时候,就深切的感受到了为啥以前这个汽车子公司发展不起来,也知道了为什么其他很多大企业旗下的汽车公司都半死不活!
  该死的四大汽车厂商,把几乎所有能够注册的汽车相关专利都给注册了,而且这四大汽车公司还不怎么对外授权这些技术专利。
  冯氏汽车公司的研究团队们,看着几千条四大汽车公司的专利就是头大!
  仅仅是这些专利的名录以及简介,那就是厚厚的一大本!
  但是没办法,想要真正的杀入汽车行业,这些专利壁垒是必须打破的,之前肇庆汽车公司为了打破这些专利壁垒,投入的资金虽然少一些,但是他们可是拿出了大量自身的专利以及其他方便的技术和四大汽车公司进行交换的。
  真要说价值的话,这些技术专利的价值一点也不比冯氏汽车公司拿出来的百万现金差多少。
  为了获得汽车行业里的诸多先进技术,肇庆机械公司可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这才让旗下子公司肇庆汽车公司获得了先进的技术,最后得以进军汽车整车市场。
  如今冯氏航运公司想要大举进入汽车市场,这钱以及其他方面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这个投入都是百万唐元起步,少了的话,其实也不是不能说生产汽车了,但是生产出来的汽车在性能上落后别人一大截。
  如今的汽车消费群体,可都是中高收入阶层,这个群体的消费者可不傻,想要赚他们的钱看似容易,但实际上还是非常难的。
  不过冯氏航运公司除了有钱有人外,他们在其他行业尤其是钢铁,机械等基础行业里也是底蕴深厚,一些关键技术,尤其是生产方面的技术他们自己就有。
  没有的也可以找其他公司进行专利交换。
  但是汽车的几个核心零部件的技术专利就差了点了,找四大汽车公司交换专利,人家连搭理都没搭理冯氏航运公司。
  毕竟冯氏航运公司不像是肇庆机械公司一样,但是机械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四大汽车厂商的汽车生产线都是肇庆机械公司提供的,有足够的资本和四大汽车公司进行谈判。
  冯氏航运公司嘛,在这方面就差了许多。
  既然从四大汽车公司这里拿不到,那么冯氏航运公司就找其他办法了,一方面是自己抽调技术人员,投入庞大的资金自行研发。
  此外也是找上了其他的中小汽车公司,尝试着和这些汽车公司进行合作。
  全国的汽车公司可不少,除了四大汽车厂商以及新崛起的肇庆汽车公司外,还有好几十家中小规模的汽车公司呢。
  这些汽车公司,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一些技术,如果能够把和这些汽车公司互通有无的话,那么也能够拼凑出来所需要的大部分技术了。
  冯氏汽车公司找上了其他中小汽车公司的时候,也是让其他中小汽车公司看到了打破四大汽车公司专利垄断的局面。
  一家干不过四大汽车厂商,但是如果联合起来呢?
  把各家汽车公司的优势技术都给联合起来,那么足以打破四大汽车公司在绝大部分领域的技术垄断。
  这种事,各家的中小汽车厂商都是看的很透,虽然说这样做会让自己的一些优势技术被其他人获得,但是却同样的也能获得其他公司的优势技术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5/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