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5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8/1597

  至于这些普通的机枪订单最后谁能拿到更多,那就得看三大武器公司的业务能力了。
  不过江南武器公司在这之外,还自己搞出来了一个新型号,不是八毫米,而是十二毫米口径。
  枪管更长,口径更大,同时也是更重,使得了这种机枪的有效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他们把这种机枪称之为重型机枪。
  这种重机枪被海军给看重了,海军觉得在战舰上装备的话,这玩意比八毫米的机枪靠谱,迅速下单后定型为四十四年型十一毫米重机枪。
  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机枪这种新式武器就是从研发测试阶段,进行了小规模服役阶段,以大唐帝国三大武器公司现在的研发生产能力,哪怕短时间内还无法大规模量产,但是先生产个几十百来挺前期装备测试还是没啥问题的。
  很快,近卫军和陆军以及海军各自都分了一小批,为各军种培养技术人员,制定作战手册使用。
  而海军那边更干脆,他们直接把八毫米和十二毫米版本的重机枪,直接临时安装到了准备前往海外执行任务的广宁号巡洋舰上。
  广宁号巡洋舰从吴淞军港起航后,一路南下,先是到了香港海军基地和一艘护卫舰汇合,随后又是前往马六甲。
  穿过马六甲海峡后,进入印度洋,最后抵达锡兰军事基地。
  这是大唐帝国在海外地区规模最大的海军基地。
  这里常年驻防着好几万以上的陆军部队以及大量的海军战舰,储备着近乎海量的各种作战物资。
  当然了,哪怕这里是个海军基地,不过依旧有大量普通人在这里生活,这里有将士们的家属,或者是为军方提供各种武器的人。
  此外,锡兰岛的科伦坡港,也是印度洋航线上的重要中转港口,穿越印度洋的船只,大多都会在这里补给煤炭,淡水以及食物等等。
  因此锡兰岛虽然在普遍观念看来,这是一个军事基地,但实际上锡兰岛上的科伦坡还是很繁华的,这个港口一点也不比马六甲差多少。
  广宁号巡洋舰这一次前往海外服役,就是加入印度洋舰队。
  抵达锡兰岛的科伦坡后,广宁号巡洋舰在这里停留了大概五天时间,简单休整并补充了物资后,就是开始了他们的新任务。
  和另外一艘护卫舰一起,护送四艘运输着陆军部分人员以及大量弹药的运输舰前往泊木州,等把船只护送到位后,广宁号巡洋舰将会在泊木州那边再停留一个多月的时间,然后再前往波斯湾的巴士拉港,而任务同样是护送船只。
  护送各种船只,这是最近十几年来大唐海军常态了,甚至可以说这已经是他们在平常时候仅有能够干的事了。
  这些几千吨的巡洋舰,平日里基本找不到什么作战对象,而且又不能和那些小吨位的护卫舰或者干脆是近海巡逻舰一样,能够方便的进入各种内河和土著们作战。
  因此在海军的巡洋舰以及装甲巡洋舰乃至战列舰上服役的海军官兵们,平日里其实是相当的无聊,常年处于无仗可打的情况。
  仅有能够让他们嗨一嗨的,也就只有执行炮舰外交任务的时候了。
  但是这种事也不是经常能遇上的,很多海军的官兵们服役几年下来到退役,都还没打过仗呢。
  为了保持这些主力舰的战斗力,海军在没仗打的时候,就是搞这种所谓的护航了。
  但实际上,大唐的商船们根本不需要军舰的护航!
  就土著的那点风帆战舰,撞都能把他们给撞沉了,根本无法对大唐的蒸汽钢铁商船造成什么实际性的威胁。
  但是,海军依旧给这些商船们进行护送!
  毕竟总不能一天到晚待在港口里无所事事的,好歹得找个名头出海溜达溜达啊!
  护航,就是海军最常用的名头了。
  广宁号巡洋舰一路顺利的把几艘陆军的运输舰护送到泊木州,然后独自前往巴士拉港,抵达巴士拉港口后,广宁号巡洋舰的官兵正准备按照以往的传统,准备上岸潇洒几天。
  战舰上却是接到了当地驻防部队的请求,说是巴士拉西部边界出现了不少好身份不明的土著部队,当地驻防部队准备前往肃清,请求广宁号派遣部分水兵和陆战队支援。
  广宁号自然是不会拒绝,直接派遣大约六十人组织的陆战队上岸,只是他们携带的武器让驻防部队有些好奇!
  那是一挺看起来奇奇怪怪的枪!
第2037章
煤油能消毒
  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次机枪实战,并不是出现在最先装备机枪的近卫军,也不是在装备数量比较多的陆军,而是发生在海军。
  甚至都不是负责陆地作战的海军陆战队,而是海军战舰上的水兵临时组成的支援部队。
  广宁号巡洋舰组织的六十多人的登陆支援作战部队,除了携带步枪等轻武器外,还把船上的一挺十二毫米的重机枪才拆下来,装在了两轮枪架上,随同当地的驻防部队前往作战。
  随后的驱逐肃清战斗中,这挺机枪爆发出来了惊人的战斗力。
  前线部队上报的战报中现实,该机枪的实际作战时间只有区区半个小时左右,但是战果也是相当的辉煌。
  仅仅是这挺机枪,就杀伤了至少两百多名敌军。
  这份战报很快就是被海军上报,最后被传回了本土金陵城,不仅仅是海军高层知道了,陆军以及近卫军高层也知道了机枪的第一次实战的庞大战果。
  这也是直接导致了陆军和海军以及近卫军,再一次加大了对机枪的采购,预计装备更多的机枪。
  其中的近卫军更是把机枪的装备规模准备提升到每个师至少一百挺的规模,和迫击炮一起,直接下放到步兵连装备。
  甚至为此专门成立了全新的编制‘机炮排’,同时装备六十毫米迫击炮以及八毫米机枪。
  陆军方面自然是不会这么变态,但是也考虑着给每个师至少装备二十四挺的八毫米机枪。
  海军方面也如此,加大了对陆战队部队的机枪装备数量。
  重机枪的出现,将会再一次加大大唐军方的中近距离的火力密度,使得原本就处于无敌装备的大唐军方,朝着更加无敌的方向前进。
  如今的大唐帝国的陆海军,火力体系已经是非常完善了,陆军方面的远程重炮一百二十毫米以及一百五十毫米的加农炮,足以在十公里外的敌军进行远程炮击。
  大量的野战、榴弹炮,能够打击四千米以上,十公里以内的敌军目标。
  七十毫米步兵炮以及迫击炮,能够有效覆盖五百米到三千米左右的目标。
  而机枪则是能够覆盖一千米以内的作战区域。
  最后步枪则是负责五百米以内的作战区域。
  最后还有手榴弹负责三十米内的作战区域。
  诸多武器形成了远、中、近的多重火力打击。
  而这种火力打击,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土著国家能够抵抗。
  这一点,大唐帝国本身知道,就连那些土著国家们也知道,这么多年了,这些土著国家基本也都学聪明了,得罪谁也别得罪大唐帝国。
  如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奥斯曼王国如此爽快的把黑海海峡两岸十公里内的区域都是直接卖给给大唐帝国充当军事基地了,一次性买卖,作价两百二十万唐元,全部折价为大唐帝国提供的高端出口型武器,包括火帽击发滑膛枪、可发射延时引信圆形榴弹的新型滑膛炮,不同规格,包括部分可以有效抵抗火枪的板甲。
  大唐帝国的武器生意做的很大,提供的出口武器多种多样,仅仅是火枪就有各种版本的火绳枪,各种版本的滑膛枪,能充分满足全球不同客户的需求。
  但是其中的部分高端货色,还是不会轻易出口的,比如火帽击发滑膛枪,这玩意就是属于限制性出口武器,不是说你有钱就不能买到的。
  大唐帝国出口各种武器的时候,除了赚钱,还会考虑这些武器最后造成的影响,尤其是是否会造成当地局势的失衡这些东西。
  要是以前,奥斯曼王国自然是不可能买到这些好货色的,但是看在他们连黑海海峡两岸都卖给了帝国,甚至连自己的首都都还处于这个范围之内后,大唐帝国方面也算是大方了一会,作为补充,限制性的出口了一批最先进的出口型号武器给他们。
  毕竟虽然奥斯曼王国的首都不在租借范围内,但却是被完全包围在军事禁区内,只剩下了一个港口以及一条长约六公里,宽不过一百米的陆地通道和外界联系。
  但很奇怪的是,自从奥斯曼王国和大唐帝国正式签署黑海海峡土地转让协议后,奥斯曼王国的内部却是有了一种很有意思的风潮。
  首先,本来已经是带着不是大臣们迁移到首都郊外的奥斯曼国王是带着他的王室成员以及权贵们返回了首都。
  不仅仅是当地的权贵们,很多外地的富商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大量的涌入伊斯坦布尔。
  为啥?
  两个字!
  安全!
  根据土地转让协议,那些卖给大唐的帝国,从今往后就是大唐帝国的领土了,而大唐帝国将会把上述地区化为军事禁区,禁止任何土著闯入。
  这也意味着,如果奥斯曼王国遭到什么危机的话,比如说有叛乱之类的,奥斯曼王室把西边去区区一百米宽的进出通道一堵,那么整个伊斯坦布尔的西面陆地部分将会完全处于大唐帝国军事禁区的包围之内。
  其他人根本就别指望能够跨越这些军事禁区,从地面进攻伊斯坦布尔。
  这其实也是奥斯曼王国最后答应条件苛刻的黑海海峡转让协议的原因之一,至于其他愿意,最重要的自然是因为大唐海军停泊在伊斯坦布尔外的战舰了。
  抛开这些因素,还有很大的因素就是,一旦黑海海峡两岸属于大唐帝国的领土之后,哪怕是作为军事禁区,但是后续大唐或多或少也会向这些地方进行移民,同时驻防大量的部队,甚至都有可能在黑海海峡选择一个适合的地方建立城市,作为军事基地以及商贸港口、补给港口使用。
  这也意味着伊斯坦布尔今后将会和大唐有着更多的联系,尤其是商业上的联系。
  但是大量人的涌入,也是让伊斯坦布尔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当代的伊斯坦布尔其实并不大,是一个很典型要塞性质的城市,整体上属于三角形,三面临海,西面临大唐军事禁区的,由高大的城墙包围着,城区内面积也就十多平方公里而已,城区外,主要是西面的还有大约十平方公里的缓冲区,这地方按照协议不能有任何建筑,或居住。
  这地方本来人口就多,现在这么多人涌入进来后,居住条件就更差了。
  卫生状况让人相当担忧!
  好吧,主要是大唐人担忧,为此还建议过奥斯曼王室要做好卫生工作,看看你们那样,这街头一天到晚都有不同死法的人,你们不怕,我们大唐人都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8/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