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0/1597

  其他几款,都是属于重炮了。
  比如现役的主力三三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身管达到二十三倍,全炮重量五吨多,而且行进的重量更多达到了七吨多。
  当然了,重量大,射程也是刚刚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八千米。
  此外还有一款作为战略级别重炮使用的三六式一百五十毫米加农炮,这玩意的身管倍径达到了三十倍,全炮重量十多吨,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一万两千米。
  然后陆军还装备有一百五十毫米的要塞重炮,基本上就是舰炮上陆地,这些舰炮的炮长可以达到三十五倍甚至四十倍,有效射程轻松一万多米,精度也高,不过重量也是没的说的,远远超过普通的野战火炮。因此这些重炮一般都是配属沿海炮台。
  比如丹麦的海防炮台上就配属了这些新型一百五十毫米的舰炮,封锁海峡管用的很,反正鞑靼人的舰队是被彻底分割了。
  尽管大唐陆军的这款四零式榴弹炮,只是一门轻型榴弹炮,但依旧是实打实的一百五十毫米。
  这一炮打过去,可比之前炮兵部队用七十五毫米的火炮轰击威力大多了。
  这让这个重炮连多炮击几次,那还有步兵什么事啊。
  不过,田勤云少将对炮兵部队的举动也当没看见,这四零炮也是属于测试范围之内。
  这款今年刚定型的榴弹炮,是陆军为了解决一百五十毫米的加农炮、榴弹炮过于沉重,无法伴随部队机动而搞出来的,这才刚配发部队,田勤云自然也是要看看实战效果。
  田勤云少将不反对,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就特别无趣了。
  六门四零轻榴炮开火,虽然射速并不快,但是庞大的威力却是把对面的卡罗王国的守军炸的溃不成军。
  这可是一百五十毫米的榴弹呢,而且还是后装线膛炮的圆柱形弹体,装药量可是大的很,这一枚火炮爆炸下来,足以笼罩数十米的范围,哪怕是躲在工事里,其引起的震动也能够活生生的把人给震死。
  几个步兵军官一看,不行,这样下去就没得玩了,直接跑到田勤云那边告状,这才结束了炮兵部队的显摆。
  接下来就是步兵上前战斗了,一个个步兵都是以散兵队形上前,看见对面人就开枪,结果十来分钟后,对面就很干脆的投降了。
  田勤云陆军少将看见这一幕,有点点头,他该怎么写这一次的新步枪施展测试报告啊。
  难道说己方的步兵才发起进攻十来分钟,这都还没冲上去开几枪呢,对方就投降了。
  不过四零轻榴炮这玩意倒是不错,发射出来的炮弹也不多,但是威力十足,比那些七十五毫米的小口径火炮强多了。
  虽然射程比如那些加农炮,榴弹炮,但是这没有丝毫印象。
  对于对目前的大唐陆军来说,射程三千米和三万米的火炮,其实没啥区别,因为都是单方面吊打敌军。
  所以只要是射程有个四五千米,大唐陆军的将领们基本就不说啥了,他们更看重轻便型和射速,以及精度这些性能。
  如果是换成另外一个时空,那么正常的炮兵发展轨迹里,射程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这样才能够对阵敌军的时候获得炮战的胜利,进而支援步兵作战。
  但是在大唐陆军里,射程只是次要因素,只要达到一定标准,对前装火炮有优势就行了,通常来说,有个五千米就很充分了,哪怕是四千米左右陆军也能接受。
  出来射程外,他们更加看重机动能力、射速、精度这三大要素。
  射速不用说,自然是射速越高越好,不过都是架退炮,射速也就那样。
  而精度嘛,自然是因为炮弹贵的很,陆海军上下都是苦练炮术,争取一炮干掉一百个敌人,因此对火炮的精度要求都比较高。
  至于机动能力,这得分开来说。
  如果是在本土地区的话,其实对机动能力的要求也就一般般,因为大唐本土有完善的铁路系统以及内河、近海运输系统,加上各地的官道状况良好,火炮的机动比较方便。
  但是在海外就不行了。
  大唐陆军可是属于全球部署的军队,而部署在海外的部队,基本上就别指望有什么铁路可用。
  甚至连路都没办法要求,那些土著国家可不会修什么煤渣路,水泥路,基本都是清一色的泥土路,有些地方连路都没有。
  这也是大唐军方在海外的行动,基本都是沿着海岸线或者河流进行的缘故,原因很简单,就是可以乘坐船只行动,提供补给。
  海外交通落后,因此大唐陆军对装备的机动能力一直都是看的非常重,尤其是部署海外的部队,装备的火炮基本都是属于轻便火炮,三二式七十五毫米轻型榴弹炮这种全炮重量才几百公斤的火炮是用的最多的。
  尽管测试报告不好写,但是这战斗都结束了,自然也是没有办法继续进行实战测试了,清理了卡罗王国之后,再把印度事务衙门送过来的什么新国王扶持上去当国王后。
第1927章
担忧的北方武器公司
  田勤云就是懒得管卡罗王国那边的破事了,除了先留下大约两千人的混成部队驻防当地,维持后续局势外,他自己直接带着部队启程返回戈河州了。
  在路上的时候,他又是随便找了几个借口,教训了几家对帝国不怎么恭敬的土著王国部落之类的,趁机又是测试了一番新型步枪。
  虽然战斗的规模都比较小,不过好说好歹总算是得出了不少的实战测试数据。
  当看到实战测试报告后,田勤云才是松了口气。
  麻蛋,搞个新武器测试,比直接灭几个土著国家都难,还是吃力不讨好,干好了没功劳,干不好就挨罚。
  早知道,当时就不要先这一批新型装备了。
  装备新装备,这听起来挺好的,但实际上也不会给第十八师带来什么变化,该打赢的仗还是能打赢,伤亡还是那么的少。
  这出去晃一圈,第十八师全师上下,只有两个倒霉蛋阵亡,伤了十多个。
  那两个阵亡的倒霉蛋,还是出发的时候,部队上船的时候不小心从甲板掉下去,等救上来的时候已经是遇难了,严格来说,这都不算阵亡,顶多算是意外事故,不过为了将士的身后名,也是为了将士的家属着想。
  军官们还是给他们报一个阵亡的名额。
  毕竟阵亡的抚恤金,可比什么因为意外死伤的抚恤金多多了。
  至于受伤的十来个,有几个也是意外受伤,只有区区少数几个是因为战斗所伤。
  严格上来说,第十八师打了一场零伤亡战斗!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和敌军近距离接触过,这步兵还没有上前,炮兵部队就已经是在好几公里外直接炮击,然后敌人就崩溃了。
  很多第十八师的将士出征一个多月,其实从头到尾连敌人的面都没见着,更是一枪未放,然后上头的军官们就宣告,他们已经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让很多第十八师的将士们感觉特扯淡,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好像打了一场假仗!
  尤其是很多步兵军官们尤其愤愤不平,回到戈河州后,连续很长一段时间都没给隔壁的炮兵兄弟们好脸色看。
  这好不容易捞到一次出征作战的机会,这些步兵军官们还指望着立功呢,不求多么大的战功,实际上打这种破土著也不算什么大战功,但是好歹也要让履历好看一点啊。
  这些军官们跑到海外受苦,不就是为了战功,为了履历好看一些,为了以后方便晋升嘛。
  但是那些炮兵倒好,一股脑把仗全打完了,让步兵无所事事,那些步兵军官能够给炮兵好脸色看才是怪事了。
  步兵军官们恼怒的时候,第十八炮兵团的军官们则是笑容满面。
  步兵捞不到战功,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炮兵发挥出色啊。
  这一路轰过去,甭管啥土著都炸成了渣,这得多痛快啊,这得多少功劳啊。
  “你们当初是没有看见啊,当我们的四零炮拉上去开火的时候,王立平那些几个大头兵们,牙都快要咬碎了!”
  “就是,也就是团长大人见他们可怜,这才吩咐兄弟们少打几发的炮弹,要不然的话,我们一阵急速射过去,他们连最后的十几分钟战斗时间都捞不着!”
  “可不是嘛,其实我们也是好心给他们提供炮火支援,结果一个个还板着脸给我们炮兵看!”
  “下次再这样,就让他们自己扛着枪冲锋去,我们在后头不开炮了!”
  “你傻啊啊,怎么能不开炮,这军功本来就跟蚊子腿似的一点点,你不吃人家步兵可是连渣都不会给剩下!”
  一群炮兵军官们开怀畅谈的时候,田勤云少将也是在他的办公室招待着几个人。
  其中一个年约五十的少将,乃是第二十三军参谋长。
  一个准将则是大唐帝国陆军印度军司令部的后勤部长。
  目前大唐帝国的海外军事部署以及机构,和早年有了极大的区别。
  大唐帝国在全球各地的海外领地内,设立了五名督办各地军务大臣,也就是‘督办欧洲军务大臣’、‘督办红海军务大臣’‘督办印度军务大臣’‘督办非洲军务大臣’‘督办美洲军务大臣’,这五个军务大臣都是中将级别的,但是因为钦差的身份,所以非常的特殊。
  所以这五名军务督办大臣,实际上就是全权负责各自管辖区域的军务,包括陆海军。
  但是,也只局限于作战。
  而陆军和海军的建设、派遣等权限,依旧嫡属于各自兵种。
  大唐帝国在印度地区,设立有督办印度军务大臣,不过该大臣并不常驻印度半岛,而是常驻锡兰岛。
  实际上大唐帝国的印度事务督办,也是在锡兰岛办公。
  因此,锡兰岛其实才是大唐帝国在整个印度洋地区的军事、行政中心。
  岛上有帝国陆军印度司令部、海军印度洋舰队司令部等等。
  而戈河州嘛,则是有第二十三军司令部、第十八师司令部等军事指挥机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0/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