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0/1597

  但是运河以及部分海外军事基地虽然可以用,但是也必须限制性使用,同时也必须杜绝其他的可能性。
  李轩不希望特事特办变成了普遍性,更不希望其他海外领地效仿这种模式,然后引进大量的机械设备。
  尤其是北美洲地区,短期内那更是需要重点防范技术输出的区域。
  最近几年的李轩已经是深切感受到了北美洲的发展潜力之大,也感受到了当地权贵对发展工商业的迫切需求心理。
  然而这也是让他改变初衷,转而支持继续压制的原因。
  反正无线电大规模普及之前,船只的航行速度大幅度提高之前,尤其是本土的国防工业再上一个层次之前,美洲那边的本土化是别指望了。
  李轩需要无线电及时的在全球范围内通讯。
  更需要一支具备领先时代的军队,一支装备无线电通讯,使用类似李福步枪那样的先进步枪,配属重机枪,甚至汽车,坦克的部队,面对全球各地海外领地的威胁。
  这些先进武器的制造,所需要的工业基础以及技术可比现在的武器设备多多了。
  到时候海外领地就算是本土化了,但是没有个几十年发展估计也很难追得上。
  出于诸多的考虑,李轩专门亲自审阅并批示了针对重点海外工程的机械设备的使用。
  李轩批示一案一审一批,在保障帝国先进科学技术不外泄的情况下,限制性使用。
  这样的批示,也是让进出口委员会那边松了口气。
  他们最近几年的压力非常的大,很多人其实对进出口委员会一刀切的禁制技术设备出口的方式很不满的。
  禁制对土著出口,这是合情合理的,大家都支持。
  但是连大唐海外领地都不能进口这些机械设备,很多人就不乐意了,难道海外领地上生活的大唐人就不是大唐人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压力,迫使进出口委员会一直都是在调整政策,试图缓解民众的怒火。
  比如说局部本土化,这玩意其实背后就有进出口委员会的推动。
  再有海外军事基地可以设立维护厂,引进机械设备对战舰、大唐海外商船进行维护。
  还有早些年的时候,进出口委员会对蒸汽轮船放开了一定的限制,允许大唐公司在海外运营蒸汽轮船,但是这些蒸汽轮船必须定时报备,并在官方认可的海外船只维护基地里进行维护。
  当初搞这一条政策的时候,进出口委员会也是很无奈的。
  蒸汽机肯定是不允许出口的,更别说蒸汽船只了。
  但是,大唐人自己购买蒸汽商船,然后跑到海外去运营,这就很难禁止了,你总不能不允许大唐的船只跑远洋吧。
  于是乎干脆主动引导,放开了蒸汽船只在海外的运营限制,但是需要定时报备,指定地点维护。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出现过很多蒸汽船只下落不明的情况,人家鞑靼人就搞过好几套大唐商船上的舰载蒸汽机,搬回去后试图在大唐叛徒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安装到他们的木制战舰上。
  大唐海军已经是挫败了一次鞑靼人的阴谋,当时直接出动舰队把鞑靼人的造船厂都给炸成了碎片,并收回了被偷运的蒸汽机。
  后来为了防止鞑靼人发展造船业,以对大唐造成潜在的威胁,大唐海军干脆从联合省开始,长期派遣舰队沿着海岸线进行巡逻,看见鞑靼人的造船厂就炮击,后来干脆连普通港口都进行炮击。
  所以现在的鞑靼人控制的海岸线虽然很漫长,但他们的沿海威胁的很,基本不存在造船厂,甚至连沿海港口都没有。
  因为全都被大唐海军炸了个稀巴烂。
  为此,鞑靼人不得不退往内河建设造船厂,港口等,同时大力发展陆地运河,继续通过联合省对外进行贸易。
  大唐海军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了,顶多就是偶尔派遣几艘浅水炮舰象征性的去逛一圈,但是基本不会深入,而鞑靼人也会很配合的放出一两个小港口,小造船厂什么的让大唐海军炸一炸。
  至于更深入,去打击重要目标,这是大唐海军可不会干。
  毕竟人家鞑靼人也是会在内河沿岸会设立坚固的炮台。
  虽然用的都是滑膛炮,但是几十上百门大口径的滑膛炮也是有一定威胁力的。
  这些滑膛炮发射的实心弹和榴弹能够对这些小吨位的船只造成杀伤。
  大唐海军自然是不会去冒这些没有必要的风险。
  直接把他们的沿海以及主要河流的入海口堵住就行了。
  毕竟欧洲地区的地面战斗,那是大唐交给西班牙、法兰西等欧洲国家的任务,大唐海军把事都干完了,还要这些欧洲土著干嘛用啊。
第1883章
大唐人的胃口太大
  宣平三十九年的大唐帝国,虽然有诸多事情,但是总体上依旧保持了平静。
  不管是进出口委员会的调增,还是说陈立夫主导的全面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又或者是对西北若干受灾地区的赈济。
  看起来事情不少,但是都无伤大雅。
  对于庞大,并且已经是有着一整套完善的行政体系的大唐帝国而言,这些都是属于日常事务。
  不过话有说回来,帝国的官员乃至民众们,关心的还就只是这些日常事务而已,至于说很多海外领地的事,尤其是帝国和一些土著国家的矛盾和冲突乃至战争,其实很多帝国人都是不怎么关心的。
  甭管是官员还是民众,基本都没把那些土著国家放在眼里。
  哪怕是鞑靼金国也同样如此。
  最近几年,帝国对于鞑靼金国那边最常见的事情就是关于第三次西征的争论了,但是争来争去还是没能进行第三次西征。
  原因无他,除了陆军将领外,帝国上下,就没几个人愿意花好几个亿打一场什么西征。
  如其花费这么多的钱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一些遥远无比的土地,还不如多修几个水库,多修几条铁路,多在乡村修几条官道呢。
  反正鞑靼金国有着欧洲的那些土著国家拖着,也不怕鞑靼金国翻出什么风浪来,实在不行,到时候再开战呗。
  以帝国陆军的装备水平,完全能一路吊打过去。
  总之呢,如今帝国内部的论调就是,打鞑靼人这事吧,闲着没事,钱多的烫手的时候可以玩一玩,但是现在帝国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钱呢,花好几个亿打鞑靼人?你们陆军脑子烧坏了我们可不傻。
  这么多钱,都可以直接把全部欧洲人都武装起来的,然后把鞑靼人平推了。
  对此,大唐帝国陆军上到将领,下到普通士兵都是相当无奈!
  他们老早就想要发动第三次西征了,但是一直都没能获得国内的支持,说来说去就是太贵。
  老是说什么以前打仗随便几百万,顶多几千万战费就够了,现在玩个第三次西征就要好几个亿,神经病呢!
  但是陆军上下也很委屈啊!
  为什么现在打仗这么贵?
  可不是他们陆军的人吃吃喝喝掉的,纯粹是你们这些王八蛋生产的武器弹药这么昂贵,一发七十五毫米的新型榴弹炮,都要价几十块。
  这打仗能不贵嘛……
  总之第三次西征战役,因为军费的问题依旧拖着,陆军方面甚至都是计划着干脆自筹经费,然后想办法自己干一场了。
  人你家陆军也是有家底的,每年也是有军费的,这积累几年的话,多少也能凑出一些弹药来。
  大规模战役打不起,但是搞一场小规模战役还是可以的,这打几场小仗,慢慢推进,同时也能让陆军的将领们得到战争锻炼的机会,获得晋升。
  这没仗打,升不了官啊……
  相对于陆军的麻烦,海军那边就显得轻松多了,因为海军那边根本就不用和土著打什么大规模的战役。
  海军在海外的行动那都是小规模行动为主,之前六艘战舰炮击苏伊士,那都已经算是很难得的海军大规模作战行动了。
  更多时候,海军也就是派一艘近海巡逻舰或者内河炮艇执行任务。
  这打完苏伊士后,大唐海军西亚舰队的将士们发现自己又显得蛋疼了。
  别说他们来,就连已经登录的埃及远征军,也就是那支陆海军联合也就只有团级规模的登陆部队也是闲得很。
  上头并没有让他们继续北上或者东进,只是驻防苏伊士港口就行了。
  至于剩下的事,会先以外交途径解决,如果外交途径解决不了,那么才是他们出动的时候。
  宣平三十九年三月,大唐帝国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内,几个穿着大唐官府的官员们正在和几个奥斯曼人开始了新一轮商谈。
  但是这一次的商谈让奥斯曼帝国的谈判人员依旧无可奈何。
  因为对面的大唐外交官们的言辞,还是和上次一样。
  “为了保障帝国子民的安全,我方坚定认为需要在埃及地区成立一个军事缓冲区!”
  “当然了,我大唐帝国做事从来都是讲道理的,所以也不会让你们吃亏,帝国将会出资五十万唐元购买整个埃及地区。”
  对面的奥斯曼帝国的人没有愤怒,因为之前谈判的时候,他们听到这个条件的时候就已经愤怒过了,直接退场,宣布中止谈判作为回应。
  结果呢,那些该死的大唐人又在伊斯坦布尔的近海进行一场演习,甚至还接着演习的名义向使馆区增援了至少一千人的兵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0/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