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8/1597

  林教授继续说着:“这种射击方案能够让汽油机的体积以及重量都比煤气机大幅度降低,而且安全性因为采用的汽油,也比煤气机好的多。”
  “当然了,目前还存在着试验生产难度大,甚至都无法批量生产,并且存在着寿命短,故障等缺陷,但是这是新生事务所需要经历的一个必然阶段。”
  “后续我们还将会对该方案进行更多的测试,并且是制造多台侧重点不同的试验样品进行同时测试,以压缩研发时间,不出意外的话,半年内我们就能够完成初步的测试,然后确定研究路线。”
  宋涛一听,这试验半年后,才能确定研究路线,那么想要搞出工程样机方案还不知道要多久了,至于实用化,估计就更久远了。
  但是他又不是来催促内燃机项目的研发进度的,他只是来了解,然后报告给圣天子而已。
  所以不该说的话他是一点都不会说。
  他只是详细的询问内燃机项目的研发进度,不仅仅是汽油机,同时还有柴油机以及煤油机。
  只不过林教授只负责汽油机,柴油机项目以及煤油机项目他不负责,因此是有其他两个项目的负责人来解说。
  宋涛在内燃机实验室里待了一整个下午,这才带着厚厚一本的笔记离开。
  虽然时间已经比较晚了,但是他还是返回了翰林院带着手底下的几个人进行加班,以整理好收集到的资料。
  第二天,他收到了派遣到杭州了解煤气机项目的手下的电报,不过电报并没有说什么太详细的东西,而是说他们已经连夜收集资料,今天就会乘坐火车返回金陵。
  当天晚上,宋涛等到了前往杭州的手下带回来的资料,然后又是带着一群手下加班,最后终于是做出来了一份内燃机研发报告。
  这份报告在次日的一大早就是出现在了李轩的案头上。
  李轩并不了解手底下的秘书们为了收集资料已经忙了两天,这不是他所需要知道的事,他只需要知道内燃机的研发进展。
  翻看简单看了一番,首先是煤气机方面,这玩意的研究主要是杭州动力机械公司,该公司一开始是纯民营企业,后来皇室资产科对该公司进行了投资获得了部分股份。
  该公司的冒头,就是为海军研发煤气机战车,只不过煤气机战车实在不靠谱,这个项目早就被林子然亲自毙掉了,后来该公司把目标转向到了工业用煤气机以及煤气机拖拉机上。
  其中的煤气拖拉机项目彻头彻尾的失败了,退出的产品根本没人采购,人们宁愿继续用笨重的蒸汽机拖拉机,也不要麻烦,而且很不安全的煤气机拖拉机。
  但是他们的工业用煤气机却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这也没多久,但是却已经是先后获得了数千台的订单,杭州动力机械公司也是先后推出了多种改进型号。
  因为这玩意体积和重量小,而且更重要的是热效率高。
  如今杭州动力机械公司的工业用煤气机,其热效率已经是能够达到百分之十八了,而这可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
  其单机功率也是从一开始的十多马力提升到现在的一百多马力。
  这种煤气机对于很多工厂而言非常适用,不仅仅因为热效率高而导致燃料成本更低,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积小,同时运行的时候也更加稳定,维护比较容易。
  不会和庞大笨重的蒸汽机一样,燃料成本高不说,而且维护也比较复杂。
  煤气机这玩意,在林子然看来是没啥太大的前途的,尽管在工业上今后有一席之地,但是绝对没有汽油机、柴油机那么大。
  甚至煤油机短时间内也没啥卵用,这年头他又不搞航空航天,要啥子煤油发动机啊。
  而柴油机的话,这玩意有用,但是从报告上来看,研发的难度比汽油机更大,而且还有很多难以解决的缺陷,比如说震动大,对机体制造要求更高。
  毕竟这玩意是纯粹是靠着高度压缩,让温度超过燃料的自燃温度来燃烧并做工的。
  这就对气缸以及其他诸多零部件的制造提出更高的要求。
  单纯从技术角度而言,柴油机比汽油机还难。
  这也是为什么汽油机都已经是开始样机测试了,而柴油机连个样机都还没有的缘故。
  短期内,能够大范围实用化的内燃机,也就只有汽油机了。
  大唐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如果对比地球近工业国家的话,其实是发展非常不平衡的。
  在部分学科上,尤其是理论学科上,大唐的科学水平甚至都已经可以说是达到了二十世纪初期水准,人家韦庆欣教授的相对论研究早就搞出来了,现在量子物理都是搞的差不多了,不过都是理论研究,而且还是站在圣天子李轩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搞的理论研究。
  为此,心高气傲的韦庆欣教授这一两年到处拉经费搞试验,以求在试验里寻找各种证据,用来证明这些理论,并为自己的研究探明下一步的方向。
  毕竟知道理论是不行的,你得拿出实际的东西来证明啊。
  为此已经耗费了皇家理工学院物理系大量的经费,搞的皇家理工学院物理系内部都是有所怨言,但是人家韦庆欣一转身直接跑到陆军那边要经费去了,陆军那些傻蛋将军们不知道怎么了,被人家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最后拿出了大批经费让韦庆欣折腾……
  韦庆欣为代表的各种理论研究,已经是超出太多,但是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基础学科,制造领域等方面却是落后太多。
  尤其是基础材料上落后很多。
  大唐的诸多理论研究甚至能够达到二十世纪初期水准,但是制造业,尤其是基础材料方面顶多也就是十九世纪中期水准。
  没办法,理论研究有个天才灵光一闪,立马就上去了。
  而材料这些东西,你得慢慢折腾,需要不断的进行各种测试挑选,从无数种可能性里挑选出可以用的一种来。
  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庞大的试验经费来慢慢积累的,急不来。
第1880章
即将迎来汽车时代
  这也是为什么内燃机的理论已经很完善,但是连汽油机的研发都依旧困难重重的原因。
  不是设计不出来,而是造不出来!
  不过如今汽油机的项目投入非常大,众多试验都是同时进行,甚至都还投入巨资进行配套研究,根据项目组的预测,半年内能够完成前期试验,两年内应该就能够搞出来实验室制造的工程样机。
  至于批量生产,这个和皇家理工学院没啥关系。
  皇家理工学院历来研究的都是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至于如何把这些技术普及化,和他们没啥关系,那是外头企业该做的事情。
  但是汽油机这东西吧,李轩估计着普通企业搞不起,看看这份报告上对汽油机项目的诸多新型材料的高要求以及制造工艺,企业如果想要搞的话,得先建个十家八家的材料配套、加工工厂再说,而且都是属于最尖端的水准,那投资可大了去。
  李轩只是看的大概就知道,如果这汽油机真搞出来了,哪怕是不考虑成本,但是要想做到量产的话,估计还得砸下去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进行产业配套。
  这玩意比当年的蒸汽机还要难搞!
  如此庞大的投入,民营资本估计很难支撑,这种事只能靠国资或皇资来。
  为此,他就是把国企部和皇室资产科的人先后叫进来,让他们注重汽油机项目的进度以及需求,提前做好配套。
  “等汽油机搞出来,朕要第一时间看到相关的产品!”
  “现在就要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尤其是应用汽油机的相关产品!”
  “尤其是汽车,以汽油机驱动的载人或载物的车辆,这是汽油机实用化的关键!”
  “如果能够利用汽油机这种轻便的动力,设计制造运输货物或者其他作用的工程车辆,这对帝国的诸多建设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这汽油机虽然研发难了点,但是按照现在的进度里看,两年内搞出来还是有希望的,到时候就算是性能渣了点,但是李轩依旧准备搞出汽车来。
  先弄出来震惊世人一把,后续才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甚至李轩都打算到时候亲自为这个汽车打广告,亲自驾驶或者乘坐第一辆的汽车。
  只要他这么干了,以大唐的君主封建体系,足以体现对汽车的重视,然后下头的一大票官员们才会更加重视汽车产业。
  但是,李轩重视的并不是说私人小汽车,李轩重视的是以汽油机为动力的货车、工程车辆以及其他的机械产品。
  因为私人小汽车纯粹是私人消费品,其固然能够带动消费市场,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但是对于目前的大唐而言,货车等各种用于交通运输以及建设的工程机械才更加重要。
  因后者是能够极大推动大唐的各种基础建设的。
  更何况私人小汽车这东西,因为昂贵的建造以及使用成本,短时间内只能是奢侈品,普通民众是买不起用不起的,综合起来市场也就不够大,很难养活整个庞大的汽车工业。
  但是火车以及工程机械就不一样了,这玩意现在整个大唐都极度渴求。
  没看见笨重,复杂,麻烦的蒸汽拖拉机都是供不应求嘛。
  在交通运输领域、建设领域乃至军用领域里,对货车、工程机械的需求量是极其庞大的,而且也能够承受高昂的价格。
  这,才是短期内推动汽车工业发展的最佳方式。
  至于私人消费用的小汽车,随行就市就行,当市场有了需求后自然会有人去搞,不用李轩刻意去推动。
  李轩先后召见了国企部和皇室资产科在机械方面的负责人后,国企部和皇室资产科都是先后有了动作。
  首先是国企部方面,其下属的好几家机械公司联合出资出技术出人才等,成立了松江工程机械公司,第一批投资就是达到了五十万唐元。
  皇室资产科那边,也是抽调了资金成立了中原汽车公司。
  双方的侧重点也是不同,松江工程机械公司那边主要是准备搞应用汽油机的各种机械设备,而中原汽车公司,则是准备搞运输货物的汽油车,比如说汽油拖拉机,还有李轩亲自提出的汽油轮式货车。
  中原汽车公司成立后,被皇室资产科从其他企业抽调来的管理层以及技术骨干们就是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当中。
  第一步自然是引入皇家理工学院的汽油机专利授权,没有这个专利他们根本没办法搞汽油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8/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