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3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9/1597

  说白了那就是,李轩脑子里想的东西和当代大唐人想的不太一样。
  只是,圣天子李轩看重这些,不代表着帝国的其他权贵们也看重这些。
  不过李轩不怎么在乎就是了。
  只要在他死之前帝国保持稳定,按照着他选定的方向前进,那么其他的事他基本不管了,以后的事就更不管了。
  翰统鹰犬在全帝国内的工作,就是确保稳定。
  陈广庆很清楚这一点,而这也是他亲自准备处理这一次铁路沿线本土化案件的原因。
  圣天子需要美洲保持稳定,翰统就需要确保美洲的稳定。
  翰统鹰犬的威名还是很大的,美洲事务协办,也就是云协办直接就是屈服在了翰统的威名之下,老老实实的交代着他所知道的一切。
  他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说,或者说错了,恐怕顶头上司的命运就是他的命运。
  而他不想下台,更不想死!
  根据云协办提供的诸多线索,再加上翰统自己掌控的其他线索,翰统美洲处的特工们四处出没,以他们的办事效率,很快就是把诸多线索汇集起来,然后指向了几个人。
  不出意外,三大藩王一个不少,全部都暗中参与此事。
  当然了,三大藩王不傻,他们绝对不会明面上参与其中,别说实际证据了,甚至间接证据都不会留下一丝一毫。
  所有能够联系到三大藩王的线索,都是先后中断,几个重要的中间人都已经是早已下落不明。
  但是很多事根本就不用有详细的证据,陈广庆只是把案件的调查过程汇总起来,然后上报即可。
  接下来的事完全不用他操心。
  甚至上头信不信,如何去判断也不用他去操心。
  他的任务已经完成,顺带着还掌控了多条以往没有发现过和三大藩王有所联系的暗中线索,后续他们将会继续暗中监控。
  翰统美洲处在美洲的调查,其调查报告一时半会的也送不回去,得飘扬过海,才能够随同其他公文一起送回本土。
  至于等到本土进行了判断,并传达下一步指示的时候,估计那都是一个多月以后了。
  没办法,如今别说无线电报了,就算是跨洋的有线电报也没有呢,远洋通信依旧只能依靠船只。
  和二十年前比,唯一的变化就是通讯船只从风帆船只变成了蒸汽船只。
  最近几年,海军专门建造了几艘中小吨位的快速通讯舰,基本不考虑任何作战能力,不考虑成本,只考虑速度。
  去年刚服役的海军通讯舰齐广号,采用了超大马力的蒸汽机组,大长宽比的船型,纯蒸汽动力驱动,最高航速达到了二十二节。
  最关键的是,该舰的平均航速非常高,该舰首次跨越太平洋,往返于上海、新金山的航行里,创造了平均航速十八节的惊人速度。
  以目前大唐人的蒸汽船只技术,其实很多船只,尤其是战舰都能够达到十八节的最高航速。
  比如说几款巡洋舰都能达到十八节的最高航速,部分战舰甚至能够达到二十节以上的高航速。
  但是这个航速只是最高航速而已,需要战舰上的蒸汽机以最大功率航行,这种最高航速往往也不能持续太久,持续时间久的话,动力系统将会遭到极大的损伤,长时间进行急速航行的话,估计跑完就得对动力系统大修。
  而更大的可能是,跑着跑着动力系统就完蛋了……
  如果只是说巡航速度的话,其实大部分战舰进行普通巡航,没有什么作战任务的时候,为了节省燃煤以及避免动力系统的损伤,基本都是只跑十节左右。
  如果是遇上了作战任务需要加速了,大唐的巡洋舰一般也只跑十六节左右。
  至于跑十八节以上,那只有在交战或者是追击敌人等交战状态下才会。
  至于作为廉价舰种使用,动力系统比较差的护卫舰以及其他什么近海巡逻舰之类的就更差了,他们的最好航速普遍也就只有十四五节左右。
  反正敌人的风帆战舰更慢,十多节的航速已经很充分了。
  如今齐广号通讯舰,平均航速却是能够达到十八节,而且它还不受风向、洋流等影响,可以跑直线,如此大大缩短了本土和海外领地之间的通讯时间。
  不过即便如此,往返一趟也需要很长时间!
第1864章
地球第一舰
  等到李轩收到来自美洲的翰统报告时,那已经是一个多月了。
  而这还是海军的通讯舰采用接力传递,并且是巴拿马地区直接进行陆路运输中转,没有绕行南美洲或者经过非洲的缘故。
  同时一路上由多艘海军最先进的通讯舰不计成本的进行高速接力航行,如此才能够做到在短短一个多月内把美洲新南港的消息传递回本土上海,然后再由铁路传递回金陵城。
  整个过程里实际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如果是运输普通货物,甚至是战舰执行战舰,都是不会这么搞。
  目前来说,哪怕是大唐帝国内,也就只有邮递司主导,海军配合而建立的海上通讯线路能够达到这么恐怖的平均航速了。
  大唐邮递司和海军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部署了众多的快速通讯舰,用以传输大唐往来全球的公文、少数官方传递的珍贵或者急迫的货物,同时还有民间的加急信件,少数加急货物。
  邮递司为了确保帝国的公文,尤其是紧急公文,比如说军事情报能够快速传递,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先后建造并服役了众多的快速通讯舰。
  这些快速通讯舰有早期风帆飞剪船,包括横帆和纵帆,也有加装了蒸汽机的风帆飞剪船,也就是机帆船,再到现在的纯蒸汽船。
  这些船只不管是什么船型,但是都有一个同样的特点,那就是快。
  这种快不仅仅体现在最高航速上,其实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平均航速上。
  如今大唐邮递司和海军方面,对远洋快速通讯舰的要求是保持平均十五节以上的航速,而特殊情况下的,快速通讯舰甚至能把航速飙到二十节以上。
  去年冬天,邮递司的快速通讯舰,在上海到马六甲的航行里,创造了一天狂奔一千公里极端纪律,当天的平均航速始终都保持在二十三节以上。
  只是该舰的船长在航行任务结束之后就是被撤职了,因为跑完这一趟后,他的船只就是彻底报废了……
  快速通讯舰的动力系统虽然不错,都是属于小船装大发动机的类型,但是也不可能让船只始终保持二十三节的航速了。
  那傻货船长明明知道他的船不可能承受长时间的极限速度航行,而当时通讯舰又没有承担紧急任务,只是执行普通的公文、信件运输任务。
  那船长纯粹是为了个人喜好玩了一把飙船,最后直接把船上价值十多万的动力系统给玩报废了。
  正常里说,快速通讯舰更多的还是采用接力的方式,让平均航速保持在十五节以上。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速度,也是全球独一份了,海军的战舰,能够跑十五节以上的船只不少,但是基本不可能维持在平均十五节以上的速度进行巡航,毕竟战舰需要装甲,还需要舰炮,航速什么的虽然也重要,但是也没到追求极端的程度。
  除非有特殊任务需求,比如交战,要不然的话战舰是不会跑这么快的。
  至于民用船只嘛,绝大部分的散装货轮,其航速其实很低,平均普遍都在七节左右,这是因为这些船只需要控制造船成本,还有燃煤成本。
  而部分运货的快船,比如说运输茶叶等需要赶时间的船只,其航速就非常快了,这些货运快船平均航速也能够达到十节以上。
  客运船只里则是比较特殊,一些普通的中低端客船,航速也就八节十节左右。
  而高速客轮,其航速普遍能够达到十二节以上。
  但是更大吨位的豪华客轮可就快多了,这些豪华客轮的平均航速,嗯,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巡航速度,仅次于快速通讯舰。
  快速通讯舰是为了保持消息的传递快速,邮递司和军方不计成本。
  而豪华客轮嘛,运输的都是中高端旅客,票价贵的很,因此豪华客轮航行的时候其实基本也不用考虑什么燃煤成本,同时各大航运公司为了竞争,提高公司品牌,一个个都是花大价钱搞高速豪华客轮。
  早几年前的万吨豪华客轮新太平洋系列,其平均航速就达到了十四节。
  人家为了能够跑这么快,直接把一万多吨的战列舰动力系统都是装了上去,但是吨位比海军的战列舰还要小,并且因为不用考虑什么防御性能,长宽比可以做的比较大,导致船体比较修长,所以跑出这么高的巡洋速度也不足为奇。
  怎么说呢,如果是来一场长途航行比赛,目前海军的所有主力战舰,都跑不过这些万吨豪华客轮。
  而冯氏航运公司耗费三百万巨资的新星号,虽然还没有服役呢,但是按照设计的理论航速,那就更恐怖了。
  根据设计,新星号在装载额定客轮以及货物,满载三万吨的情况下,其昂贵而庞大的动力系统最高航速能够达到二十节,并且能够长时间保持十八节的速度进行巡航,而且这套动力系统原本预计为军方战舰的动力系统,还可以进行强圧通风,如果强压通风的话,那么最高航速估计都能够达到二十一节。
  这个速度,直接能够吊打所有的豪华客轮以及几乎所有的一切民用乃至军用船只。
  大唐海军主力舰里,航速最快的西印级巡洋舰,常压最高航速也不过十八节,强压二十节而已,至于巡航速度,那就更不用提了,为了确保航程,顶多也就保持十四五节而已,跑太快的话,燃煤量太大,就巡洋舰那两千多吨的小身板,在装备了舰炮、装舰、弹药以及食物补给后,也没多少空间装煤、水了。
  以后的新星号只要在大海上跑起来,除了邮递司里少数几艘最新型的快速通讯舰外,基本没什么船能够追上它了。
  如果是长途航行,依靠新星号强大的自持能力,海军的快速通讯舰都得追不上。
  这可是妥妥地地球第一舰,而且这个头衔,新星号估计能够稳稳地抓戴在头上好几年。
  如果不算战舰以及快速通讯舰等官方船只,只计算普通的民用船只的话,甭管货船还是客轮,想要打破新星号的航速估计更难。
  因为这玩意纯粹就是钱堆出来的。
第1865章
高速豪华邮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9/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