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3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4/1597

  这也是大唐皇室和欧洲王室之间的区别。
  虽然大家都是采取一夫一妻制度,大唐的婚姻法是一夫一妻制度,比如爵位继承法里严格规定只有妻子所生的儿子,而且这个儿子还必须在有见证人的情况下诞生,从出生就被登记在册,避免狸猫换太子之类的情况下,这个嫡子才能拥有爵位继承权。
  私生子,不管是以妾的名义还是其他名义的女人所生的儿子,都是没有爵位继承权的,大唐的爵位继承法不承认任何非嫡子的爵位继承权,如果该贵族没有嫡子,那么死后就由三代以内的继承人继承爵位,如果三代以内没有继承人,直接削爵。
  这听起来非常的冷酷,但是爵位继承法就是如此。
  而财产继承则是要相当宽松一些,除了和爵位绑定在一起的财产,比如封地,宅院等和爵位一起继承外,其他的财产继承以官方承认的遗嘱优先。
  但是为了强调、维护嫡长继承制度。
  不管任何情况下,嫡长子都无条件继承至少百分之三十的财产,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得把三成财产留给你的嫡长子,要不然官方不承认你的遗嘱合法性。
  嗯,除非你上诉,起诉自家嫡长子,从法律上彻底断绝父子关系。
  但是想要起诉成功,那可不太容易,除非对方实在是个不逆子,不然基本没指望。
  嫡长继承制度,这是大唐帝国的帝位传承根基所在,也是贵族爵位继承的重要保障,必须时刻维护其权威以及合法性。
  从婚姻法再到继承法,大体上是综合了华夏传统和当代大唐的新法规,和以往不一样,和欧洲那边也并不一样,至少,在大唐这边,绝对不可能出现女子继承爵位的事。
  甚至连财产继承都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你提前定下遗嘱,给女儿部分财产。
  如果没有遗嘱,纯粹按照法律进行财产分割的话,法院大概率会把绝大部分资产都判给嫡长子,只要这个嫡长子没什么严重问题,比如说不孝。
  其他嫡子会有一小部分财产,如果是未成年的嫡子,那么法院还会勒令嫡长子按月给额外的生活费。
  嫡女的话,已婚的基本和遗产没啥关系。
  未婚或未成年的话,那么法院会判给她们一部分维持生活的费用,不过一定会强制勒令嫡长子每月给他的姐姐妹妹多少生活费之类的。
  大唐法院对这种事的判决基调就是:嫡长子继承家业的同时,也继承责任。
  嫡长子继承大部分财产的同时,也需要承担抚养未成年兄弟姐妹、家中老人的责任。
  嗯,这个是法律强制性的。
  长兄如父,这个词在大唐不仅仅是口中说说,而是被明确写进法律条文里的。
  不过这一切,和庶子、养子之类的没啥关系,哪怕是嫡子死绝了,法院会把这些财产判给亲属,也不会判给庶子。
  这是大唐为了扭转社会里妻妾成群的风气而做的努力。
  不承认任何性质的妾、平妻等,同样也不承认庶子,私生子的继承权。
  但是这一切在大唐皇室里,却是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因为大唐皇帝的合法妻子,不仅仅只有皇后,皇后只是政治地位最大的那个,皇帝的其他嫔妃,同样是皇帝的合法妻子。
  她们所生的皇子,都拥有皇位的继承权。
  这是为了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
  毕竟皇后生不出儿子这种事,在漫长的历史里无数次上演过,李轩自然不会脑残到剥夺其他嫔妃的皇位继承权。
  这也就意味着,圣天子的女人多,儿女也多。
  要不然李轩怎么能够把儿子封遍全球呢,就算有那么多海外领地,他也得有这么多儿子啊。
  为了封遍全球,尤其是为了智利公国那边能够有了一个继承人,圣天子并没有让伊丽莎白等太久,在伊丽莎白进宫半个月后,就是召其侍寝。
  喜欢是肯定喜欢的,只是这个喜欢的有限期有点短!
  但是对于伊丽莎白,圣天子李轩还是给予了她足够的尊重,连续多天都是在她的西风楼里休息,目的自然是非常明确的。
  智利公国需要一个继承人!
  这几天,伊丽莎白你说她过的不开心吧,其实也算不上,后宫这么多女人,但是圣天子却是天天在她这边过夜,她自然是知道有多么的难得。
  但是你要说她过的开心吧,这个又算不上。
  这个倒不是说她和圣天子之间的年纪差有点大,对于圣天这样全天下拥有绝对权势的男人而言,年纪不是任何障碍。
  更主要的还是联姻本身。
  她到底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哪怕是王室出身,自幼就接触了政治,对联姻这种事司空见惯,但是轮到自己身上,你要说心里有多舒服,那是谈不上的。
  但是甭管内心想法如何,这一段时间里她还是尽可能的用一切办法留住圣天子。
  她很清楚的知道,后宫里无数女人都在等待着圣天子,而一旦圣天子离开了,那么下一次来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因为会有无数的女人想尽各种办法缠着圣天子。
  天知道圣天子下一次想起她伊丽莎白会是什么时候。
  因为在大唐宫廷里,嫔妃们都是狼,而圣天子是猎物。
  猎物只有一个,但是狼却是随时都保持着几百人的规模……
  狼多肉少啊!
第1856章
大唐人的全球贸易
  当伊丽莎白进入了大唐皇宫后,她的臣子们,也就是她从西班牙带来的送亲使团里的数十名官员以及数百名骑士团的士兵们,也已经坐上了大唐提供的船只,准备把他们送往智利公国。
  虽然说这些人之前是西班牙人,不过他们在西班牙的时候都已经是向伊丽莎白宣誓效忠,所以严格上来说,他们的身份已经是变成了智利公国的人。
  而智利公国目前又已经是变成了大唐下属的公国,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算得上是半个大唐人了。
  对于这些人的处理,大唐方面也是找到了办法,那就是给他们发放暂住证,把他们当成暂住民来对待。
  不仅仅是他们,还有目前在智利公国任职,驻防的西班牙官员以及士兵,如果他们不离开,并愿意对伊丽莎白宣誓效忠的话,那么这些人也将会成为智利公国的人,他们也将会获得大唐暂住证。
  不过就算是把这些人加起来,其实新生的智利公国也不会有多少人,之前派遣的殖民官员以及士兵加起来也就几百人左右,算上现在前往的大约六百多人的话,全部加起来也就千人规模。
  这主要是因为之前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的统治,主要是分为两大块,一个是秘鲁总督区,而另外一块就是葡萄牙人控制的把戏地区。
  不过现在葡萄牙已经是被西班牙掌控,虽然还保留着王国的名义,不过国王已经是变成腓力二世了,所以大唐往往是把葡萄牙王国和西班牙王国合二为一对待的。
  虽然说葡萄牙人对此非常不满,但是大唐人也懒得搭理他们,谁是国王大唐就和谁谈,大唐才懒得搭理土著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内斗呢。
  而西班牙控制的秘鲁总督区,其统治中心是在利马,主要经营开发的地区还是南美洲的北部区域。对于智利地区的开发就不是很上心的,只是在沿海建立了若干据点而已,全部移民加起来也就那么几千人而已。
  而且相当多部分还是殖民地官员以及驻防的士兵。
  实际上这些殖民据点,更多的还是用来充当补给港口以及和当地的土著进行交易用,主要是雇佣当地土著开采鸟粪和硝石,然后转卖给大唐人。
  因此后续的智利公国的开发经营,可以说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对此大唐人很重视,而伊丽莎白手底下的这些智利公国的臣子们也很重视。
  他们可是知道了大唐帝国已经是准备大规模开发智利公国的鸟粪以及硝石,这要是搞得好了,他们这些智利公国的臣子们一夜爆发可不是什么难题。
  只是基础还是过于薄弱,这要想大规模开发的话难度很大,比当初西班牙人开发南美洲北部地区更加困难。
  西班牙人主要移民开发的地区,主要还是北美洲的墨西哥地区,南美洲的话,则是主要集中在北部区域。
  对于南部区域不是很上心。
  主要就是北部区域的交通比较方便,他们不用绕过危险的南美洲最南端,可以走陆路横穿狭窄的中美洲区域,然后抵达加勒比海。
  同时也可以直接从利马等地和墨西哥地区取得联系,和墨西哥地区联系后,就可以联合在一起直接横跨太平洋前往亚洲贸易。
  也就是早些年的时候西班牙人搞了很多年的环球宝船航线。
  当然了,现在的西班牙人早就不搞什么环球航线了,一方面是大唐采取了严格的本土化措施,本土港口就不用说了,哪怕是很多海外领地的港口都是禁制土著船只进入的,虽然理论上西班牙人的船只还能继续进入太平洋、印度洋,但是已经很难遭到适合的补给、贸易港口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唐海军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直接封锁了南非海峡以及南美洲海峡,任何经过的船只都必须经过大唐海军的考验。
  以大唐海军的实力,他们要封锁这两片海域是绝对能够做到的事。
  另外一方面嘛,他们也是用不着了,因为大唐人都把货物运到他们家门口的休达了,甚至通过休达还能直接转运到欧洲各沿海港口。
  根本用不着西班牙人辛辛苦苦乘坐着帆船冒着生命危险飘扬过海前往大唐贸易。
  而他们的货物出售,也是不用辛辛苦苦运到大唐去,因为大唐的商人会自己上门收购,然后装船运走。
  送货上门,上门收购。
  这样的贸易多方便啊,根本用不着自己冒险出海就能赚钱。
  所以如今西班牙人的海外贸易,大多已经是开始转型了,主要是集中在欧洲近海运输贸易,从休达购入大唐货物,然后运输到其他地方贩卖。
  而远洋方面,他们依旧保留着本土到美洲殖民地的运输,不过这种远洋运输规模是越来越小了,因为他们的货物大多都是在殖民地直接出售给了大唐人,根本用不着运回本土。
  西班牙人在海外殖民地的开发经营,已经是变成了经营殖民地,把产出直接出售给大唐人赚钱为主。
  甚至有时候西班牙人的移民船只,都是直接雇佣大唐人的船只,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用自己的风帆船只运输的话,成本比雇佣大唐人的平价移民船还要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4/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