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0/1597

  每年的预算分配会议里,都得打上一架,今年打一架也正常。
  人们更加关注的还是斗殴的详情。
  比如最近几年,陆军内部就是流传着经过陆军自己改良过后的版本,说是他们陆军大佬邓喜德大发神威,左手单挑海军,右手单挑内阁,把他们全都给干趴下了,大涨陆军威风。
  至于实际状况如何,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这是发生在帝国权力中枢的事情,并且事关朝廷重臣的脸面,可没几个人有胆子随便泄露。
  不过就算再吵再闹,时间依旧会流逝,帝国这架马车依旧在前进。
  这财政支出预算也总是会确定下来的,经过一系列的争夺后,大唐帝国宣平三十七年财政支出预算被确定了下来。
  这一次预算争夺中,陈立夫笑到了最后!
  他成功的为了自己主持的诸多项目,包括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扶持、南洋粮仓建设等诸多项目都是拿到了足够的预算。
  而陆军和海军成为了牺牲品,军费比例被压缩到了百分之二十一。
  对此,陆海军,尤其是陆军方面怨气很大。
  陆军本来就很缺钱了,之前一年大几千万的军费看似很多,但是要保持百万大军就很勉强了。
  这百万大军里,包含了一支规模庞大,拥有三十多万步炮兵以及将近十万的骑兵部队。
  这总数四十多万的部队,那可都是齐装满员的战备部队啊,每一天都是花销甚大。
  剩下的五十多万,则是各地的地方守备部队了。
  其实单纯以陆军自身的军费来说,已经是很难养得起这么一支庞大的百万大军里,这也是为什么过去这么多年里陆军一直都是再搞自力更生的缘故。
  从把将士们的薪饷改为补贴。
  从把募兵体系改为义务兵和志愿兵相互结合的新兵役体系。
  再到种田种菜养猪养鸡搞副业,陆军为了养活自己,也是下了苦工的。
  要不然的话,以陆军每年的几千万军费,连工资都不够……
  这本来就够苦逼的了,现在军费比例还进一步下降。
  哪怕是考虑到经济增长,财政收入更多,但是宣平二十七年的陆军常规军费,依旧会比去年少一些。
  只是这个分配比例,那是御书房全体重臣们讨论并认可的,陆军不满意也没有办法,最后陆军又是只能高喊自力更生的口号了。
  除了内部节约经费外,也得开源!
  为此陆军打算提前发动第三次印度战役,那些印度王公和神庙里,黄金还挺多的,陆军打算捞一笔应应急。
  至于内阁那边期望的裁军,把百万大军压缩到八十万左右的规模。
  那是不可能!
  宁饿死不裁军,这就是陆军的态度!
第1770章
敲打
  对于陆军的顽强态度,就算是圣天子李轩其实也是感到有些无奈的。
  李轩倒不是说想要让陆军裁军,对于一个本土人口即将突破三亿人,在海外各领地已经是拥有大几百万移民,并且还间接统治者了数千万各地土著,海外领地遍及全球的庞大日不落帝国而言。
  保有一直规模达到百万人以上的军事力量还是有必要的。
  毕竟要掌控的地方太多。
  中亚那边要十几万人和鞑靼人干架,在巴库等地区也需要一定人威慑奥斯曼,在南部也需要一定的兵力威慑萨菲王朝以及莫卧儿王朝,整个中亚战区,少说也得二十万人才能够摆平。
  然后北美洲也得几万人,南美洲人少点,但是几千人总得要有吧。
  印度那边也得四五万的兵力,中南部非洲也得几万人,西亚几千人,东北非几千人,西北非几千人,欧洲各地加起来也得几千人。
  这么算下来,对外征战用的兵力就得三十万左右了。
  然后各地还需要弹压内乱的大量兵力,尤其是本土地区,现在看似盛世,但是军方实际上一直都没有放松对本土地区的军事高压。
  本土范围内,越是重要的省份实际上镇守的兵力也就越多,普通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实际上帝国陆军在中部以及东部省份的每个战略要地,都是驻防了大量兵力的。
  比如说金陵城周边地区,向来都是重兵驻防的区域,其镇江以及相邻的扬州哪怕是一直都没有遭到外地攻击,短时间内也没啥内部威胁,但是帝国却是始终在此地驻扎重兵。
  在中原地区的郑州,此地乃是帝国铁路网的核心枢纽,数大铁路干线以及更多的支线在这里教会,所以帝国陆军在此地,历来都是驻扎重兵。
  帝国的百万陆军,有大约三十万战备兵力长期在外征战,另外还有大约十多万的战备兵力则是驻防本土各地。
  然后剩下的五十多万就是普通部队了,这些普通部队都是被守备部队使用,主要是弹压地方为主要任务。
  怎么说呢,帝国陆军的最大敌人,其实一直都不是外部敌人,而是内部的潜在敌人。
  以帝国的庞大疆域和庞大人口,维持一支总兵力在百万人的陆军部队,还是有必要的,要不然的话,安排不过来。
  但是李轩虽然没让陆军裁军,但是却也想着让陆军降低花销啊!
  现在的军方花钱实在太厉害了,去年的常规军费都是达到了八千多万了,再加上额外拨给的战费、特别经费等,其实这个数字已经是达到了亿元以上。
  这么多军费,李轩也是想要压下来的。
  但是李轩压缩军费的方式,并不是说让陆军裁军,而是想要让陆军尽可能的降低花销。
  陆军天天叫嚷着如何节省,都搞屯垦养殖了,但实际上陆军向来都是个败家子,花钱厉害的很。
  这一点全帝国的人都知道!
  比如说前线打仗的时候,随便看见几个土著,就打上几百发榴弹,现在的新式榴炮弹很贵的好吧。
  还有军需问题,别以为李轩不知道,每一次陆军发起大规模战役的时候,那基本就是一场资本狂欢,大量的军需订单涌入各大工厂。
  甭管用得上用不上,全都采购然后运输到前线。
  之前的第二次印度战役里,陆军先后采购了价值数千万的各类军需装船运往印度。
  仅仅是肉罐头的数量就多到足够十万大军吃上三年之久。
  炮弹和子弹堆积如山!
  至于普通的粮食就更不用说了,本土是没有多少粮食,但是大唐的众多海外领地里粮食多的很,陆军大手笔从吕宋、万丹、锡兰、南非等海外局部本土地区甚至是美洲这种海外领地采购粮食并运输过去。
  据传从各地运输到印度供应军方作战用的粮食,多都仓库都放不下。
  最关键的是,这些粮食直到现在据传都还没有吃完……甚至因为发霉腐烂等原因损失了好多。
  别说这些普通军需了,就算是军马,陆军都要千里迢迢从本土或者澳洲装船运输过去。
  如果乘骑用的战马也就算了,你们陆军说骑兵的乘骑用马不能差,非要用土密马或者是顶级的阿拉伯马,那么好,就给你运过去。
  但是你连拉炮、拉车的役用马都非得要从本土运输过来的阿拉伯马或西北马,那么内阁就有意见了。
  印度那地方又不是没有马匹,那地方也是有马匹的,尤其是蒙古马和阿拉伯马混血来的马尔瓦尔马还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马匹,和大唐培育出来的中亚马比较类似。
  其他的劣马也不会少。
  哪怕是没有马,但是当地不还是有牛等其他牲口嘛。
  反正只是用来拉车拉炮而已,用什么牲口不行啊,实在不行,这不还是有当地的大量土著民夫嘛,这人也是可以拉车拉炮的啊。
  犯得着专门从本土或澳洲运输大量马匹过去嘛!
  而且一运就是大几千上万匹!
  这些马匹的价值就不用说了,仅仅是运费就昂贵无比。
  陆军的这种败家行为,早就让很多人看不习惯了,尤其是内阁那边,一直都是在准备杀手锏,给陆军来一次狠的。
  这一次记,谢一卫和贾文柏以及陈立夫这几个人,联起手来坑了陆军一把,他们拿出来的争取,大部分都是第二次印度战役以及第二次西征战役期间,陆军的铺张浪费行为。
  搞的陆军方面虽然依旧不满,但是人家都把证据拿出来打脸了,陆军就算是不愿意,最后也是不得不服软。
  要不然,内阁那边就不仅仅是缩减陆军军费,而是要把这事捅出去,让全天下人都知道陆军的铺张浪费了。
  如果让帝国子民们知道他们一天到头种田都只能勉强吃饱,一天到晚在工厂上班都养不活一家老小的时候,陆军的大爷们采购无数粮食,多到吃不完发霉腐烂,恐怕陆军在帝国子民们的形象也会一落千丈了。
  这一次军费压缩,也算是李轩给陆军的一个敲打。
  让这些年骄纵管的陆军将士们知道,帝国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能随便浪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0/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