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3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6/1597

  等到了中亚地区,双方在补给、兵力调动等各方面其实也是半斤八两,最后大唐凭借着铁路运输一路杀了过来。
  但是等到了乌克兰地区,鞑靼人可以说就是在家门口作战了,距离对于他们而言已经不是什么问题,甚至是成为了优势。
  而对于大唐陆军而言,哪怕是有着铁路运输,但是跑到乌克兰作战依旧是困难重重!
  尤其是大唐的军械武器越来越先进,对补给的依赖也就越老越重。
  以往用燧发枪滑膛炮的时候,铅弹什么的直接都可以自行作战,甚至连实心圆球炮弹都可以就地解决,只要后方运输火药上来就行了。
  但是现在,换装了联合步枪和后装线膛火炮的大唐陆军,所消耗的每一粒子弹,每一发炮弹都是只能在那些大型兵工厂里生产,然后再通过漫长的铁路线运输过来。
  而现在的这一条东西铁路,其实运载量是很小的,在西域段和中亚段,都是军用铁路的标准,修的时候是块了,但是运输量也小,而且很容易损坏,维护起来也是很麻烦。
  为了解决西线运输问题,陆军方面自己就是提出了海运方案,挖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的运河,其直接目的也是为了解决补给运输问题。
  让内河船只可以从黑海进入顿河,然后通过运河进入伏尔加河流域。
  陆军想要补给更加顺畅,而海军方面也是希望把黑海和东海联系起来,让海军的战舰可以自由进出,所以也是支持了陆军的这个方案。
  然后这陆海军坐在一起,又是商讨起来了开挖苏伊士运河的事。
  只不过现在的埃及还被奥斯曼人控制着,要挖苏伊士运河的话,首先得把这埃及给占了。
第1764章
和大唐帝国做邻居是一种什么体验?
  对于扩张领土,帝国军方一直都是很乐意的,如果扩张的地方还能够给帝国带来重大利益,那么军方就更热衷了。
  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地区,很明显就是属于这么一个地方。
  这地方其实老早的时候,传闻公元前十三个世纪就有苏伊士运河存在了,后来的罗马帝国时期和萨拉森帝国时期的某一个时间段里,也短暂的开挖并通航过。
  不过呢,古时候的苏伊士运河,顶多也就是小水沟的水准,大体上和大唐帝国目前在美洲那边修的五大湖运河一样,水深不过一两米甚至更浅。
  然而如今帝国想要在苏伊士开挖的运河,却是准备让大吨位的战舰和商船通航的,通航深度最少也得有个十二米。
  这个深度才能够通航大唐的最新型的战列舰或者大型的商船!
  目前大唐海军的最新的战列舰,满载时吃水深度已经是差不多九米了,这都还是目前的战舰吃水深度而已,未来如果是更大的战舰,吃水肯定更深,十米的水深已经是近在眼前了。
  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那么留出一定的多余水深也是必须的。
  毕竟不仅仅只考虑战舰,还得考虑商船,民间的商船的吃水深度也是深的很,比如说号称当代最为先进,庞大,奢华的豪华客轮新太平洋号,它的吃水深度丝毫不比战列舰少多少!
  同时帝国石油公司已经是准备搞吨位更大,超过万吨级别的大型油轮了,吃水深度也不会浅。
  同时国内的几个大型航运公司,一个个都是铆足了劲想要造更大的船只,哪怕目前只有一万吨的船只,但是很多航运公司实际上已经是有了一万五千吨,甚至两万吨的大型豪华客轮的储备设计方案了。
  哪怕是不考虑军舰的发展,但是考虑到普通运输船只的吨位越来越大,吃水越来越深,这苏伊士运河的水深如果没有个十二米,是很难满足未来需求的。
  帝国可不愿意好不容易挖出来的运河通航个一二十年又要扩充运河的深度。
  同样的,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预定的苏伊士运河,帝国海军那边还考虑着在中美洲地区挖一条运河,以便缩短太平洋到大西洋之间的航程,同时避免穿越危险重重的火地岛海峡,这一条预定的运河,预估最少深度也要达到十二米。
  但是之所以预定十二米,没有更高,那是考虑到了施工难度以及地理,毕竟挖运河这种事,深一米就会大幅度加大施工量和难度。
  当然了,现在不管是苏伊士运河还是中美洲巴拿马运河,都还在纸面计划上。
  因为上述两个地方都不在帝国的手中,苏伊士所在的埃及现在在奥斯曼人手中,而巴拿马所在的中美洲,则是在西班牙人手里。
  不过军方的人向来都不会被苦难所阻拦,更何况这也算不上什么困难,不就是一个埃及和巴拿马而已。
  军方已经是提醒过外务部方面,尽可能的动用外交手段,从西班牙的手里获得巴拿马地区,反正那破地方在西班牙手里其实也没啥用处,但是给了帝国那么用处就大了。
  如果说通过外交手段或者是购买的方式从西班牙手里获得巴拿马还有希望的话,那么埃及那边就没啥希望了。
  毕竟巴拿马地区现在是一文不值,算不上什么重要地区,但是埃及就不一样了,这地方还是很不错的,奥斯曼人打了好多场战争才占领了此地,自然是不会轻易交出去的。
  但是军方却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最近海军那边一直试图在埃及地区找事,就是为了想要找个比较适合的借口动手,甭管是通过外交手段也好,战争方式也好,总之是要把埃及给吞了。
  吞掉埃及不是目的,这破地方目前军方还看不上呢,军方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挖苏伊士运河,连通红黑和地中海!
  一旦运河挖出来,到时候航程将会大幅度缩短,届时欧洲地区就更是逃不出帝国的手掌心了。
  只是考虑到鞑靼人和奥斯曼人的战争,帝国也是不愿意和奥斯曼人搞得太僵,最近这几年,鞑靼人一直试图拉拢奥斯曼人,以共同对抗大唐的西征。
  鞑靼人的善意,奥斯曼人也是接受了。
  因为自从大唐帝国占领了中亚,把整个里海都变成了帝国领海,还通过耍无赖的方式占领了巴库后,虽然奥斯曼很不爽,但是也没胆子反抗,但是心里不爽是肯定的。
  而且也是防备着帝国继续在高加索地区扩张。
  早些年奥斯曼人是担心着鞑靼人进入高加索地区,现在是担心大唐进入高加索地区了。
  面对鞑靼人的善意,奥斯曼人明面上没有接受,但实际上已经是接受了。
  这两年他们在高加索地区,甚至在巴尔干半岛地区都已经是没有和鞑靼人大规模开战了,战争状态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已经是停止了大规模的战争行为,顶多算是对峙而已。
  这些变化帝国也是看在眼里,除了继续对奥斯曼人施加压力外,帝国也是不准备近期内给奥斯曼人太多的刺激。
  至少,在占领东欧地区之前,帝国是不打算去啃高加索地区了。
  当然了,未来肯定是要打的,但不是现在!
  如其隔着一个里海打高加索,还不如就近干掉莫卧儿或者萨菲王朝呢。
  嗯,没错,这两个大唐帝国的传统盟友,现在也是被帝国高层列入了未来的扩张目标。
  这倒不是什么敌意或者喜好的问题,谁让他们就在帝国边上呢。
  早些年的高丽半岛,扶桑,鞑靼人,乃至现在的南洋半岛各国早已经是事实证明了帝国做邻居是一种什么体验!
  南洋半岛各国还好一点,帝国准备帮他们搬家迁移到非洲去,总算没有亡国灭种的危机。
  但即便是这样,也是足够让大唐帝国剩下的邻居们警惕了。
  莫卧儿王朝和萨菲王朝最近看似敌对无比,但实际上双方都非常的默契,都是在发展军备,并把大唐当成了潜在的最大敌人。
  哪怕他们不愿意这么做,也必须这么做。
  因为他们很清楚,大唐是不会给他们和平的!
  纵观大唐短短三十多年的历史,那就是战争和扩张的历史。
  如果在放大到华夏数千年来的历史,其实也是战争和扩张的历史。
第1765章
殖民地交易
  数千年华夏王朝其实一直不断的试图扩张,一直扩张到受限于古代的交通和通讯以及医疗等各方面的因素,没办法扩张了,这才是停了下来。
  但是现在,铁路和轮船以及有线电报,让距离和地理环境不再成为障碍之后,华夏人的对外扩张就是停不下来了。
  而这种事,也并不是说大唐帝国的特殊情况,或者说李轩一个人的想法而推动的,实际上换成另外一个朝代,换成另外一个土著皇帝,只要技术到位了,那么注定是要对外扩张的。
  大唐只是赶上了好时候而已!
  因此,大唐的扩张步伐是不会停下来的,将会一直扩张到无法扩张为止。
  莫卧儿王朝以及萨菲王朝乃至奥斯曼王朝,都是大唐帝国未来的扩张目标,没有一个是例外。
  大唐帝国的人知道,而这三个王朝的人也知道。
  不过之所以现在在这三个方向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那是因为最近几年大唐帝国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鞑靼人那边,还有一部分精力则是放在了南洋、美洲、非洲、印度等地区扩张上来。
  比如说在印度的第三次印度战役,其背后就是代表着帝国继续在印度半岛的扩张,现在帝国控制的印度半岛的地方其实已经不小了,戈河州等几个海外领地加起来也差不多有三十万平方公里了,然后还有好几大快只设立了殖民衙门,但是没有直接纳入海外领地的殖民地,这加起来总面积都有了将近七八十万平方公里。
  等第三次印度战役结束后,估计又能够增加个几十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如果再打几次,估计整个印度半岛也就差不多被全部纳入殖民统治了。
  不过也只局限于殖民统治了,直接以海外领地的方式直接统治的话,难度还是太大,得慢慢来。
  印度方向的扩张政策,是海外领地和殖民地相结合,而在非洲地区,预计差不多也会走同样的方式。
  因为这两个地方都具有同样的特征,那就是人口多!
  而大唐帝国一向来都不喜欢人口多的地方,他们反而更喜欢没啥人,最好是一片荒芜的地方,比如说美洲。
  大唐人就很喜欢,这些地方的人口总数不多,人家西班牙人现在因为美洲殖民地的人口不够多,都开始大规模引入非洲土著和印度土著以及南洋土著了。
  总之是劳动力他们都要!
  在这种政策下,帝国对非洲的扩张,主要还是集中在南非地区,因为这地方面积虽然也大,预计有差不多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但总算是面积可以控制,而且未来也可以动用各种方式,那当地的土著迁移走,比如最近西班牙人就特地喜欢跑到南非地区运走大量的土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6/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