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1/1597

  陈家,也是属于其中之一。
  然而这个陈立夫,怎么第一把刀就是砍向了自己人啊!
  哪怕是现在的李轩,也是不知道陈立夫的真实想法!
  自从宣平五年入仕开始,陈立夫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朝堂重镇,入值御书房,然后辅助圣天子打造一个宣平盛世。
  这个梦想足足持续了三十一年,为此他牺牲了太多太多。
  如今他已经成功入值御书房,成为天下之间仅有的几个御书房值班大臣,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万之下万人之上了。
  这个时候,他的梦想已经是实现了一大半,而接下来的一半那就是打造一个宣平盛世了。
  为了宣平盛世,区区自家产业受损算得了什么!
  他要的不是什么家族荣誉,士绅阶层的利益,他要的只是宣平盛世!
  他要的是后人一说起大唐,说起宣平年间,第一个会想起的可能是圣天子李轩,但是希望人们第二个想起来的就是他陈立夫!
  如今大唐帝国在他看来依旧是不完美的,存在着诸多缺陷,而这种缺陷就是他需要一一去修补的。
  扩大农业税的阶梯税率,制定最低工资以及限制工作时间,这只是他陈立夫拿出来进行试探圣天子态度的一个敲门砖而已。
  陈立夫的想法,其实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这个世界上能够理解他的人,恐怕也只有他的夫人了,而哪怕是他的夫人理解的陈立夫,也只能是从他挂满了整个书房的寒竹图里了解一二。
  他的寒竹图,画的永远都是绝境中依旧傲立的孤竹。
  茫茫雪地里,一支青竹傲立于雪原之上,任凭狂风卷起风雪,青竹巍然不动!
  但是他坚持的是什么?这一点没有人能够知道,哪怕是他的夫人也不知道。
  圣天子李轩自然也是不知道的,不过李轩不在乎啊!
  对于李轩来说,选陈立夫入值御书房,只是常规操作而已,这些年来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调整御书房内的人事,他会尽可能的让御书房内的构架保持稳定。
  什么样的御书房构架才是最稳定的,那就是不能一家独大!
  自从柳八苟年迈致仕后,御书房内就没有任何一个值班大臣能够力压其他人了,这些值班大臣们的权势大体相当。
  比如新入值的陈立夫,他本官是正二品的商部尚书,同时李轩还让他分管经济发展事,如此不管是商部还是其他的工部、交通部、农部、国企部等和经济发展相关的事务或机构,他都能插上一手。
  但是其他的几个值班大臣,权势也足够大啊,比如说去年入值的财务部尚书秦寻克,账房出身的他长期在金融系统内工作,入值后分管金融事务,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还兼管税部。
  说白了就是管钱的,但凡和官府的钱沾边的事都归他管,而不管什么时候,钱袋子说话的份量都是很重的。
  还有吏部尚书贾文柏,他没有其他分管事务,但是一个吏部尚书就足够了,吏部历来都是帝国最为权重的部门,尤其是钱祧里致仕后,没有钱祧里压着,税部虽然依旧强悍,但是已经不能一枝独秀了。
  贾文柏这个掌管着无数官员政治生命的男人,在外头说话语气稍微重一些,就能引起官场大地震,如此大员,怎能不权重。
  又有礼部尚书谢一卫,礼部可不仅仅管利益,实际上还管着外交、教育、科举。此外部分民生内政事务也归他分管,虽然都不咋地,但是架不住人家分管的事务多啊,单挑打不过你,人家跟你玩群殴……
  上述四人,就是传统文官集团在御书房里的核心支柱了。
  至于御书房里的另外五个人,和传统文官其实没啥关系。
  其中陆军一人、海军一人,都是有陆海军里的现役大佬担任。
  然后大法院和督察院各有一人,这两个机构都是独立于文官集团之外,大法院都还好,算得上是大唐内实权最小的一个独立机构了。
  然而督察院就不简单了,他们权限极大,而且该机构和内阁的其他官员属于天生的死对头,督察院里的高官,尤其是那些三品以上的都御史们,每一个都是手上沾满了贪官污吏的鲜血,要不然他们根本爬不上来。
  大唐督察院内的御史,只能是在司法体系内调来调去任职,并且大概率还是督察院内部生前任职,是和其他官员没什么牵连的,同时他们要想升官,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抓贪官污吏。
  这些御史们不把内阁的高官搞下几个来,他自己也别指望能够爬上去成为都御史。
  再过来就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了,虽然说翰林院内部分科室的官员和普通文官集团联系比较密切。但是掌院学士历来都和传统文官没啥关系。
  历代掌院学士,都是秘书处里的秘书出身,这些秘书处的秘书们,和翰林院的其他科室的官员们可不一样,他们清一色的都是孤臣。
第1740章
奸妄在朝
  翰林院的掌院学士说白了就是李轩的大秘,外管家之类角色,看似文官,但实际上历任掌院学士,甚至到秘书处里的历任一等秘书们,清一色的都是孤臣。
  不是孤臣的话,根本不可能成为一等秘书,更不用说是成为掌院学士了。
  在很多人的心里,其实翰林院的秘书处早就变成了类似司礼监的机构,里头的秘书们虽然不是太监,但是在政治上,其实和太监也没啥区别了。
  这也就导致了,值班大臣之一的翰林院掌院学士,说白了就是一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而且还是权势特别大的太监。这样的人和传统文官集团不是一路人,甚至还让文官集团极为忌惮。
  因为翰林院看似只是一个清流养望之地,但实际上这个翰林院却是一个非常完善的统治机构。
  里头分别设有二十多个独立的科室处局等机构,甚至都很直白的对应了内阁各部,陆海军等各机构,而且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
  一旦有变,李轩能够通过翰林院直接掌控整个帝国的军政事务,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纵然其中的部分科室和普通稳挂集团联系比较大,但是很多科室都是相互独立的,和内阁那边没啥关系,而且权势普遍偏大。
  比如说秘书处、调查统计科、皇室资产科、侍从室这四大机构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权势都大得很!
  只是翰林院那边的人,尤其是掌权的各科科长、一等秘书等权重的翰林们,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孤臣,只听圣天子的话,也不参与什么派系的斗争。
  分析了御书房内的九名现任值班大臣后,就会发现两名是将领,人家军方向来不掺和政务。
  然后又是督察院和大法院,他们也不掺和内阁事务,人家就只负责监督、司法等方面的事务。
  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历代掌院学士在御书房值班会议上,都是不怎么说话,不掺和什么普通政务,不过嘛人家要是说话发表意见了,那么多半就是代表着皇帝的意见了。
  分析了九名御书房的值班大臣后,那么就会发现,实际上整个帝国内,抛开军务、司法监督以及部分见不得光的特殊事务外,大部分的普通政务,尤其是吏治工商经济民生方面的事务,都是被四名内阁出身的御书房值班大臣所掌控!
  现在,陈立夫就是这四人之一!
  大唐帝国的权力构架,远远要比以往的任何一个传统封建王朝要复杂,毕竟这是一个庞大无比,已经是迈入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近代帝国。
  这么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权力体系里,不管怎么说,‘御书房’都是属于最顶级的机构,那几个御书房值班大臣都是帝国最具权势的臣子,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嗯,顶多就是还有部分和他平级的人。
  但是,除了圣天子外,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人比他们更具有权势,哪怕是太子都不行!
  进宫谢恩,并上了一道折子后,陈立夫就是开始了他的值班大臣的生涯。
  从李轩那边出来后,他并没有出宫,而是到了边上的御书房。
  御书房虽然是位于皇宫之内,但是并不是在深宫之内,而是位于前殿一侧。
  哪怕是其建筑也不像是一个书房,御书房其实就是一栋很普通的两层小楼而已,就在李轩的办公楼边上,而另外一侧,就是翰林院。
  而值班大臣以及行走大臣们,就是按照一定的时间表分批在御书房内值班处理事务。
  通常来说,不管是任何时候,御书房内都最少会有一个值班大臣,两名行走大臣,以紧急处理任何事务,因此值班的需求,因此期内都还有休息用的客房呢。
  实际上陈立夫之前担任行走大臣期间,也是和其他行走大臣或者值班大臣们一样经常在御书房里办公,值班。
  所以对于御书房他是不陌生的,相反还很熟悉。
  但是今天再一次来到这里,感觉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一切都是透着新奇。
  但是他没有进去,如今时间已晚,而且虽然圣旨已经接到了,但是他的正式上任时间是明天呢,用不着这么着急。
  次日一早,陈立夫就是进宫参加了小朝会,在小朝会上,李轩正式宣布陈立夫入值御书房,分管农林工商等发展事务。
  小朝会上,其他事倒是没什么事,李轩宣布陈立夫入值后,并确定他分管的工作范围内,就是懒得继续待下去了,反正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后头慢慢处理吧,他准备回去补一觉……
  而陈立夫呢,在恭送圣天子离开后,就是随同其他的值班大臣、行走大臣们返回了御书房。
  陈立夫这刚进去呢,就是看见里头的三十多名官员已经是恭候在一旁,这些都是御书房内的普通值守官员。
  看见陈立夫进来后,一个个都是齐声开口恭贺:“恭喜陈大人了!”
  陈立夫面带微笑,一一点头!
  这些人的恭喜是清理之中,而陈立夫也没有说太多,这些御书房里的值守官员,看似品级不高,不过都是属于紧要角色,里面的三十多个人里能够分出来十几个派系,彼此间的关系复杂的很。
  陈立夫跟着其他八名值班大臣越过大厅进去后,内厅的门被关上,紧接着,整个内厅之间就是沉默了起来。
  这让陈立夫颇为意外!
  众人此时或交谈,或喝茶,或看着公文,就是没一个人搭理陈立夫!
  这里面的八人,自然是当代大唐帝国里其他的八名御书房值班大臣,他们今天齐聚在这里,自然也是因为陈立夫的升迁,某种意义上算得上是欢迎新同事……
  只是,他们欢迎新同事的态度算不上友好。
  陈立夫见此,微微皱起了眉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1/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