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1/1597

  这种合作自然不可能是什么石油上的合作,而是其他方面的合作,比如说后勤物资供应这些。
  而大唐石油公司巴库分公司人也是愁着呢。
  他们公司的人已经是开始陆续进驻巴库了,但是现在的巴库可是一穷二白,要啥没啥,连人都没几个。
  他们大唐石油公司后续还会有好几百乃至上千人会过来呢,这么多人的吃喝拉睡可不好解决。
  左成生找上门来,说是可以提供后勤服务,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当即就是签订了一批物资的供应合同。
  拿着签好的合同,左成生露出了笑容。
  这一笔单子,说实话赚的不多,满打满算,其毛利也就百分之二十左右,远远无法和奥斯曼人进行贸易的好几倍利润相比。
  但是这却是胜在稳定,而且通过这个单子,他已经是撬开了大唐石油公司巴库分公司的口子,只要这一单做好了,后续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单子。
  此外他们公司也能在这里立足稳固下来,进而开辟个人消费市场。
  到了巴库的左成生,才是第一次知道,遍地黄金是什么感觉。
  现在的巴库,可以说干什么都能赚钱。
  除了他们这些贸易外,还可以搞很多东西呢。
  依托大唐石油公司在这里的石油开发以及和奥斯曼人之间的贸易,至少也可以提供好几千甚至上万个工作岗位。
  工作岗位就意味着市场,生意,赚钱。
  左成生在巴库开拓市场的时候,后方的库里,西海公司的大股东陈总经理坐镇库里,忙着接受从全国各地过来的货物,并安排调度装船等。
  而徐船长也是怀着东山再起的心思,一天到晚都是待在盛源号上,忙着维护、装货、运输、卸货等等。
  另外两个股东更是直接坐上了火车,前往铁路沿线的各大城市,寻找货运。
  当西海贸易公司迅速壮大,并短时间内成为了西海上出名的贸易公司时,其他人也是不甘落后。
  这巴库那边和奥斯曼人的贸易一时半会是被西海贸易公司给抢了先,硬挤进去利润也没那么高了,但是这南边不还有一个萨菲王朝嘛!
  要知道萨菲王朝的都城加兹温可是距离里海不远呢,另外萨菲王朝的另外几个重要城市,比如大不里士等也是位于萨菲王朝的内陆地区,距离波斯湾远着呢。
  同时萨菲王朝和奥斯曼人最近关系不咋地,双方还在为了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地区矛盾重重,所以也别指望奥斯曼人和波斯人做什么生意了。
  这也意味着,在西海开辟一条库里到萨菲王朝的贸易线路是有利可图的。
  想到着一点的人,也是懒得和西海贸易公司竞争了,直接搞船,然后跑到萨菲王朝贸易去了。
  一时间,因为和奥斯曼人、波斯人之间的贸易,再加上大唐石油公司在巴库开发石油,让昔日平静的西海瞬间热闹了起来。
  而这也是让帝国在整个西海地区唯一的一家造船厂,库里造船厂是悲喜交加!
  喜的是,船只的订单多的不得了。
  悲的是,他们现在的生产能力远远不足以完成这么多的船只订单!
第1701章
庞大的西海舰队
  库里造船厂,虽然是属于官方企业,并且还是属于海东巡抚衙门以及库里州衙门两级衙门下属的财政机构合资成立的。
  这样的造船厂如果是放在东部沿海地区,那肯定是庞然大物。
  然而这里不是东部沿海,这里乃是帝国最西端的省份,整个海东省人口也就那么几十万而已,而且都是这几年新移民过来的。
  库里州全部人口也就一万多人而已。
  并且绝大部分的工业原料,生活物资都是需要从帝国中部,东部省份通过铁路运输过来,造成了物价高昂。
  这种情况下,库里州想要发展工业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如今库丽州这边唯一的指望就是搞石油产业以及造船业了。
  造船业是因为西海的存在,而石油产业嘛,自然是因为巴库的存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大唐石油公司在巴库的勘测队,已经是非常乐观的估计,巴库地区的石油储量将会比肃州油田更多。
  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开发,一年开采三十万吨的石油也是有可能的。
  而这,还是他们的初步判断,可没有大规模进行钻井勘测时的判断。
  只有远在金陵的圣天子李轩,巴库油田的储量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三十万吨桶算什么,人家俄罗斯人在十九世纪后期开发巴库石油后,只用了十年时间就是把年产量提高到了一百多万吨。
  巴库石油的丰富储量,同时加上容易开采的特性,哪怕是距离帝国的主要消费市场,也就是帝国中部和东部地区远了一些,但是依旧无法阻挡大唐石油公司对巴库石油的勘测以及开采。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的第一期投资就是打算在当地建立一个年产量达到三十万吨左右的大规模油田产区。
  同时将会在巴库和库里两地都建立配套的炼油厂,在库里建立的炼油厂乃是大型炼油厂,自然是为了向帝国的广大本土省份供应煤油。
  而在巴库的小型炼油厂,所生产的煤油自然是为了打开奥斯曼以及萨菲王朝等地区的市场了。
  煤油这东西,大唐帝国可不禁制出口。
  毕竟这玩意现在只是用来照明的,不在帝国进出口委员会的禁制或限制出口的名单内。
  可惜的是,如今的大唐石油公司连帝国本土的煤油市场都无法满足,自然也就无法出口了。
  这几年下来,大唐石油公司在帝国本土各地,陆续建立了十来个石油产地,年产量达到了每年十二万吨。
  但是其中的一个肃州油田,就是达到了每年十万吨的产量,其他的十几个小油田全部加在一起,也就只有两万吨的产量而已。
  如果巴库石油能够顺利投产,并初期达到大唐石油公司预估的三十万吨的年产量,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小油田,到时候大唐石油公司的石油产量就能够达到每年四十五万吨左右。
  然而即便是这个数据,也是远远无法满足帝国本土对石油的庞大需求。
  目前大唐帝国的石油市场是非常广阔的,目前的两大主要石油产品分别是煤油以及工业用的润滑油,根据大唐石油公司自身的估计,目前帝国本土省份每年就能消耗至少上百万吨的石油。
  而实际上,目前乃至未来两三年里,大唐石油公司都无法满足对市场的供应需求。
  要不然,大唐石油公司也不会大动干戈搞巴库石油了。
  有了巴库石油在,那么就会相应的带动众多产业的发展。
  比如说西海航运,巴库可是一块非常典型的飞地,虽然帝国已经是强势把这片地方列入本土行列,陆军甚至都是准备在这里驻扎一个团的兵力,保护此地的石油资源的同时也是为了在高加索地区插上一柄尖刀。
  但是这依旧无法改变,巴库是一块飞地的事实,帝国其他地区和巴库的联系,只能是通过西海进行联系。
  由此,船只就是显得非常重要了。
  能够看到这一点的人很多,可不仅仅是只有西海贸易公司,其他商人乃至军方和官府等等都能看的出来,只是他们没有西海贸易公司这么干脆果断,第一时间就是把盛源号给买下来而已。
  他们选择的还是比较传统的方式,向船厂下订单购买船只。
  如此也就造成了库里造船厂目前的尴尬局面。
  他们的订单多的是,仅仅是百吨以上的船只订单就已经是陆续接到了二十多艘,这说的还是民用船只呢。
  此外还有大唐石油公司订制的多艘油船,这些油船虽然不是什么大几千上万吨的大家伙,但也是有一千多吨呢,其实大唐石油公司一开始是想搞大几千吨的油船的,可惜库里造船厂还造不了这么大的船只!
  此外不管是巴库还是库里,他们都没有这么大的码头以及港口设施。
  尤其是库里这边,其实这个地方并不是一个优良的港口城市,因为库里位于西海东北部,此地的平均水深只有四到八米,不适合大吨位深水船只航行。
  只是因为此地是中亚铁路的终点,并且靠近乌拉尔河前线,所以此地对于帝国而言才是比较重要。
  如果纯粹是港口角度出发,这地方很不适合建立一个港口城市。
  只是现在的大唐帝国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就是了。
  西海沿海,一般只有中部和南部的水深才比较深,东北部的海湾是不行的,但是西海的东部以及东南部海域,虽然有一大片地方也是属于帝国控制,但是那地方没有铁路啊。
  别说铁路了,人都没有,很多地方都是一片沙子……
  所以,选择在库里建设港口,甚至搞造船厂也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甚至都不是长久选择。
  以后等大军继续西征,夺取了乌拉尔河,杀入了伏尔加河的时候,那么到时候帝国才能够拥有一个比较良好的港口城市,比如阿斯特拉罕就挺不错的。
  现在嘛,只能是先用库里凑合着呗!
  上述诸多因素,尤其是库里造船厂自身的造船能力也是导致了,哪怕是大唐石油公司的运油船,也只能是一千多吨。
  不仅仅是大唐石油公司的运油船如此,其他的船只包括军队的船只也是普遍偏小,而且大多是吃水比较浅的船只。
  比如海军,人家就直接把甲六型炮舰搬了过来,在东部的造船厂进行主要零配件生产,然后通过铁路运输到库里,让库里造船厂再进行组装。
  基本上,库里造船厂也就是造一个船壳而已,其他东西人家海军都直接打包送过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1/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