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8/1597

  火炮还存在复位问题,而步枪可不存在这个问题,熟练的士兵一分钟打出去十多发子弹也是正常的。
  而士兵随身携带的子弹一共也就一百发而已,极端情况下,十来分钟就能全部打光!
  如今的大唐才刚刚进入后装线膛时代,这弹药供应以及后勤补给体系,其实都没能跟上来,已经是有些支撑不住这种弹药消耗量了。
  西海舰队的军官们心痛着弹药的时候,胡勤元则是带着他的几个随员和投降的奥斯曼人进行谈判。
  胡勤元的外交谈判方式,如果是用后世人的判定标准来看的话,完全是不合格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给奥斯曼人任何讨价还价的机会。
  而大唐外交官们,也是懒得做什么漫天开价落地还钱的把戏,往往都是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答应就答应,不答应就战争!
  不过有意思的是,大唐的外交官们在海外这么干的次数多了,奥斯曼人也是体验过好几次的,此地的奥斯曼人虽然都没有和大唐人直接接触过,但是多少也听闻帝国大唐人的傲慢以及顽固。
  那是说一不二,不服就打的谈判节奏。
  所以胡勤元他们的交涉很快就结束了!
  没办反,胡勤元只是要求他们全盘接受自己的条件:把巴库以及周边地区全部割让给大唐,奥斯曼人限时三天内全部离开巴库,另外因为奥斯曼人的怠慢才导致了这一场小规模的武装冲突,要求奥斯曼人赔偿十万唐元。
  现在开口的十万唐元,自然是少了很多,战前胡勤元发出战争威胁的时候可是开口一百万呢。
  奥斯曼人并没有犹豫多久,反正这巴库本来就不是他们的,他们也只是两年前才获得这块土地,原来此地可是波斯人的地盘,后来被鞑靼人占去了。
  现在让给大唐人也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赔款问题就让他们很为难了,但是胡勤元也没要求他们立刻拿出来,反正只要他们签了字,后续可以让帝国驻奥斯曼领事馆的外交人员代为索取。
  就算最后要不到也没什么所谓,反正都是狮子大开口而已。
  至于说这些巴库当地的奥斯曼官员有没有这个权限签订这个条约,胡勤元也不在乎,只要他们签字了,大唐就有足够的实力让这份条约成为现实。
  交涉完毕,胡勤元就是回到了盛源号上,他可不愿意继续待在巴库。
  谁知道满地都是土著的巴库会不会有什么传染病之类的!
  奥斯曼人签订了协议之后,就是撤走了,走之前顺带着把巴库里的土著也是一股脑带走了。
  大唐人要的是巴库,只是巴库的土地,而不是巴库里的人。
  所以让奥斯曼人临走前迁移走当地的民众,也是属于基本操作了,大唐去那里都是这么干的。
  就连这些奥斯曼人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任何的意见。
  三天一过,整个巴库都是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了!
  不仅仅是港口和城区里没人,周边数十公里范围内都是没人了。
  双方约定的割让范围是整个巴库半岛,具体下来是东经四十九度五以东的整个巴库半岛区域。
  从这条割让分界线直接以经纬度划分,就可以看的出来胡勤元对于这一次谈判的随意了,他也就是随手根据经纬度画了一条线而已,多了没用,开发不了,少了其实也所谓,以后再取。
  所以他也就是随便画了条线而已。
  其实对面的奥斯曼也是看出来了胡勤元他们的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也想着是不是讨价还价争取一番。
  但是他们不敢!
  谁都知道大唐人傲慢而且固执,在外交谈判的时候根本不和外人讨价还价。
  拒绝,他们估计着这些大唐人敢一路沿着巴库打到高加索甚至杀到两河流域去。
  如今这些奥斯曼人也是知道,大唐人已经是占据了里海东部的中亚区域,把鞑靼人杀的屁滚尿流。
  一想到大唐人的数十万大军有可能杀到高加索来,他们就是完全生不出反对之声。
  当实力差到让人无法反抗的程度时,所谓的谈判也就那样。
  奥斯曼人走了,顺带着把当地的波斯人也带走了,给大唐留下了一个空荡荡的巴库半岛。
  这后续大唐人才是开始登陆,不过并没有进入城区,只是在码头附近而已。
  对了,这些奥斯曼人走之前,还顺带打包买走了左成生他们的货物。
  这倒不是说胡勤元他们依靠外交手段逼迫的,而是正常贸易。
  打仗归打仗,但是生意还是要做不是,更不要说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并且已经是结束了。
  所以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做生意。
  这些奥斯曼人可不傻,他们可是知道把这些大唐货物从巴库运出来,随便一转手那就是一大笔的利润。
  如今大唐的各种产品在全世界可是畅销的很,基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不对,洗澡用的肥皂、香皂是个例外,欧洲人死活不买账。
  人家只独爱大唐出产的香水!
  不仅仅欧洲人喜欢,奥斯曼人甚至鞑靼人,他们的权贵阶层也特别喜欢大唐出产的香水。
第1698章
暴利的西海贸易
  奥斯曼这地方,虽然还比价落后,而且和这年头的欧洲一样,神棍横行,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唐把货物卖给他们并赚取可爱的黄金。
  左成生三天前还惊叹于官府做事霸道,担心生意做不成了。
  但是这种担心很快就是消失了,双方的谈判达成之后,第二天就有奥斯曼人找过来想要购买货物了,因为胡勤元那些外交官们也是说了他们这一次过来,本来是想要做贸易的,这带了不少货物。
  这让奥斯曼人心动了,然后派人过来一问价格,一个个就是毫不犹豫的下了订单,把左成生他们手中的各种货物哄抢一空。
  最后左成生一算,妈呀,这次发财了!
  他这一次赚取的利润足足有三倍多!
  定价的时候,他是和其他几个商人采取了统一定价,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以后,直接把价格订到了采购价的三倍,这不太好吧,那些奥斯曼人怎么会买。
  毕竟他们从库里采购的货物,本来就非常昂贵了,因为这些货物都是从帝国腹地,尤其是东部省份里生产出来,然后经过铁路运输到库里的。
  运费可是昂贵的很。
  这采购价本来就很高了,又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了三倍的价格,这些奥斯曼人会买账?
  结果奥斯曼人的豪气出乎了他的想象,一听到报价,连砍价都没有,直接就是打包全部买走了。
  而经过徐老板的解释后,他才知道,哪怕是他们的报价非常高了,但是相对于奥斯曼地区,尤其是高加索地区里的大唐商品而言,价格依旧算是比较便宜。
  以往大唐和奥斯曼人做贸易,都是通过海上贸易的。
  如今的海运便宜,所以大唐人从海上运输到奥斯曼的货物价格,也是没有了十几年前的超高价,但关键的是,他们大唐人的货物从巴士拉或者埃及等地卖给奥斯曼人后,虽然价格比在巴库这里直接购入要便宜,但是如果是一路运输到高加索地区,那么价格可就贵了。
  如今大唐人把货物直接送到了巴库,奥斯曼人就可以直接在巴库购入这些货物,然后在高加索地区出售,这价格优势就来了。
  更何况他他们还是第一波来贸易的商人,吃的是独食,并且还达成了价格统一联盟,获得如此丰厚的利润正常的很。
  不过徐老板也是说,第二次来的话,恐怕就没有这么暴利了,毕竟库里那边想要搞西海贸易的人可不少。
  这来的人多了,货物多了,自然也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了。
  但是他估计着,就算后续几次贸易的利润会少一些,但是也依旧能够保持一倍以上的利润,再过个一年半载就很难说了。
  毕竟大家看到发财的机会肯定会一拥而上的,竞争一大,那么利润就会降低。
  一年半载后的事,左成生是没有心思想的了,他现在是被三倍的暴利给冲晕了头,满脑子都是想着回去后,再采购货物到巴库来出售,争取最短时间内赚取最多的利润。
  这个时候,徐老板不愧是早年跑过南洋贸易的人,脑子灵活的很,他找到了左成生以及陈老板以及另外两个参与了这一次贸易的商人。
  提议大家组建一家贸易公司,然后直接把这艘盛源号从官府手中买下来从事库里到巴库的贸易。
  如今西海的贸易形势一片大好,而其中的关键又是船只。
  那些小舢板对于这种贸易而言可没什么用,西海虽然只是个内陆湖,但是面积也大的很,随便刮个风起个浪也是能要了小船的命的。
  如今的库里造船厂只不过是个小船厂,而且主要任务还是给海军、陆军生产军舰,给官府生产公务船只,其次则是造渔船用于捕鱼获得更多的肉食来源。
  至于普通的客船或者是货船,暂时还没有被库里造船厂放在眼里,毕竟库里造船厂可是正儿八经的地方官府企业。
  该造船厂嫡属于海东省巡抚衙门下属的财政机构和库里州下属的财政机构联合出资建立,嫡属于国企部管理。
  这些官方企业往往都是要先承担起政治任务的,生产军舰以及公务、生产船只,满足军方和官府的需求才是首要任务,至于生产对外出售的普通民用船只,一般生产力富裕的情况下才会这么做。
  但是现在库里造船厂规模小,哪怕是满负荷生产,短短几年内估计也是满足不了军方的订单呢。
  因为海军和陆军方面,都有组建大规模内河舰队的想法,海军自然是直接挂在西海舰队之下,搞吨位比较大的炮舰什么的,而陆军方面则是想要组建一支可以深入伏尔加河流域的炮艇舰队,对陆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同时还会有大量的军用运输船只订单,这是需要为军方运输物资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8/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