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1/1597

  看着吴老三看着对面挥动着锄头,闷头干活的何锡华,边上的妻子则是走了上来,还拿着手帕给吴老三搽汗!
  “当家的,你歇一会吧!”吴老三妻子说着话的时候,她自己也是喘着粗气。
  吴老三回头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都歇一歇,喝口水!”
  说实话,现在他有些担心自己妻子的身体,虽然是农家妇女干惯了农活的,但是身体不好的她现在也是很难支撑这么繁重的体力活了。
  但是家里没人干活也是没办法,这家里六张嘴呢,今年如果不开垦出足够的田地然后播种,明年吃什么?
  官府可不会继续赊欠给他们第二年的口粮。
  移民也是有成本的,交通费用、还有农具这些看似不多,同时提供给移民的低价粮食,其实也是需要成本的。
  因此移民屯垦司那边不可能一直补贴下去,一般也就是第一年照顾一下,第二年开始就要靠他们自力更生了。
  吴老三为了明年的生计,自然是愁着呢。
  这羡慕了一阵后,边上的妻子突然道:“你看这个小何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吴老三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但是很快他就是反应了过来:“你是说?”
  他妻子点头道:“大姑娘也不小了,我看这个小何老实肯干,周边的人家里就没他这么能干活的了!”
  吴老三也是沉思了起来,他们搬来这里也有几个月了,认识这个何锡华也不短时间了,闲时聊天的时候也知道,这个何锡华老家是在山东,家里兄弟多,这才早早出来讨生活。
  但是这并不重要,这都到库里来了,老家和家庭什么的已经不重要,大家都是新移民。
  主要还是得看人。
  而这个何锡华在他看来,还是一个挺适合的人选。
  库里周边这一片其实如今人不少了,加起来怕都是有六七万人了,但是移民远远没有这么多,顶多也就是万把人而已。
  剩下的都是军队。
  而这些实际上也并不是在库里城内,而是在外围西边、北边等地方。
  库里城往西、往北,军方还在一些险要的地方陆续修筑了多个棱堡要塞,驻防部队防止鞑靼人袭击。
  这些都还是步兵呢,实际上更多的骑兵部队,都还在广阔的草原上呆着呢。
  一方面是通过游牧的方式减少马匹的口粮问题,另外一方面也是巡逻肃清鞑靼人的侵袭部队。
  真正驻防在库里城内的军队,其实也就万人规模,而且这些驻军也是在玩屯垦,他们自己圈了一大片土地进行屯垦以解决粮食问题。
  库里城内除了驻军外,还有少数的军政官员的家属、跟过来冒险的商人外,真正过来屯垦的移民到目前为止,估计也就万人左右。
  所以别看现在库里一带人很多,但实际上等到军方发动西征战役后,打过了乌拉尔河之后,这个库里城就会和之前土密省、海东省的其他前沿战略城市一样,瞬间冷清下来,到时候留下来的也就只有少数官员和驻军以及屯垦的移民了。
  到时候能够有两三万人就很不错了。
  更要命的是,这些人还很分散!
  中亚土地多的是,而且适合耕种的并不多,很多都是旱地或者干脆是草原、戈壁滩甚至沙漠,前期为了吸引第一批的移民,移民屯垦司给出的条件也是非常优越的。
  肯来库里屯垦的,就会分出去大量的土地,适合耕种的耕地都是人均一公顷以上的,而且还会附带给人均一百公顷以上的旱地。
  比如吴老三他们家六口人,就是分了足足十公顷的耕地,另外还有足足三百公顷的旱地。
  这算下来的话,可是将近五千亩的土地呢!
  光看面积的话,已经算得上是大地主了。
  可惜的是,这些土地绝大部分都是不适合耕种的,适合耕种的一部分也都是属于中下等田,没有良好的水利设施,没有肥沃的土壤,产量自然是高不了的。
  不过面积够大,只要肯努力的话,粮食还是能种出来的,而且总数不会少。
  这也不是库里城的特例,实际上大唐帝国在任何一个地方招募移民,都是会免费分大量的土地,只是有些地方肥沃一些,所以人均分的少一些,有些地方不够肥沃,所以就人均就多一些。
  而库里城这边只不过情况更加特殊,所以给移民分的土地格外多而已。
  这给移民数量太大的土地,也是造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那就是移民彼此之间的间隔是非常大的。
  地广人稀的局面下,其实新移民之间的交流也只局限和附近的几家邻居之间,其他的太远,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才能串门。
  周边的几十户邻居里,吴老三大概也是有所了解,其中也有几个适龄的小伙子,但是能够和何锡华这样能吃苦,肯干活的小伙子,却是没有。
  想到这里,吴老三实际上已经是有些意动了。
  稍候的一段时间里,吴老三也是找了几个去找何锡华,还数次邀请他到家里来吃饭。
  这一心扑在种田养鸡大业上,暂时还没有考虑过成亲的何锡华,自然是没有识破吴老三的险恶用心。
  时间一天又一天的过去,当鸡栏里的鸡长的差不多后,何锡华脸上的笑容也是一天天多了起来。
  在一个清晨,他驾着牛车,带着整整两大笼子的鸡进了城!
  为了养这些鸡鸭和几头猪,他的债务是一天比一天多。
  这养鸡也是需要鸡仔的,需要饲料的,要不然直接在野地里放养,这些鸡能全部饿死……
  如果说中途有鸡鸭猪大规模病亡的话,他恐怕就要背负一身的债务,后续的好几年都只能是为了还债而努力了。
  但是老天垂怜,这几个月里总算是没出什么事。
  鸡鸭猪都好好的一天天长大!
  如今,总算是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前几天他还已经是从吴婶口中得知,城内的鸡鸭猪肉等价格可是相当喜人,只要把这些鸡鸭猪卖出去,那么他就能够一举还清所有的债务,顺带还赚至少二十元以上。
  二十元看似也只是在大城市里打工三四个月的工钱而已,但是,这没法比。
  因为对于何锡华而言,这可是纯收入!
  他的主业还是种田呢,这养鸡鸭猪什么的只是副业,赚多赚少那都是净赚。
  而且赚上了这么一笔后,后续他就不用再去贷款养鸡鸭了,自己就能够支撑下来。
  进了城后,何锡华不用多久就是把两笼子的鸡鸭全部出售,拿到钱的他,忍住了激动,直接就是跑到了银行把债务还了一部分。
  然后又是跑去购入了一批饲料,他的养鸡大业还要继续呢。
  只不过鸡仔就不用了,他还留下了好几只母鸡和公鸡生蛋,孵化后就可以继续养,后续的投入也就只饲料了。
  买完了饲料后,他想了想,又是去布店里买了布匹,一圈粗布,另外还有一卷印花布。
  这一粗布是准备给自己做衣服,但是他自己不会针线的,到时候还得麻烦吴家姑娘,麻烦人家做衣服,自然也是不能让人家白忙。
  那印花布便是他准备的报酬了!
  当然了,这些想的时候,他已经是直接忽略了布店里还提供裁缝服务,可以直接帮他把购买的布匹做成衣服。
  哪怕是觉得裁缝的收费太贵了,但是他还可以直接去街口的裁缝店啊,那里有专门为他们这些普通人提供的廉价裁缝服务,价格便宜的很。
  只是呢,他已经是忽略了这些!
第1691章
忧心的吴老三一家
  库里火车站,何锡华在外头等着,不出意外的话,他三弟做乘坐的火车就会今天抵达了。
  之前的信件里,他三弟已经是把火车的班次告诉了他,他也是大着胆子咨询过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人家说他三弟乘坐的火车班次是今天抵达。
  只不过准确几点就没准了。
  这年头的火车基本没什么准点率可言,如果是长途火车的话,晚点几个小时那都是正常事,有时候晚点一天甚至两天那也是可能的。
  没办法,如今这年头的火车线路都是单线铁路,而且速度也不快,加上晚上又不运行,同时铁路线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是不咋地。
  所以火车晚点是非常正常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的火车,都是有餐车的缘故。
  因为不设立餐车,没有提前准备足够的食物,乘客们可没办法坐上这些火车进行长途旅行了。
  这年头除了几条特殊线路是复线、并且有直达客运专线可以做到当天抵达外,绝大部分的铁路线里,旅客们要跨越几百上千公里的时候,往往是需要乘坐好几天的火车的。
  而从东部省份到最西端的库里,六七千公里的旅程,他们少说也得在火车上待上大半个月,并且换乘好几次的列车。
  所以虽然他三弟的班次预定是今天抵达,但是具体几点没能给他保证,甚至是不是今天能抵达也是个未知数。
  不过何锡华依旧是来了!
  只是从上午时分一直等待了傍晚,这都没有等待他三弟乘坐的火车班次,他也就知道,火车肯定是晚点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1/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