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3/1597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鞑靼人大规模换装了燧发枪后,亲自体验过了燧发枪的巨大战术优势后,更是一股脑的重视枪炮作战了。
  如今鞑靼人依旧以骑兵为主力,但是步兵和炮兵的比例逐年加大,尤其是在西线,骑兵更是只作为突袭兵力使用,主力反而是变成了步兵和炮兵。
  哪怕是骑兵部队,训练和作战也是非常的重视火枪的应用,给骑兵部队大规模配发遂发手枪以及遂发短管骑兵长枪就是直接证明。
  说白了,鞑靼人现在是一心朝着大唐学习并靠拢,尤其是军事上更是能学就学,学不来也创造条件学。
  如今金国的军队里,支持步炮的将领占据了主导地位,坚持传统骑兵作战的高级将领已经是被陆续清洗出去了,哪怕是乌力罕这个传统骑兵将领出身的人,实际上也早就抛弃了骑射,主张的线列骑兵。
  而所谓的线列骑兵,实际上也就是南唐蛮子的骑墙骑兵,只不过金国在翻译的时候故意用了其他称呼而已。
  这种情况在巴博看来,是舍本逐末了。
  枪炮是好事,线列骑兵也是好骑兵,学习是应该的,但是全盘学习大唐陆军的所有军事理念和战术,全盘抛弃了鞑靼人的传统战术,这却是有些过分了。
  玩枪炮,他们金国怎么玩过的南唐蛮子了!
  也不看看人家是什么类型的国家,金国是什么类型的国家。
  那些南唐蛮子可是自称大唐乃工业国家的。
  你个游牧农耕混杂的国家,和一个工业国家比枪炮,这不是自寻死路嘛!
  但是对这种情况,巴博也只能是叹气,他位卑权轻,在这支大军里,也只是一个参谋的身份而已,远远谈不上能够对金国的军事战略做出调整,甚至连建议都没几个人听。
  乌力罕又是说了一大通,说的无非就是以前更加艰难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虽然也遇上了困难,但是总比以前强不是。
  又说什么决定战争的是人,而不是什么线膛炮。
  只要将士们英勇作战,胜利必定是属于他们大金国的!
  乌力罕能够成为鞑靼人在东线的骑兵高级将领,手握四五万精锐骑兵,不管是战术还是战略能力,又或者是个人魅力、资历等等都是不差的,不然的话坐不稳这个位置。
  经过他的一番鼓舞后,麾下的将领们也是大多打消了恐慌。
  这让乌力罕松了口气。
  在他看来,南唐蛮子的线膛炮固然危险,但是最大的危险并不是来自于南唐蛮子的新式武器,而是己方的军心士气降低。
  鼓舞了一番军心士气后,乌力罕立即就是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首先是决定下午再进攻一次!
  不过并不是全军压上,而是只派遣几千人去试探试探,并且要求部队在距离敌人两千米的距离开始就展开防炮击阵型。
  士兵和士兵之间的间隔拉开,降低炮击的损失。
  乌力罕下了决定后,鞑靼人迅速调整了过来。
  午后,约三千名鞑靼人就是端着燧发枪,然后形成了超级松散的阵型逐步进入战场,士兵和士兵之间的间隔甚至都超过了十米。
  鞑靼人散开后,炮击的效果自然是更差了。
  这三千名鞑靼人前进到大约千米的距离内,受到的损失也没多少。
  但是戴亚新等人却是不以为意!
  这些鞑靼人虽然散开了阵型没有受到太多的损失,但是散开了之后,他们的火力也就更加薄弱了,而且在战场上也无法投入更多的兵力。
  然而大唐的守军,却是依托胸墙等防御体系,士兵和士兵之间的间隔是非常紧密的,单位面积里的火力密度,足以超过眼前这些松散阵型的鞑靼人的五倍以上。
  果然,很快戴亚新就是看到了自己预料众多场景。
  这三千多鞑靼骑兵虽然没能遭到太多的炮击损失,但是在千米内就是停了下来。
  这进攻无名湖泊的地形就这么大,兵力密集一些可以放下两万人的话,那么现在鞑靼人为了避免损失,只是放了三千人。
  三千人的对面,是两万多的大唐守军呢!
  脑子就算烧坏的鞑靼将领也不会继续进攻。
  很快,就有更多的鞑靼士兵从后方以同样的散兵阵型增援,先一步抵达的鞑靼人则是开始挖掘胸墙做掩护。
  看到这一幕,第一骑兵军的炮兵也是及时进行调整,不再对以散兵阵型的鞑靼人进行炮击,而是对着挖胸墙的鞑靼人进行炮击了。
  炮击的速度也不快,就是看那个地方的鞑靼人多了,就打一发炮弹而已。
  假如他们一直散开来,那么也不会浪费炮弹。
  这样的打发让鞑靼人反而是更加难受。
  因为千米的距离上,炮击的精度并不低,而且一百毫米的圆柱形榴弹威力可不小,不用直接命中,在附近爆炸都能产生弹片和冲击波杀伤敌军。
  这种损失也是在鞑靼人的预期之内,因此虽然持续遭到炮击,但是他们依旧持续以这种散兵阵型向前怎增援。
  不用多久,千米的距离上,一道沟壕胸墙就是慢慢出现,越来越多的鞑靼人也是汇集在这道沟壕胸墙的后面。
  戚连忠少将看到这一幕,及时给戴亚新提出了建议:“现在可以派出骑兵冲一波他们的散兵!”
  戴亚新中将却是摇头拒绝:“不,我们就打防御战,不能轻易出击!”
  己方固然可以派出骑兵出击,但是对面的鞑靼人百分百也会第一时间派出相对应的骑兵迎战,到时候就会变成骑兵的正面对决。
  这可不是戴亚新想要的!
  如果直接打骑兵对决,他也不会跑到这里来防守了,早就带着两万多大军和鞑靼人打骑兵正面对决了。
  虽然建议被拒绝了,不过身为参谋长的戚连忠还是提醒戴亚新中将:“现在鞑靼人越来越多,等下等他们的准备的差不多了,怕是会直接发起冲锋啊!”
  戴亚新中将却是道:“就等着他们冲上来呢!”
  “等他们的冲锋的时候,人员不就是密集起来了嘛,炮击效果应该更好,等他们冲到五百米的距离,我们还有不少的滑膛炮等着他们。”
  “还有,你别忘了,第三骑兵师那边装备了米尼步枪!”
  戴亚新这么说的时候,戚连忠没有继续再说什么了。
  他只是参谋长,负责提出建议,至于采不采用是戴亚新的事。
  而且他也是知道第三骑兵师那边装备的是米尼步枪,有效射程可是达到了四百米之巨。
  其有效射程,已经是不弱于旧式的五斤火炮了。
  只是这种火枪的装备数量还是少了一些,如今陆军也是刚开始装备而已,西征军里面,目前只有第三骑兵师这个以往比较擅长下马步战的骑兵师率先装备了这种前装线膛火枪。
  据传陆军高层在苦等后装线膛枪多年而不得后,今年已经是下定了决心,先批量装备这种米尼步枪,至少前线作战的部队要第一时间装备。
  等以后后装线膛枪出现后,再进行换装。
  这种情况和前装线膛炮是一样的。
  前装线膛武器都是作为一种过渡武器使用,先用着应应急,等后装线膛武器出来了就直接扔掉换装。
  只是,米尼步枪虽然不俗,但是装备的数量还是太少了,第三骑兵师的所有米尼步枪加起来,也就四千支不到,四千支米尼步枪对于还几万敌人来说,还是显得太少了。
第1640章
米尼步枪初登场
  他们说话的时候,鞑靼人的行动还在继续,他们在稳固了千米防线后,开始尝试持续向前推进,依旧是散兵队形。
  而且这种推进非常的顺利,散得非常开的这些鞑靼人推进的时候,大唐的炮兵只是打了一轮炮击后,发现效果依旧不佳,所以干脆是停止了炮击。
  他们发现炮击这些间隔非常开的鞑靼散兵,看似每一发炮弹都命中了鞑靼人的阵型中,但实际上造成的伤亡非常有效。
  这些鞑靼人的散兵队形,甚至比后世二战期间的步兵冲锋时的间隔还要大,纯粹就是为了躲避炮击,没有考虑过丝毫的火力密度。
  这样一来,大唐炮兵的炮击,恐怕一发炮弹顶多也就消灭一两个人而已,有时候甚至打空一个人也消灭不了。
  对于目前的第一骑兵军的炮兵部队而言非常的不划算。
  一方面是备弹不多得省着用,另外这前装火炮的装填速度太慢,每一发炮弹都要用在刀刃上。
  这也是为什么陆军死都要后装炮的缘故,两者的射速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现在他们尝试了一轮炮击后,立即就是变回了老策略。
  不再炮击他们的散兵队形,而是专门炮击鞑靼人的集结地!
  鞑靼人在那里开始集结兵力的时候,立马就会遭到炮击,一颗炮弹下去,运气好了能够报销十几个鞑靼兵呢。
  这些鞑靼人自然也是知道自己所处的劣势,他们利用超级散的阵型逐步跃进,往往推进一两百米后就是就地挖掘胸墙躲避炮击。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越靠前前线,他们的阵型也就越紧密。而遭到炮击的伤亡也就越大。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在大几百米千米以外,他们可以每个士兵间隔几十米推进,以降低伤亡,但是到了五百米的距离时,如果还是这个距离的话,虽然能够减免炮击的损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3/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