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2/1597

  虽然这些军械武器都要花钱购置,但是就算如此,除了在大唐这里也没处买去啊。
  比如奥斯曼帝国,他们乃是对抗鞑靼人的主力军,这些年已经是武装起来了超过三十万的大军和鞑靼人打着呢。
  这三十万大军每年都需要消耗众多的枪炮、弹药,他们奥斯曼帝国虽然也能够自产枪炮,但是产量有限啊。
  所以他们里的近半军械供给,其实都要依赖从大唐进口的。
  更不要说今年开始突然就是全面进入了燧发枪时代。
  自从去年西班牙率先装备燧发枪之后,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欧洲和西亚地区就是燧发枪的天下了。
  西班牙、葡萄牙人、法兰西、瑞典、奥地利等众多欧洲国家,一年内陆续装备燧发枪。
  奥斯曼也是从欧洲得到了弹簧钢的技术。
  就连鞑靼人,也是偷到了弹簧钢的技术。
  于是乎,今年的欧洲战争里,燧发枪已经成为了主流,火绳枪逐步被淘汰。
  面对这种情况,大唐帝国内部也是一直争论着要不要放开燧发枪的大规模出口,而保守派始终占据了上风,也就是继续禁制出口。
  虽然说如今欧洲各国和鞑靼人都是装备了燧发枪,但是他们的军械产量依旧是一大问题。
  传统的手工作坊模式,没有大规模的工业体系支持,他们是不可能和大唐帝国一样,做到一年生产几十万支步枪的。
  他们只能是维持小规模生产,一年生产几万支就是极限了,再加上训练作战的损耗,这意味着他们的燧发枪依旧是远远不够用的,必须外来武器的补充。
  这种情况下,他们所能够获得的外来武器,其实也就是大唐的武器了。
  此时,大唐提供什么他们就只能买什么。
  是燧发枪还是火绳枪根本就不重要。
  这从今年上半年的大唐火绳枪出口停滞了一段时间,但是下半年开始又是大规模进口大唐的燧发枪就可以看的出来。
  他们的燧发枪产量远远不够他们自己用,必须获得外来的补充,哪怕是买不到燧发枪,购买火绳枪他们也要。
  当然了,其实他们很多都会选择购买了火绳枪后拿回来改造成为燧发枪。
  诸多情况限制下,大唐帝国的军械出口列表里,依旧没有燧发枪。
  不过其他国家一直都是想要大唐直接出口燧发枪的。
  而除了燧发枪等陆军武器外,还有几个国家还试图从大唐帝国里采购更多的军舰。
  其中自然就有巴顿所在的英格兰。
  英格兰最近几年都是大唐战舰的忠实用户,已经是先后购入了二十多艘大唐海军的二手退役风帆木制战舰,小的一百多吨的近海巡逻舰,中等的有四五百吨的护卫舰、大的有八百吨的巡洋舰或一千多吨的战列舰。
  这些二手战舰,直接撑起来了英格兰海军,进而挑战西班牙、葡萄牙人的大西洋海权。
  这一次巴顿来,也是背负着再一次求购战舰的使命。
  同样的,因为英格兰海军的崛起,也是让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感受到了实力,最近几年虽然在陆地上支援法兰西、神圣罗马帝国抵抗鞑靼人,但是也没有忘记建设海军。
  西班牙人的海军建设和原时空也是截然不同的,原时空的西班牙人海军,直到无敌舰队惨败后,才是注重专业战舰,长身管火炮的建设。
  但是现在,他们早就这么干了。
  如今的西班牙人,已经是建立了一支拥有六十多艘专业战舰的庞大舰队,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人的这些战舰,吨位最小的也有四百吨,而吨位大的超过一千五百吨。
  葡萄牙人的舰队规模也不小,也有二十多艘大吨位的专业战舰。
  和这两个国家比起来,英格兰海军依旧是一个小孩子。
  为了和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对抗,英格兰国内已经是决定,继续大规模扩张舰队,一方面是国内自造大吨位的战舰,一方面也是从大唐求购二手战舰。
  只是大唐现在对出售二手风帆战舰已经是没有什么兴趣了。
  因为现在大唐海军手里已经是没有多少老旧的风帆木制战舰了,这么多年来,出售了一些,然后直接退役了一大部分,如今的大唐海军的五百吨级以上的主力舰,基本清一色的蒸汽钢铁战舰。
  就算是想要出售,也没有战舰可买了。
  至于造新的木制风帆战舰卖给英格兰人,这更扯淡。
  因为这样比大唐直接造个钢铁船壳的战舰成本还要高。
  木制战舰的最大成本是木材,而所需要的木材可不一般。
  造一艘两千多吨的木制战舰,至少需要两千多颗百年大树,而且还都是顶级木材,比如最顶级的柚木,差一些也得使用菠萝格,坡垒,桃花心,再差一些的樟木、榆木,橡木等等。
  而上述木材,不管那一种,都不便宜,而且得是百年大树才堪用。
  而钢铁战舰则是钢铁了,而随着大唐帝国的钢铁行业发展迅速,钢铁价格持续降低,如今造钢铁战舰的成本,已经是低于木制战舰,而且还低了不少。
  虽然听起来有些扯淡,但就是如此。
  所以让现在的大唐造新的木制战舰卖给英格兰,这事太扯淡,大唐不愿意。
  而老旧的木制战舰也是没有多少了,拿不出来买。
  至于钢铁战舰,这就更不用说了,大唐现在连燧发枪都还不愿意出口呢,更别说钢铁船只了,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所以英格兰人想要从大唐求购战舰,其实也是不太容易。
  但是困难不代表着就要放弃啊,不然巴顿来大唐干嘛!
第1608章
唐西美洲协议
  不得不说,巴顿还是个有能力的外交官,他发现大唐海军已经是没有多少大吨位的木制战舰后,就是把目标放在了小吨位的二手木制风帆战舰,比如说那些一两百吨的木制风帆战舰。
  这些战舰大唐海军有着大量的存活,因为当年建造钢铁战舰的时候,海军是优先建造主力舰的,后续几年还建造了好几年的中小吨位的木制战舰,所以还是有不少船体比较新的中小吨位的木制战舰。
  除了这些中小吨位战舰外,巴顿还把目光瞄向了武装商船。
  武装商船虽然原始设计是为了运输货物,但是也是装备了舰炮的,此外如果经过一定的改装,也能够装备更多的舰炮。
  虽然说改装后的武备水平不怎么样,但是总比没有好强不是。
  巴顿在上海的活动,对于英格兰而言很重要,但是对于大唐帝国而言,却是属于小事。
  对于大唐帝国而言,欧洲局势只有一件大事,那就是鞑靼人!
  而英格兰人位于海岛上,加上一直都是不愿意出力抵抗鞑靼人,所以大唐对英格兰的扶持其实是很弱势的。
  此外,大唐帝国还需要西班牙等国抵抗鞑靼人,所以也不会轻易的让英格兰在大西洋取代西班牙的地位。
  西班牙还需要大西洋贸易来维持本土的武装抵抗鞑靼人呢。
  就算是不愿意看见西班牙人控制大西洋,大唐也会自己去打破,并不需要英格兰人来继承西班牙人的海权。
  最近几年,大唐帝国的船只已经是开始频繁的出入大西洋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开始,大唐的商船是不进入大西洋的,但是后来鞑靼人西侵,为了给欧洲运输各种军火,大唐的商船开始进入大西洋前往欧洲,给西班牙等国运送枪炮等物资,对此,西班牙人是很欢迎的。
  然而有些事,开了头,那么就很难禁制了。
  一开始还只是特定运输军械物资的商船,但是后来,也是逐步有普通船只进入大西洋,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等国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会开放港口。
  早年双方签订的相关协议,大唐帝国的商船是不会进入大西洋的,但是到现在,这种协议已经是形同虚设了。
  造成此事的根本原因倒不是说和欧洲的贸易,而是因为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帝国对北美洲西部海岸的殖民。
  多年前大唐帝国就是做出了大力开发北美洲的计划,在西北海岸设立了众多殖民地,已经是前后迁移了上百万民众移居北美洲西部海岸。
  但是北美洲的西部海岸的地形并不算多么优良,适合移民大规模开发的地区并不多。
  为此大唐帝国一方面是试图穿越西部山脉(落基山脉)以及荒漠,进入到北美洲的中部以及东部等地区开辟殖民点。
  但是没有铁路的情况下,穿越如此广大的地区开辟殖民地,并不容易。
  毕竟当地的土著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不是正规军队对手,但是对于普通移民还是有比较大的威胁。
  哪怕外来人所带来的众多疾病,导致当地的土著人口数量出现断崖式下跌,但是土著还是有的,只是没有以前多了而已。
  直接通过山脉和荒漠移民不易,帝国就是采取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直接走海运,在北美洲的东部海岸沿海直接登陆,然后开辟殖民地。
  不过这也是引起了西班牙人的不满。
  根据帝国当年和西班牙人签订的相关协议里,帝国承认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地区、中美洲以及部分南美洲地区的特殊权益,而西班牙反过来则是承认帝国在北美洲以及整个太平洋地区的特殊权益。
  当年签订协议后,帝国在北美洲的殖民行为基本上避开了墨西哥地区,一心往北美洲中部乃至东部进军。
  同时西班牙也是放弃了在太平洋的探索和殖民行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2/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