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9/1597

  前后至少杀伤了二十几万的欧洲诸国兵力,要知道去年他们直接把神圣罗马帝国打了个对穿,铁骑之下,被鞑靼人灭掉的公国无数,甚至连法兰西人都是损失惨重。
  但是话又说回来,奥地利的哈斯堡家族倒是捡了个大便宜,他们虽然也被鞑靼人攻占了大片地方,几乎丢失了维亚纳东北部的所有领地。
  但是在鞑靼人进行战略撤退后,他们也是趁机吞并了不少被灭掉的公国的领地。
  到了如今,奥地利的哈斯堡家族直接控制的领地,对比战前,其实并没有减少太多,只是换了地方而已。
  只是这只是单纯的领地变化,并不意味着这个家族的实力维持不变,实际上他们的力量已经是非常弱势了。
  大量的核心领地被吞占,常年的战争军费支出沉重,人员损失就更不用说,哪怕是现在也趁机占领了不少诸多公国的领地,但是想要就此恢复实力,实际上已经是不太可能的。
  如此的奥地利哈斯堡家族,实力已经是被大大削弱,无力作为主力了。
  虽然它还挡在最前线,但实际上已经是很依赖后方盟国的支援了,法兰西、丹麦、荷兰、西班牙、葡萄牙、那不勒斯等国,几乎是清一色的往神圣罗马帝国派遣援兵,甚至给予物资援助。
  他们自然不是因为善心,而是因为想要哈斯堡家族挡在最前头,帮他们挡住鞑靼人的进攻。
  他们可不想直接面对凶猛的鞑靼人。
  此外北欧的瑞典也是牵制了不少鞑靼人的兵力。
  瑞典人在冰天雪地里打仗很有一套,鞑靼人拿下俄罗斯都很久了,老早也是杀入了芬兰地区,但愣是打不过,好几次都是惨败而归,搞的鞑靼人对芬兰地区都是有心理阴影了。
  此外,巴尔干半岛那边,奥斯曼人一直都是对抗鞑靼人的主力。
  严格上来说,实际上奥斯曼人才是鞑靼人的最大敌人,在西亚到东欧,双方陈兵数十万,三天两头打仗。
  不过鞑靼人也没想着现在就和奥斯曼打决战,所以也只是保持战略防守为主,主力还是朝西打。
  如此一来,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兰西等国家就倒了大霉!
  但是去年的一战,也是让他们看到了挡住,甚至战胜鞑靼人的希望!
  因为去年的时候,西班牙终于是装备上了燧发枪,虽然很少,只有一千多支,但是在实战中依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撞击式燧发枪。
  因为早几十年前,欧洲人就广泛装备转轮式燧发枪了,尤其是骑兵装备的比较普遍,只是这东西造价昂贵,而且比较复杂使用麻烦,所以难以大规模推广。
  而大唐的燧发枪出现后,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一直都是想要搞出来撞击式的燧发枪的。
  他们也是尝试过采购,但是无一例外都是被帝国严厉拒绝,帝国这么多年来,从未出口过燧发枪。
  买不到也就只能自己搞了!
  燧发枪这东西并不是什么太高深的东西,原理大家都知道,唯一的难点是如何提高点火率,这设就涉及到了弹簧。
  弹簧这小玩意看似不起眼但是很重要,不仅仅需要弹性,而且还得经久耐用才行,用几次就不能使用的弹簧是没用的。
  如果不考虑到耐用性,只用那么几次的话,其实欧洲人老早就能够搞出可靠使用的燧发枪了。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么多人埋首其中,又有国家支持,连蒸汽机这种东西英格兰人都能够搞出来,别说弹簧了。
  去年,西班牙人就是搞出来了自己的可靠使用的弹簧,然后直接大规模生产燧发枪。
  他们倒是比大唐帝国要大方多了,为了抵御鞑靼人,竟然直接卖燧发枪的技术,虽然说他们挺黑的,收了不少钱。
  但是一夜之间,撞击式燧发枪的技术在欧洲就是变成大白菜了,随便来个国家都会!
  此事让大唐帝国那边有些不满。
  因为这也就意味着大唐帝国畅销了二十几年的火绳枪,在欧洲卖不出去了,如今帝国里已经是有人考虑着干脆直接大规模出口燧发枪算了,反正欧洲人现在都掌握燧发枪技术了,再封锁也是失去了意义,还不如趁机赚一波,还能继续抑制他们的国防工业发展,哪怕只是个手工作坊,但是也要避免他们的小作坊变成大作坊啊……
  实际上西班牙人搞出来燧发枪也是必然的事,他们的技术基础就算不如大唐,但是燧发枪这玩意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技术难点,大唐老早就搞出来了,他们反应慢一点是可以理解,但是搞不出来就是说笑了。
  后世历史上,哪怕没有大唐帝国和鞑靼人的刺激,但是在他们也是十六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广泛装备燧发枪了,并在三十年战争里大风光彩。
  如今也不过是提前了几年而已。
  只是这样一来,大唐的外交官们都是有些担心鞑靼人今年形势怕是要不太好了。
  去年的时候,欧洲人只有西班牙人少量试验装备了燧发枪,没有影响战局。
  但是今年开始,怕是要快速普及了,毕竟火绳枪改成燧发枪的话,其实也不是很难,改一个枪机就行了。
  兴许今年夏天的时候,鞑靼人的大军就要一头撞上枪林弹雨了。
  也不知道到时候鞑靼人如何应对。
  不过估计他们也是有办法的,他们鞑靼人对燧发枪也不陌生啊,因为大唐帝国老早就用燧发枪和他们打仗了,只是他们自己一时半会的掌握不了关键技术无法装备而已。
  但是你要说如何应对装备了燧发枪的敌人,鞑靼人还是经验相当丰富的。
  而对于战争而言,武器虽然重要,但有时候也不是那么的重要,武器落后的军队吊打武器先进的军队的例子多了去。
  不过大唐帝国的外交人员为鞑靼人担忧的时候,鞑靼人那边早已经是开始了相关的行动!
  宣平三十二年四月份,神圣罗马帝国下属的一个小型,专门为新型燧发枪供应弹簧的钢铁作坊失火。
  这个作坊规模不大,所以倒也没几个人在乎。
  但是没人知道,里面的好几个刚掌握了弹簧钢技术的工匠也是同时失踪。
  如果是有大唐人在这里,那么很容易就猜得出来肯定是鞑靼人干的。
  盗窃技术图纸资料、绑架工匠这种事,鞑靼人业务熟练的很!
  要不然,你以为鞑靼人现在用的枪炮是怎么来的!
  都是这么来的。
第1605章
内河拖船
  大唐帝国掀起了工业时代的浪潮,工厂里大规模应用蒸汽动力,火车和轮船的出现,由此导致的生产、交通、生活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甚至一定程度上彻底改变了华夏人延续了数千年的生活传统。
  以往数千年里,谁又能想到过,从北海大阪到松江上海,乘坐蒸汽客轮只用区区数天就能跨越。
  帝都金陵城到万里之遥的土密省伊犁州,如果乘坐邮递司专属的快速邮递车,日夜不停赶路,七天内就能够抵达。
  只是当代的火车除了邮递司的快速邮递车外,其他火车晚上都是停下不走的,因为晚上行车还是不够安全,所以普通客车、货车都是不会这么干的。
  但是邮递司为了保证公文传递的速度,却是需要日夜不停赶路,只是晚上的速度比较慢而已。
  蒸汽轮船和火车,让帝国的交通变得便捷快速起来,哪怕是到了目前西北延长线的尽头伊犁火车站,后续也还可以乘坐专门的小型蒸汽轮船,通过伊犁河继续往西,一路抵达巴尔喀什湖。
  蒸汽轮船,可不仅仅是指在大海上航行的大吨位轮船!
  尽管以太平洋号为代表的四五千吨的大吨位豪华客轮,是目前帝国航海业最耀眼的名片,同样也有众多的大吨位客轮、货轮往来于帝国本土沿海以及各海外领地。
  但实际上数量最多的蒸汽船只,却是内河轮船,尤其是中小吨位的蒸汽轮船。
  随着蒸汽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虽然说大型的舰载蒸汽机依旧价格高昂,但是小型的舰载蒸汽机其实已经是做到比较便宜了。
  国内目前有二十多家厂商可以提供各种规格的蒸汽机,从只有几马力的袖珍小型蒸汽机再到单机几千匹的马力的巨型蒸汽机,那是应有尽有。
  在如今的上海码头里,大部分船只虽然还是木制船只,但是相当多一部分都是加装了蒸汽机的。
  其中各种客运船只,更是清一色的蒸汽客轮。
  蒸汽轮船在内河使用的优势,比海运还要更大,在海洋上,就算没有蒸汽机,但是靠着风帆和洋流也能跨越大洋,无非就是速度慢一些而已。
  但是在内河就很麻烦了,尤其是想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但是蒸汽轮船的出现,让逆流而上不再成为障碍。
  而且不用受制于风帆,不管是逆流还是没有风都没有问题。
  所以最近十多年,其实内河轮船的发展丝毫不比海上轮船的发展慢,甚至还要更快一些。
  湖广蒸汽机公司和湖广武昌造船厂联合推出的定制型蒸汽拖轮系列,更是让内河运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船是要航行在水里的,哪怕内河船只的吃水比较浅,但是如果运输大量货物的话,要么就加大船只的大小,要么吃水更深。
  但是很多河流的河面是没有那么宽的,太大的船只难以活动,而更多的河流的水深也是不高的,部分河段的水深偏差也比较大。
  所以一开始为了能够在吃水比较浅的小河使用客轮,一般都只能使用小船,但是运货量也不大,导致运输成本比较高。
  后来武昌造船厂特地退出了这种拖船系列,以往的轮船都是一个船体,蒸汽机在里头,也往上运输货物。
  但是现在,他们却是搞了个只有蒸汽机,不运货的拖船出来,船只因为不需要其他空间,所以小小的船体里就能塞下很大的蒸汽机。
  后头则是拖一艘甚至好几艘只有空壳,用来专门装货的船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9/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