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1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1/1597

  因为当年春天,他家因为一场大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坍塌,他的父亲不幸辞世。
  这也就意味着,吕家失去了顶梁柱,他作为吕家的长男,也是家中唯一的成年男丁,自然是不得不放弃学业,然后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实际上,就算是他不是因为需要养家,实际上以吕家的情况来说,也是无力继续承担吕振江的求学费用了。
  吕家不过是普通的农民家庭而已,纵然是大唐成立后,吕家的日子好过了不少,交的税少了,只要辛苦一些,倒也能勉强吃饱,然后吕父在农闲时分也是到处找活做,他母亲平日也是在家里做一些刺绣等伙计,就连吕振江的年幼的一个妹妹和弟弟,也是天天忙着。
  这样的五口之家,每年省吃俭用,连修房子都是舍不得修,这才是勉强供他吕振江完成了小学六年的学业,这想要继续读下去的话,以吕家的家境是不可能的事。
  当年十六岁的他,接过了父亲的重担开始养家!
  不过好歹是读过书的人,还有着一张小学文凭,倒也不用和大字不识的父亲那样,只能埋首农田里,闲暇出去做苦工,吕振江凭借着小学的文凭,再加上写的一手好字,在县城里找了份文书的工作,收入不算高,不过比寻常的农民却还是强得多的。
  如此熬了几年后,他的弟弟也是长大成人,能够为家里分担干农活了,他的妹妹也是顺利出嫁了,虽然没有嫁了个大富大贵,但也是个殷实人家。
  这个时候的他,才是松了一口气,挺起了腰,抬起了头,并视线投向了外面广阔的世界。
  读过书的他,虽然只是读了个小学,但是他还是不甘心让自己一辈子就被困在这个小县城里的。
  他要去外面的世界,更广阔的世界!
  下定了决心的他向母亲行了跪拜大礼,祈求母亲原谅自己的远游,并交代弟弟照顾好母亲,然后他就是一路跑到了上海。
  在这一段漫长的旅程里,他坐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火车,还在黄河上坐上了人生中的一次蒸汽渡轮,当他看到以往只是在文字描述里的火车和轮船时,内心的兴奋是难以言喻的。
  不过到了上海后,他才知道什么叫做大城居不易。
  上海的物价高昂,吃的住的处处都要花钱,身上的那些积蓄根本不足以让他在上海扎下根来。
  所以他就和当代很多去上海、天津、广州、金陵城等大城市寻找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到了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
  幸运的是,吕振江是个读过书的,有着小学文凭,这个小学文凭虽然不算什么高学历,但是吕振江还能写一手上好的字,普通的文章也写的不错,再加上吕振江也不是初出茅庐的人了,他离乡之前,就已经是在家乡的一家商行里工作了四年。
  所以他找工作倒也是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很快就是在一家贸易公司里找到了一份文书的工作。
  但是干了半年后,他发现在上海的工作虽然薪资更高,但是也没有高到离谱的程度,更关键的是,在上海的生活开销实在是太大了,在上海半年,他竟然是没有额外积攒下来一文钱。
  要知道,当初他离家的时候也可是对他的弟弟承诺过,等他到了上海工作之后,就会给家里寄钱的。
  如今别说寄钱了,他发现连搬离贫民住宅区都是做不到。
  就当他觉得前途一片黑暗的时候,他无意中看到了上海商报上的招聘信息!
  那是一家海外贸易公司的招聘信息,招募船长,水手以及其他各种职务,而且开出来的薪水让吕振江是看的都是挪不动眼珠子。
  一个普通的水手,一个月就能够开出十元以上的高薪!
  随船的厨师、工匠等等,全都是一个月十多元起步,部分岗位甚至是数十元。
  然后在众多的职务里,他看到了其中一个职务,招募随船文书,固定月薪三十元,另外还有丰厚的奖金。
  看到这些的时候,他没有顾同事的劝说,说什么这些海外贸易公司找的人,都是要去海外的,这一去了海外,生死难料。
  路上可能会遇到风暴,可能会水土不服,更多的可能性是染病,总之就是各种死法!
  但是吕振江却是当场就是下了决心,他要去!
第1506章
任重而道远的大唐专利局
  在上海里当一个普通的文书,他每个月顶多也就是拿个三四元而已,但是只要出海,收入立马就能够增加十倍。
  吕振江去应聘的贸易公司,也就是蔚蓝贸易公司,这家公司在大唐帝国的一百多家海外贸易公司里,并不算多么的特殊,实力也就是中等而已。
  公司一共有四艘商船,以往都是跑南洋航线为主,但是自从帝国对大唐西洋贸易公司进行改革,开放了西洋贸易权后,蔚蓝贸易公司也是和其他的贸易公司一样,迅速花费巨资申请了西洋贸易许可证,然后开始准备货物,招募船员准备前往海外。
  吕振江就是正好赶上了他们准备货物和船员,准备参与第一次西洋贸易的时候。
  吕振江的应聘很顺利,这并不是吕振江有多么的牛逼,而是他的竞争者没几个。
  这年头跑海可是危险的很,大多人对之都是畏之如虎,尤其是一些读书人,人家在国内呆的好好的,犯不着去拿命搏钱啊。
  所以这年头出海的各种水手等,其实都是帝国下层的普通百姓,当然了船长之类的高等雇员不在此列。
  吕振江的职务乃是随船文书,其实说白了就是协助带队的公司经理处理一些文书工作,日常工作可以说是非常轻松的。
  不过这样的工作,再轻松也得是读书人来做,而普通的读书人可不会来。
  当吕振江签下了雇佣合同后,离开上海之前,他就是把大部分的薪资都是寄回了家,并给家里寄回了一封信,说自己在上海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收入大幅度提升,只不过需要经常出差,以后家里如果要寄信来的话,可以直接寄到公司。
  他并没有明说自己出海,去海外了!
  那样只会让家人担心而已!
  离开上海后,蔚蓝贸易公司的两艘商船先是到了广州,然后又是到了马六甲,最后在马六甲的时候汇同了另外众多前往印度或者是南非贸易的船只起航进入印度洋。
  然后陆续抵达戈河州、科伦坡,最后才是一路跑到马达城这里。
  如此,实际上距离他们从上海出发,已经是过去了半年之久了!
  这半年里,吕振江也是习惯了在海上的生活,单调而无聊,长时间无法看见陆地的时候,还会产生一种绝望的心态。
  不过沿途的危险倒是没遇见,吕振江运气不错,加上他乘坐的是蔚蓝贸易公司最新订购,还是第一次执行远洋任务的新船‘水蓝号’。
  水蓝号商船,是一艘典型的唐船,香港鼎盛造船厂出品,而香港鼎盛造船厂制造的民用商船,大多都是以大吨位船只为主。
  水蓝号商船也不例外,标准排水量可以达到九百多吨,极端情况下满载甚至超过一千吨。
  不过这艘庞大的水蓝号,在这支前往南非的船队里,还不是吨位最大船只呢。
  军舰就不说了,海军里的战列舰可是大家伙。
  只讨论民用商船的话,还有一艘来自大唐西洋贸易公司的庞然大物呢!
  东非号,大唐西洋贸易公司这些年所陆续订购的二十多艘千吨商船之中的一艘,其标准排水量可是达到一千五百多吨的大家伙!
  东非号,其船型来自于香港鼎盛造船厂三年前所提出的新一代蒸汽商船系列,经过后续改进设计后的产物。
  香港鼎盛造船厂,自从成立之处,就是致力于发展建造吨位更大,航海性能更加,单位航运成本更低廉的商船,其主要业务是建造军舰,而另外一大业务,则是建造大吨位的商船。
  早年其推出的六八型商船,更是成为了唐船的代表,基本上,后来大唐各大造船厂所设计建造的船只,都是离不开六八船型的影响。
  其特点就是更加注重航海性能,确保远洋航行的安全,并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的装载货物,提高航速。
  如此也是导致了当代的唐船,在同等吨位下,其实载货量是不如盖伦船的,但是在适航性以及航速上,却是要超过盖伦船。
  基于六八船型的成功,香港鼎盛造船厂又是推出了扩大改进版本的八百吨级别的商船,随后又是展开了千吨商船计划。
  并一直都是牢牢占据着大吨位商船的龙头造船厂地位。
  三年前,随着蒸汽机技术的成熟,钢铁也是逐步应用于造船领域,香港鼎盛造船厂当时在承接海军新一代蒸汽钢铁舰的同时,也是展开了新一代的蒸汽商船发展计划。
  新一代的蒸汽商船计划,其设计核心依旧是以在保持航海性能的前提下,装载更多的货物,同时保证一定的航速,以确保整体的运输成本。
  设计原型就是标准排水量一千五百吨,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选装最先进的三缸大马力蒸汽机或者是成熟稳定,价格相对低廉的双缸蒸汽机。
  船体的设计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装载蒸汽机,所以整体布局更为合理,并且还大量采用钢铁取代木材用于造舰。
  同时为了降低航行的成本,大面积的风帆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为了降低人力成本,缩减水手的数量,风帆系统采用了一定数量的机械设备,可以让更少的水手就能够操控风帆。
  当然了,每一个客户对船只的具体需求都是不一样的,香港鼎盛造船厂只是提供一原型方案,并附带众多的选装方案,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部件,甚至其排水量也是可以适当的放大或者缩小。
  只要客户给钱,他们两千吨的设计方案都有。
  大唐西洋贸易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远洋贸易公司,财大气粗不说,而且因为跑的都是印度洋航线,对大吨位船只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一直都是香港鼎盛造船厂的忠实用户。
  这种新一代的蒸汽机商船推出后,大唐西洋贸易公司迅速就是下了订单,而且一下就是五艘。
  这等手笔,国内的诸多海外贸易公司或者航运公司里,也是没谁了。
  东北号就是第一批的五艘蒸汽商船订单之一,因为是第一批,也没有太大的改动,只是因为印度洋航线吧比较危险,同时考虑到未来需要进入印度洋,所以大唐西洋贸易对船只的安全性能比较主动。
  所以选装的是最先进的三缸蒸汽机,动力十足,哪怕是不依靠风帆,也能够依靠蒸汽机保持十节的航速持续航行。
  当然了,这年头的商船栽煤量都不咋地,纯粹使用蒸汽机的话,续航能力是不怎么样的。
  因为吨位有限,装多了煤炭,也就没地方装货物了,这对于商船来说可不能接受,倒是海军那边的战舰不用装载货物,所以运载的煤炭一般都是比较多。
  同时海军那边都还有专门的煤炭补给船,可以随时为战舰提供煤炭补给。
  但是海军战舰,那是天生就为了战争而生的,一切都是从战斗角度出发,但是商船可不一样。
  因此东非号哪怕是在民船领域里,已经是属于最先进的蒸汽船只了,但是其续航、防御力、抗沉性、机动性和同时代的蒸汽战舰比起来,依旧是远远不如。
  这也是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必然影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1/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