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0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3/1597

  新组建的这个混成旅,有着一个比较特殊的番号,那就是大唐陆军远征军第一混成旅,有着一个远征军的前缀,和其他部队的统一数字番号不太一样。
  这是因为陆军方面是打算,让这个部队打完锡兰岛乃至南非战役后,就是常住印度或者是非洲了。
  其旅长的人选也不是什么国内随便抽调的将领,而是参加过马六甲战役,也是在印度打过仗的第十九步兵师第五十七步兵团团长董钱坤。
  此人在马六甲战役期间,不过是一个中校营长而已,但是在战役开始前,他的团长和副团长一个突发重兵,一个受伤,所以才轮到他接替了第五十七步兵团的指挥。
  马六甲战役期间,此人表现出色,加上当时的第五十七步兵团团长和副团长都无法处理军务了,所以上头也就是把他给扶正了,并在战后因功晋升为陆军上校。
  随后带领部队前往印度作战,多次和葡萄牙人以及当地的印度土著交战,所获颇丰,积累了不小的战功。
  大唐陆军里,向来是以军功之上,只要立下军功,升迁那是分分钟的事。
  不过第十九步兵师的师长和副师长,参谋长之类的职务可没空缺,而且陆军高层也是不打算把这么一个熟悉南洋和印度作战的军官调回国内发霉生锈,所以为了安排他的升迁,特地让他担任了这个远征军第一混成旅旅长一职,并晋升为陆军准将。
  一年时间里,就是从中校变成了准将,这在普通军官身上那可是看不到的事,但是这也绝对不能说没有,基本上每当有战争爆发的时候,总是会出现那么几个将领立下大功,然后升官升的跟坐火箭一样。
  董钱坤,就是属于这样的例子。
  董钱坤本来是作为陆军方面驻扎印度的前线将领代表回国的,一方面代表前线的将士回国和后方的陆军交领们进行交涉,进行汇报,而另外一方面吗,也是特地回来接受晋升令的。
  在大唐帝国,准将已经是属于将官阶层了,而普通准将还只是担任的副师长,师参谋长之类,又或者是地方预备师的师长,野战部队里的独立部队,比如说炮兵旅之类的部队的主官。
  但是他这个准将却是极为特殊,担任的乃是野战部队混成旅旅长!
  要知道,大唐陆军自从军制改革后,已经是很多年没有出现过混成旅的正式编制了,哪怕是有战事需求,出现类似混成旅的编制,一般也不用混成旅称呼,而是以暂编旅称呼,说白了这些暂编旅都是临时编制,战役一结束就会撤销,所辖部队回归原部队的那种。
  然而远征军第一混成旅却不是如此,这是有正式编制的野战部队,所辖部队并不是临时所辖,而是固定编制。
  所以纵然是刚晋升的准将,担任能够这样一支混成旅的旅长,此人在陆军内部里,也算得上是一颗赞然升起的新星了。
  董钱坤这接受了任命,这还没把部队熟悉完毕呢,就已经是得到通知,部队要上船呢。
  没办法,他只能是先带着部队上船,在路上再慢慢熟悉吧。
  反正大唐的军制完善,指挥体系也是非常严苛的,他也不用担心自己不熟悉部队,威望不足之类的手下人不听命令。
  违抗军令在大唐军方里可是最为严重的罪名之一,仅次于谋逆!
  再说了,大唐的将领调动本来就是比较的频繁,基本上将官都是三年就会调动一次,三年一个任期,任期结束一般都会调离原来的职务,甚至是直接调离原部队,避免将领长时间掌控一支部队,把官兵变成私兵。
  虽然如此有将兵不熟悉的麻烦,但是却是可以依托成熟的制度来改善的。
  坐上船后,董钱坤带着部队一路南下,沿途也是没有闲着,不少的找下属的军官商讨作战方案,什么作战方案,自然是该如何攻克锡兰岛了。
  这么庞大的一支舰队前往印度,所耗费的时间是漫长的,这支庞大的舰队沿着海岸线从本土出发,然后抵达金兰湾,再抵达马六甲。
  然后经过马六甲海峡向北航行,经过缅甸,印度东北部区域,最后才是来带了戈河州。
  而这个时候,距离他们从国内出发已经是过去了足足两个月了。
第1471章
登陆锡兰岛
  抵达戈河州后,这支登陆舰队进行了大规模的休整,这些船只要进行维修,尤其是那些装备了蒸汽机的船只,要对蒸汽机进行大规模的检修,同时还需要补充大量的各种物资。
  士兵们下船到地面上休整,好好休息一二,放松放松,这坐船好几个月可是非常难受的,他们纵然都是经过专门的训练,为跨海登陆作战而准备的部队,但是也是非常的难熬,如果不是能够沿途的港口停泊,然后上岸休整的话,估计早把他们给逼疯了。
  这一次休整,足足持续了半个月,半个月后,董钱坤才是带着自己的士兵重新登船出发,而这一次继续南下的话,就不会再进行靠岸休整了,他们将会直扑锡兰岛进行登陆。
  就当董钱坤他们乘坐规模庞大的联合登陆舰队出发的时候,锡兰岛上的葡萄人也是早早知道了消息。
  葡萄人在印度洋的各处航线上都是有着他们的船只,而最为关键的是,第二联合登陆舰队将近一百艘船只呢,其中虽然有多有小,但是全都是远洋船只,再小也有三四百吨呢,这么多大船从帝国本土一路南下,然后经过马六甲,最后来到戈河州。
  这动静可是大的很,就跟一个人拿着一窜点燃的鞭炮招摇过市一样,别说瞒着外人了,寻常人想要不知道都难。
  所以这支庞大的舰队一到马六甲,大唐组织了规模庞大的舰队出海的消息,基本上已经是传遍了整个印度洋,葡萄人自然是非常清楚。
  虽然还不知道这支庞大的舰队目的地是哪里,要做什么,但是有一点是不会错的,那就是他们肯定是要发动什么大规模的攻势了。
  要不然的话,根本就不用组织这么庞大的舰队。
  组织如此庞大的舰队,所需要的花费海了去,大唐又不会吃饱了撑着没事组织这么大一个舰队带着上万名将士去旅行……
  他们肯定是有目标的!
  但是目标是什么地方?
  这个就多了,有可能是直接增援印度半岛的兵力,也有可能是来攻打锡兰岛的,当然最大的可能还是来攻打锡兰岛以及对面印度半岛南端。
  这个地方因为重要的地理位置,葡萄人和帝国爆发战争后,就一直是葡萄人的重点防守地区,大唐尝试了几次攻打都是没能成功。
  这一次,大唐人要是发了狠来攻打这一地区是可能性极大的。
  这个猜测,也是让当地的葡萄人紧张不已,半个月前就是开始备战了!
  但是就算备战又如何,顶多也就是修筑修筑防御工事之类的,至于增加援兵,别指望了。
  大唐为了增援印度战场,前后耗费了几个月时间,才是把这一万多人增援到印度洋战场,他们葡萄人就算行动快速,但是想要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增援此地,这没有个一两个月时间也是办不到的。
  这也是印度洋战场上的一大特性,那就是受限于距离,双方的兵力调动都是按照月来计算的。
  不过虽然没有援兵,但是不代表着葡萄人没有反抗之力,他们早就知道此地重要,在锡兰岛的北部和南部都是部署了兵力,其中锡兰岛南部,也是葡萄牙掌控锡兰岛,乃至封锁保克海峡的重要据点科伦坡更是驻扎了至少六千兵力,这些兵力里,葡萄牙本土士兵至少有两千人以上,剩下的都是殖民地部队。
  而和锡兰岛隔着一条保克海峡的印度半岛西南部地区的内加城,更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军事要塞,驻扎兵力超过四千。
  值得注意的是,这破地方前几年还是一个小型,甚至可有可无的补给港口而已,葡萄牙人根本就没有怎么重视。
  但是随着后面大唐西洋公司杀入印度洋,然后在锡兰岛的北部地区建立据点,试图掌控保克海峡后,葡萄牙人才是重视这一地区,并先后在内加城设立军事据点,同时还在锡兰岛北部的设立了军事据点,称之为北科伦城。
  大唐西洋公司打了几次想要拿下来没能成功,反而是刺激葡萄人继续增兵固守这两个地方,并且是相互支援,成为了葡萄人掌控保克海峡的重要军事据点。
  后来大唐也只能是在锡兰岛的东北部地区设立军事据点,用以对抗葡萄人。
  这一次远征部队的核心目标,其实并不是葡萄人在锡兰岛的最大据点科伦坡,而是内加城以及北科伦城。
  这两个城池,都是拥有非常典型的特征,那就是属于纯粹的军事据点,但并不是什么商贸重地,其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掌控保克海峡。
  而且都是早些年没有的,是最近几年葡萄人重视才是修筑起来的。
  但是自从修筑起来后,就是成为了大唐西洋公司的眼中钉。
  因为只要有这两个地方,葡萄人几乎是能够随时监控保克海峡,同时在保克海峡里埋伏舰队。
  如果大唐的商船通过的话,就非常容易遭到他们的拦截。
  所以这些年,不管是大唐西洋公司的商船,还是最近一年的军事运输船只,基本上都是集中起来,然后强行通过。
  至于一艘两艘的通过,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只能是趁着夜色偷偷溜过去。
  没办法,人家葡萄人掌控了这两个据点,天然的占据了优势。
  幸运的是,如果大唐的船只强行通过的话,葡萄人一般是不敢阻拦的,因为大唐的船队如果强行通过的话,那就不是几艘几艘船,而是最少也是十几艘甚至更多的船只集中通过的,葡萄人根本就拦不住。
  所以,不管是为了保障通航安全,还是为了后续封锁这一海鲜,都得把这两个地方给拿下来。
  至于说科伦坡,虽然说也重要,但是那是后续的事了,等掌控了保克海峡后,才是攻打科伦坡的时候。
  大唐的第二联合登陆舰队大举南下,一路上根本就没打算藏着掖着,也藏不住!
  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南下,沿途的葡萄牙人的船只,基本上都是能够看见海面上这一大片密密麻麻的船只,然后被吓得掉头狂奔。
  护航的海军战舰也是懒得去搭理这些葡萄牙船只,只要不主动找死凑上来,他们也是不会去理,毕竟他们是有任务在身的,他们平安的掩护登陆舰队。
  登陆舰队一路南下,不用多久就是抵达了锡兰岛北部,不过没有直接跑到北科伦城去的登陆,虽然说登陆舰队不怕葡萄牙人,但是为了避免意外还是谨慎一些来的好。
  他们登陆的地方是位于锡兰岛东北部的马里城,这是大唐帝国在锡兰岛上最重要的据点,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拥有晚上港口设施,同时距离北科伦城只有区区二十多公里的路。
  为了避免无所谓的风险,登陆舰队选择了最简单,最可靠的登陆方式,那就是在马里城进行登陆,然后直接从陆地杀过去!
  也许会有人问了,这直接登陆锡兰岛,然后在锡兰岛上和葡萄人打仗,当地的土著有意见吗?
  大唐方面的将领猜,估计是有意见的,但是那又如何?
  再说了,大唐和葡萄牙人在印度都开战一年多了,也没见那个印度土著王国跑出来说:“你们这两个强盗,不准在我家里打架!”
  不对,兴许是有土著说过这种或者类似的话,甚至是做出了相应的动作的,只是都被大唐王师或者葡萄牙人的军队无情的镇压了!
  如果说大唐和葡萄牙相互视为敌人,那么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根本没把当地的土著放在眼里,甚至都没把他们当人看。
  所以最近一年,大唐和葡萄人在印度打的很热闹,但是大唐和葡萄牙人没死多少,当地的土著王国倒是被灭掉了好多个!
  这都是在战争中被波及的倒霉土著王国,尤其是临近大唐或者葡萄牙人殖民地的当地土著王国,大多都是倒霉的很。
  自己老老实实待家里,但是突然就跑进来两个强盗,二话不说就干架,结果这两个强盗屁事没有,反倒是把他这个主人给祸害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3/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