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0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1/1597

  至于火炮,不好意思,他们根本没有设计!
第1375章
蒸汽舰队起航
  海军舰政部造船司的众多设计方案里,虽然不乏万吨钢铁蒸汽战舰这种太过超前的科幻作品,不过大多数设计方案还是比较靠谱的。
  尤其是江南号的设计,获得了众多海军将领以及圣天子的认可,如今已经是开工建工,并根据江南号的设计,做出一定的改动后,也是完成了千吨级巡洋舰以及五百吨级护卫舰的设计。
  后面的这两种设计,也是延续了江南级战列舰的主要设计概念,统一采用蒸汽风帆混合动力,为了提高航速船体普遍修长,船体外壳铺设锻铁装甲,采用双层或者单层甲板火炮布置,装备传统的前装滑膛炮,以榴弹炮为主要弹种。
  上述三种蒸汽战舰,将会是未来多年大唐海军的主要建造战舰,并承担起大唐海军主力舰的重任。
  其中的江南级战列舰的首舰江南号预计三月份就开始铺设龙骨进行建造了。
  过上那么一年多,估计就能够看见江南号建成下水了,其他的巡洋舰和护卫舰也是会陆续开工建造,并在明年陆续建成并下水。
  而海军就建造全新设计的机帆并用,木制船体,外壳包裹锻铁装甲的蒸汽战舰时,海军方面也是开始给现有的主力舰,尤其是那些巡洋舰以及战列舰陆续进行改装,宣平二十年的战舰改装,已经不是去年那种各种乱七八糟的试验改装了,而是按照标准的方案进行改装了。
  这种改装主要是加装蒸汽机为主,并不在外壳上包裹锻铁,其他方面的改动基本上也不大,一方面是传统的风帆战舰,其船体潜力有限,难以进行铺设装甲以及其他改装,而且成本极大,海军综合考虑后,觉得对现有的战舰进行大规模改装,还不如直接造新船呢。
  除了技术和成本上的考虑外,也是为了争取的最短时间内完成改装,毕竟大唐海军不可能把众多的主力舰都摆上船台,然后花上十年八年时间才把全部战舰完成改装的。
  因此,对于现有风帆战舰的改装,是以最基本的改装为主,加装个蒸汽机就完事了。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秋天开始,就能够凑上一支改装好的风帆蒸汽混合动力的主力舰队了。
  当海军进行大建设的时候,对已经完成改装的机帆战舰进行远洋航海测试乃至实战测试,也是开始了进行。
  广东香港海军基地,一支有些特殊的舰队被编组完成,这支舰队的数量并不算多,一共只有八艘战舰而已,但是其中的六艘战舰的样式有些古怪,这些战舰的风范桅杆中间,有着一座巨大的烟囱,此时正在冒出淡淡的白烟。
  而另外四艘,却还是普通的风帆战舰,而有意思的是,两艘风帆战舰的体型,其实要比六艘蒸汽战舰都要大。
  六艘蒸汽战舰,最大的乃是护卫舰金州号,改装蒸汽机之前,标准排水量为四百八十吨,而改装蒸汽机后,排水量有所增加,标准排水量达到了五百五十吨,满载煤炭以及其他作战物资的话,满载排水量能够达到六百多吨。
  另外还有三艘四百吨级的护卫舰,最后两艘则是五百五十吨的运输舰。
  这六艘蒸汽军舰,也是目前大唐海军里所改装的最大吨位的四艘军舰了,至于更大的巡洋舰和战列舰暂时没有进行改装,而小吨位的巡逻舰则是不适合远洋航行,所以没有安排进来。
  然而两艘没有改装的风帆战舰,其中一艘是八百吨的巡洋舰,剩下的一艘乃似乎吨位达到九百多吨的风帆运输舰。
  这一支古怪的舰队,将会执行一次带有浓厚实验性质的远洋航海实验,以检验蒸汽机组在远洋航行时,面对复杂海况的情况下的实际运用。
  为此,它们将会从香港起航,然后一路北上,穿过大员海峡,然后抵达最近几年帝国在大员岛北部所建立的海军基地,然后继续向北航行抵达吴淞海军基地,然后再一次向北航行,进入东海后转道去釜山,抵达釜山后则是进行返航。
  因为试验舰队里有没有小吨位的巡逻舰之类的船只,所以这一次的航行试验,将不会选择在靠近海岸线的海域航行,而是进入大海深处航行。
  六艘蒸汽机是用来试验的,而两艘风帆战舰,自然是给他们保驾护航的,一艘巡洋舰是充当保镖的,一艘大吨位的运输舰,则是满载了煤炭以及其他物资补给,充当舰队的补给舰。
  虽然说这一次的航行,是会在帝国的沿海海域进行,但是因为并不会贴紧海岸线航行,而是会深入大海,而且沿途的很多港口,其实也是没有煤炭可以补充的,就算是有,也没有优质的无烟煤。
  为了预防万一,海军方面还是准备了两艘风帆战舰随行,而蒸汽舰队里,也是有着两艘蒸汽运输舰。
  当试验舰队正式起航后,一离开了香港,就是直接向北航行。
  但是从航行一开始,六艘蒸汽战舰和后面的两艘风帆战舰,就是在航速上被拉开了距离。
  因为航行刚开始的时候,舰队就是开始全速航行,而这个时候,蒸汽战舰是机帆并用,除了风帆外,还用上了蒸汽机,航速很快就是飙到了十二节以上!
  这个速度,看的后面的两艘风帆战舰是目瞪口呆,这两艘风帆战舰,虽然一艘是巡洋舰,另外一艘运输舰也是专门为了海军主力舰队准备的快速运输舰,其船体本身就比较修长,风帆多,航速快,要不然海军也不会特地派这两艘风帆战舰随行了。
  但是依旧没有想到,这两艘风帆船只的航速还在七八节的时候,六艘蒸汽船只的航速已经是集体飙到了十二节以上。
  不过好歹这也不是作战啊什么的,更主要的还是为了进行各种航海试验,所以虽然双方的速度有些脱节,但是指挥官还是没有下令降速,而是继续让舰队保持全速航行。
  结果就是,双方的距离拉的越老越远,直到傍晚时分,他们航行的海域上刮起了比较大暴风雨,趁着暴风雨,后面的两艘风帆战舰是开始了狂飙。
  人家风帆战舰,在顺风,尤其是狂风的天气里,速度也是可以做到很快的,所以这航速迅速飙到了十四节以上。
  反倒是蒸汽战舰那边,为了检验蒸汽机在狂风暴雨天气里的性能,指挥官都是直接下令降下了大部分的风帆,然后主要依靠纯蒸汽动力前进,这航速不增反降,从开始的十二节,十三节的航速,降低到了八节左右。
  不得不说,如今大唐帝国的蒸汽机技术还是有着极大的局限,刚开始的这一年,还是无法做到单机功率太大的蒸汽机,改装的这六艘蒸汽船只里,功率最大的金州号,其马力也不过两百匹而已。
  单纯依靠蒸汽机动力,其实是根本不够的。
  好在皇家理工学院那边早也是给出了相关的方案,如今他们已经是解决了三缸蒸汽机的技术难题,同时也是在理论上给出了后续蒸汽机的持续改进,设计上千甚至好几千马力的舰载蒸汽机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问题还是出在三大蒸汽机制造厂商那里,加工设备不过关,根本造不出来这种巨型蒸汽机。
  如今三大蒸汽制造厂商里,其实他们的任务非常的繁重,他们要制造火车用的蒸汽机,同时也要大量生产工业用的蒸汽机,然后还要生产舰载蒸汽机。
  舰载蒸汽机这东西,难度是最大的一个,因为海军的战舰那么大,对于蒸汽机的动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以往的一百匹根本就不够,后面改进的单机两百匹的蒸汽机,海军还是嫌弃。
  要知道,江南号的设计方案里,是要求装载最少六百匹马力的,而且海军还要求,直接用单台蒸汽机加多个燃煤锅炉的组合,对蒸汽机厂商提出的双台蒸汽机机组并行方案并不怎么认可。
  这也就意味着,单台蒸汽机的功率就要达到六百匹,这对于蒸汽机建造厂商而言,可是个极大的挑战,至少现有的设备是无法加工这么大型的蒸汽机的,一年内他们能够在现有的生产设备里,造出来三百匹的蒸汽机就很不错了。
  想要更大功率的蒸汽机,就必须升级生产线,必须有各种大型甚至巨舰的生产设备。
  所以,即便是江南号的船体都已经开始动工了,但实际上蒸汽机的选择上,依旧是还没有定论,三大蒸汽机制造厂商,都是在争分夺秒的升级自己的机械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尽可能的提升单机功率,以争取海军一大批主力舰的蒸汽机订单。
  但是,能不能在一年内拿出来,这就是没准的事了,所以,尽管海军那边不怎么认同,但实际上到最后,装双台蒸汽机的方案是有极大可能的。
  尽管现在的试验舰队里装的蒸汽机,功率并不算大,但是使用上却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照样能够让海军积累众多的经验。
  所以,哪怕是试验舰队一路向北航行的有些忐忑不安,不过还是咬着牙继续向北航行,不为别的,就为了积累经验,培养专业人才!
第1376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
  长江入海口,一艘盖伦船正在缓缓的驶入长江口,这艘盖伦船上挂着葡萄牙人的国旗,船舷的两侧有着众多的炮口窗,但是此时这些炮窗却是都是紧闭,同时边上还有一艘挂着帝国海军军旗的近海巡逻舰在一侧跟随航行。
  这是一艘从马六甲出发,常年往返于马六甲和帝国沿海各港口的葡萄牙武装商船,其六百多吨的排水量,在帝国沿海里并不算多么的显眼,而盖伦船也算不上特殊,只是众多往返于帝国沿海以及南洋等海域进行贸易的武装商船而已。
  最近这些年,帝国自身的海上贸易发展迅速,同时和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人的海上贸易也是越来越多,此外南洋的一些土著国家以及印度各土著邦国、波斯萨菲王朝以及奥斯曼帝国等地方的商船也是会跑到帝国来进行贸易,甚至最近一两年,偶尔还能看见其他欧洲国家的船只不远万里跑到帝国来进行贸易。
  帝国的海上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名声可以说已经是非常大了,很多地方的商人们都是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无数的货物,有香料,有丝绸,有瓷器,有茶叶,还有精美的各类武器以及其他众多的工业制造品,比如说布匹以及毛呢。
  只要有胆子同时也有实力,那么就能够漂洋过海,然后前往大唐帝国贸易!
  葡萄牙人虽然说在非洲东海岸以及印度各海岸,表现的非常强势,不欢迎甚至是会拦截其他国家的商船去大唐沿海进行贸易,不过葡萄牙人也不是神仙,就以目前的落后航海技术也是不可能彻底封锁上述海域,顶多就是不给其他国家的商人们使用他们控制下的港口进行补给或者贸易而已。
  在葡萄牙人的封锁下,大唐帝国的西洋贸易公司都能活的滋润无比,其他国家虽然困难一些,但也不是没有办法的。
  从西方一路航行到大唐帝国,其最大的障碍并不是葡萄牙人的封锁,而是来自大自然的挑战,一路上的风浪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不过尽管是有着众多的困难,但是想要在危险中博取富贵的人依旧是络绎不绝,所以这些年来,大唐帝国沿海的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商船了。
  大唐帝国是采取开海政策的,除了日本航线被彻底封锁,并不允许其他国家的商船进入外,其他海域并不对外国的商船进行封锁,那些外国的商船,可以根据自己的贸易路线,自行选择进入大唐帝国控制下的部分港口。
  这些港口就是通商港口了!
  而实际上,大唐帝国目前的通商港口足足有二十几个,基本上覆盖了帝国沿海的主要港口以及经济区域,因此,虽然限定了在二十多个港口里进行贸易,但实际上和全面开放贸易也是没有太大的区别。
  不过唯一的一点就是,前往帝国进行贸易的外国商船,都必须接受帝国海军巡逻船只的盘查,同时进入帝国领海后,必须关闭炮窗,进入港口之前更是要把所有的枪炮全部封存,不然的话,是不允许进入港口停泊并贸易的。
  那些外国商船大多来大唐帝国进行贸易,那都是为了求财,而且最近这些年帝国海军的名声也算是打出去了,所以除了极少数第一次来的商船,其他的商船,不用帝国海军提醒,他们进入了帝国沿海海域后,自己就是会主动的封存枪炮了。
  至于那些第一次来,而且比较顽固的海商们,看到帝国海军的战舰后,基本上也都是老老实实的按照规定航行以及其他规矩航行。
  诸多政策之下,也是导致了帝国沿海的各国商船是越来越多,不过,这些外国商船的数量,依旧远远无法和帝国本国的商船相提并论。
  帝国开海二十年不到,但是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帝国的海上贸易发展迅速,其海上运输更是一日千里,而造成这种原因的其实还不是因为海外贸易,而是帝国本土的物资运输需求。
  帝国本土,其实才是最大的各类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市场,很多商船,人家就是专门跑国内沿海运输的,根本就懒得跑什么海外航线。
  每一天,沿海的各大港口,都是有着无数的物资等待的运输到国内的其他地方,尤其是上海、广州、天津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沿海港口,彼此间的货物运输需求是非常大的。
  因此,这一艘从马六甲出发的六百多吨的盖伦船,在长江入海口里并不算多么的显眼,不过这艘不起眼的商船里,除了装载了众多帝国需求的各类货物外,还有七八个比较特殊的人。
  这些人乃是葡萄牙的官方外交使者,这一次来是准备替换原来驻防在上海的葡萄牙人的其他外交工作人员。
  帝国和葡萄牙人早已经是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并且是互派了外交使者,不过只局限于在马六甲以及广州、上海三地,葡萄牙人可没能在金陵城设立什么大使馆之类的,相同的,帝国也没有派遣大使前往葡萄牙人本土。
  因为通讯手段的缺乏,如果大唐帝国想要得到葡萄牙人本土方面的官方消息,等待的周期至少也得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因为距离过远,所以帝国和葡萄牙人的联系,其实只局限于在东亚地区。
  而今天,这一行葡萄牙人的外交使者,是准备接替之前驻扎在上海的葡萄人外交使者,此外呢,这些人还带着官方的任务,那就是希望在大唐帝国的首都金陵城设立真正的大使馆,他们葡萄牙人希望能够在更近的距离上直接联系到帝国的上层,可惜的是大唐帝国一直都没有同意他们的请求。
  因为外交嘛,都是对等的,葡萄牙人如果跑到金陵城来设立大使馆,那么大唐帝国就得需要跑到葡萄牙那边去设立大使馆。
  但是很不幸,大唐帝国并没有在葡萄牙人本土设立大使馆的心思,至少之前是没有的。
  这些葡萄牙人的外交人员,此时就是站在甲板上,等待着船只在大唐海军船只的引导下,缓慢进入,随后将会接受全面的检查,之后才允许获准进入黄浦江,并前往上海。
  很快,大唐海军的近海巡逻舰之外,又是驶来了一艘小型的巡逻舰,上面有着海军的监察人员以及海关人员等,他们将会上船提前进行各种监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1/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