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268

  依托葫芦岛工业区,同时也带动了辽东地区,尤其是辽西地区的经济发展,葫芦岛工业区目前来说是以纺织也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尤其是榨油业和酿酒对当地农产品的需求非常大。
  东北地区向来是产粮区,虽然粮食富足但是巨大的工业需求也是进一步刺激了当地的农产品供求,而大豆和小麦的价格上涨后就更加刺激人们扩大耕种规模以收获更多的农产品了。
  此外葫芦岛工业区的工人非常多,而且是一个纯消费型的工业城市,其巨大的生活市场消费也带动了周边各种产品市场。
  而一旦这种商业活动被带动起来,物品和资本有了流动后,那么政府就能够从中收取大量的税收。
  “截止到今年一月份为止,去年我们各项财政收入如下!”赵东平在财政会议上的语气都是轻快了不少。
  今年下半年开始,赵东云一步步着手把两个混成协逐渐扩编为两个镇,虽然不是一次性就扩编完毕,而是逐步逐步的来,但是依旧对奉天财政造成了庞大的压力,先不说为了给这两个镇购置军械所需的至少三百多万两银子,单单是每年四五百万两银子的维持费用就如同千斤重担一样压在赵东平身上,让他几乎喘不过气了。
  别人都当他是赵东云的财政大管家,去年年底更是被赵东云举荐为奉天候补知府,加三品衔,尽管品级还略低但是放眼国内也算是中高级官员了。再加上他是名副其实的奉天财政一把手,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的前途可谓红的发紫,不少人都想着估计不用二十年,这徐州赵家恐怕都要出两个封建大臣了。
  但是外人只看到了他的风光,却是看不到他背后的辛苦和风险!
  别人只知道是他掌管奉天财政,但是别人很少人关注他不仅仅掌握收入,而且还得解决支出!
  就跟所有野心勃勃的枭雄们一样,赵东云的野心几乎是没有止境的,而具体体现出来就是不但要办新政,而且还要扩军!
  把两个混成协扩编为两个镇,而且还是同时进行,这所需的费用几乎是上千万级别的!这对于1904年到1905年财政收入不过两百万两的奉天而言几乎就是难比登天的任务,然而赵东云可不会管赵东平是怎么解决财政问题的,他只要钱!
  赵东平非常清楚自家堂兄的脾气,给你任务是信任你,如果你办不了那么赵东云就会毫不犹豫的换另外一个可以办成的人上位,赵东平之所以一直得到赵东云的重用,也是因为他之前一直都妥善处理了第三镇的财政问题。
  然而如果在如今的奉天财政困局上没有建树的话,赵东平知道自己距离被抛弃也就不远了!
第168章
一千四百万
  为了解决1906年度的奉天财政支出,在过去半年里赵东平可谓是绞尽了脑汁,进行税务改革的同时,也是大力发展奉天官银号,同时还在造银元、铜元赚取利润。
  比如眼见葫芦岛工业区那边澎湃发展,但是却无法在当地各大企业身上收取营业税,赵东云可是眼红的很,后来悄悄的打了擦边球准备在葫芦岛工业区里对各企业收取所谓的“巡警费”,然而还没颁布呢就是遭到了葫芦岛工业区等一众高官的集体反对,声称此举将会违反去年制定的免税政策,让各大商家新生恐惧,阻碍工业区的进一步发展。
  后来闹到赵东云那边去了,赵东云定下了“坚持免税政策十年不动摇”基调后,赵东平被迫放弃了向各大企业征收商税的打算,然后把目光瞄到了依附工业区生存的其他第三产业上,也就是金融、贸易以及生活类服务产业等等,对于这些第三产业赵东平丝毫没有手软,课以重税,短短半年多时间竟然让他从葫芦岛工业区以及周边地区老区了两百多万的各类税收。
  再加上赵东平又在其他行业、地方采取普遍的加税政策,营口那边的商家更甚,那些以往只缴纳一丁点税收就可以做生意的商家们一个个都哭诉着:今年税赋数倍于往年!
  所以在当今奉天工商行业里,如果赵鄂、熊希龄这两个人乃是商人们恭维、佩服以及支持的对象,那么赵东平毫无疑问就是他们恨不得生吞了的对象。
  赵东平可不管普通商人怎么看他,身为一个负责征税的官员,被治下商人百姓喜爱的就不是一个好税务官员,被商人们憎恨才是事业成功的标志!
  如果不是被那么多人恨上,赵东平怎么可能解决奉天的财政困局?
  “去年里我们的田亩税为一百五十万两,包含葫芦岛工业区在内,各地商铺、企业之营业商税为四百六十万两,其中葫芦岛工业区内商税占据了半数,达到了两百一十万之巨。”赵东平说这话的时候,都是嘴角展露了微笑,为了收上这四百六十万两银子,他可是被无数商人指着脊梁骨再骂啊!
  但是上头的赵东云听罢后对这个数字却是略有不满,田亩税还好,一百五十万虽然略低了些,但是考虑到辽东地区依旧保守战火摧残,所以比往年低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营业商税却是过低了。
  去年税务改革的时候,赵东云指示财政总局把各种乱七八糟的商税合并为营业商税,简单说就是根据企业营业额收取税费,同时废除各种乱七八糟的陋规。本来赵东云预计能够从这个营业税里头获得五百多万两银子的,但是没想到还是略微低了些,只有四百多万而已。
  不过他并没有插口,而是继续听赵东平道:“从各地厘金关卡收取厘金六十八万两!”
  厘金素来为地方督抚的主要财政来源之一,不过赵东云的税制改革中,裁撤了大量省内厘金关卡,同时在进出省内外的交通要道设立新的厘金关卡,并对进出省境的货物收取厘金,因此这个厘金算得上是一种地方的关税,同时也具有地方保护贸易的意思在里头,和厘金类似的还有关税。
  不过清末关税有些特殊,由于中国海关是自称体系,并聘请洋人管理,而且海关税银肩负赔偿庚子赔款,所以执行的比较严格,同时清廷自身也没有多大插手的能力,比如营口海关那边赵东云就没办法插手,当地海关收取税收后,在拿出一定比例的税额支付庚子赔款后,多余部分由海关直接交给朝廷户部,所以当地督抚哪怕是袁世凯这样的强人,也得用各种借口才好插手海关,可不能直接拿走海关税银。
  赵东云当初奏请开办葫芦岛工业区的时候,说葫芦岛工业区不同寻常商埠,乃专为办工业之所,前期筹建所费甚多,为偿付建设费用,可酌情截留葫芦岛海关税留作建设经费。
  朝廷那边考虑到葫芦岛工业区建设费用达百万两之巨,而且赵东云也没向朝廷要一分钱,所以就是准许葫芦岛工业区可以截留海关余税五年,待五年后再收回到朝廷手中。
  也就是说,在这五年内,葫芦岛的海关余税可以被当地截留并用于葫芦岛建设费用,为了更好的收取税收,赵东平甚至借“港务海关一体运营”等理由,把筹办海关的权力也收回到了葫芦岛工业区手中。
  赵东平的这一手代表着什么,代表着这个葫芦岛的海关税除了需要拿出一部分支付庚子赔款外,剩下都可以自己留下,而且为了防止关税败坏,他还自行收税,当然了税率还是得按照中国和各列强签订的条约来制定,整体比例是一百税五。
  “去年里,我们的葫芦岛海关一共截留余款一百五十万两,另有东边税银五十万两!”赵东平继续道:“虽然不如南方数大省的关税,但是对于刚办新政的我奉天来说,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可观!”
  清末新政期间,清末的海关税是增长速度惊人,南方的几个大省比如江苏海关税已经是达到了千万之巨,相比之下奉天的这一百多万就显得比较逊色了,不过这乃是奉天新政改革一年不到的成绩,如此也算是见证了奉天进出口贸易的滂湃发展了。
  然后赵东平又说:“烟酒税六十万;茶叶税十五万;巡警捐二十万两;营口、辽河等地船税约三十万两;林业畜牧等税约十万两;各类杂捐二十万。”
  “由此去年以来我财政总局一共征收税款一千零三十万两银子!”赵东平说罢这个数字后一脸的自豪,放眼中国能够短时间内把税收直接翻五倍的人,估计除了自己也没有别人了吧!
  赵东云说完这些自己的份内事外,身为财政总局的大当家,其他各部门的收入最后也是需要上缴到他这里来的,所以他又继续道:“去年农林总局上缴地款两百九十万两;葫芦岛工业区上缴售地款,厂房租,港务运营利润,铁路运营利润共两百一十万两;天津官银号上缴利润五十万两;造币局上缴利润八十万两;奉天督练公所上缴剿匪所获三十万两!”
  以上都是赵东云手下嫡属于盛京将军府的各部门所创造的增值收入,总数大约六百五十万两左右,不过这些收入里除了农林总局的纯利润外,其他各部门的收入只是走了一个帐而已,转一圈又回到各部门去了,比如天津官银号的利润不是能拿走的,因为天津官银号需要这些利润来继续扩大规模,在各地增设分号以及扩大贷款业务。造币局的倒是可以拿一部分,不过半数也是留用购置设备用以扩大造币产量。
  奉天督练公所的剿匪所得,其实就是去年赵东云手下军队进行剿匪作战时的战利品,而这些所谓上缴收入其实财政总局连银渣子都没见着,刚缴获呢就被军方的人用来购置武器装备以及充当军费了。
  葫芦岛工业区那边的收入也是不能拿走,因为这里头不但需要偿还数额惊人的建设债券,而且还得利用这笔钱继续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葫芦岛工业区那边所需要的投入几乎就是个无底洞,单单是港口和铁路支线建设就需要至少三百万两银子,而工业区那么大一片城区的基础建设也是个天文数字。
  要知道赵东云搞出来的这个葫芦岛工业区行和后世人所认识的工业区是有所不同的,工业区当局不仅仅要承担平整土地、铁路、港口等基础建设,而且还需要建设大量厂房甚至普通的商业街,居民住宅之类的。
  因为很多中小企业是没能力购置昂贵的土地以及支付昂贵的建设费用,只能是向工业区当局租借厂房,而普通商家更加不可能投资建设什么商业街以及居民住宅区之类的。
  所以这个葫芦岛工业区不单单是当地的行政机构,同时也是葫芦岛工业区的超级房地产开发商,拥有整个工业区以及周边全部土地所有权……
  要知道为了征收这些土地工业区当局可是支付了数百万两银子,这要是不靠房地产赚回来会让赵鄂跳楼的!
  不管是基础建设还是房地产开发,在这个没有“预售”的年代里,是需要工业区当局前期投入无数资金的。
  所以林林总总说起来,手下各部门的增值收入虽然看上去不少,但实际上赵东云能够拿到手并纳入省财政收支体系的只有三百万两左右。
  嗯,此外还有一个独立在财政体系之外的盐政,去年盐政总局一共收取了一百三十万两银子的盐税,这一部分盐税按照正规途径来说也是需要上缴户部国库的,不过赵东云效仿增祺上了道奏章,说奉天缺钱所以就截留了。
  正税、杂捐、地款、运营利润以及盐税等全部加起来,1905到1906年度奉天一省财政收入总额大约在一千四百万两左右。
  这个数据任谁看了都会觉得惊讶无比,但是如果在看看奉天省的财政支出,那么就会更加惊讶!
  其他不说了,单单是为了维持两个奉天常备军镇、第三镇部分协防费用以及巡警费用就每年需要五百万两以上,而且扩编两镇时还需要购置大量装备,这虽然是一次性投入,但是这个一次性投入却是需要三百万两以上啊!
  也就是说,仅仅是军费赵东云就得拿出八百万两银子来!
  然后排行第二的则是行政费用,为了维持奉天诸多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转,单单这行政经费就需要三百五十万两银子。
  排行第三的则是教育经费,开办诸多官方学堂,资助官方留学生等,需要赵东云为此支付大约一百万两左右。
  此外救济战争难民,恢复当地民生所需更多,去年奉天在这一项上累计投入了两百多万两银子,而且这还是杯水车薪,一旦等日俄战争结束后,救济以及恢复民生的范围扩大到整个辽东以及辽东半岛地区,如果是全部无偿救济估计上千万都不够,就算是普普通通做面子工程,也得几百万两银子砸下去。
  除非赵东云愿意看见奉天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所以收入虽然翻了很多倍,但是过往半年尤其是将来一年的花销更多!
  赵东云听罢赵东平一连串的报告后,心中估算着今年手里头可以动用多少钱扩军,然后再看了眼在座的诸位道:“去年诸位的工作还算是比较成功的!”
  在座的这几个人都是财政体系的核心官员,赵东平、向瑞、周自齐、赵鄂、邓嘉缜等人,所以赵东云也没有太多的客气,当即道:“虽然收入比我预期的要少一些,不过诸位的努力我都是看在眼里,不过虽然有所成效,但是我们的财政压力更大,去年的事已经过去就不说了,但是今年要用钱的地方不少,扩编两镇的事我一提再提,督练公所那边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章程,现在是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年初我就会正式扩协为镇。
  再有教育事务所费也不少,徐鸿宝先生已经多次找我,说各府县小学师资缺乏,让我给他再办几所师范学校,而且又说如今各地小学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相应的中学依旧只有官办一所,私办一所,今年里教育总局那边是打算再办三所中学的,而且奉天大学堂那边也开始大规模招生,所需的经费都不少!
  此外政府诸公也都有一家老小要养着,所以这官员薪金也是不能少,以上诸多所费众多,要怎么解决就是需要诸君共同努力了!”
  说罢后,赵东云再一次环视一圈,然后道:“到明年的一月份,我希望听到诸位的好消息!”
  这一番漫长的财务报告结束了后,包括赵东平等人在内都是又惊又喜,喜的是赵东云宣布给各级高级军政要员发放年终奖,少则数千两,多则上万,比如劳苦功高的熊希龄就是拿了一万两千两的奖金,再加上他的月俸以及各种出差补贴,这合起来他这一年的收入达到了两万五千多两,如果只计算合法常规收入的话,那么他的收入已经超过了赵东云自己……
  赵东云身兼十几个职位,但是拿工资的职位只有第三镇统制每年大约一万多,然后盛京将军也有一万左右,两者加起来大约两万两千多,而且赵东云也不可能自己给自己发年终奖金,所以还不如熊希龄的收入多呢!
  这个年终奖金的最大作用自然是拉拢人才为他效命,毕竟现在赵东云又不是玩革命,而且他的威望也远不如袁世凯他们,那么该如何留住人才并吸引外部人才投效呢?除了给他们前途外,还得给他们理想,当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收入颇丰。
  比较这些跟在赵东云身边的军政要员也算得上是高官了,背后大多也都是有着一大家子要吃饭生活的,这单单依靠朝廷额定的那一丁点俸禄说实话真不够晒牙缝的。
  赵东云改革政治体系后,税制体系,税收直接被财政总局收缴到省财政后,以往的各种陋规几乎被一扫而清,这种情况下地方官员以及各机构的官员自然就拿不到养廉银,要知道这年头随便一个上县的知县养廉银收入少则数千,多则上万,大部分官员可都是靠养廉银养家糊口的。
  这种时候赵东云一方面是推行补贴制度,也就是给官员发放各种名目的补贴,发放的总额略少于以往的养廉银。此外就是推行年终奖制度,根据官员当年的政绩发放数目不等的年终奖,如果政绩过得去的话,那么各种补贴和年终奖加起来的总额会超过以往的养廉银,如果差的话自然是不如以前的养廉银收入了。
  说实话,这年头的地方官员实际上合法收入是非常高的,有道是千里当官只为财,人家不远万里跑到奉天来给你办事,你总不能让人家一大家子都喝西北风吧,理想又不能当饭吃!
  让赵东平、周自齐等人心喜的是今年收入不菲,而让他们心忧的是赵东云说明天的财政会议上,他希望各方面的工作能再上一个台阶,希望税收可以突破两千万大关!
第169章
农业税改革
  两千万税收啊,这可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任务!
  赵东云给财政体系下达的两千万税收任务并不是指今年的全部收入,而仅仅是指税收,也就是说不包含各官办企业的利润,也不包括政府卖地或者各种乱七八糟的增值收入,而仅仅是指农业税、商税以及关税等常规税收。
  而要达到两千万的税收,那么将军府下属的诸多行政部门就需要一起继续努力了!毕竟要加大税收除了财政体系自身的行政改革和税务改革外,农业和工商业自身的发展才是核心。
  所以出了赵东云的临时官邸后,被压下了两千万税收任务的赵东平看了眼周边几个人,然后道:“今后还得诸位同僚多多帮衬啊,明年这个时候兄弟我是死是活就得看你们的了!”
  一旁的邓嘉缜道:“赵兄这话就太客气了,大家都是同一个锅吃饭的,到时候赵兄交不了差,我们也好不到那里去!”
  赵东平却是摆了摆手,说实话他现在压力太大,心里头想的全是那两千万,所以语气也是有些平淡:“要完成两千万税收的任务,大头还得靠商税,今年商税这边少说也要收上一千万以上,不让根本就没办法凑足两千万!”
  邓嘉缜却是依旧笑容满面,为啥,因为奉天现在的工商业发展迅速,不说葫芦岛工业区那边,奉天其他地方的工商业也是发展迅速,去年只是开了个头就收到了四百多万的商税,今年走上正轨了再翻一番到一千万问题不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