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268

  这里头说的东西在赵东云看来,这个孟恩远完全是把骑兵部队当成了马上步兵来使用。
  而后头孟恩远还列上了各种骑兵的编制表,这些东西赵东云也就是看看而已,因为孟恩远列出的表格都是说到奉天第一骑兵镇、第二骑兵镇之类的了,这一镇骑兵就是五千多号人,按照孟恩远的这个计划,赵东云就得练出一万多号骑兵来。
  虽然这年头骑兵已经不算是最昂贵的兵种,所费远远不如炮兵部队那么多,但也不便宜啊,一万多号骑兵的人吃马嚼的你让赵东云到那里弄钱去?
  所以他看罢后就是放下了这份计划书,然后看着孟恩远道:“如今我们的困局你也是知道的,而我的性格也了解,所以就别遮遮掩掩了,说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孟恩远的这个计划书就跟后世民国初年的海军发展计划一样不靠谱,孟恩远拿出来也没指望赵东云能够批准,只是希望用来提醒赵东云,这年头虽然重机枪厉害了,步兵也成为了主力,但是我们骑兵也是不差的,依旧可以成为主力的,进而推动赵东云重视骑兵发展。
  现在赵东云这么一说,孟恩远也是一咬牙道:“大人,大力发展骑兵是必须的,如今我奉天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挤一挤再练两个骑兵营应该不成问题吧,到时候再从第三镇那边抽调一个营,再从第一混成协、第二混成协分别抽调一个队,如此勉强就能够组成一个骑兵协了。职部虽然不才,但依旧想为大人练出一个骑兵协来!”
第159章
骑兵和战马
  孟恩远虽然已经成为奉天第一混成协的统领,已经算是脱离了骑兵、步兵、炮兵这些小兵种的局限,正式迈入了陆军高层将领的层次,然而骑兵出身的他乃是如今苏系当中的骑兵领头人。
  在这种情况下,他支持骑兵发展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一个骑兵协?”赵东云听罢后依旧皱眉,说实话这些年来他并没有放松骑兵的发展,相反而还是比较关注的。
  比如他在锦州巡防营搞出来的“大队小营”制,就是为了让自己所辖的骑兵能够更好的融入现代化的陆军体制。
  由此不算,全国新军全体改制后,赵东云手下的第三镇骑兵部队也没有修改成为标准的骑兵标,而是采用了单独搞出来的大队小营制,什么叫大队小营制?就是把队一级从数十骑扩大到两百骑左右,一个营辖三个骑兵队,进而形成一个大约六百骑的骑兵营。
  这样一个营相当于清末新军编制的三个营,然而为什么说这种骑兵营还小呢?这是相对于骑兵标来说的,本来清末新军的骑兵基本战术单位是标,然而到了赵东云这里却是改为了营,营相对于标的规模来说就小了很多。其实所谓的“大队小营”制称之为“大队小标”制更为恰当。
  但是这样一来就编制以及称呼上就不太好办了,因为第三镇骑兵标可是辖有三个大编制的骑兵营呢,要是把营改称为标的话,那么第三镇的骑兵标就得改称骑兵协了,而这样公然乱改第三镇的编制称呼,是很容易被人指责为政治问题的,所以就干脆沿用了“营”这一级机构。
  当今各国骑兵编制上,一般已经没有骑兵营这种编制,通常是三到五个骑兵连组成大约五百到八百之间的骑兵团。然后再由两个或三个成骑兵旅,再过来就是四五个团组成的骑兵师了。
  然而在赵东云的编制里,因为沿用了营这个编制,所以导致后续的编制以及称呼都有所不同。
  按照孟恩远提出的编制计划,是以两到三个骑兵营组成骑兵协,两个骑兵协组成一个骑兵镇,简单说,孟恩远的计划编制表里是用“营”代替了“标”。因此对比西式骑兵编制的话,内容是一样的,只是称呼上有所不同而已。
  然而不管称呼怎么变,赵东云手下的骑兵发展都是遵循着当代主流骑兵的发展方向,不但编制采用最新的,装备上也清一色用福造88式骑兵步枪,甚至还大规模装备重机枪以及迫击炮,论起火力强度是远高于北洋其他镇的骑兵部队。
  由此可见赵东云是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骑兵的发展,然而这种重视对于孟恩远等骑兵将领来说依旧不满足。
  “大人,如今我军骑兵数量虽然不足,但是勉强也能够凑出一个骑兵协来了!”孟恩远继续劝说赵东云。
  不过赵东云却是依旧摇头:“第三镇的骑兵不能动!”
  为什么?因为第三镇不仅仅是他赵东云的嫡系部队,更是北洋六镇之一,换句话说也就是袁世凯的嫡系部队,重要性远远不是赵东云自己搞出来的那两个奉天混成协可以比较的,赵东云自己怎么折腾奉天的两个混成协都没事,但是第三镇那边赵东云要自己掏钱装备迫击炮,装备更多的机枪,甚至改动骑兵编制这些袁世凯都没有意见。非但没有意见,相反还会大大赞扬赵东云练兵有方。
  但赵东云如果说要把第三镇的部队调任出来,编入奉天地方部队里,那么袁世凯就有意见了,任何削弱北洋六镇嫡系部队的举动都是不可接受。
  要知道之前赵东云为了调第三镇一个步兵营到奉天第二混成协里充当核心战斗力,那可是向袁世凯花费了不少口水,并且允诺两个月内就重新补满第三镇缺额才争取到的,要不然袁世凯也是不会允许的。
  到现在调走一个步兵营没多久呢,就再去调走一个骑兵营?袁世凯肯定是有意见的!
  而且成立骑兵协这种事动作太大,花费大不说了,而且政治影响也会比较大,要知道赵东云手底下的骑兵编制都是和朝廷规定的新军编制不同的,这私底下搞没有什么,但是公然拿出来给人看不说,而且还大张旗鼓搞出一个骑兵协来,到时候上奏朝廷的话,你让练兵处和兵部的主官们怎么看待?
  “这骑兵协一事暂且作罢,以后有机会了再搞!”赵东云这个时候已经不准备听孟恩远的劝说和解释了,因为孟恩远、陈光远这些下属军官考虑问题的方向和赵东云就不一样。
  赵东云更多考虑的是政治影响,而孟恩远考虑的非常简单,那就是怎么加强骑兵力量!
  孟恩远听罢面露失望,不过他也是个厚脸皮的人听到赵东云否决了骑兵协一事还有从第三镇调遣骑兵的事,但是还有一样呢,那就是新练骑兵营。
  果然随后他就听赵东云道:“不过我军地处东北,所缺骑兵也不能少,这样,你第一混成协里再练一个骑兵营!”
  反正近段时间赵东云手下的骑兵部队已经发展的差不多了,然而赵东云向来也是个不喜欢守成的家伙,既然现有的五个骑兵营已经都成军齐备,也是时候继续新练一个骑兵营了!
  孟恩远听罢,当即脸色大喜道:“大人高见!”
  赵东云面色依旧没有什么变化:“别急着走,我给你批几个条子,然后去找各处办理吧!”
  孟恩远要再练一个骑兵营,就得需要军马、武器以及人员,而这些东西没有赵东云的条子可没办法从督练公所以及教育处、军械处等地方拿到手。
  练一个骑兵营,可要比练一个步兵营麻烦多了,其中的军械是最好解决的,战马次之,问题是骑兵,要招募骑兵的话,最好是筹募那些马术娴熟的人,什么土匪啊、牧民啊之类的都可以,但如果是寻常农民子弟的话招募过来还得训马术,等把他们训练到成军的话,黄瓜菜都凉了,所以这几年赵东云手下扩编骑兵部队,一般都是招募骑术娴熟的新兵,很少招募普通新兵的。
  战马的话有好几个途径可以解决,一个是通过正规途径走朝廷的路子要军马,当然这得给钱,一个就是直接在地方购买,东北马匹不少,而且临近的蒙古马匹更多,仅仅从这两个途径来说就可以知道地处北洋的北洋新军以及各省旧军都是不缺马匹的,当然南方新军就另当别论了。
  然而不缺不代表有好马了,北洋各镇所能够获得的战马普遍都是蒙古马,这种马虽然勉强可用但是距离优良乘骑战马还是比较大的。
  军用马匹分很多种,从用途上可以分为乘骑用马、驮马、挽马等,其中用量最多的实际上并不是乘骑用马,而是驮马和挽马,后者主要充当部队的后勤用马,驮运山炮、机枪、弹药、挽拉野战炮、辎重马车等。
  所谓的骡马化就是特制运用大量马匹充当后勤主力。
  在北洋各镇中,后勤用马不是问题,蒙古马虽然不适合冲锋作战,但是拉拉车驮运货物还是可以的,不过作为乘骑用马就要逊色一些的,远远不如俄国骑兵所用的顿河马、日军的盎格鲁诺尔曼马也就是后世国人俗称的“东洋马”。
  不过从现今骑兵的发展而言,蒙古马虽然在速度、重量以及爆发性等都不如这些传统的优良战马,但是它却拥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优势,那就是其优良的耐力。蒙古马完全可以让骑兵进行长途的远距离机动,而这一点是世界上其他种类的战马所无法比拟的。
  而这种优势在骑兵逐渐成为骑马步兵的时代下更为突出。
  赵东云手下的骑兵以及后勤部队虽然以蒙古马为主,但是也有少量的其他血种的马匹,比如俄国的顿河马就有二十多匹,日本的盎格鲁阿拉伯马也有十多匹。
  其中日本赠送的那十多匹盎格鲁阿拉伯马,乃是比盎格鲁诺曼底马更优良的乘骑用马,在日军中向来充当高级军官乘骑用马,这十多匹盎格鲁阿拉伯马乃是日军赠送给赵东云私人的马匹,随后被赵东云分送给陈光远等高级军官充当乘骑用马使用。
  可惜这些盎格鲁阿拉伯马都是被去势了的,不能用来配种,不然的话赵东云手下就有可能得到一种优良乘骑用马了。
  至于那二十多匹顿河马却不是俄军现役的军马,这些马匹可都是赵东云前几年派人从俄国以私人名义高价购得十多匹种马,其中有两匹公马以及十三匹的母马,还有这两年新生的八匹小马。
  这些顿河马可是被赵东云寄予厚望,期冀能够从中得到大量优良的顿河马的同时,也是希望能够用顿河马给蒙古马配种,进而培育出更适合中国地形的马匹来。
  其实赵东云一开始是想到得到日本人的盎格鲁诺曼底和盎格鲁阿拉伯马,但是人家日本人送他十几匹阉割之后的公马没有意见,但是种马就死活不肯给了。
  其实如果赵东云愿意的话,他也可以直接跑到法国甚至英国等地引进优良种马,不过引进后一样还得自己进行培育、杂交,花费时间太长而且也未必能培育出比顿河马更优良的马匹来,所以他干脆就把中心放在培育顿河马上头去了。
  虽然目前赵东云手下的骑兵或者说整个北洋新军都比较缺乏优良战马,但是北洋的整体骑兵部队规模也不算大,勉强还是可以应付的,至于用于后勤部队的挽马倒是不缺。
  相对于发展骑兵的复杂和麻烦、发展炮兵的昂贵,赵东云要扩编几个步兵营的话就简单多了!
第160章
奉天讲武堂
  从古至今,步兵都是各兵种当中最为廉价的兵种,这一点在进入近代后更为明显,一个体质良好的农民在经过三个月左右的训练后,再给他一支步枪,那么一个合格的步兵就这么产生了。
  如果时间紧急,甚至经过还能进一步压缩训练时间,历史上有着不少只匆忙训练了一个月的士兵就走上战场的例子。
  赵东云扩编手下军队的过程中,别看步兵最多,但是扩编步兵却是最简单的,其他的工程兵和辎重兵都是技术性兵种。训练起来难度非常大,而炮兵除了是技术兵种更是需要无数金钱堆积的兵种,别的不说单单是一营十八门火炮再加上给这十八门火炮准备的库存炮弹,就得好几十万两银子。
  骑兵花钱虽然不如炮兵那么多,但是也比步兵贵得多而且骑兵这玩意对地域、兵源素质要求太高,也好在赵东云是在北方,如果是在南方的话就算有钱也建立不了骑兵部队。
  而步兵的话就是简单多了,只要有钱,其他问题都不算大!
  “第二混成协需要新编三个营,然后第三镇那边也需要补充一个营,这样加起来我们短时间内就要练出四个步兵营来,这对你们的募兵工作是个考验,可不能放松了!”赵东云如此对林永权说。
  身为负责整个奉天地方部队以及第三镇募兵、新兵训练的林永权,他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要让赵东云满意。
  “我已经给直隶和山东那边的几个征兵点去了电报,让他们尽快选送一批合格兵员来补充第三镇缺额,此外在我们奉天各地也已经设立征兵点,不但在辽西,在辽东地区我们也是设立了相关的募兵机构,到时候招募三千人用来补充第二混成协的缺额应该不是问题!”
  “此外这一次我让老孟再练一个骑兵营,届时你也要做好工作,把合格的骑兵兵员准备好!”赵东云如此交代着。
  然而林永权却是略微皱眉,步兵以及炮兵工程辎重等兵员都好解决,但是这骑兵的兵员却是不那么好解决的,当即沉思了会后道:“我会吩咐下去,派人到蒙古附近募兵,看看能不能招募当地牧民子弟!”
  说到这里,林永权想了想后又道:“大人,近期有不少绿林人士欲投效我军,其中有不少都是骑术好手,你看是不是可以从里头择优挑选一部分人?”
  “土匪?”赵东云听罢眉宇微皱,他手底下的土匪可是不少啊,奉天两个混成协里头的两个骑兵营、一个步兵营可都是原来的土匪改编而成,其中吕双枪的骑兵营虽然这几年已经被大力整顿多次,但是依旧带有不少的江湖匪气,这让赵东云一直都是有些不满。
  不过很多事情是不能只考虑自身喜好的,虽然他对土匪没有什么好感,但是有土匪来投效,从肃清奉天土匪、保境安民的角度来看,如果的确是堪用的也可以勉强收进来。
  所以沉思了会后道:“关于接受当地土匪一事,要尽量谨慎,如果素质不错也真心想要吃军粮的也可以收进来,那些痞子懒人就不要了,还有要记得收进来可以,但是绝不能给他们独立编制,收进来后一律先入新兵营,然后打散任职!”
  赵东云对接纳大规模的土匪投诚向来没有什么积极心思的,这几年来虽然也接纳了吕双枪、石阳以及张作相、冯德麟等人,这都是有着特殊条件限制的,至于其他什么大小土匪赵东云基本是不搭理的。
  那些普通土匪愿意放弃从匪生涯来当兵吃粮的话,如果身体素质不错,马术不错的话,也勉强收了,如果是那些土匪头领试图依靠手中的百十个土匪就想谋得什么进身机会的话,那就是打错算盘了。
  这么多年来,真正靠这种机会上位的一个都没有!
  吕双枪是被打的投降,最后赵东云看在他能力不错的份上才提起来重用的,而石阳这个人则是早期就一股脑投靠过来,属于主动投靠,而且能力也还可以所以也就一直用着。而冯德麟其实并没有投诚赵东云,他之前就被增祺招抚,赵东云就任盛京将军后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赵东云的手下,不管他愿不愿意!
  而张作相等几个原来张作霖的手下就更干脆了,他们是拿着张作霖的脑袋阵前投诚的,就算是做戏也得给他们一官半职。
  所以这么多年来,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凭借手里的土匪实力获得赵东云招抚进而登上高位的。
  不招抚也不代表着赵东云会放任奉天境内的土匪横行,辽东那边他暂时管不了,但是辽西里头他可就不客气了。
  经过1904年初的一番打击后,当时辽西的土匪几乎被一扫而空,然而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后,辽西土匪又是逐渐增多,面对这种情况赵东云一方面是处于维护辽西治安,保护商道等因素,另外一方面也是本着练兵顺便缴获土匪钱财的想法,所以就是在六月份发起了规模浩大的“剿匪行动”。
  西至山海关,东至新民、辽中,东南至营口,北至彰武等地,以锦州为核心赵东云陆续派遣多个方向的剿匪部队,清剿任何非官方武装历练,甚至一些地方自卫武装都被要求缴械。
  总之赵东云所要的就是在辽西除了他赵东云外,别人就别想再拥有一枪一炮,土匪不行,地主们的自卫武装同样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