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268

  身旁的林永权和陈光远等人这个时候已经是迫不及待的道:“恭贺统制大人!”
  赵东云强忍着脸上的喜色,然后摆了摆手:“都是自家人,都不用客套了!”
  孟恩远脸上有些说不出的滋味,他年初的时候看见赵东云不过二十几岁就成为一些统领而颇有不服,然而现在人家赵东云已经是升到了一镇统制之位,如果说赵东云之前只能算是半只脚踏进北洋第一梯队的话,那么现在的赵东云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梯队的北洋高层了。
  而他孟恩远呢,将近五十岁的人了还是个标统,这比起来得气死人。
  不过孟恩远心里头不是滋味,但是在这当口自然是不敢胡乱说话的,当即也是堆起了笑容:“大人一手创办我第三镇,如今坐这统制之位是众望所归啊!”
  赵东云面对一众手下们的祝贺恭维,也都一一受着,然后把眼光再一次落在了手中的电报上,这一次袁世凯除了任命赵东云为第三镇统制外,还任命段祺瑞署理第四镇统制之位。
  这种情况如果是放在上半年以前,是断然无可能出现的,因为那个时候赵东云还是段祺瑞手下的人马了,但是今年夏天因为第三混成协的成立,导致段祺瑞掌控右镇的愿望落空后,他们两人的联盟关系可以说已经是结束了。
  这一次成立第三镇和第四镇,袁世凯也不好继续让其他派系联合起来打压段祺瑞了,所以就大笔一挥让段祺瑞署理第四镇统制。
  至于赵东云担任第三镇统制,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第三镇将会是从第三混成协扩编而来,如果这个第三镇统制不是赵东云而是空降其他人过去任职的话,就会出现诸多问题,而现在是北洋扩军的紧要关头,袁世凯可不希望出现任何问题,以求稳为重的袁世凯也就是不再顾忌赵东云的年龄和资历问题了。
  反正这几年北洋是越来越年轻化,已经有几个留学回国、三十岁不到的军官担任标统了,这一次扩军之后估计还能出现除了赵东云外,还会再出现几个年轻协统,此时让赵东云担任一镇统制也就不显得那么碍眼了。
  送走了一群脸上笑呵呵,同时也是充满了期待眼神的手下们,赵东云转身回了书房,准备给袁世凯发报,除了表达感谢信任之类的话外,他还依照北洋惯例开始举荐新成立的第三镇各部主官人员。
  北洋这体系如果说袁世凯决定的是各镇统制人选,那么镇下属的协统、标统、管带之类的大多都是各镇主官决定,当然协统人选袁世凯有时候也会亲自决定,不过大多时候还是会参考各镇主官的意见。
  第三镇成立后将会有第五协、第六协两个协编制,两协之下第九标、第十标、第十一标、第十二标四个步兵标,此外还有炮队第三标、骑队第三标。
  对于这些部队的主官人选,赵东云早些时候已经有了腹案,首先是骑队第三标,这个不用改变,继续用孟恩远即可。炮队第三标的话,原有炮队第三营管带刘廷贵能力还算不错,可以提起来任职炮队标统。
  两个协统嘛,其中之一肯定得给陈光远,此人虽然早些时候和自己不对头,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第三混成协的中坚高层军官,往远了说此人资历不比赵东云浅多少,能力不弱的同时这半年来也已经多次表达了投靠之意,正所谓投桃报李,人家放下了身段投靠你,你总不能把人家晾着不是。
  所以安排他升任第五协协统的话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另外一个协统的人选就不太好安排了。
第099章
第三镇之扩编
  安排了陈光远外,再过来就是自己的两大嫡系军官裴连英和孔眺北,这两个人也都是新建机枪营时期就跟着他的老人,并且都是担任了帮统位置,现在让他们转正是刚刚好,于是这孔眺北担任第九标统带,裴连英担任第十标统带。
  再过来就是原第十标第一营管带顾蓝玉,此人也是赵东云的嫡系,自然得提起来,先让他担任补充标改编的第十一标统带。
  然后还有刘富有,这人练兵能力不错,打仗也凑合,在九月份的剿匪作战中居功甚伟,可以提起来当新建的第十二标统带。
  至于林永权,赵东云虽然对他的能力感到不满,但好歹是自己手下的头号大将,自然不能放着不用,所以大笔一挥直接提名为第六协统带,不过他资历和年龄以及能力都不算出色,袁世凯会不会批准倒是个问题。
  其他第三混成协原有的各科比如教育科,执法科等一律升级为处,各科长升任各处总办。
  除了两个协统和六个统带外,剩下的二十几个管带赵东云自己决定一部分,然后再让手下们推荐几个人上来,毕竟人事权力这东西也不可能全部自己一手掌控,有必要适当的下放一部分,毕竟陈光远他们以后都是一协统领了,要是提拔个管带都办不到的话也是不太好。
  次日,赵东云就是通过长电报举荐了第三镇的各部主官人事任命,袁世凯对于大部分都批准了,但是却驳回了林永权担任第六协统领的举荐,并号称将会从北洋诸将中另遣一员去任职第六协统领。
  对于这个结果,赵东云是不觉得意外的,林永权的资历和能力都不算太出色,而如今北洋军内部一大堆资历深厚,能力出众的军官们等着上位呢,其实如果不是赵东云举荐的话,裴连英、孔眺北他们都不可能顺利当上一标统带,毫不客气地说就算是刘富有等几个营官都比他们有资格当一标统带。
  “不要灰心,这一次没准以后还会有机会的,回头我给你举荐一个镇参谋官的位置,然后你继续兼管教育处,先积累一两年的资历,以后再升上来就不怕别人说什么了!”面对沮丧无比的林永权,赵东云也不得不好言安慰。
  但是他也没办法改变袁世凯的决定,统带、管带这些他还可以决定,但是协统这个位置他就只有举荐的权力了,以林永权的资历和能力来说袁世凯不批准是很正常的事情。
  林永权心中虽有不甘,但是也只能是叹了一口气:“劳烦大人了!”
  既然自己当协统无望,林永权倒是好奇谁能够到第三镇来当第六协的统领:“不知是那位过来任职第六协统领?”
  赵东云摇头:“这事还不太清楚,估计要等上几天才能知道了,现在保定那边乱套的很!”
  这能不乱嘛,扩军四镇的计划里头,虽然袁世凯快刀斩乱麻决定了第三镇和第四镇的统制人选,但是对于协统、统带等位置袁世凯一般都是放手给手下人去争的。
  第三镇由于情况比较特殊,它是从第三混成协扩编而来,加上远在锦州自成体系,所以也没有出现外人前来争夺的情况,因为他们知道来争也争不过。
  但是第四镇就不同了,这个全新成立的第四镇尽管统制是段祺瑞署理,但是也防不住群狼争夺,就跟当初赵东云的第三协一样虽然当时这个第三协算是段祺瑞和赵东云派系的,但是王英楷,冯国璋他们还不是一样扑过来争统带、管带的位置。
  所以保定这几天是热闹得很,基本都集中在争夺第四镇的诸多位置上来了,如今第三镇也空出来一个第六协协统的位置,所以就进一步刺激了各派系的争夺。
  身为第三镇的当家人,赵东云自然不能置身事外,既然在第三镇内部找不到可以担任第六协统领的人,那么就找和自己交好的人,他首选考虑的就是徐邦杰,他是赵东云在武卫右军的老同事了,而且这几年来私交一直保持的不错,此人乃是老北洋,资历十足。不过也有缺点,那就是此人属于传统军官,并不是北洋这几年来大肆栽培的新式军官,所以想要把他调过来当一协统领,难度比较大。
  第二考虑的就是曹锟,没错就是历史上那个大名鼎鼎的曹锟,虽然此人名义上属于王英楷派系的人,但曹锟和赵东云的私人交情相当好,赵东云在保定举行的多次少壮派军官聚会中,曹锟可是每次必到,而且还会帮着邀请同僚,而且说实话赵东云对他感觉相当不错,觉得这个人够爽快。不过这人爬的不比赵东云慢多少,现在已经是京旗常备军第一协统领了,要想让他放弃在京旗常备军的努力到第三镇来,难度很大,而且曹锟的一举一动也会影响袁世凯对京旗常备军的布局,所以想要挖过来的难度非常大。
  第三考虑的就是何宗莲,和前两者一样,此人也和赵东云保持了比较好的私交,这个何宗莲能力也算有,而且还没有和曹锟那样爬到协统位置上头,所以要挖这个人过来任职第六协统领,可行性非常高。
  以上三人优劣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和赵东云有着良好的私人交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啊什么的反倒是其次。
  当赵东云把这三个人的名单举荐上去后也就没怎么关注了,毕竟他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得袁世凯来决定了。
  袁世凯并没有让赵东云,段祺瑞他们等多久,不用几天就是迅速确定了三个协统的人选,第四镇的先不去说,而第三镇第六协统领的人选却不是赵东云推荐的任何一个,而是赵东云先前没有想到过人的人,他就是王占元!
  王占元是谁?王英楷手下的头号嫡系,就跟以前赵东云在段祺瑞派系内的地位差不多,听到是这个人过来当第六协统领,赵东云一下子就黑了脸色,看来保定那边看我不顺眼的人还是不少嘛。
  赵东云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个王占元被派过来不仅仅有王英楷的出力,肯定也会有段祺瑞,冯国璋等人的默许,要不然袁世凯是不会把赵东云举荐的三个人都排除掉而选择了王占元。
  王占元是王英楷的人,如果王占元想要当上第六协统领以完成从统带到统领的跨越,那么王英楷肯定是会鼎力支持的。
  如果放在以往,段祺瑞和冯国璋等人肯定是会举手反对,但是现在的情况和以往已经不同了,自从赵东云成为第三混成协的那天起,赵东云就不再是段祺瑞的手下了,现在的这个第三镇也和段祺瑞没有什么关系,而是赵东云的势力所在。
  不管以前赵东云和段祺瑞是什么关系,但是现在他们却是已经成为了同为第一梯队的竞争对手,就算还勉强保持着以往的交情段祺瑞不会给赵东云故意使坏,但是段祺瑞同样乐于看见王英楷派人到第三镇进行渗透。
  冯国璋和王士珍的心思也是抱着看戏的态度,所以才会导致赵东云举荐的三个人都没能成功,竟然是让王英楷举荐的王占元获得了这个职位。
  面对这个结果,赵东云心情自然好不到那里去!
  下头的陈光远看着赵东云脸色不妥,已经以赵东云派系中坚自居的他出言道:“那王占元之前不过在京旗常备军第一标当了半年统带而已,如此资历就敢来我第三镇任一协统领,王大人倒也够胆气了!”
  一旁的林永权更是不服气,他当不上第六协的统领就是因为资历太浅,但是他资历就算再浅,也是当过新建机枪营帮带,去年开始就任职第三协参谋官、第三混成协参谋官并兼任教育科科长一职,后来又兼任补充标统带,可以说从头到尾都参与了第三混成协的组建工作,这资历虽然和其他北洋老资格军官比起来欠缺了一些,但也比一般的标统深厚了。
  然而这个王占元虽然挂着王英楷嫡系心腹的名头,但他自身资历却是比林永权好不到那里去,之前只是个第一镇的步营管带,今年才去京旗常备军的曹锟首先担任第一标统带呢,现在就一举爬到无数自身统带的上头任职第六协统领,不怪林永权不服气。
  不过王占元虽然资历一般,但是架不住王英楷在后头死命的举荐他啊,加上段祺瑞和冯国璋等人的默许,所以才让他成为了第六协的统领。
  “此时不管怎么说,都已经定了下来,诸位勿需再议,现在王统领还在保定没过来,不过第六协的编练工作不能延后,在他来之前先把第十一标和第十二标的架子给搭起来!”赵东云虽然心中对王占元的任命不满,但是也没有办法改变袁世凯的决定,但是他却是可以当王占元当一个傀儡协统。
  第三镇乃是赵东云的根基所在,他断然是不会把第六协整个都交到王占元手中去的,反正下面的统带、管带清一色是自己的嫡系,王占元过来如果安安分分呆着混资历等调走也就算了,如果试图掌控第六协,那就不要怪赵东云把他扔到一边自己玩了。
  纵然出现了王占元这个不和谐因素,但是第三混成协扩编为第三镇的进度却是没有丝毫慢下来,几乎是刚接到扩编的命令,甚至袁世凯那边的军费还没有拨下来呢,赵东云就已经开始了扩编工作。
第100章
王占元到来
  第三混成协要扩编为第三镇,虽然有北洋和朝廷出钱,这扩编所需的经费不用担心,但是并不代表着说扩编就扩编了,同样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兵源,第三混成协要扩充为第三镇,至少需要新建三个步兵营、两个炮兵营以及一个辎重营、一个工程营,这里头暂时还不算迫击炮部队,因为第三镇内的迫击炮算是赵东云自己搞的编外部队,并不在北洋常备军的正规编制里头。
  以上新编诸营至少需要四千人以上的新兵,如此庞大的缺额对于赵东云来说也是一件头痛事。
  第二就是军械,北洋和朝廷户部虽然会给第三镇的扩编经费,但是有钱不代表有军械啊,北洋目前依旧算是一个整体,所以军械采购上是袁世凯统一规划,各部队具体负责,比如火炮就是袁世凯亲自采购再分配给各镇,大批量的步枪采购也是由袁世凯亲自负责,然后进行分配。
  不过只有在涉及大宗采购的时候袁世凯才会亲自负责,后续轻武器的消耗补充,消耗所用的炮弹,子弹,还有军服军被,粮食等生活物资的采购等等一般都是由各镇自己负责。
  现在北洋的火炮、机枪主要是从德国进口,今年新编的第二镇所采用的火炮就是德国克虏伯的新式管退火炮。现在第三镇、第四镇所缺的火炮、机枪同样会从德国进口,这一批订单至少上百门火炮,数万颗炮弹以及数十挺机枪,总价可是数百万银子,如此大宗的采购自然是袁世凯亲自负责。
  这第三镇想要获得火炮,少说也得等三个月以上。
  而步枪方面袁世凯就不怎么亲自管了,由于秋天的时候袁世凯和张之洞联手推动已经把88式步枪定为了全国制式步枪,而福元机器厂又是北洋的唯一步枪供应商,所以各镇缺枪了可以直接去福元机器厂购买。
  然而这里头就有问题了,福元机器厂刚建立不过一年多时间,现在的福造88式步枪产量远远没达到设计水平,在十月份的时候产量只有日产三十支左右,预计到明年三四月份才能够达到日产五十支的设计水平,哪怕是如今福元机器厂为了应付几乎整个北中国的步枪订单已经采取加班制生产,但是加班后的日产量依旧只有五十支而已。
  如此一个月产量才一千五百支左右,然而福元机器厂却是要供应几乎整个北中国的步枪,创办一年多来,它不仅仅收到了来自于北洋常备军的大量订单,同样还收到了来自北方各省诸多旧军的步枪订单。
  这种情况在朝廷正式确定88式步枪为制式步枪后更为严重,作为中国仅有的三个能大规模量产88式步枪的厂家,加上福造88式步枪性能可靠,三十两一支的价格也比湖北枪炮厂和江南制造局那边略微便宜,所以各省是蜂拥而来,订单几乎堆满了案桌。
  订单众多而产量又有限,那么要想顺利提到货也是不容易的事,第三镇以及第四镇的一万多支步枪,再加上各省旧军的数千支步枪的订货,足够让福元机器厂生产到明年夏天去了。
  就算赵东云是福元机器厂的大老板,但是也不好把自己的订单全部挪到前头去,毕竟军械订单这种事政治含义太浓厚,袁世凯是不会允许新成立的第四镇要三四个月以后才能领到步枪的。
  如此算下来,那么就代表着未来三个月内,第三镇的扩编是很难得到大批量的军械支撑,只能依靠老家底来训练,不过好在第三镇有着好几千支旧枪的库存,这先用旧枪训练者勉强也可以,等福元机器厂那边的福造88式步枪生产出来了再换装。
  人员和军械,这两个就是第三镇要扩编所面临的大问题,但是没人没抢就不能不扩编了啊!
  “永权,这招兵的事还得你亲自去办,别人我都不放心!”赵东云丝毫没有掩饰他对林永权的信任,尽管赵东云已经感觉到他的能力可能有所欠缺,但是作为赵东云手下的头号嫡系,他依旧是赵东云最为信任的人。
  这招兵一事远远要比购置军械更重要,别人去招兵赵东云是不放心的。
  “永权知道,我这两日把事情安排妥当就启程南下,直隶那边兵源估计是不多了,到时候我直接去山东,尽快募足所缺新兵!”林永权毫不犹豫道,并且脸上带有兴奋之色。
  这一次没能当上第六协统领,林永权心中虽有不服,但是被王占元给抢了也没办法,但是既然带不了兵,那么他就得把教育处的新兵招募以及训练一事给抓牢了,只要把这些权利抓住,那么他这个镇参谋官兼教育处总办依旧是实权在握,等积累一两年资历后,再有赵东云再后头推自己一把,未必不能去争一争一协统领之位。
  赵东云道:“虽然说这一次的募兵重点是在山东,不过直隶的河间、正定两府也要去一趟,去看看军属,做好军民沟通工作,力争让更多的河间、正定子弟来参军。募兵的时候,适当招揽些文人,现在镇本部和两协本部都还缺几十号的文案清书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