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校对)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68

  所以满清政权之所以会灭亡,不在于什么民族啊,阶级或者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因为它是笨死的……
  扯远了,言归正传。1902年的东北局势因为俄军迟迟不执行第二期撤军而变得紧张起来。
  去年一度掀起扩军备战气氛的日本再一次被挑动了神经,把扩军备战的步伐加快了众多,这里得说一说,日本的扩军备战也是影响了北洋新军在扩军过程中的军械采购。搞的袁世凯没办法继续采购日本的便宜火炮,只能高价向欧洲进口。
  毕竟就算有一个福元机器厂可以提供步枪,但是扩军不仅仅需要步枪,还需要火炮呢!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东北局势的持续紧张也是让袁世凯得到了扩军的时机,只有东北局势紧张了,袁世凯才能够说自己手底下的兵力不够用,必须扩军再扩军,在扩军过程中挪用其他方面的资金甚至直接裁撤那些旧军以挪用旧军军费也就没人敢说什么了。
  而扩军对于整个北洋体系来说,好处多的很,别的不去说,但赵东云自己就是升官又升官啊!
  因此从赵东云的个人角度来看,其实俄军拒绝撤出东北,把东北局势挑动的越来越紧张,是大大有利的!
  就跟后世里日军发动七七事变侵华后,国内有人挥洒着鲜血举起枪支死战,有人为存私立避战而走,也有人高喊天赐良机鼓舞欢庆一样。
  一件事是好是坏,不同的人置身于不同的角度来看是不一样的。
第059章
福元造步枪
  基于东北的局势持续紧张,袁世凯再三向朝廷上奏说手中兵力不足,请求朝廷拨付更多的资金用以添练新军。
  袁世凯哭着喊着说穷,最后虽然拿到手的不多,但是也从朝廷身上割了一块肉下来用以编练新军。
  以直隶一省的税收而言,是绝对无法负担起众多北洋新军所需的军费的,所以这北洋新军所需的经费并不是如同后世人想象的那样是袁世凯一手支撑的,而是有半数都是清廷户部所拨,有三成左右是从南方各省支援的,直隶这边其实只拿出了两成左右而已。
  有着袁世凯撒泼打滚筹集军费,下面的那些北洋军官们练起兵来自然也就更放心了,至少不用担心士兵没有饷银,军械方面也不用担心继续用老式的单装步枪了。
  而在北洋新军所用的诸多新式军械中,除了日本军械、德造军械外以及江南、湖北各制造局所出的火炮、枪支外,也是第一次出现了福元机器厂上的军械产品。
  1902年底,袁世凯正式对福元机器厂下了第一批订单,订购了两千枚手榴弹以及两百支88式步枪,这虽然只是小批量的订单,但依旧让北洋新军第一次出现了福元机器厂的产品。
  这点订单虽然说利润极其有限,但是却让福元机器厂的管理层看到了未来的盈利希望,一方面是加大了对88式步枪的改进设计投入,同时也是投资进行了迫击炮的研发。
  而更重要的是,福元机器厂不满足于现有的设备规模,并且把眼光投向了北洋机器制造局里的大批机器设备,并且赵晨滨等人是直接找上了赵东云,让他想办法把这一批设备给买下来。
  这个要求却是让赵东云有些头痛,因为那可是北洋机器制造局的设备啊,虽然说因为庚子事变北洋机器制造局已经被毁了,但是去年开始袁世凯也是打算重建北洋机器制造局,甚至还打算再加几十万两银子购置设备扩大规模呢。
  只是后来因为赵东云搞出来一个福元机器厂,所以袁世凯暂时也就放下北洋机器制造局的重建工作。
  然而就算是放缓了重建工作,但是这北洋机器制造局终归是要重建的,在这种情况下赵东云想要说服袁世凯放弃北洋制造局的重建工作,并且把设备卖给福元机器厂,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福元机器厂现在还没进入量产吧,这购置设备扩产所需的银钱那里来?”袁世凯并没有和赵东云想象的那样直接拒绝,而是问起了福元机器厂的资金问题。
  在袁世凯的心里头,这福元机器厂的钱来的也太容易了吧,去年夏天的时候不用一个月功夫就不凑齐了八十多万两银子,然而现在半年多时间过去了,这福元机器厂每一天都在赔钱进去,但是半点利润都没能产生。这种情况下竟然还想要再一次购置设备扩大生产,这让袁世凯有些怀疑了,莫非赵东云的钱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赵东云也是有些尴尬,这福元机器厂虽然说他是大股东,别人都说这福元机器厂是他拥有的,但他却是个不管事的甩手大掌柜,福元机器厂的具体管理是由董事会进行管理的,真正主事的是董事长赵晨滨和总经理道格尔等人。
  他们说现在还一毛钱都没有进账的福元机器厂前景良好,急需扩大投资规模增产,赵东云也不好说直接拒绝。
  只能道:“福元那边是准备向几个银行和票号进行借款!”
  袁世凯听罢却是皱眉:“借款,如果向外商借款的话,难保福元不会落入外人掌控!”
  他一边皱眉一边说着:“如今福元根基未稳,即便是借国内票号的银钱也需要慎重!至于购置机器的话,我再详细问问,到时候会给你一个答复的!”
  “不过话说在前头,如果北洋的设备被福元卖了又迟迟无法供应弹药的话,届时就不是区区几十万两银子的事情了!”
  袁世凯并不介意那些福元买走这些机器设备,实际上现在的北洋机器制造局重建比历史上已经困难许多,历史上袁世凯是投入了几十万两银子购置新设备后加上那些老设备才能把北洋机器制造局重建起来,而由于福元机器厂的出现导致他没有给北洋机器制造局投资,所以单凭那些老设备要重建的话,难度非常大,而且重建起来后也无法生新式产品了。
  所以卖给福元机器厂也是可以的,问题是福元机器厂必须形成产量,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供应北洋军所用。
  福元机器厂的扩张行动非常快速,当得到了袁世凯的默许后,福元机器厂出资三十万两现银购置了还在天津内维修的北洋机器制造局的老旧设备,这些老旧设备主要用于黑火药、栗色火药、无烟火药、子弹、炮弹以及各种半成品的生产。
  这些东西对于刚成立不久的福元机器厂来说主要是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使得福元机器厂可以生产黑火药,同时也可以扩大无烟火药的产量,同时扩大子弹的产量,增加炮弹的生产!
  但是这些设备也不是那么好拿的,这福元机器厂刚接手设备呢,赵东云就是接到了袁世凯的话,要求福元机器厂尽快建立6.5毫米子弹的生产线,以供应北洋军内的日式步枪的子弹消耗。
  同时也是给福元机器厂下了一批五十七毫米、七十五毫米炮弹的订单!
  要是能够生产出来是你好大家好,如果搞不出来袁世凯可就要生气了,随着福元机器厂的规模扩大,随着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重建化为泡影,袁世凯已经是把福元机器厂视为北洋的核心兵工厂,至于它是商办还是官办对于他来说都没有区别。
  在福元机器厂接受北洋机器制造局老旧设备的时候,时间也就迈过了1903年!
  年初,袁世凯花了大价钱从日本采购的大批军械终于抵达,并成批量给北洋常备军左镇、京旗常备军换装,看着成堆的军火赵东云只能流口水了。
  他的第三协虽然也招了两千多人,但是手下的士兵都还在用各种老式步枪呢,而且是乱七八糟的什么枪都有,他手下两千多人现在装备主要以马蒂尼步枪、单装毛瑟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的黎意步枪和快利步枪。值得一提的是前面三种都是后装单发步枪,而后面的快利步枪却是中国批量生产的第一款新式连发步枪。
  这种枪是江南制造局在曼利夏等步枪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而来,不过尽管有着中国第一的名头,但其设计非常糟糕,质量又差,导致很多部队宁愿使用老式的单装步枪也不愿意使用这种快利步枪。
  江南制造局这二十多年来以生产垃圾货色闻名,1884年到1890年生产的林明登步枪就以价格昂贵不说,还容易走火闻名,积存一万多支都没人肯用。然后1890年到1892生产的黎意步枪也不咋地,随后生产的快利步枪也是款没人肯用的坑货,最后被迫停产快利步枪,转产88式步枪,只是生产出来的88式步枪在可靠性上也远不如湖北枪炮厂的产品,更不用说和原装货相比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其实这几年汉阳厂那边生产的88式步枪质量也不咋地,历史上评价是价高质次。
  而赵东云这边也是没办法,他手里头也没有更好的枪支了,现在只能先用这些破烂货训练着先。
  毕竟第三协不可能装备太长时间的旧枪,不用一两年功夫肯定是要换装新式步枪的,而预定换装的步枪都已经确定了下来,那就是福元机器厂生产的88式步枪,现在的话只是用老枪训练新兵勉强也能凑合。
  二月份下旬,赵东云的第三协终于是接受了第一批的福元机器厂生产的88式步枪两百支。
  这两百支步枪是福元机器厂那边小规模试生产的产品,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一切是沿用德国原装88式步枪的设计,也就是后世人所熟知的那种款式:老套筒。
  “终于领上新枪了,这以前用惯了连发快枪再用那些老枪可真不习惯啊!”林永权熟练的拿起一只88式步枪,装填子弹,然后连续开枪射击,动作非常流畅。
  “怎么样?打起来还顺手吧!”一旁的裴连英也是过来试用新枪:“这种88步枪我以前也用过,虽然打起来毕竟费劲,不过好歹是新枪,比那些单装的老枪强多了!”
  “这后坐力是大了点,比日本的三十年式要大多了!”林永权放下手中的枪,此时还在揉着肩膀,显然对88式步枪的巨大后坐力还是有些不太满意。
  此时,一旁的陈光远也是过来:“现在福元厂那边既然已经开始生产了,估计我们不用多久能全部换上新枪了吧!”
  陈光远虽然和赵东云算是死对头,但那不管怎么说也算是第三协的内部矛盾,而且还是被段祺瑞、王英楷等人挑动起来的外部矛盾,而现在的枪支换装问题却是关乎第三协成军的整体利益,他关心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光远道:“据我所知,这福元厂乃是统领您家的厂子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量产啊?”
  赵东云对陈光远并没有个人上的厌恶,而派系之争也不是天天挂在脸上的,当即也和气道:“福元厂那边现在还只是小规模的试生产,要真正的量产恐怕还得明年,不过就算是试生产,从这个月开始也能出枪三四百支了,而且是一个月比一个月多,按照我们第三协所需的量来看,顶多也就半年!”
  赵东云的话让一群下属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而他不知道的是,自从得知福元机器厂开始小规模试生产后,袁世凯就已经是把扩军的步伐再一次加快!
第060章
马队右标
  从1901年冬天到1903年初为止,袁世凯的扩军以北洋常备军为主,通过各种手段扩编了北洋常备军左镇的两个步兵协以及相应的炮兵、工程兵、辎重兵以及北洋常备军右镇第三协。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北洋常备军目前还没有进行骑兵的整编,不管是左镇还是右镇,暂时都没有编练大规模的骑兵部队。
  这里头主要是因为骑兵相对于步兵来说更难编练,步兵可以在短短几个月内从零开始建立,然而骑兵就不行了,从头建立骑兵部队的难度极大,所以导致北洋新军内的骑兵编练一直非常缓慢。
  此外直隶省内还有不少旧军马队,相对来说旧军里的步兵、炮兵虽然不咋滴,但是骑兵多少还能看得过去,所以也就暂缓了骑兵部队的编练。
  当然最主要的是:袁世凯没钱!
  然而1903年初,当袁世凯手里头也是略微宽松了些,一方面原本定于向西方列强进口军火的很多被省了下来。
  福元机器厂那边虽然只是小规模生产,很多原材料也是得进口,但到底是属于商办企业,那些管理人员天天都盯着成本、利润这些字眼,在还没有完全建成的时候就是开始试生产88式步枪、子弹、炮弹、手榴弹等产品供应北洋军需了,这些产品价格虽然不算低,但也不算高。
  比如炮弹、子弹这些比起进口的话要便宜的多。
  除了军购节省了一笔费用后,也和袁世凯从南方省份抠出来了好几批钱有关。
  袁世凯怎么想办法赚钱、省钱先不提,重点是1903年初他手里头又有了几百万两的闲钱,而对于一个热衷于扩军的军费来说,有钱不扩军简直是天理难容。
  他一方面是挤出了几十万两银子准备向德国克虏伯厂购买火炮,这是预定给北洋常备军右镇的火炮,加起来得四十八门,1903年的北洋常备军炮兵营编制还没有后来的一个营十八门那么变态,现在是中规中矩的十六门火炮,三个营下来就得要三十二门长身管的野战炮,十六门的过山炮。这些火炮自身的价格再加上为每门火炮配属的炮弹,加起来少说也得七八十万两银子。
  剩下来的钱又被他拔出几十万两银子,这是用来向福元机器厂购买各种军械的费用,产品包括了福元机器厂现在以及短时间内所能生产的所有产品,包括88式步枪、七九圆头子弹、五十七毫米炮弹、七十五毫米炮弹、手榴弹等。
  至于袁世凯要求的日式六点五毫米子弹,暂时还无法生产,因为福元机器厂要生产日式六点五毫米子弹的话,其实就是得另外建立一条六点五毫米子弹生产线,也需要一定资金的投入用来购买设备等等,估计要等到明年才能生产六点五毫米的子弹了。
  福元机器厂的大规模建设还没有完成呢,来自北洋新军的订单就已经堆满了案,这让赵晨滨等人看到了大批大批利润的同时,也是让赵东云感到了巨大的政治压力,要知道这福元机器厂可算是他的,而且也是他赵东云说服袁世凯放弃重建北洋机器制造局的,要是最后福元机器厂出了什么问题,导致北洋好几万新军没有枪支弹药可用的话,估计袁世凯第一个拿自己问罪了。
  实际上,不仅仅有来自北洋新军的订单,福元机器厂设在天津的公司总部已经是接到了来自其他几个省份的军械订单,大部分是求购新式步枪为主,也有相当多一部分是求购子弹、炮弹的,现在的中国国内兵工厂就那么几家能够大规模生产各种军工产品,而进口价格也贵,听闻唐山福元兵工厂的军械价格便宜,自然也就找上门来了。
  搞笑的是,浙江省旧军向一家洋行订购德国新式毛瑟步枪三百支,然后这家英国洋行直接找到福元机器厂下了三百支订单,并且特地要求打上德国原产的铭文,然后转手高价卖给了浙江省旧军。
  略过福元机器厂不提,话说袁世凯手里头有闲钱,一边是大量购置军火给手下的军队换装,另外也是准备继续扩军。
  只是这一次他没有继续扩张步兵部队,而是准备扩张骑兵部队了!
  他先是准备练四个马队营,编成北洋常备军马队左标,这是准备配属给北洋常备军左镇的。
  此外虽然北洋常备军右镇还没影子呢,但是他还是打算先把保阳马队、元字营里的马队都整合了起来,通过裁汰练新之类的名目准备是练一个马队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