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268

  孟恩远不敢怠慢,顾蓝玉就更不敢怠慢了,自从金陵战役后,第三师后续虽然打了多场战斗,但是激烈程度都一般,换句话说,第三师已经算是休整恢复了两个月了。
  既然自己的部队状态不错,那么顾蓝玉也就不去打算拖延太长的时间,他得让自己的表现更出色,这样才有可能更进一步,不然的话就得一直局限在师长这个层次里。
  经过两天准备后,七月二十八号,顾蓝玉的第三师对南昌发动了首次大规模总攻,和前几天的外围战事小打小闹不同,这一次顾蓝玉可是把整个第三师都投入了进去。
  第三师这个王牌部队将近一万八千人全部压上,哪怕是南昌里头有着三万多守军,但是依旧无法挡住奉军第三师的猛烈攻势。
  那些两江省军和它的诸多前辈们一样,刚接战两天,在大量伤亡下再一次崩溃了,这让负责南昌的防务的司令官靳云鹏相当无奈,他心中也是知道手下的那些两江省军是不能打的,但是没有想到会差到这种地步,在第四军的猛攻下,南昌只守了三天不到就宣告失守,开创了国内军阀战争了,重要的战略城市最快的失守几率。
  在麾下那些两江部队大规模溃败的情况下,他只靠着第二混成旅也无法力缆狂澜,最后只能是带着第二混成旅逃往抚州,至于其他的两江省军,第八师还好一点撤退的比较早,所以得以逃到了新余一带,然而其余的几支部队却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被击溃的击溃,被俘虏的俘虏。
  前后南昌战役打起来的时间只有三天而已,然而皖军却是创纪录的在这里损失了三个师三万余人。
  两江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第十三师成为了历史尘埃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
  同一天里,段祺瑞还而到了另外一个消息,那就是浙江方向,第四师力战不支,被迫放弃了金华继续南撤,苏系第二军的第十师顺利攻占了金华这个浙江中部的重要城市。
  得知南昌和金华相继失守的消息,段祺瑞半天都是没有说不出话来,他仿佛看到了去年的景象在今年重新上演。
  去年的时候,自己带领第四师和第二混成旅等部队南下江西和浙江,也是和现在的奉军一样进展迅速,一路南下几乎遇不上一回合之敌在短短半年里就是占领了大半个南方中国,当初还觉得南方联邦是乌合之众,不值一提。
  然而现在自己仿佛也是步了南方联邦的后尘,在江西和浙江根本就挡不住奉军的攻势。
  难道自己真的要就此退出国内的政治舞台吗?
  他不甘心!
  然而不甘心又如何,现在的他想起了那个在潮州战败自杀身亡的锡良,又想起了在当涂战败自杀的雷震春,也许自己要步他们的后尘吧!
  如果现在段祺瑞只是看到了战败的曙光,那么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段祺瑞是真的绝望了。
  八月一号,奉军第一军的卢永祥率领第一师攻克对于九江战役而言至关重要的马当炮台,继而拿下了彭泽,张国泰的部队被迫退往湖口一带,八月五号,奉军攻占抚州、七号奉军第十四师攻占衡州、紧接着奉军第三师北上九江,一路顺利攻占永修、德安等九江南部的重要城镇,并在八月十六号顺利抵达九江南面。
  八月十七号,奉军的卢永祥第一军对湖口发起大规模攻势,皖军在后无退路,内无弹药的情况,终于是再一次发生了大规模成建制投降的情况。
  当天晚上,张国泰被部下软禁,部下的几个旅长、团长们伪造张国泰的签名宣布全军投降,并以张国泰的名义发布了“告国民书”通电,称国内一统大势所趋,他张国泰亦不敢阻挡历史大势,因此宣布所部反正皖系,转而效忠中央政府。
  这封假张国泰名义的通电发布后,又是在国内掀起了一番大动荡,段祺瑞大骂特骂张国泰是叛徒,背叛了共和大业,背叛了袁公遗愿。
  张国泰知道了这封通电后,深深的叹了口气,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了,现在的他已经彻底失去了对湖口皖军的掌控,湖口皖军的几个旅长以及诸多团长们已经推出了几个代表和奉军进行谈判,谈判内容不是投不投降,而是怎么投降,那些皖军将领们要求获得主动投诚中央政府名义,并要苏系给予他们中央陆军的番号,并保持一定的军事独立性。
  而对此苏系自然是不会接受的,主动投诚可以,给予中央陆军的番号也可以,但是你们还想要保持独立性那是不可能的事,奉军从来就没有开过这样的先例。
  最后这个僵局还是让张国泰打破了,张国泰虽然对手下将领的投降行为非常不满,但是也知道继续顽抗下去迟早是全军覆灭的下场,而且部下假他的名义发布的那封通电,更是把他直接推上了风尖浪口,在段祺瑞认为他已经是叛徒的情况下,他没有任何的回转余地,后来咬了咬牙就是一狠心,直接对奉军主动投诚了。
  他只有两个要求,一个是要求仿效第十六师的先例,投降部队改编为中央陆军部队,第二条就是自己也必须是这支部队的长官。
  然而对很多中高层将领们争夺的保持独立性取而是不要求,这样一来,就等于是张国泰的部下把张国泰给卖了,但是现在张国泰却是又把那些部下们给卖了。
第447章
秋风扫落叶
  奉军很干脆的选择了张国泰这个影响力更大的人,于是乎谈判了三天后,湖口的皖军正式对奉军投降,其两江第六师、两江第三师、两个独立团分别改编为中央陆军第二十一师、中央陆军第二十师,这两个师组成中央陆军第五军,张国泰任军长,同时赵东云很大方的直接授予张国泰上将衔,勋三位。
  之所以给张国泰直接授予陆军上将衔,军长职位,一方面是湖口和九江方向的皖军残兵不少,现在还有将近三万人呢,而且这支部队和被彻底击溃后投降不同,虽然他们已经弹尽粮绝,但是基本上保持了坚持建制,不用花太大的力气整编就能够拉出去打仗。
  这三万人不好拆散,直接改编为一个师也是浪费,所以干脆给了两个师的番号,并以这两个师组建为一个军。
  此外张国泰在皖军那边也是陆军上将衔,而赵东云给予投诚的将领授衔,一般都是原来是什么,现在也给什么,卢永祥如此、鲍贵卿如此,张殿如如此,张国泰也不例外。
  现在给张国泰优待,也算得上是一种千金买马骨的姿态,后续奉军还要继续南下,进军西南的,到时候如果一路打过去那就需要太长的时间和较多的损失了,如果有人能够主动反正投诚,那么给予他们一些优待又如何,反正那些投诚部队过来后都是会被奉军慢慢改造,就和张殿如一样,他虽然是师长,但实际上他不能完全掌控第十六师,作战处让他去那里,他就得去那里,不去的话手底下那些苏系军官就得把他先给砍了。
  说白了,赵东云给张国泰的是一个身份上的优待,虚职,你看赵东云往新投诚的第五军两个是派遣了大量师、旅、团、营级别的军官就可以看得出来,后续的张国泰也是一个被架空的光头司令,至于以后会怎么样,就得看他的后续选择和造化了。
  反正他这个军长是别想和奉军里的其他几个实权军长相比了。
  湖口之敌反正后,就是迅速调转了枪口和卢永祥的第一军直接在海军的配合下,登陆九江,同时配合北上的第三师对刚抵达的南方联邦北伐第五军进行了作战。
  交战半月后,北伐第五军不敌被迫退回湖北。
  截止到现在,九江战役也算是落下了帷幕,而九江的失陷对于皖军而来是影响深刻的,因为这代表着,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奉军的后续南下了。
  九月二号,徐邦杰在相继拿下金华,台州后,率领第二军的第十师、第十五师以及刚从俘虏、投诚部队整编而来的第二十三师南下福建,兵锋直抵福州。
  九月九号,奉军第十师攻克了福州,第十五师攻克了福建腹地的军事重镇南平。
  九月十二号,奉军巩固了赣北局势后,再一次南下攻占了赣州,其第九师兵锋已经直指粤北地区。
  九月二十号,奉军第十四师攻克萍乡等地,进入湖南境内。
  同一天,赵东云亲自下令抽调第三师归属第一军统辖,随后卢永祥率领第一军的第一师、第三师、第八师以及张国泰的第五军的第二十一师、第二十二师跨过进入湖北境内,直奔武昌而去。
  这个时候,纵观国内局势,奉军的南下势头已经是无法阻挡了。
  当十月处奉军的第一军攻克了湖北黄石、鄂州一带后,在前线连接失利的影响下,张之洞的身体终于是支撑不住了,于十月四号与世长辞,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张之洞这个南方联邦的顶梁柱一死,就直接等于让南方联邦陷入了崩溃解体的边缘,虽然端方及时宣布自己将会继任帝国首相一职,但是端方这个满人继任首相,让张之洞的很多手下将领都是非常不满,黎元洪、张彪第一时间就是杀进了武昌城,把端方给赶了下台,然后张彪宣布继任帝国首相一职,此举又是引起了更多人的不满。
  内部纷争不断,外部又是面临着王士珍和卢永祥的夹击,张彪很干脆的找上了赵东云,说是要进行停战谈判。
  对于张彪的停战请求,而且还说什么保持目前现有军事分界线的要求,赵东云笑着把电报撕碎后道:“继续打,打到他们无条件投降为止!”
  十月二十号,卢永祥和王士珍联合对武昌发动进攻,五天后,奉军就和鄂军在武昌城内成功会师。
  武昌已克!
  整个1908年的下半年,那就是奉军的独奏舞台,奉军用着比当初皖军南下更为迅速的速度相继攻克江西、浙江、福建,并进军湖南、湖北、广东。
  等日历翻过1908年,迎来1909年春节的时候,奉军已经事实上掌控了大半个中国,从军事上,再也找不到一个对手。
  接下来的如此说是军事行动,更不如说是政治行动!
  1909年春节后的大年初六,广州。
  段祺瑞见到了一个许久没有见过的客人,坐在段祺瑞对面的乃是王汝贤,旁边还有一个段祺瑞没见过但是已经耳闻过多次的苏系政要:总统府秘书处一等秘书杨德彪。
  王汝贤自从1907年在河南战败后,先是经历了大半年的软禁生涯,最后还是主动向赵东云服了软获得了自由,由于态度主动积极,所以赵东云也没有把他直接驱逐到租界去当寓公,而是给他一个总统府顾问的虚衔,同时还保留了他的陆军中将衔。
  而杨德彪这个人不用多说,身为秘书处一等秘书的他在外人的口中,那就是杨枢密,其政治地位甚至是要超过那些内阁总长们的。
  今天这两位地位极为特殊的人到广州,其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段祺瑞已经和赵东云接上了头,而所谈的事情还能有什么,不外乎就是投降而已。
  杨德彪看着段祺瑞,他以前是见过几次段祺瑞的,但是今天的段祺瑞和他印象中的段祺瑞仿佛是两个人,早几年他看到的段祺瑞,那是意气风发,哪怕是老远看过去都能看得出来那是一个权势显赫的枭雄,然而现在的段祺瑞呢,看上去仿佛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要知道段祺瑞今年不过五十四岁而已,对于一个军人、一个军阀来说,他的年龄正值壮年。
  然而现在的他的胡须已经开始发白,脸上的皱纹堪比七十岁的老人,更关键的是,当年他身上的那种视天下英雄为无物的气势已经完全消失了,现在的他就像是一个垂暮老人,没有半点生气。
  杨德彪也能理解段祺瑞的这种状态,换成了谁两年前还掌控着大半个南方中国,手掌数十万大军的枭雄,连接经历两年的失败,最后丢失两江、闽浙,数十万大军损失殆尽,只能带着不足五万的残兵退守广东的话,谁都会接受不了。
  去年下半年自从江南战役惨败后,皖军在奉军的连续南下攻势下,先后丢失浙江、福建、江西,在上述三地再一次把皖军的最后一点家当损失殆尽,就连靳云鹏的第二混成旅也是在赣州战役里再一次被重创,靳云鹏只能带着不足万人退往广东。
  皖军的另外一支嫡系第四师虽然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惨败,但是连续战斗失利,这损失累计起来也是非常惊人,当年兵力超过两万五千人,用于四个炮兵营七十五多火炮的第四师如今已经只剩下一万人左右,火炮不足三十门。
  如今的皖军,早已经不复当年的盛况,只剩下不足五万人的残兵败将而已,而观后续发展,等奉军的继续南下,这广东肯定也是守不住的。
  在这种情况下,段祺瑞也是不得不主动向居仁堂的赵东云传递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投降!
  段祺瑞已经不奢望继续争霸,更不奢望自己投降后自己还能在国内拥有多大的政治地位,他只求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第四师能够有一个善终,他不愿意自己麾下的皖军最后一点种子都没能剩下。
  另外一方面,他也是看到苏系统一中国已经是大事不可阻挡,既然阻挡不了,那么就让自己为国内的统一和共和出最后一份力气吧。
  说到底,他还是北洋人,他对北洋的感情要甚于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
  不管是自己胜了还是赵东云胜了,这天下终归是北洋人的!
  自己给赵东云最后一份礼物,九泉之下的袁公知道了,想必也会欣慰的。
  得知段祺瑞有意投降后,哪怕赵东云有信心直接用武力拿下广东,但是段祺瑞的主动投所造成的影响不是张国泰,张殿如他们能够相提并论的,段祺瑞一旦投降,那么就代表着北洋体系已经是彻底承认了赵东云是北洋这个体系的最高领导者,这对于后续统一中国而言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
  所以他才派出杨德彪和王汝贤,让杨德彪去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诚意,让王汝贤去,是为了联络北洋旧人的感情。
  不管怎么说,他赵东云,段祺瑞都是北洋的一份子,而王汝贤也是北洋的一份子。
  所以今天在座的三人并没有多谈就是结束了会谈。
  在王汝贤和杨德彪出门的时候,段祺瑞说了最后一句话:“转告子杨,我段某也是北洋人!”
第448章
段祺瑞进京
  1908年的中国国内局势,主要还是围绕着奉皖两军的争霸进行,这两个北洋体系内最大的军阀相互打了一年多,终于是在1908年夏天分出了胜负,至于1908年夏天江南战役结束以后,奉皖两军虽然说还打了几场规模较大的战役,比如金华战役、九江战役、南昌战役,但实际上这些战役都没有太大的悬念,皖军基本上是被奉军吊打,丝毫没有转败为胜的可能性。
  在皖军相继丢失了江西和福建后,哪怕是在乐观的人都不会认为皖军还能支撑下去,下一步广东的失守也能在预料之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