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68

  除了办银元局外,他还办了个天津官银号。
  庚子年后直隶地区金融体系几乎陷入崩溃,袁世凯为了挽救直隶的金融体系,一方面是重建银元局进行造币,另外一方面则是创办平市官银号发行铸币、管制金融市场,不过袁世凯没钱啊,商人们又不肯出资,洋人借钱倒是肯了,但是利息高到袁世凯无法承受,最后还是周学熙给了他建议,说让官银号直接添加储蓄业务吸纳存款和商业柜行借贷等事。
  如此一来,这个官银号就变成了具有货币发行,金融管制,吸纳存款,贷款、贴现、汇兑等多重功能的商业银行,并且改名为天津官银号,周学熙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天津官银号的督办。
  而手握天津官银号、北洋银元局的周学熙,被称之为北洋财神也就不为过了。
  周学熙在北洋体系内的地位比在场诸人高一些,没有过多停留他就直接进了袁世凯的书房,其他人只能是继续等着。
  又等了半个小时后,有人来叫赵东云,说是袁大人要见他了!
  这个时候,赵东云才在其他人的羡慕目光中进入袁世凯的书房。
  刚进去,就见书房里人除了袁世凯外,周学熙也在,走了进去后赵东云给袁世凯敬了个军礼:“职部见过大人!”
  坐在上头的袁世凯直接道:“不用多礼了,坐着吧,一路北上可还好!”
  “托大人的福,职部一路安然北上!”赵东云说着也是坐了下来,当然没敢大咧咧的坐满,只是做了小半而已,而且依旧挺直了腰杆,时刻保持了军人的模样。
  很明显,袁世凯对赵东云的这种时刻保持军人做派的年轻人很有好感,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是离开了案桌,从上首下来到旁边椅子上坐下,口中道:“东云还是和以前的时候一样精神,很好!”
  袁世凯并没有和赵东云多说什么客套话,当即就是话题一转:“这一次让你回来督办机枪事,是想着机枪这东西既然已经办了起来,而且列国也都在办这机枪,所以是不能再等了。我是想着再建几个机枪营,对此东云你有什么看法?”
第033章
贷款
  再建几个机枪营,这个目标不说大,但是也不能算小了,一个机枪营所费虽然不如一个炮兵营,但是所需也不小,仅仅是人员薪资每月所需就得好几千两,购置机枪、步枪、手枪等军械费用也得好几万,这新建一个机枪营的话,最开始的投入至少三万两以上,后续每个月都得投入好几千两。
  如果是要新建三个机枪营的话,包括人员、骡马、机枪等诸多费用加起来的没有十万两银子根本开了不头。
  不过今天袁世凯既然说了这话,那么就代表着他对这笔军费的支出已经有了计较,换句话说就是,军费不是赵东云应该考虑的问题,那是袁世凯应该考虑的问题。
  今天袁世凯叫他来,很明显不是要听他说花多少钱,而是要听其他的。
  当即赵东云道:“如今列强各军皆大量配属机枪,我北洋及时跟进自然是必须的!”先说出了这句作为基调的话后,他继续道:“依照我军现有体制算,常备军左镇定然是需要一营的,右镇虽然尚未成军,不过也时日不远了,所以也可以先练一营,待右镇骑队、步队成军时直接整合成军。先锋队、自强军、武卫右军兵力有强有弱,有多有寡,倘若统一配一营机枪队的话,有浪费之嫌。”
  “先锋队驻扎山东,距离较远,战时由直隶驰援较慢,可配属一小营机枪队,不需四队之数,配两队或三队建成一小营即可。”
  “武卫右军虽有一军之名,但前有分兵三千驻扎南苑控卫两宫,后有分兵一营调顺德剿办逆肥,如今又要抽调一营编为警察进驻天津,所剩兵力不足万,又编制不同于常备军,日后怕是需要一一整编另调,故不需直接配属机枪营,如遇战事,可另调机枪营配合作战。”
  “自强军人数不过三千余,军制和我北洋亦多有不同,急一时之急尚可,但长久保持多有不便,故也无需配属机枪营!”
  赵东云的这段话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常备军那边肯定是要一镇一营的,至于武卫右军的话则是不太需要了。
  如果他还是在武卫右军任职,那么肯定要替武卫右军争取到一营机枪队的,但如今他已经不是武卫右军的人了,而是军政司教练处帮办督办机枪事,那么就要站在整个北洋高度来看待问题了。
  武卫右军在庚子年前后大出风头不假,但是到了1902年的今天,实际上武卫右军已经不是庚子年的那支武卫右军了,这两年内武卫右军被拆调多次,先是调了三千多人去北京迎接两宫回銮,而这三千多人可是一去不复返啊,被慈禧直接留了下来宿卫京城。
  然后又被调了原来赵东云掌管的第二营南下顺德剿匪,如今也还留在顺德没有归建。此外由于八国联军说不能让中国军队进驻天津,袁世凯打算把武卫右军的一个营改编成为警察,装扮成警察进驻天津,总不能让偌大一个天津半点兵力都没有不是,至于说洋人会怎么想那就是他们的问题了,反正袁世凯说他们是警察不是军人,洋人也是没话说的。
  如此一来,短短一年时间不到,武卫右军就是被成编制的调走了六千多人,虽然这一年多来也不停的招兵补充人员,但是一直都没能恢复编制。
  因为去年到现在北洋的扩军核心是在常备军上,对于武卫右军是整编甚至成编制调走为主,那里还会大张旗鼓的扩编武卫右军啊。
  再者,为了编练常备军,袁世凯从武卫右军调了大批骨干进入常备军,也导致武卫右军的军官极为紧缺,素质也大为降低。
  如此的武卫右军,已经不复去年的鼎盛战力了,而且可以预见的是袁世凯还会继续拆调武卫右军用以扩编常备军,也就是说不用多久估计这武卫右军就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了。
  如此的武卫右军自然没有必要配属一整个机枪营。
  自强军的话,原本兵力就少,而且编制也比较落后,此外更重要的是它原先是张之洞的部队,现在整个北洋上下都想着把这支部队肢解吞并了,那里还会给它配属机枪部队啊!
  听罢赵东云的这番话后,袁世凯皱眉道:“如此的话,一共就是两大一小,共三个机枪营了?”
  赵东云却道:“直接配属各镇的要三个营,不过我北洋尚有其他部队众多,战时也或多或少需要机枪支援,又我北洋裁汰练新正值开头,未来必定有更多镇协需要机枪队配属,因此可再练机枪一营,以后适当配属各军。”
  “四个营,除了原有一营外,尚缺三营!”袁世凯说罢后再一次看向赵东云:“如果让你来练,你可能练成?”
  这个问题就是个废话,难道这个时候的赵东云还敢说练不成,赵东云自然得严肃无比的表态:“职部必定竭尽全力办好这机枪事,定不负督宪厚望!”
  袁世凯对办机枪营一事,实际上早就已经有了决断,今日叫赵东云过来为的就是听他这一句话而已。
  袁世凯点点头后,当即把头转向了周学熙:“学熙你那边能够腾出多少银子来?”
  周学熙今天来总督府,就是来当财神爷的,听袁世凯这么问后,周学熙想也不想,当即就道:“方才督宪说这一营需要三万五千两来起头,不过这三营就是十万五千两,如果短时间内要全部拿出来,恐怕力有不逮,这样等下我可以先拨四万两过来,用于招兵、军械定金,等下月我再拨四万两过来,第三月支给剩余两万五千两。这样督宪您看是否可行?”
  周学熙虽然手中钱不少,但这些钱都是各有用处,北洋家大业大,但是花销也大,又不可能全部给赵东云办机枪,这用三个月分批拿出十万五千两来,这已经算是周学熙很厚道了。
  赵东云在一旁听着,口中虽然多有想法,但是绝对不会开口,因为今天这事他只管说我们需要多少机枪队以及怎么编练机枪队,但是开口要钱就不是他的事情了,那是袁世凯的事。
  袁世凯听罢点头的,只说了一个字“可!”
  随后,他就是挥了挥手让赵东云以及周学熙都下去,他还得见其他人了,外头一群人等着袁世凯召见呢,他忙得很,没有时间多说了。
  周学熙和赵东云联袂出来后,赵东云对周学熙拱了拱手:“这机枪事,还得周总办多多提携啊!”
  周学熙听罢笑道:“你客气什么,我这边虽然银根紧了些,但是不差你那点钱!”
  周学熙在赵东云进去之前,就已经和袁世凯谈过筹办机枪队的费用一事,面对袁世凯亲自交代下来的事情,周学熙可不敢怠慢,所以就算赵东云不恭维他,他也会把钱给赵东云,当然各种少不了克扣各种陋规。
  如今见赵东云对自己态度好像还不错的样子,而且想起袁世凯对赵东云这个年轻人比较重视,估计不用几年这个人就能够爬起来,所以也是起了一份结交的心思,以后说不准这交情就用上了。
  所以也是打算给钱给的痛快一些,不和往常那样推三阻四,拿足了好处才给钱。
  之后两人一路出去,又是说了两句后赵东云却是想起了自家的福元纱厂一直缺钱扩张,而眼前不就是有一位开银行,而且还是可以发行货币的财神爷吗?
  当即就是道:“我听说天津官银号那边也有借贷之事?”
  周学熙听罢略微一愣,他也没想到赵东云这种军人会说起借贷来,当即下意识点点头:“是有商贷这么一说!”
  赵东云道:“实不相瞒,家里头有个纱厂,出息还可以,前些日子听下面人说想要借贷扩大规模,今日见了大人,刚好想起来了!”
  周学熙一听也是略微好奇,他没想到赵东云竟然也办实业,这年头国人玩实业的还是比较少,大多数从商的还是在传统行业里,敢玩纱厂这种新式实业的,都是需要见识和胆量的。
  反正借贷一事也不算什么大事,只要赵东云名下的纱厂效益好,有归还借贷的能力,他周学熙自然是贷款无压力,再说了就算效益不好,这还有一个赵东云顶着呢,正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这天津官银号明面上是他管的,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北洋的钱柜,北洋扩军的钱袋子。
  谁敢借天津官银号的钱不还,袁世凯就敢抄谁的家,几万北洋军可不是好惹的!
  所以周学熙很爽快道:“这事好说,我会给下面的人打招呼,到时候你让人过去办就是了!”
  两个人好说好歹也是北洋军政官员,自然不可能亲自去谈商业贷款的细节,两人随便说两句敲定大方向后,自然有下面人去跑腿办详细的事情。
  出了总督府后,赵东云又是送了周学熙上了轿子离去,随后他又是直接去了军政司衙门,他还得去上任,拜见顶头上司教练处总办冯国璋。
  虽然说他这个帮办副职和普通副职不同,乃是专司机枪事的帮办,某种程度上来说和军政司的教练处实际关系并不大,更像是挂职。
  不过就算是挂职,冯国璋也还是他的上司,因此表面上的礼数还得尽到。
  不过冯国璋显然也是了解事情前后内情的,在见了赵东云后并没有摆什么上司的架子,反而是很亲切地道:“东云你可是回来了,我老早就想着和你再喝一顿了,今天刚好,晚上我做东摆一桌,刚好算是给你接风了!”
  面对如此热情的冯国璋,赵东云除了笑呵呵两声应下来外,还真不好说其他的了,只是看着这么热情的冯国璋,赵东云总是觉得有些不对劲!
第034章
购械扩编
  北洋军政司新立,并且这个机构是负责整个北洋体系内的新军训练、后勤、作战事宜的实权机构,所以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开始影响了中国陆军的现代化进程。
  这样的一个实权机构成立后自然是繁杂事情庞多,各部主官都是忙碌无比,这里头自然也就包括了赵东云。
  教练处在军政司内主要负责教育、训练事宜,虽然主要事务都被冯国璋一手包办,但是赵东云却还顶着一个督办机枪事的头衔,其他事情他插不上手,但是和机枪有关的事情他还是插得上手的。
  而且他的督办机枪事这个头衔也是有点不伦不类,说是督办,其实袁世凯让他做的却是“创办”,也就是说,赵东云要做的并不是去监督别人编练机枪部队,而是得亲自动手创办机枪部队。
  而这个任务可不轻松!
  到了军政司正式上任并且见过冯国璋,又和一群军政司的同僚们喝过酒后,次日赵东云也没有去军政司,而是再一次直奔东关外军营。
  如今的东关外军营已经不仅仅只有少量部队驻扎了,现在还驻扎了大量常备军的部队,赵东云手下的新建机枪营也是在这边。
  很快,他就是把林永权、赵东平等人汇集到一起进行了会议!
  “这一次要新编三个机枪营,难度不小,所需人员、军械都是个庞大的数目,未来数月诸位的担子会很重,你们都要有这个心理准备!”赵东云如此说着。
  按照通常情况来说,其实编练机枪营的话,应该是由各部队直接编练的,就和炮兵一样,应该是由各镇自行编练炮兵部队,而不是说把全部炮兵部队集中起来编练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有些特殊,一方面是现在北洋军的机枪部队还是太少,懂得机枪作战的人实在太少,充其量其实就只有赵东云这个半吊子,然后还有赵东云在过去半年里训练出来的同样是半吊子水平的几个领官、哨官。
  依靠这些人训练一个机枪营都困难,更别说把他们全部分散出去到各部队各自训练了,如果真要这样的话,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够把三营机枪队建立起来呢,所以袁世凯就是听从了赵东云的建议,先行集中训练,待机枪队略成后再分配到各部队中。
  不过就算是集中训练,赵东云也没打算说一次性就把三个机枪营给练出来,他是打算逐步扩大编练规模,之所以这样做,除了人才稀少这个因素外还有军械、军费的缘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