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校对)第2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268

  既然那么多事都改了,这庚子退款会不会变他赵东云也不敢肯定,但是只要有希望在,总还是要去争取的,那好歹有着上千万美元呢,这笔钱虽然不可能让自己拿到手扩军所用,但是足以让自己每年送出去不少学子到美国留学了。
第357章
退款协议
  说起庚子退款,就不得不说当代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了,而说起当代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就不得不说当代美国的外交政策了。
  美西战争后的美国就一直试图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在美国的工业规模迅速提升之后,美国就一直试图努力提升自己的大国地位。
  然而国际地位的提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当代美国可不是后世人人谈之色变的超级帝国,现在的美国国际影响力别说和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相提并论了,甚至都远远无法和法国、德国、俄国相提并论,顶多也就是和意大利,奥匈这些三流国家一样而已。
  而具体到远东地区里,美国对中国的影响甚至远不如日本这个新崛起的三流列强。
  不管是还在远东还是在欧洲或者其他地区,美国都一直试图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提高影响力做什么?自然是为了扩展工业原料的供应以及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了。
  中国在当代虽然穷了点,但是胜在人多啊,而中国自身工业能力薄弱,对外来的工业产品需求还是比较大的。
  然而当代中国的这些工业产品市场却是和美国人没有多大的关系!
  中国所需的军械武器,尤其是火炮基本上都是从德国进口,自从李鸿章时代开始,中国就是德国克虏伯火炮的忠实用户,别说美国了,就连英国和法国都无法从德国人抢走这一块大蛋糕。而其他的纺织品等轻工业产品,相当多一部分都是被英国人所占据,尤其是中国南方省份一直都是英国洋布的倾销产地,而剩下的一小部分市场则是被各国,包括法国、日本在内所分占。
  再说原料方面,中国对外出口的农业产品、矿产也和美国人没什么关系,不管是稀有矿产、猪鬃、桐油这些战略物资还是说茶叶这些农业产品,基本上都是出口到欧洲地区,近年来才大量出口的东北大豆产品,其豆饼主要出口到日本,豆油则是出口到英国为主。
  唯一的例外应该是生丝了,当代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丝消费国,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其出口的生丝大多是出口到美国的。
  因此当代美国实际上是没有从中国这边获得太多的利益。
  而且也不仅仅局限在中国,美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度缺乏产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的。
  为了打开中国以及其他地区的市场,美国人就是喊出了门户开放这个口号,可惜的是没什么列强鸟它,这门户开放的口号喊了好多年也没什么效果。
  然而中国的广阔市场是美国无法轻易放弃的,比如说今年赵东云提出津浦铁路,陇海铁路等一系列铁路的修筑计划时,美国人就是表现的非常积极,试图谋取上述铁路的修筑权。
  然而和历史上不同的是,赵东云却是和这些铁路的修筑权和善后借款直接挂上了勾。
  善后借款没有谈妥,这让列强垂涎的铁路修筑权自然也就谈不拢了。
  美国人除了垂涎中国的广阔市场外,日本近年表现出来的强势也是让美国人深感不安,别看日本现在只是个三流国家,现在也穷的要死,但好歹也是和俄国人打了个平手的国家,其陆军虽然只能说是一般,但是日本海军却是不容小窥,日俄战争里以少胜多愣是把俄国海军给废掉了。
  再加上现在日本可是和英国达成了联盟,能够让世界老大英国拉下面子来和它结盟,尽管主要原因是英国人为了利用日本对抗俄国,但是在这年头能够充当英国人的打手,那也是需要实力了。要不然你让赵东云凑上去说要给英国人当打手,人家还看不上呢。
  英日同盟的最初目标是为了对抗俄国,然而俄国已经算是被日本人砍断了东进的手,连海军都是被废掉了,然而英日同盟为什么还继续存在呢,稍微了解国际形势的人都知道,这是英国人防着美国人呢。
  英日同盟如今的战略目标已经是变成了美国人!
  可以说,如果不是一战前后还有着德国人吸引了英国人的火力,那么美国人面临英国和日本的两面夹击,战略处境是非常悲剧的。
  然而尽管如此,美国人也是不敢松懈,每年的海军军费都是连续攀升,短短十来年时间就是弄出来了一个大白舰队环游世界,通过此举来告诉日本和英国人,他们这些扬基佬也不是好欺负的。
  只是这样还远远不够,英国人可以把日本拉上战车,让日本充当马前卒,为什么美国人就不可以呢?
  和日本有着诸多纷争,同时还相邻的中国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美国人的视野。
  不过,前几年美国的排华法案、粤汉铁路等问题导致中国国内掀起了一片反美浪潮,这种情况下别说拉拢中国,让中国和日本相争了,就连原本不多的对华出口产品也是迅速减少,可以说这两年中美关系还处于一个低谷时期。
  为了改善自身在中国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为了拉拢中国充当自己的打手,美国国内就是有了相关的举动。
  部分传教士和政治家建议应该退还一部分庚子赔款,用以资助中国学子前往美国留学,以教育为突破口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力。
  只要大量中国学子到了美国留学,然后学成归国后跻身中国上层,这些接受了美国价值观的人必然在天然上更加亲近美国。
  不得不说,利用庚子退款接受大量中国留学生,乃是美国百年来最成功的一次价值观输出案例了,其影响力不仅仅贯穿了历史上的数十年民国时期,甚至到百年后的现代中国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力,无数人听到美国就是一片向往之色。
  一个清华大学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好莱坞大片和肯德基。
  先不谈美国人的谋划,而对中国来说,准确的说对赵东云来说此事也是好处多多!
  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实在不堪入目,要想获得堪用的人才,就不得不送大量学子到国外留学,然而留学费用高昂,送一个官派留学生前往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留学费用动辄数千英镑,哪怕是倾国之力,实际上一年也支撑不了几百人的官派留学生。
  正是因为前往欧美国家留学费用高昂,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废除科举后,大量学子就近东渡日本留学的原因,不是因为日本的教育水平远远超过了欧美强国,而是因为去日本留学要便宜很多。
  以今年来说,各方军阀势力官派或者自费留学生们加起来,绝大多数都是前往日本留学,剩下的少部分则是前往德国、英国、法国等。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去日本的留学生最多,但是军事留学生却是以去德国为主。
  这主要还得归功于赵东云这个蝴蝶的煽动,自从赵东云崛起后,袁世凯时代就是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前往德国留学,尤其是最近数年,北洋体系官派的军事留学生中,大部分都是前往德国,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才是前往日本陆士就读。
  去日本陆士就读的更多则是非北洋体系的官派生。
  当代的中国北洋体系和南方联邦体系中,北洋体系里的留学生以留德生为主,而南方联邦体系里的则是以陆士生为主。
  至于海军嘛,清一色的留英生,这年头的英国海军冠绝全球,别说中国海军了,其他的美国海军,德国海军、法国海军几乎所有国家的海军都以英国海军为师,海军军官要留学的话百分百是首选英国,去不了才会选择其他国家留学的。
  抛开军事留学生不谈的话,其他留学生大部分都是选择前往日本,这是因为其中很多都是自费生,去日本留学要便宜很多。
  如果美国那边愿意以庚子赔款作为留学经费,资助国内学子留学美国的话,赵东云才不担心什么价值观的输出呢,人家出钱帮你培养人才,你还有什么可以计较的。
  而且纵观中国近代史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去日本的留学生回国后大多都是喜欢玩革命的,尤其是日俄战争后去日本留学的那些学生,十有八九最后都变成了革命党。但是去德国,美国,法国,英国这些国家留学的留学生却是不会大规模出现这个问题。
  也正是因为去日本的留学生容易变成革命党,所以袁世凯前几年才是大规模缩减了日派生,转而把学子,尤其是学军事的学子送往德国留学。
  有了赵东云的支持,美国人那边也是心怀不轨,再有下面一些有着各种所图的学着,政治家们的推动,很快这庚子退款就是谈了下来。
  十二月二号,梁士诒和美国公使柔克义正式签订了庚子退款的相关协议,刚签订这个相关协议,梁士诒就是马不停滴的前往居仁堂,面见赵东云。
第358章
赵东云的爱国
  “协议议定美国方面退还半数之庚子赔款,总数过千万美金,退还之款项由新设立之中华教育基金管理,款项限定用于资助我国学子前往美国留学所用,协议要求,我国头四年每年需要派遣百名学子前往美国留学,第五年开始每年至少需要派遣五十名学子前往美国留学。此外为了更好地挑选符合前往美国留学的学子,美国方面将会协助我们建立一所留美预科学校!”梁士诒说这话的时候充满了自傲。
  虽然说这些钱用的是中国的庚子赔款,而且后续的款项具体管理也依旧是美国人管理,但是自己能够把这些美国人已经吃下去的钱给重新拿出来供应国内学子留学所用,这份功劳放眼国内也是不多见的了。
  赵东云听罢后略微点头:“看来事情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
  说着这话的时候,他也是接过了协议书仔细看了起来,当他看到留美预科学校这一条款的时候,面露微笑,这就是后世里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学的前身了!
  当然了,现在这个预科学校还没有正式名称,甚至连校址都还没有,只存在一纸协议上而已。
  他当即问道:“这个预科学校你们可有什么章程?”
  赵东云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其他协议,因为那些协议严格上来说对赵东云关系不大,反正就算是美国人退款,他们也不会把钱直接交到赵东云手上,他们也是知道赵东云是个大军阀,估计钱一到手立马就充当军费了,那里还会搞什么教育事业啊,所以他们虽然退款了但是却是把这一笔钱单独设立基金进行管理,赵东云别想从里头拿到一个美分。
  所以剩下的唯一能够让他感兴趣的也只有这个预科学校了,如今中国虽然已经有数所高等院校,比如山东大学,京师大学,北洋大学,还有赵东云亲自主办的奉天大学以及其他少数几所高等师范学校,但是和偌大的中国一向比,中国的高等院校依旧远远不足,而开办高等院校所需要的花费是极其高昂的,至少以目前苏系的财力是很难再开办什么大学的,苏系的钱都用来扩军打仗了,别说新开办大学了,连维持现有大学的经费都经常拖欠。
  如今美国人愿意出资金甚至教师办这个预科学校,赵东云才不管美国人的什么价值观输出呢,把这所学校办起来才是正道。
  当即梁士诒道:“按照我们协定的章程,美方会全部出资办校费用,另外还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师资,我们则是需要提供校址,保证生源!”
  赵东云点头,然后道:“校址的话,查抄的前清皇室庄园不少,到时候让教育部和秘书处那边协助办理,挑出一座园子来,至于名字嘛,就用‘京师预科学校’。”
  赵东云的一句话,就是让后世的清华大学消失的无踪无影,这倒不是赵东云的刻意改变历史的恶趣味,而是因为清华大学的名字来源于清华园,而清华园这座前清皇室园林在王英楷时代就已经被征用,作为了新开办的京师高等师范学校的校址所在,这清华园都没了,这新办的预科学校自然也就不可能再叫什么清华大学了!
  不过名字改变了也影响不大,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和师资以及政策上的支持,足以然这所学校成为今后的国内重要大学之一。
  赵东云合上了这份协议书后,心中暗道:再加上这么一所京师预科学校的话,那么自己统治下的北中国高等院校也算是初具规模了。
  官办的综合性大学方面,东北那边有着一所赵东云亲自主办的奉天大学,直隶这边在直隶有一所北洋大学,京师有一所京师大学,山东有一所山东大学。
  同样官办的还有诸多师范学校,比如赵东云前几年陆续主办的锦州师范学校,奉天高等师范学校,沈阳师范学校,直隶、山东、河南等省原来在前清时代也有好几所师范学校,共和后师范学校发展更是迅速,王英楷去年就是办了一所京师高等师范学校。
  然后还有职业学校,这一类就比较少了,而且以商办为主,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葫芦岛工商大学,该校乃是葫芦岛的诸多企业联合出资创立,原名为葫芦岛工商学堂,共和教育部改制后,改称葫芦岛工商大学,该校虽然创立时间短暂,但是胜在资本雄厚,而且其生源相当多一部分都是企业委培生,该校主要培养财务人才和中低级技术人才为主,乃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一所职业学校。
  此外还有唐山工业大学,该校则是比较特殊了,师生总数不算多,加在一起也不过几百人,但是在当代国内的高等院校里却是举足轻重,毫不客气地说一个唐山工业大学的重要性就超过了其他国内的所有高等院校。
  因为该校乃是福元机器厂的附属学校,虽然一开始该校只是为了培养福厂自身所需的技术人才,但是随着福元机器厂的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军工产品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对高级技术专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他们除了从国外招揽外,也是着手自行培养。于是乎这个附属学校也是逐步从培养中低级技术人员转而培养高端性的人才,招生也不局限在福元机器厂的内部,而是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生。
  该校乃是福元机器厂全资所有,而且该校不仅仅是一所培养人才的学校,同样还是福元机器厂的重要科研基地,肩负着各种科研活动的重担,里面的学生相当多都是在福元机器厂里任职,而教师很多也是福元机器厂内的高级工程师等,如其说是一所大学,更不如说是福元机器厂内设的科研机构。
  由于该校的特殊性,所以该校实际上并不归属教育部管辖,人家自主招生,自主制定学校的章程,走的是企业管理的模式。而赵东云也是放任他们的举动,原因无法,因为这个唐山工业大学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所可以进行各种科研活动的高等院校,尽管水平无法和列强的那些大学相提并论,但是在当代中国也是极为难得的了,所以给予他们一些特权是理所当然的。
  除了上述官办、商办的高等院校外,当代中国还存在着一种比较特殊的高等院校,那就是教会大学,在赵东云的统治区内,比较出名的有京师协和医学院,齐鲁大学等。
  现在嘛,还得加上一个直隶预科学校!
  如今赵东云控制下的高等院校数量上勉强算是上了走上了正规,只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各类各样的师范学校,综合性大学只有少数几所而已。不过赵东云也不担心,高等院校不是那么容易办起来的,真要办教育,并不是说办几所大学就可以的,而是要办起众多的小学、中学,这才能奠定教育的根基,要不然的话有了那么多大学也没有足够的生源。
  只是普及基础教育的难度比办一所名牌大学更难,别说在每个人口聚集地办一所小学了,就算是每个镇办一所小学所需要的经费就是天文数字,对于当代的苏系财政来说是绝对无法承受的。
  所以目前赵东云只能是推动私立教育,国内的不少士绅还是比较热衷于兴办教育的,让这些有钱的士绅出资兴办小学,一步一步来。
  话庚子退款和直隶预科学校的事谈妥了后,梁士诒却是没有走,而是道:“柔克义公使那边说,近期他们美国那边会有一个商团来华,说是考察投资铁路事宜!”
  赵东云听罢请哦一声:“是为了陇海铁路和津浦铁路来的?”
  梁士诒点头道:“没错,自从我们传出要修筑这两条铁路的风声后,各国皆是风闻而动,那些美国人自然也是不会甘心放弃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