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268

  只是此女倒是不在乎旁人,尤其是那些男士们一扫而过后露出的厌恶神情,而是肥胖的脸堆着笑容继续恭维着方若莲。
  旁边的约三十余岁的女子也是不落其后,紧接着话头道:“谁说不是呢,前些时候我跟在夫人后头跑腿,这亲眼看见夫人忙前忙后,为了操办这个冬园会,可是把面颊都累受了呢!”
  方若莲听着这几个人的话,脸上露着一如既往的微笑,看不出喜色但是也看不出厌恶,虽然说她个人不太喜欢眼前的这几个女子,不过今天在场的都是苏系军政高层的女眷,而且能够出现在今天这场场合的,大多也是正牌夫人或者嫡女,这些女眷本身没有什么,但是她们的父亲或者丈夫却是自己丈夫赵东云的重要手下,所以看在她们丈夫的面子上,方若莲也会露出笑容应付着。
  这说了会话后,她眼光一扫就是看见了几个人,作战处的石阳林正好带着夫人走了进来,虽然石阳林只是个少将,但是方若莲知道此子不简单,别的不说,仅仅是作战处处长这么一个头衔已经足以让他名列奉军里最有权势的数个少将之一。这样的人说是深的自己丈夫的重用不为过。
  丈夫要重用这个石阳林,身为妻子的方若莲自然也是做好相关的后勤工作,往日里和方夫人也多有接触,再加上这个石夫人年纪不大,自由生活在上海的她眼界较为开阔,很对方若莲的胃口,所以平日里的接触也就更多了。
  石阳林进来后,先是携带着夫人走到了另外一边,人群的那边是赵东云等几个军政要员正在说着什么,赵东云看见石阳林进来后,当即就是招了招手道:“葆克,你来得正好!”
  这男人们谈事,石夫人自然不会贸然上前,此时刚好看见方若莲过来,当即也是主动迎了过去。
  “夫人这段时间看起来越来越容光焕发了啊,我上次介绍给你的养生药汤可是有效果了!”石夫人平日里和方若莲接触比较多,虽然两人关系远远没有到什么闺蜜的程度,但是见得多了也熟络了不少。
  “还别说我用了效果挺不错的,这还得谢谢姐姐你呢!”方若莲笑谈着上前,然后就是和石阳林低声交谈了起来,这女人家的话题一旦打开了就是没完没了,这两个女人说这话很自然就让身边的其他几个贵妇们感到一丝尴尬。
  不过她们也知道彼此身份相差太多,方若莲刚才应酬了她们一会已经算是给面子了,所以自然也不会继续厚着脸皮继续跟着,不多时几个贵妇就是相继离开了围绕着方若莲的圈子,这没有了方若莲在身边,她们的神色就要显得放松多了,说话也是不再是刻意讨好方若莲了。
  那身穿红色裙子的肥胖贵妇用带着手套的手从侍者端着的盘子里端起一杯甜酒,然后眼神刚好瞄到了方若莲正在和石夫人交谈,虽然距离有些远但是她依旧可以看见他们谈话甚欢。
  再想到刚才方若莲对自己的那些敷衍态度,心中自然是有气的,只是这个气自然是不敢说气方若莲而是气那个石夫人。
  旁边的其他几个贵妇也是跟她相交多年的了,看着她的脸色略有变化,再顺着她的眼神看过去后就是明白了什么,当即一个女子就是露出嫉妒的语气道:“不就是少将吗,我家那位还是中将呢,有什么值得神气的!”
  这个少将自然不是说石夫人自己,而是说石阳林!
  那红色贵妇也是道:“就是,别说我家那位是次长了,今天能够来这里的哪一个不是总长次长啊,赵姐姐的那位更是工商部总长,论起地位来不比她强得多!”
  不过旁边的一个面容显得略老的中年贵妇却是笑了笑不答话,此女乃是工商部总长赵鄂的夫人,她虽然年纪大,但是却是书香门第,大家闺秀出身,家中父兄当官的可不是一个两个,这从小接触的高官显贵多了,见识自然不是眼前这小地主之女出身的女子可以比拟的。
  她此刻心中冷哼着:区区少将?也不看看人家的丈夫担任的是什么职位,那可是整个奉军里最显赫的少将职位,制定数十万奉军的作战计划呢,没看见那石阳林刚来就被大总统赵东云叫过去了吗,这等待遇是有几个内阁总长或者军中将领有的?
  虽然今天在场的苏系军政高层,但是不是每个高层都能是权势显赫的,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让赵东云信任的。
  在转头看看大总统赵东云那边,只见赵东云正在侧头和石阳林说着什么,这等待遇又是几个人能够有的?
  不仅仅赵夫人对石阳林有所注视,实际上今天会场里的其他人也是时刻关注着赵东云全资,如果不是碍于身份和礼仪,他们恨不得过去把赵东云团团围住,那里用现在这样,连远远关注都不好太过明显,只能是偶尔瞄一眼,寻找着上前和赵东云说话的机会。
  只是这种机会真的很难得,因为此时站在赵东云身边的人不多,但是却都是当代苏系的真正权力核心高层。
  里头有内阁总理熊希龄,有统帅部参谋部总长方壁永,统帅部铨叙处处长杨家毅,参谋部作战处处长石阳林。
  其他人要是上前加入这个谈话圈子实际上难度相当大,就算有人上前打招呼,但是没有赵东云开口留下的话,哪怕是工商部总长赵鄂他们都是只能打了招呼后离开。
  赵东云这个小圈子进行着谈话,而这些人围在一起,哪怕是闲聊这话题也是会涉及到军国大事的。
  这石阳林刚开口说没几句呢,就被赵东云问道:“我看简报上说第三师已经追到滁州了,现在顾蓝玉那边情况如何?”
第351章
精锐和精锐的碰撞
  身为作战处处长,虽然一些战术细节石阳林管不到,但是对于目前整个奉军的作战情况他还是了如指掌的。
  听到赵东云的问话,石阳林当即道:“没错,顾将军的第三师已经追至滁州城外,根据最新的战报第三师已经和第四师的有了部分交火,不过具体情况参谋部这边暂时还无法得知!”
  作战处虽然对整个奉军的情况掌握的比较全面,但是也只局限于战略上,毕竟作战处负责的是整个奉军的作战指挥,而不是具体指挥某个师、旅。
  严格上来说,奉军的指挥体系是这样的,赵东云统辖统帅部的诸多部门,包括参谋部,作战处,军械部等,统筹奉军的战略发展方向。参谋部负责具体作战指挥事务,而这里头的作战指挥事务又具体归属作战处负责。
  只是作战处负责的也并不是某个师旅的作战,而是负责所有奉军的战略作战计划,对于作战处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制定类似苏北战役这样的大规模会战的计划,而这些计划的命令也不是传达给各个师旅,而是传达给各军司令部,然后各军司令根据作战处的战略规划制定具体的细节作战计划,调遣所辖的师旅进行具体作战。
  比如说现在在江北方向,赵东云给参谋部制定的战略要求就是尽快拿下整个江北地区,后续谋图渡过长江南下江南地区。
  为此作战处也是给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各自下令,要求第一军迅速南下拿下安徽中西部的颍州府、凤阳府等地区,再命令第二军攻克扬州、泰州、滁州等地区,再传令第三军从河南向东发起进攻,攻占河南的东部地区以及安徽的西部地区。
  再具体下来就有了第三军的徐邦杰命令顾蓝玉第三师迅速南下凤阳,追击第四师一路南下滁州等。
  如此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指挥体系!
  通常情况下,不管是赵东云还是作战处,都不会给三大主力军的下属某一支师旅直接发布命令,哪怕是前些时候滁州战役的时候,赵东云实际上上也没有给顾蓝玉、任存高这些师旅将领们直接发布命令的,顶多就是发去所谓的“慰问”电报,以督促前线将领英勇奋战完成相关命令。
  当然这也只限于三大军的部队,奉军二十几万人,除了三大主力军外,还有众多归属统帅部直辖的师旅,比如第八师、新组建的第十四师、第十五师,此外还有第五混成旅、第七混成旅、第九混成旅、第十混成旅等部队,这些部队都是统帅部直辖,由统帅部直接调遣指挥。
  奉军如此的指挥体系,再加上江北前线距离京师千里之遥,作战处也不可能实时掌控前线部队的一举一动。
  赵东云对石阳林的模糊回答并没有感到什么不满,奉军的指挥体系就是他一手打造的,他同样清楚作战处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掌控前线战场的所有变化。
  不过知道第三师已经追上第四师那就足够了,他对顾蓝玉还是比较信任的,这既然追上了那么就算无法彻底击溃这个第四师,但是怎么也应该能够从第四师的身上咬下一块肉来,只要能够让段祺瑞的这个第四师受到一定的损失,那么后续的渡江作战中,那么对于己方而言就会容易很多。
  别看皖军还有十几万之众,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能够被赵东云,被奉军诸多将领们在重视的只有段祺瑞麾下的第四师和第二混成旅而已,其他的什么两江陆军、浙江省陆军之流可没被奉军将领们放在眼里。
  而这也不是奉军将领们轻敌自傲,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前头的苏北战役中,奉军歼灭的皖军麾下的两江陆军、浙江省陆军可不少,一战打下来至少彻底击溃两江陆军一个师,收编了一个师,再重创了敌军至少三个混成旅。段祺瑞带到苏北的七八万人里头,只有两万人的嫡系第四师以及万余省军残兵逃调了,其他的不是被歼灭就是投诚或者当了俘虏。
  在过去持续了三个月的苏北会战中,奉军至少取得了杀伤皖军、鲁军近万余人的战绩,再有万余人就地反正加入奉军序列,另外有近两万人当了俘虏,其中这些俘虏大部分也是随后加入了奉军的作战序列。
  苏北会战中,皖军至少损失了五万人。
  作为对比,奉军的伤亡以及失踪、病加起来损失的兵力万人都不到!
  但是皖军损失的这些人几乎都是那些省军,段祺瑞的嫡系主力第四师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考虑到第四师的战力,毫不客气地说别看段祺瑞在苏北里损失惨重,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伤及他的根基。
  前头好几万人损失了后,人家依靠着江南、浙江地区搜刮的财富又是在江南、江西、浙江等地拉起了好几万的新部队。
  过去的数月里奉军在扩军,但是段祺瑞也没闲着,不就是扩军嘛,只要手里有钱谁不会啊!
  所以在奉军和皖军的战争里,实际上那些省军以及一些次要兵力都是陪衬,真正能够决定胜负的还是还是双方手里的那几个主力师。
  比如奉军麾下的第三师、第九师、第十师、第四混成旅,其余的几支部队包括卢永祥第一师、鲍贵卿第一混成旅,新投诚的张殿如第十六师,还有那支已经损失了绝大部分马匹变成徒步骑兵的第二骑兵旅,实际上都是无法给双方的战局造成决定性影响的。
  奉军到目前为止,手头上能够打的主力部队实际上还是入关之初的三师三旅而已,其他的投诚或者新扩编的部队,战斗力只能算一般,对付对付其他军阀的省军是足够了,但是要和段祺瑞手下的第四师硬拼还是略显不足的。
  当代包括奉军在内,各军阀麾下的主力部队和非主力部队对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而这也就造成了一种情况,要想彻底的歼灭一个军阀,只有把他们手底下的主力部队给干掉才行,不然的话只是歼灭人家几万省军顶多就是让人家心痛心痛,但是决定不了胜败。
  苏北战役里,奉军之所以让第九师大胆从宿迁方向突破西进,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包围徐州城内的第四师,但是没有想到段祺瑞果断撤退,导致奉军虽然也留下了一万多的两江省军,但是依旧让第四师逃走了。
  表面上来看苏北战役奉军获得了大胜,但实际上奉军并没有达到他们原先的战略目的,那就是包围歼灭第四师。
  既然包围第四师的计划落空了,但是奉军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第四师溜之大吉啊,这也就有了第三师对第四师紧追不舍的情况出现了,说到底还是奉军里的那些高级将领,尤其是负责江北战事的徐邦杰和孟恩远两人对没能留下第四师抱有极大的怨念,试图让第三师追上去,不求彻底歼灭第四师,但是至少给第四师来一记狠的吧,要是能够留下对方一两个团甚至一个旅的话,那就更好了,要不然的话坐视第四师逃回金陵,后续渡江拿下江南可就不好打了。
  这些整体层面上的战略考虑是作战处以及孟恩远、徐邦杰他们操心的,而对于第三师的师长顾蓝玉来说,他还没到考虑这些战略层面的时候,他只知道一个,那就是自家的顶头上司徐邦杰要自己拖住甚至留下第四师。
  所以顾蓝玉从徐州开始,就是指挥着第三师一路追击,前头第四师逃的筋疲力尽,后头追击的第三师也不好受。
  拿下了凤阳县后,顾蓝玉为了追上第四师,甚至抛弃了炮兵团和辎重团等拖延速度的部队,只率领两个步兵旅和骑兵团轻装追击。
  这前后追击了百里,总算是在滁州外头追上了第四师。
  然而让顾蓝玉没有想到的时候,对面的第四师竟然没有第一时间逃回滁州,而是在城外摆开了架势,这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段祺瑞打算来个回马枪。
  只是这没有吓到顾蓝玉,反而让他惊喜若狂!
  你段祺瑞在前头跑,我追不上也就算了,你竟然还主动停下来迎战想要打我的反击?
  我顾蓝玉从去年开始历尽大小战事数十场,从来没有任何人可以挡住自己的进攻步伐,当初王士珍的第六师不行,唐山战役里的卢永祥第一师、鲍贵卿第一混成旅不行,霸州战役里的王占元第七师不行,济南战役里的张怀芝第五师不行,而今天你段祺瑞的第四师同样不行!
  自信而狂傲的顾蓝玉可没有考虑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第一时间就是毫不犹豫的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除了正面进攻外,还玩起了他最拿手的迂回进攻,这一次迂回他派出了一整个第六旅。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顾蓝玉玩迂回,但是对面的段祺瑞竟然也回迂回!
  紧接着同样执行迂回任何的唐天喜第七旅就和裴连英的第六旅在战场的西线正面对上了,毫无疑外,这两个被上头寄予厚望的步兵旅之间爆发了奉皖两军交战一来最为激烈,残酷的战斗。
第352章
谁胜谁败
  奉军第三师第六旅,顾蓝玉担任旅长期间就是奉军里最擅长迂回进攻的部队,在奉军里头乃是当之无愧的精锐部队。
  皖军第四师第七旅作为第四师的一份子,同样当年的老北洋七镇之一,日俄战争前夕就已经成军,训练多年,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的素质都丝毫不弱于奉军的三大主力师的部队。该部的装备精良,清一色的福造88式步枪,德国最先进的管退野战炮和山炮,德造或福造的重机枪。由于是段祺瑞麾下的嫡系主力,士兵的粮饷一直都是满额发放,士兵和军官的士气和忠诚的都非常高。
  该部年初从直隶南下后,转战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五省,奉军入关后该部北上苏北作战,在徐州和奉军的第三师、第一师等部队打的有声有色。后续该部虽然从徐州撤退,但也是战略上的主动撤退,可不是被奉军给击溃逃跑的。
  该部从去年到现在,历尽大小战事数十场,未尝一败,年初单凭一师之力击溃南方联邦在两江方向的十余万大军,说起战绩里,其实比奉军的三大主力师还要耀眼!
  其第七旅旅长唐天喜虽然在当代诸多将领里名声不显,但是他能够在第四师这支段祺瑞的嫡系主力里一步一步爬起来担任旅长,定然是有着他的过人之处。
  历史上所有留下偌大名声的军阀都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至于那些才华普通的人早就在军阀混战里泯灭于众生之中,那里有可能名留史书啊。
  当这两支奉皖两军里最为精锐的部队如同潮水一样相互撞击在一起,就是迸发出惊涛骇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