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268

  赵东云说到底还是个军阀,这扩军一事是他最重视的事,眼看着三师五旅快要齐装满员了,军方不扩军就等于原地踏步,而此时直隶的王英楷扩充了第七师外,又搞出来所谓的第十一师和第十二师编练计划,所以赵东云虽然没出面,但是也支持军方的扩军计划,说到底军方之所以提出扩军计划还是他的暗示。
  不过熊希龄也是善茬,面对军方的施压,赵东云有意无意的暗示,熊希龄直接向赵东云递交了辞呈!
  老子不干了!
第228章
文武之争
  东三省的军方大本营,位于沈阳金银库胡同边缘的“东三省陆军司令部”内,一大票将官们汇集在一起,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
  自从赵东云主政奉天以来,其手下的各种机构的名称也是一直在变换,比如他只掌控锦州等辽西地区的时候,其手下的主要机构就是第三镇的内设各处,等他就任盛京将军后,第三镇的各个内设机构一分为二,像李三以及秘书处、督察处里个文官幕僚们都是进入了盛京将军府衙门各总局、各处任职,而军方要员则是陆续兼任奉天督练公所的职务。
  那个时候开始,赵东云手底下的文物官员正式分道扬镳,各走各路!
  紧接着去年袁世凯被刺,清廷迅速任命赵东云为东三省总督,当时赵东云虽然没有上谢恩表之类的,但实际上他依旧接受了这个职务,并且用着东三省总督的名头起兵造反!
  那个时候,其盛京将军府衙门就成为了东三省总督衙门,奉天督练公所则是改制成为奉天陆军司令部。
  数月后北洋诸将推翻满清,建立共和国后,赵东云就任副总统兼任东三省巡阅使,这东三省总督衙门自然也就再一次更换了招牌,成为了东三省巡阅使府,内设各机构挂上了“东三省巡阅使府政务院”的招牌,而政务院的院长目前由赵东云亲自兼任,副院长暂时也没有,基本上依旧赵东云垂直管理政务院的内设各局。
  相对于政务院在去年就成功改制,奉天陆军司令部的改制要延后很多,一直到一月下旬,赵东云才将“奉天陆军司令部”改为“东三省陆军司令部”,归属巡阅使府直辖。
  该司令部所辖的各机构也依旧是原来的参谋、军械、军需、教四大部门,不过是改处为部,随后又添设了海军处、总务处、以及铨叙处,至今该司令部一共直辖四部三处,由赵东云亲自担任总司令,并不设副司令或者总参谋长之类的职务,他垂直管理四部三处。
  改制中,赵东云还仿效日本军部以及德国参谋部等机构,着重突出了参谋部的权力,导致参谋部内设了一系列的重要科室,全权指挥全军之训练、部署、作战事务。不过为了牵制参谋部,赵东云依旧保持了教育部这个机构,把招募以及新兵训练的权力依旧独立出来,同时还把铨叙科从参谋部里独立出来成立铨叙处。
  这个铨叙处是什么机构呢?和京师中央里的铨叙部门只有授衔的权力不同,东三省的这个铨叙处除了掌管授衔外,还实际拥有任命军官的权力,除了部分重要的中层职位以及高级职位由赵东云亲自安排外,其他的中低层任命统一由铨叙处安排,换句话说这机构拥有人事权。
  这个机构单独设立也算是赵东云对参谋部以及在外将领日益权重的一个平衡安排,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赵东云得始终把人事权抓在手里,容不得其他人染指,哪怕是孟恩远和林永权这些最嫡系的苏系将领都不行。
  实际上铨叙处的存在以及教育部的存在,加上连军饷都是由军械处的薪饷处统一全军发放,而且是直接发放到士兵在奉天银行的银行账户里,这就导致苏系高层将领对部队的掌控力远远没有北洋其他几个军阀那么强悍。
  以上都算是赵东云收拢中央军权、加强自身对部队掌控力的措施。
  而伴随着东三省陆军司令部的改制一起进行的还有军方的布防工作,比如调第九师去哈尔滨,调第五混成旅去安东等。
  随着这些部队的调动,赵东云也是及时调整了指挥体系,一月中旬,他撤销了锦州防务司令部、同时成立沈阳防务司令部、哈尔滨防务司令部,其中哈尔滨防务司令部由第九师师长林永权兼任、沈阳防务司令部由第十师师长徐邦杰兼任。
  由此,赵东云麾下的三位最权势的将领都是分别坐上了防务司令的位置,军衔都是中将衔,而苏系里有中将衔的除了这三人外,还有一个就是新任第三师师长陈光远了。
  至于少将就比较多了,六个步兵旅的旅长比如孔眺北、顾蓝玉等人、三个混成旅的旅长比如曹锟、何宗莲、两个骑兵旅的旅长也就是华振基、吕双枪他们,然后还有司令部里的参谋部方壁永、军械部赵东平、军需部洪浦涛、教育部扬善德。
  东三省或者说苏系的高级将领一共就二十来个,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了,而今天在东三省司令部的这个小会议室里,却是有了两个中将以及五六个少将,占据当今苏系高级将领的一小半了。
  其中身着高级将官礼服,佩戴者中将肩章的徐邦杰低声对孟恩远道:“老孟,这一次政务院那边怕是不好对付啊,那熊希龄那老匹夫竟然不顾脸皮,向大帅递交了辞呈!”
  孟恩远也是皱眉:“我就知道,政府那边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整军的!”
  “明天我就去见大帅,如今西边的王英楷整军备战,一出手就是要扩编两个师,榆关那边现在压力很大,我们要是不及时扩军一个师应对着,等王英楷的第十一师和第十二师成军了,我们怎么办?”孟恩远面露狠色:“决不能让政务院的那帮只知道钱的家伙坏了我东三省大计!”
  什么是东三省大计?自然是入关拿下直隶,把赵东云推上总统宝座,然后底下的文官武将们齐齐过一把开国功臣的瘾了,嗯,兴许等赵东云死了,自己也能当个总统过把瘾。
  去年因为南方局势的混乱,加上当时王英楷的势头的确强了点,拉上段祺瑞和王士珍以及王汝贤、张怀芝的王英楷弄出了一个所谓联军,兵力可是超过了苏系军队,这才迫使双方进行和谈,然后苏系罢兵回奉天,但是谁都知道这仅仅是暂时的,赵东云这个老大怎么想的孟恩远不知道,但是他却是知道不管是自己还是军方的其他高层将领,一个个做梦都想着杀进关内掌控直隶甚至整个北中国。
  甚至可以说前几个月的齐装满员计划以及现在的扩编一个步兵师的计划都是为了入关而准备的。
  “我看有点悬,这也有两天功夫了,但是大帅那边却一直扣着,没准也没说不准,就这么拖着!”
  熊希龄递上了辞呈后,赵东云玩起了留中不发的把戏,他没说批准熊希龄辞职,也没说不准,反正就当是没受到辞呈一样,熊希龄那人也是光棍,上了辞呈后就是没去财政局办公了,而是待在家里静候消息。
  这一场辞职风波虽然是熊希龄挑起的,但是主要原因还是军方那边对他压迫过甚,而奉天的财政情况这几个月虽然依靠发行国债支撑了过去,但是依旧没好到哪里去,他熊希龄根本就没办法给军方搞来额外的三四百万军费来。
  加上赵东云也是对他有所暗示,要求财政局尽一切努力也要满足军费,甚至挪用部分行政和教育经费都是可以的。
  两头压力下,熊希龄干脆来个以退为进,老子不干了,你们爱找谁干找谁干去。
  “你说,我们会不会把政务院那边逼得太急了?我看他们也的确拿不出什么钱来,要不让他们先拿一部分,我们一步一步来,先练一个旅,再逐步扩编练一个师?”一旁的第十八旅旅长林平雄少将开口道:“我听说政务院那边风声不小!”
  不过孟恩远却是皱眉:“王英楷他们弄两个师,我们才弄一个师就已经够少的了,如果还慢慢来,估计到明年也没办法成军,到时候恐怕王英楷的两个师早就练出来了,那样的话唐山还要不要了,承德还要不要了?”
  这场小会谈并没有改变什么,只能算是军方高层的一个集体吐槽会议罢了,次日,回来沈阳述职的孟恩远见到了赵东云,两人在赵东云的书房里交谈了大半个小时,出来后孟恩远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这让秘书处看见的几个秘书也是心里头不断猜测着,这一次军方和政务院之间的战争怕是不简单啊。
  前头参谋部的方壁永和沈阳防务司令徐邦杰刚手推动扩编计划,后头孟恩远就接着述职的名头回到沈阳见赵东云。
  当秘书处猜测着的时候,赵东云也是在他的书房里叹了口气,这当老大也不容易啊!
  如今的他算是体会到了当年袁世凯面临段祺瑞、王英楷等人相互争斗时候的感觉了,这平衡属下虽然是好事,但是看着他们天天玩内斗也不是个事啊。
  这一次的军方和政务院之间的争斗发展可以说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当初他把文武分化的时候可没想到竟然会造成如此大的文武体系的竞争。
  但是他也明白,这一次事情之所以闹出来,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还是钱的问题。
  财政局那边钱倒不是没有,挤一挤三五百万还是能够拿出来的,但是他们却是不能给啊,因为这些钱都是东三省后续的行政以及教育经费啊,什么是行政经费?说白了就是官员们的薪资!
  由于赵东云玩的是和前清时代类似的高薪养廉制度,简单说就是把前清时代的各种陋规、养廉银之类的都统一收纳中央,然后换成薪水以及奖金发放,一个县长每年的薪水少说也有好几千两银子,多则七八万甚至上万,比如熊希龄担任葫芦岛工业区会办的时候,年薪和奖金加起来一年收入达到两万多两银子,比赵东云的薪水都高……
  这种收入水平其实远远超过寻常的商人、地主了,只是官员们的薪资普遍偏高,这给东三省那么多官员发工资所需要的钱就不是小数目。
  如今军方竟然把手都伸到了行政经费里头,这不是要直接捧走人家的饭碗嘛,大家都是有着一家老小的,这一个月不拿薪水你让政府诸公如何养家啊?
  可不是每个政府官员都是和赵东云这样有着千百万身价的,很多人虽然颇有产业但是这薪资收入依旧是大头,一年几千上万两银子的收入对于绝大部分中高级官员来说,哪怕是他们还会受贿拥有其他来钱的途径,但是一年几千上万两银子依旧是他们的主要收入。
  至少表面上那些官员们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没有了薪水还能养家糊口的!
  除了薪水外还有教育经费,这教育经费本来就不多,而且还得维持整个东三省的教育发展,每年送出去的官派留学生也是需要不少钱财的,其他不说,单单是年初为了安排奉天武备学堂的二十余名毕业生去德国学军事、以及安排奉天中学、锦州中学等学校的十多名学生去英国的几个大学留学,就花费了教育局整整近万英镑经费。
  这送官派留学生,而且还是大规模的派遣留学生,所需的经费是极其高昂的,一名留学生的最低花销都得三百英镑以上,三十多人就是近万英镑了。
  加上东三省还在大规模兴办小学、以及师范教育,这需要花钱的地方也是不少,这教育经费本来就紧张,而军方那边竟然还打算伸手,自然是因为政务院的诸多不满。
  熊希龄的辞职虽然是个人行为,但是代表的却是政务院文官集团的集体意志,所以赵东云不能草率处理,而这也是他一直压着熊希龄的辞职信没有做出反应的原因。
  他得找一个平衡点,妥善处理政务院和军方之间的矛盾,而且还不能自己亲自牵涉进去,当老大就得有当老大的样子,下面人相互争斗,你要做的是当好裁判者的角色,而不是自己披上盔甲亲自上阵!
第229章
妥协和人才
  赵东云在这场军方和政务院之间的经费斗争中,并没有太过深入的插手其中,尽管军方的扩张计划有着他的默许甚至是支持,但是他却是不能亲自从裁判坐席上走下来充当选手。
  当然了他也不会让军方和政务院彻底决裂而造成苏系内部的纷争不断,所以尽管他没有出面,但是依旧有人充当了这场文武之争的和事佬。
  熊希龄府邸里,今天就是迎来了这样的一个人,巡阅使府秘书处一等秘书袁金恺!
  这几天里,来求见熊希龄的人多了去,有来声援他的,也有劝说他以大局为重的,不过这既然是一场政治博弈,那么熊希龄自然也是得把辞职做全套了,所以很多时候都是以闲居不见外客为由拒绝见大部分人的,只有少部分重要的人他才会见。
  比如说这个袁金恺!
  袁金恺,奉天辽阳人士,前清秀才出身,庚子年后在奉天组办过地方团练,1903年后投身赵东云帐下,其资历虽然不如杨德彪、林永权等人那么深厚,但也是赵东云帐下的资深幕僚之一了,1904年出任锦州警务提调,1905年调任秘书处任职二等秘书,1906年初升任秘书处任职一等秘书。
  “袁枢密,不是我熊某人不懂大局,而是军部的那几个人欺人太甚,一张口就是四百万,而且还说要在两个月内筹齐,我这要是批准了,下个月政府诸公的薪水都发不出去!”
  前文说过,赵东云搞出来的这个秘书处并不仅仅是个秘书机构,而是拥有票拟权力的机构,而且不仅仅处理文官体系里的政务,而且也处理军务,大体上赵东云要做什么事,他们就跟着需要做什么事!
  如此也就导致该机构的权力日益权重,1905年的时候还只是个寻常秘书机构,但是1906年初就已经有了极大行政权力,而等1907年成立政务院,把财政局、工商局等机构划入政务院,但是秘书处却是和督察处、顾问处直属巡阅使府直辖的时候,秘书处有了前清之军机处、明朝之内阁的部分权势了。
  1907年初的东三省行政体系中,以东三省巡阅使府为最高,巡阅使府下辖:东三省陆军司令部,政务院,秘书处、顾问处、督察处。其中的顾问处不具备实际行政权力,里头的也不设具体机构,只是给予一些没有直接在军政两届任职的重要的工商军政人士一个虚名头衔,比如福元机器厂的董事长赵晨滨就是顾问处里的“一等顾问”,而锦州李家的李迩坚则是“二等顾问”,此外还有刚来投靠赵东云的前北洋要员之一段芝贵,这个人近段时间比较倒霉,袁世凯死之前,他为了谋取黑龙江巡抚的位置而巴结了奕劻等满清贵族,然而袁世凯一死,共和新立的时候王英楷对那些和满清贵族有密切联系的官员进行打压。
  段芝贵本来就和王英楷关系不怎么样,这一次自然在打压之列,所以和很多北洋人一样,打起了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思,这偌大一个北洋又不是只有你王英楷一家,东边还有赵东云呢,再不济还有南边的段祺瑞和王士珍呢。
  抵达沈阳后,赵东云对他也算笼络,这刚来就安排了住宅,并且先在顾问处先挂个“一等顾问”的名头,等融合进来后再另行安排。
  和顾问处无名无实相比,秘书处却是实打实的实权机构,尤其是里头的十二个一等秘书,每天的工作可不是给赵东云拎包,那些是二等秘书的工作,这些一等秘书的主要职责还是负责处理近乎海量的军政事务,对下面诸多部门递交上来的各种报告先行判读,然后拟出回复意见,再转呈赵东云批阅,然后这些公文会再由秘书处转交各部门具体执行。
  在赵东云死抓诸多权力,直辖了政务院和司令部诸多部门的情况下,虽然牢牢掌控住了军政权力集一身,但是如果没有秘书处的话,累死赵东云也处理不完那么多公务啊。
  这个类似于削弱版内阁的机构,别看里头办公的秘书还挂着一等秘书、二等秘书的名头看上去只是个拎包的,但在外人眼中,他们已经是中枢要员了,甚至给面子的话还会客气喊一句“枢密”。
  当然了这个称呼只能私底下喊几句,公开场合是没人会这么说的。
  熊希龄说实话心里头还是略微看不起袁金恺这个小秀才的,如果不是赶上了秘书处直辖于巡阅使府的好时候,给他一百年都爬不到中枢要员的职位,不过心里鄙视归鄙视,这表面的面子还是要给一个,加上这是私底下的场合,所以熊希龄也就大方了喊了一就袁枢密了。
  袁金恺虽然才华和熊希龄、赵鄂、朱家宝等人无法相比,但是也是在苏系里混了好多年的人了,所以尽管他看出了熊希龄对自己的一丝蔑视,但是他却是不在乎。
  他今天来可不是他自己的主意,而是受到了赵东云的暗示才来!
  “秉三兄你也是知道,如今我们东省正是大步往前的时候,难道你就甘愿留在原地?”袁金恺一边喝着茶一边说:“昨晚我也去拜访过孟将军和徐将军,他们的态度虽然还比较坚决,但是也表示,如果财政局这边愿意配合,他们也是愿意妥协一二的!”
  熊希龄抬头:“哦,妥协?他们还要多少?”
  袁金恺道:“他们说,扩军一事是势在必行,不过财政既然紧张,他们表示可以逐步来办,先练一个步兵旅,然后逐步扩编为一个师!”
  熊希龄对军方怎么扩军不懂,也不感兴趣,他直接道:“你直接说他们要多少钱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