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精校)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505

  沈纲的这一番话说出来听的是俞若飞连连点头,沈纲的作战安排也许看上去很简单,很无趣,但是这战争嘛,需要的是胜利,只要能够胜利,那么就采取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至于那些繁杂好看的作战计划多数都是实现不了的。
  沈纲的作战计划就是很简单,首先是把龙济光的部队从城内吸引出来,放在野外进行战略对峙,形成战略决战的状态,取得一击而溃的局势。然后在得到了警卫师加强团的增援后,组织优势兵力在正面战线上的某一点取得突破,进而突破整个正面战线。只要把龙济光部署在正面的五个团兵力给击溃了,那么广州之战也就可以落下帷幕了。
  沈纲的作战计划之前也给回报了福州方面,参谋部里的几个高级参谋以及冯勤,梁训勤,陈仪,蒋方震等人看过沈纲的作战计划后,也都是表示的赞同。
  “当初司令要把沈纲放到第三师当师长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担心的,不过现今看他的形势方法还是很靠谱的。”林成坤其实对沈纲也没什么好感,不过即便这样林成坤还是佩服的,从第三师到达广州开始,国民军第三师就一直牢牢控制着广州局势,让广州局势一步一步朝着向国民军有利的方向前进着。
  “广州那边有着沈纲和俞若飞,应该是出不了什么问题的!”陈敬云说着:“我还是担心杭州那边!”
  此时,冯勤道:“司令放心,现在第一师和第二师已经处于战备状态,只要北洋军大举南下,那么我军就能直接北上!”
  陈敬云点点头道:“那第四师和第七师呢,战备状况完成的怎么样了?”
  冯勤道:“根据司令您的指示,三天前参谋部已经下令第四师北上杭州,而在杭州的第七师也已经完成了作战准备,随时可以出发!”
  其实冯勤这话说的是有点水分的,第四师还好说,原本就是呆在福州驻防的部队,人员和装备都比较满,除了迫击炮之外,其他的武器装备基本都是满编的,就连其他部队很少配满的骑兵侦察营都配满了。按照国民军年初的调整编制,师下属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外,还有一个工兵营,辎重营,骑兵侦察营。工兵和辎重不用说,基本上都是沿用的新军编制,而骑兵侦察营就是国民军自己新弄出来的编制的。本来按照新军以及北洋军的标准编制,一个师是需要配属一个骑兵团的,但是国民军那里能找到那么多战马和骑兵啊,原先的第十镇一共也才数十骑而已。后来干脆就撤销了骑兵团,给了个骑兵营的编制,主要用来负责侦察任务。即便是个骑兵营的编制,但是国民军现有的八个主力师当中,也只有第一师,警卫师以及第四师配满了编制,其他各师当中大多都是骑兵连的规模,数十到上百骑不等。这还是国民军把闽浙两省的所有战马都搜刮来的结果,而且这些战马质量都不咋地。
  其实国民军的骡子马匹一直都是很紧张的,首先是乘骑用马,这类马匹的要求极高,国民军短时间内根本就弄不到那么多适合的。至于运输用马的话就容易解决一些,因为要求不高,所以普通的驮运马匹,骡子,甚至驴子都可以,这些从民间上搜集要容易得多。不过国民军需要的骡马太多,就算这些运输牲口要求不高,但是从民间搜集的话一时间也是很难满足需求,所以很多时候辎重都需要雇佣民夫直接用手推车或者干脆背着走。
  第四师由于成军的早,这配属的乘骑用马都满编了一个营,其余的运输骡马也不少,所以这机动起来还算不错。
  不过原本驻守杭州的第七师嘛,就有些差强人意了,第七师的前身是浙江投降部队,加上部分从第一师,第二师抽调的部队组成的,然后福州又直接派遣了不少的新兵,总之就是一个大杂烩。
  之前成军的时候使用的是前浙江的武器,从炮兵到步枪都是,后来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后,陈敬云向德国订购的第二批火炮也到了,所以就给第七师换装了75毫米的火炮,而换下来的57毫米山炮就不太好分配了,因为数量不多,甚至都不足36门编满一个炮兵团,而且现在国民军体系当中火炮方面的话基本都是以75毫米火炮为主,原先的60毫米和57毫米山炮已经退居二线,再直接编入各师的话,就会造成有些师有,有些师就没有,不但影响编制更加影响后勤供应问题。
第〇一七四章
姜还是老的辣
  基于这种考虑,陈敬云直接把这些57毫米山炮以及国民军原有库存的几门57毫米山炮组成了一个独立炮兵团,数量也没多少,只有二十多门而已,刚好凑成两营制的小规模炮兵团。不但第七师原有的57毫米山炮这样安排,原先第五师和第六师装配的60毫米速射山炮也是这么安排,甚至都不用怎么变动,直接新组建两个独立炮兵团就是了。
  这样的两营制的独立炮兵团陈敬云一方面是想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另外一方面集中使用也避免了后勤供应等麻烦,另外这样的小规模炮兵团可以灵活调动,又不会占据各师编制。
  第七师其实刚换装没多久,步枪主要是汉阳造,大多数都是以前浙军所用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国民军装备部从库存里调过来的。步枪还好说,变动不大影响也不大,但是火炮就影响有些大了,这火炮可不是一装备上就能够形成战斗力的,炮兵们还需要进行各种的训练,磨合,这个过程少说也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
  所以说这第七师虽然说完成了部队的环装,做好了战斗准备,但是实际里的情况却是不太乐观。
  不过不管是陈敬云还是冯勤,也没打算过现在就让第七师去承担主要的作战任务,就算战事再紧张,第一师和第二师需要增援的时候,那也是第四师先顶上去,只要局势实在紧张了,那么第七师才会投入战斗。
  而能够让国民军同一时间在同一个方向投入四个师的情况,只能是发生在北洋军大举南下的情况。
  “司令,现在北洋的第五师的一个团已经从徐州出发了,这看样子就是想要去南京。你看我们是不是也要动一动了!”冯勤建议着。
  不过陈敬云却是摇头:“不,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做好准备,至于什么时候出兵我自由主张!”
  冯勤乃至国民军众多高级将领都是急切的希望国民军能够主动进攻,在前期内占据上海,苏南地区,进而形成一个战略优势,避免到时候出现各种麻烦,而另外一方面也能让浙江北部这个国民军的财赋重地遭受战火的波及。
  然而陈敬云考虑的却不只有这些,现在北洋军虽然已经有一个团南下了,但是没有任何的举动表明冯国璋就敢大举南下,只要冯国璋一天不带着第五师和第八师大举南下,只要冯国璋一天不到南京城下,那么他陈敬云一天就不能出兵。
  第一个那就是黄兴的反对,现在黄兴是死活不让陈敬云先一步进入苏南地区进行协防,就是害怕国民军来了就不走了。事实也是,假如现在国民军去了苏南,除非是被北洋军给打了回来,不然要想让国民军退出苏南的话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而第二点就是,陈敬云需要拉拢民心,所以他就不能顶着一个破坏国内和平的帽子,国民军这个体系正在成长当中,它还很幼小,急切需要大量的热血青年来投身其中,而国民军的相当一部分的基层军官,尤其是从福州军校正式班毕业的好几届军官里头,绝大部分都是热血青年,甚至超过半数都是从全国各地赶来报考福州军校参加国民军的。这一部分人的心思陈敬云必须考虑到。
  不然的话,一旦事情变成是陈敬云主动挑起内战进而和北洋军大战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对国民军以及陈敬云个人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影响这些基层军官的心。
  另外他还得估计闽浙两省的士绅商人们的心思,平心而论,没人是喜欢打仗的,国民军如果天天打仗的话,那些海量的军费就是越来越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军费可都是闽浙两省民众来承担的。大家平平安安的做生意多好的,干嘛非得打仗。
  所以从种种方面来说,陈敬云不能主动挑起这一场内战。
  其实他自己也不愿意现在就和北洋军来一场生死大决战,北洋军固然因为善后大借款的问题而没能完成最后准备,但是国民军自己也好不到那里去,数千万数千万的银元花出去后才建了八个正规师,后续的第八师和第九师虽然已经正在筹备,新兵也已经慢慢到位,但是基于向美国订购的火炮还没回来,就算回来后也还的进行训练等等,所以说着两个师暂时还只能存在于纸面上。
  现在的国民军实力还太过于弱小,面对的又是出于巅峰装备的北洋军,说实话陈敬云心里是没底。
  对于陈敬云来说,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双方保持目前的态度,保持克制,避免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而这一点嘛,就得看袁世凯的是如此想的了,如果袁世凯鞥能够忍受得了陈敬云占据广州,彻底控制东南三省的话,那么肯定是不会有战事。但是以后的事情傻子都能想到,整合了东南三省的陈敬云一定会继续大规模的扩军,然后以此争霸中原。
  袁世凯又不是傻子,所以他是不愿意让陈敬云占据广州的,所以这才有了前面支持龙济光,甚至派出海军前往广东支援龙济光的事情,非但如此,他还任命了冯国璋为第二军军长,让津浦线的第五师和第八师做好了战斗准备,预防东南局势彻底败坏。
  至于打还是不打!袁世凯自己也还没有想好。
  打还是不打,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问题,而是牵扯到了众多的利益取舍,袁世凯必须考虑到,自己如果贸然发动战争的话,那么国内其他势力会如何看待自己,他们是不是会联合起来对抗自己,这样的情况下,这一场战争会持续多久,自己手里这么点可怜的军费能维持多久,并且日后万一战局要是对自己不利的话,这善后大借款可能就办不下来,到时候他袁世凯估计就得直接上吊了。
  所以袁世凯也是希望能够继续拖下去的,只是这继续拖下去的话万一陈敬云真发了狠把龙济光给干掉了占据广州之后,那么手中掌控了东南三省的陈敬云比现在的陈敬云就对北洋造成了更大的威胁,届时陈敬云甚至都不用联合蔡锷和陆荣廷,直接凭借他手下的国民军就能和北洋军一争高下,这样的情况也是袁世凯绝不愿意看到了。
  自从昨天得知海军的那支舰队竟然在中途坏掉了,然后前往马尾船厂修理之后,不用问袁世凯都知道这温庭和是叛变了,不过他也懒得追问什么了,海军这档子事向来就是这么恶心的,海军当初能投靠南方革命党,现在再一次的投靠陈敬云也是情理之中,既然这海军指望不上,那么袁世凯心里一发狠,就把海军部剩下的经费都停掉了,然后又连接撤换了好几个海军部高官。
  海军靠不住了,那么支援龙济光的事情自然也就没了下文,而依照这段时间得到的情报上来看,袁世凯也是知道龙济光落败是迟早的问题。
  既然龙济光是不中用掌控不了广东,那么自己就换个人支持嘛!反正就算不让龙济光掌控广东,但是让其他人掌控广州也行,反正就是不能让陈敬云安安稳稳的掌控广东。
  “看来得和陆荣廷那边说一说了!”袁世凯把广东周边的势力看了一边后,就是把视线落在了广西哪里。
  段祺瑞道:“广西陆荣廷?这人现在可是陈敬云的盟友,看现在的架势他们是打算在广州城外夹击龙济光呢!”
  袁世凯却是不以为意道:“现在是盟友,但不代表以后还是!广州那边嘛,龙济光估计是撑不下去了,不过你想想,自己龙济光完蛋了后,粤西地区是陆荣廷占着,粤东地区是陈敬云占着,这矛盾不就来了嘛,到时候给他陆荣廷一个广东都督的头衔,我就不信他们打不起来!”
  段祺瑞听到这里,嘴上说着:“大总统英明!”心底里却是想着:“这老头子还是一如既往的老辣,前些时候弄了个龙济光去广州就差点让国民军腹背受敌,现在龙济光不成了又准备让陆荣廷顶上去。这借刀杀人的计策寻常人等根本是学不来啊!”
  这也不能说袁世凯老辣歹毒之类的,他只是用了很正常的想法和计策而已。既然在军事上和国民军大规模开战有着麻烦,那么就继续把南方的局势再搅浑一些,反正是不能让陈敬云舒舒服服过日子。
  而且袁世凯还真不担心陆荣廷不上他的船,现在袁世凯手握中央权柄,只要他说句话,那么陆荣廷就是下一任的广东都督。到时候陆荣廷身为广东都督,手中掌控着广西和粤西地区,那么肯定会对掌控粤东的确的国民军产生矛盾。
  到时候就算双方打不起来,那么至少也能够牵制国民军一到两个师的兵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龙济光当上广东都督也差不到那里去。
  袁世凯有了这个心思后,北洋那边很快就和陆荣廷取得了联系,双方几封密电一来往之后,陆荣廷就是对着北方的密电哈哈大笑。
第〇一七五章
陆荣廷的雄心
  “没想到我陆荣廷也有今天,哈哈!”陆荣廷直接把电文递给手下看:“你们看,不但前些陈敬云亲自发来电报招揽我,现在甚至连大总统都发来电报招揽我!这种事情当初我们还窝在广西的时候那里会遇得到啊!”
  如果说广州事发之后,得到最大好处的是谁,那么肯定是陆荣廷无疑了,桂军不但收复了梧州,甚至一路顺着珠江东进,掌控了粤西大片地区,完成了桂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扩张。
  陆荣廷手下的头号谋将谭浩明道:“这大总统倒是舍得,一张口就是一个广东都督!”
  陆荣廷笑道:“这个广东都督的称号可不是那么好拿的,之前龙济光也想要拿,但是你看看现在龙济光成了什么模样,依照我看顶多也就是十来天的工夫的活头了。这广州可是北洋和国民军相争的地头,我们贸然插进去可是很容易就惹得一身骚!别的不说了,单单一个国民军第三师就够我们喝一壶的了!”
  谭浩明叹气道:“这种大好机会难道就这么放过?都督,现在陈敬云之所以这么强势,手底下养着那么多的军队,完全是因为他打下了浙江,手中掌控了浙江这个财赋大省,如果我们桂军也能够彻底拿下广东的话,凭借我们两广的财力物力,未必就弱于闽浙和云贵!”
  陆荣廷听到谭浩明这么说,心里头也是生出了各种心思,不过他很快摇头:“这事还得以后再说,我们还的先和陈敬云合作,先把龙济光给收拾了再说。至于广东都督一事,我们以后从长计议!”
  人都是有私心的,陆荣廷心里头何尝又不是和陈敬云一样有着那种野心,既然他陈敬云能够凭着手中闽浙两省左右国内局势,凭什么他陆荣廷就不能手掌两广争霸天下呢?
  现在神州混乱不堪,九州神器到底会落入谁手还说不定呢,谁又能保证我陆荣廷没这个机会呢。
  当然了,心中有野心是一回事,但是具体怎么做也是一回事。如果说桂军现在就和国民军翻脸的话,那么最后悔的肯定是陆荣廷,而最高兴的就是袁世凯。所以陆荣廷必须找一个方法,一个尽量避免和国民军产生冲突的同时又能掌控广东的方法。
  可是陈敬云能够把广东让给他嘛!答案是否定的,广东对于国民军的重要性大家都是有着认知的,不但有军事上的重要地位,更加重要的是广东乃是中国的财赋大省,往年的财政收入都是和江苏并排的,这一年来虽然广东因为兵乱而收入大大降低,但是同时江苏那边也好不到那里去,但即便是这样,这广东还是和江苏以及浙江一起成为了中国诸省当中财政收入的前三,只是民国元年的这会缺乏有效的统计数据,这三者的具体财政收入以及排名就很难统计计算了。
  不管怎么说,这广东的重要性都是让陈敬云无法忽视的,如果说之前让胡汉民或者陈炯明掌控的话陈敬云还可以接受,那是因为当初这两人忙着内斗,根本无法利用广东的财力来威胁到国民军的安全,但是如果换成了其他人掌控广东,比如龙济光,又或者是陆荣廷的话,那么就不是陈敬云所能接受的了。
  他可不想在自己的身边出现另外一个国民军或者滇军这样的庞大军事势力来。
  当然了,现在的陈敬云还不知道袁世凯已经和陆荣廷偷偷摸摸的开始往来呢,他现在是一门心思关注着浙北以及广州那边,只是这些军政大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快速确定下来的,浙北那边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根据各种局势而进行相应的动作,而广东方面,沈纲在得到了俞若飞的增援之后,已经展开了相应的战术,目前正面战场上已经开始交战,不过一时半会也还没有消息传来,陈敬云只能耐着性子等着。
  心里头虽然想着广东和浙北那边的事情,不过陈敬云手头上的事情可是很多,也不全部都是军事方面的,还有民政生活事务等着他来说。
  十月四号,陈敬云这一天很难得的没有军事方面的事务要处理,不过却也没闲着,根据秘书处拟定的行程,今天他陈敬云得去出席一个开幕式。
  这个举办开幕式的公司乃是东南钢铁公司,也就是前段时间陈敬云和美国达成的一系列合作协议当中的一部分。按照陈敬云和美国人签订的援助条约,其中的一千五百万美元是陈敬云自由运用,然后有一千五百万美元必须用于购买美国的工业产品或者技术转让等等。所以当时陈敬云除了购买了两个团的75毫米火炮和一个营的105毫米火炮外,把剩下一千多万美元全部用来购买各种机器设备和技术等等,其中就包括了一个建立钢铁厂的项目。
  本来这些技术合作都是福州兵工厂方面具体实行的,但是福州兵工厂经过一年多的合并和投资,下属的部门众多,规模已经变的极为庞大,而且很多部门都是军民两用的,原有的管理体系已经是有些力不从心了,基于这种状况陈敬云对福州兵工厂做出了一个小规模的调整,把就是那业务关联不大的马尾船厂重新独立出去,然后把飞机制造厂也独立了出去。
  而可以预见的是,等从美国购买的大批机器设备回国之后,福州兵工厂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所以这样的情况下,陈敬云指示把福州兵工厂的钢铁厂也独立出来,以此为基础用于扩建为美国援助的大型钢铁厂。
  不过这些部门就算是拆分了出来,但也只是管理体系上的拆分而已,其中的股份并没有变化,马尾船厂,福州飞机制造厂,东南钢铁厂都还是福州兵工厂的全资下属企业,而这福州兵工厂目前还是保持着陈敬云占据30%的股份,然后政府占据70%的股份。
  不过这种状况再不远的将来就会发生极大的转变,原因就是美国方面的贷款。当初签订协议之后陈敬云对这笔钱用什么途径和方式用掉并没有多大在意,但是陈敬海却是不这么认同,学金融的陈敬海一眼就看出里面的机遇,并且说服了陈敬云。
  按照陈敬海的构思那就是陈家自己弄一个独资银行,然后承销军政府发行的光复债券,并转卖给美国政府,基本上就是和以前的福州银行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福州银行乃是军政府的全资所有的企业,而这个独资银行乃是陈家自家的银行。而闽浙两省有了陈敬云在,这陈家的银行要承销光复债券的话基本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不过这样一来就太过于明显和复杂,加上现在还有一个福州银行呢,总不能为了自家生意就让福州银行倒下去不是,所以陈敬云就采取了折中的方法,利用家族的主要产业,比如福鼎纺织厂,哈德门烟草公司,塔牌水泥,三石化工,福乐电气为资本,入股福州银行,这还不算,陈敬海还利用着陈敬云的名义向闽浙的富商们拆借了大批资金用以收购福州银行,本来这福州银行作为一个国民军体系下的银行,本身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发行纸币,起到的是一个中央银行的作用,但是其自身的资本并不雄厚。再陈家集合了大量资本的情况下,这福州银行就姓陈了。
  刚收购成功后,陈敬海就宣布福州银行改名为华夏银行。
  事情进行到这里,而这个不得不说是陈敬云的私心在作怪了,其实他本来是没什么想法的,想着钱都拿过来了用就用了,至于怎么用就不属于他操心的范围了。但是他那个之前在福鼎纺织厂做事,后来说不想从军一心想要做生意的陈敬海说,这笔钱完全可以派上大用场,如果操作的好若干年后陈家完全能够一举掌控福州兵工厂下属的诸多产业。
  而陈敬海仔细一说,陈敬云也就明白了,无非就是做的白手套狼的事情,这种商业操作的事情陈敬海说起来一套一套的,陈敬云听罢后觉得也还可行,反正现在陈敬云都把军政府都看成是自家的了,左右不过是右手左手的问题,如果能够给家族带来一些好处也未尝不可。
  所以这来回一折腾,这福州银行就变成了华夏银行,成为了陈家的主要产业,旗下不但可以发行纸币,制造银元,铜元,代理军政府的债券,以及一些银行的传统存款贷款业务外,还拥有了原先陈家的众多产业,在资金链上更加充足。
  有了这个前提以后,后续的美国援助条约当中,华夏银行作为唯一的合作银行,手里头掌控了这一次合作的全部资金。
  除了给国民军当军费的一千五百万美元不能动之外,其他都是必须用来购买美国方面的机器设备的,而且军政府自然不可能亲自开展这些商务合作,所以直接把这笔钱免息贷给了华夏银行,华夏银行再把钱投资进入福州兵工厂,由福州兵工厂再去购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