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精校)第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505


第〇一〇二章
陈仪建议
  欧阳天对这些数字自然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地:“由于给第五师和第六师换装,所以之前库存的88式步枪已经都发放了下去,现在仓库里现存的还有两千多支从警卫师替换下来的88式步枪!以前装备回收上来的曼利夏和日造三十年式各有三千支。重机枪兵工厂那边新生产的二十挺还没有分发下去,轻机枪也有五十多挺。”
  听到储存的88式步枪还有,加上未来12式步枪不断的生产出来,也会逐步换装各个主力师的步枪。陈敬云想了想后当即道:“你装备部准备好军械,我决定把第五师从守备师扩充到步兵师,把所属的三个步兵团扩充到完整的三营制,所缺的辅助兵种也一并补齐。”
  当即他又是转身对孙广亮道:“你们后勤部也一并准备好相关的后勤弹药供应!”
  听到陈敬云要把第五师从守备师变成步兵师,在场的几个人都是面色略变,要知道守备师明面上说也是一个师,但是下设的步兵团只有两个营不说,而且都是不配属重机枪和轻机枪的,全师装备除了步枪手枪外就只有一个两营制的炮兵团24门60毫米速射山炮。眼下陈敬云一张口就是要把第五师扩充到步兵师,就算暂时不扩充炮兵团,那就代表着需要给第五师补充数千支步枪,十八挺的重机枪,二十七挺轻机枪,以及数十门的迫击炮,这已经完全是新建一个混成旅的规模了,人数至少也是翻了一倍。
  所需的这些装备中步枪还好并不缺,轻重机枪的话原来的五个主力师都是备齐了的,兵工厂新仿制出来的刚好可以补充给第五师,但是迫击炮暂时没办法供应,因为迫击炮的产量有限,目前一个月八十毫米和60毫米的两种加起来也不过数十门,几个主力师一分根本就不够,远在绍兴的第一师现在都只分到了十多门而已,规定编制一个师是需要十八门八十毫米迫击炮,三十六门60毫米迫击炮,可是依照福州兵工厂的产量来看,至少未来半年甚至都一年内都无法满足各师的要求,至少各师都少量装备着。
  军械情况不容乐观的同时,人员尤其是军饷也不好办,要招兵就要给军饷,就要给安家费,扩编五千人安家费就得近十万,然后一个月军饷就得六七万之多。然后军械弹药费用少说也要近百万之多。这还不算步兵师标准配备的炮兵团呢。
  如果那个炮兵团也得换成75毫米炮并满编的话,所费费用和直接新建一个师也差不多了。没有两三百万根本拿不下来。
  在场的都是军人,也都是明白军械价格以及军饷问题的,略微一想就能够知道这一次陈敬云张一张口就得花费百万左右。
  花钱不要紧,问题是陈敬云为什么要花钱?
  平常都不怎么说话的林肇民开口道:“都督,这扩建第五师的话,是不是准备在浙江那边?”
  陈敬云却是摇头:“扩军嘛,我和你们都想的一样,一直都是想的。以前只是时间不成熟,加上财政问题。现在手头宽裕了些就干脆提上去!”
  陈敬云说的财政问题可不是单单指福建财政,事实上这半年多来福建财政情况虽然略好有转,但是还是那个老样子,预计今年全省的赋税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四百多万,其中部分还是福州兵工厂贡献的。但是陈敬云还有另外的财路,像之前的日本贷款以及英国的贷款,两者加起来就有两千五百万之多,这些贷款都是归属在财务部安华林那边在管。
  除此之外陈敬云还有个禁烟司,去年年底的时候就上缴了高达三百多万元的收入,现在基本上每个月都能给陈敬云提供百万元左右,这笔钱陈敬云没有划入到福建财政系统中,而是自己单独掌控着,都存在福州银行没动过。
  另外还有在浙江南部地区收取的协饷,这部分也是和福建财政无关而是直接归属到国民军特别筹饷处,一批协饷专员到浙江走了一圈大概也弄了七八百万左右,预计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千万以上。
  如此算下来,现在陈敬云手头里闲钱不少,林林总总加起来足足有两千多万。但是陈敬云手底下是有三个财政体系,财务部,禁烟司,特别筹饷处。一时间外人是很难弄清楚陈敬云到底有多少钱的,就连安华林这个财务部总长都不知道。
  只是别看陈敬云现在手握两千多万,但是国民军一年的花费也不小,如果保持现在的规模,不大规模外购,不大规模换装的情况下,一个师的每年的维持费用大概在两百五十万左右,国民军的五个主力师加上两个空壳子的守备师,单单人员的军饷等消耗大概需要一千三百万左右,但是事实上现在国民军正处于建设扩张时期,各个主力师还在不断的充实迫击炮,轻重机枪,正在大量的囤积子弹炮弹,单单是这些军械采购下来就得好几百万之多,更何况陈敬云还打算继续向外国进口中大口径的火炮,这又是一批大花销。
  这说的还是和平时期,如果是战争时期的话那就是个无底洞,根本无法计算。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或者是未来,陈敬云的财政状况一直是不乐观的。尽管如此,却并不影响陈敬云要把第五师扩建为步兵师的计划。火炮没有就暂时用着60毫米山炮和迫击炮顶着,但是轻武器就得先配备上去。
  当陈敬云准备扩建第五师防患于未然的时候,浙江那边的动乱继续加剧。
  杭州都督府内,蒋尊簋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微微丝雨滋润着枝叶,已经是五月份了,春寒早已经过去,现在已经是初夏时节,身处江南的浙江也已经有些闷热了。
  此时身后慢慢传来脚步声,不多时他身后就是出现了一人:“伯器兄!”
  蒋尊簋没回头而是直接道:“百里啊!你看,今天下雨了呢!”
  他身后的蒋方震穿着一身笔挺的军服,但是面色却同样忧愁:“那些十几个乱兵已经抓起来了!”
  蒋尊簋这个时候回过头来道:“这又何如,这已经是第三批了,即便抓了他们就还能派第四批,第五批来。昨天陈仪不是一样还遭到了刺杀嘛,他也是命大只是伤了腿而已,要不然就像前些时候的陶先生一样殉身革命了!”
  蒋方震叹了口气:“刚才我去看了陈兄,他说是准备辞职了!”
  “他要走,我不怪他!毕竟当初我是给过他承诺的,说是要革新浙江军制,可是上任都督数月来却是一事无成!”蒋尊簋竟然是有种落寞的感觉:“别说他了,百里你继续待在这浙江怕也是耽误时日,不如就随陈仪一起辞职吧!”
  蒋方震看了看蒋尊簋,半晌却是道:“伯器兄,难道你就甘愿把这都督之位拱手相让,还有那个朱瑞,明面上他是个革命军人,可是你看看他这些时候做的这些事,有哪一件是革命军人所为,不但纵容手下匪兵祸害地方,而且竟然无视司法直接在自己地盘里收取厘金,强行向士绅商人分派军饷。这要是让他当了这个都督,浙江民众还能有活路吗?”
  蒋尊簋却是苦笑道:“这又如何,人家现在手握三万大军就在杭州城外,就连同盟会的那些人也都支持他当这个都督。杭州虽然有个第一师,可是这军队你也是清楚的,连炮都没有几门,真要拉出去了还不是连一刻钟都顶不住。而且那二十五师的周承菼对我的劝说也没有回复一个准信。如此情况下,百里你告诉我能怎么做?”
  蒋方震对此哑口无言。
  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却是进来了一个一拐一瘸的年轻军官,蒋方震连忙上前去扶:“陈兄怎么过来了,你腿受了伤行动不便怎么还外出啊!”
  来的人正是前几天因为遭受刺杀而腿上受伤的陈仪:“不碍事,子弹都取出来的养上一段时间就好了,没到那种走不动路的地步!”
  蒋尊簋这时候也是走过来道:“医生那边怎么说,日后这伤不会留下什么后患吧!”
  听到询问,陈仪却是露出苦笑道:“子弹是取出来了,但是那洋人医生说以后好了也就这样了!”
  听到这话,蒋方震和蒋尊簋都是心理叹气。
  陈仪却继续苦笑道:“怕什么,不就是瘸了嘛!”
  蒋方震扶着陈仪坐下后,陈仪道:“别看我了,这伤还要不了我的命,今天来主要是想跟你们说下其他的事。”
  “哦,什么事!”蒋尊簋问道。
  陈仪道:“现在外头那些人不是都说我是留日士官生,是舶来品,而百里你更是汉奸一个嘛!”
  听到这话蒋方震浓眉一皱,近期同盟会的人为了攻击蒋尊簋,骂蒋尊簋任用汉奸,而这个汉奸指的就是他蒋百里。甚至为止蒋百里当时就提出要辞职,蒋尊簋亲自去劝了才让蒋方震压下了心中的愤怒。如今听陈仪又说起这个,让蒋方震就是脸色不太好看。
  陈仪却是继续道:“我在陆士有个要好的同学,是学步科的!”
  蒋百里听陈仪说起他在陆士里的同学,当下不太明白他想要说什么,当即问道:“什么同学?”
  “现在大家都清楚,现今我国军界里陆士毕业生众多,但是真正值得关注的三个,一个是云南蔡锷,一个是山西阎锡山,剩下的一个嘛就是福建陈敬云!”陈仪继续道:“当年我和陈敬云乃是好友,住过同一个宿舍,也算略有交情!”
  蒋尊簋听到陈仪说起陈敬云,有些不明就里。这年头中国军界里本来就是陆士毕业生众多,基本都是同学,说起同学来那个没有啊,可是民初几年的军阀混战就是这些同学之间打起来的,说以讲啊,这年头的同窗之情并不怎么好用。
  “那陈兄的意思是?”蒋方震已经猜到了陈仪想要说什么。
  陈仪露出狠色道:“浙江不能交给朱瑞这样的独裁莽夫,我们如其就此败走浙江,不如搏一把。陈敬云的国民军第一师就在绍兴,他的第二师也不远,如果能够说动他出兵,何惧朱瑞!”
第〇一〇三章
作战司计划
  陈仪的话让蒋尊簋和蒋方震两人都沉思了起来。
  说起这三人的关系也有些巧妙,因为蒋尊簋、蒋方震、陈仪三人都是留日士官生,和周承菼一起也就形成了一个外来派所谓舶来品,朱瑞、叶颂清等为南京陆师派,自谓正统,吕公望,童保暄出身保定,也就是附品,剩下的顾乃斌,夏超,周凤岐就是浙江武备学堂出身,也就是土货。
  蒋尊簋就任浙江都督后,提拔陈仪、蒋方震,大有留日士官生一统浙江军务的势头,如此情况下让那些所谓的正统派,附品派转而支持朱瑞抢夺浙江都督。
  虽然说浙江都督这个位置之前在同盟会和光复会的激烈争夺下化为了国内政治角斗的一部分,但是自从光复会败北,同盟会取得胜利后,浙江的都督之位之争就演化为浙江内部的权力斗争,表面上是蒋尊簋和朱瑞两人的斗争,但是往深了看就是留学派和本土派的将领争权夺利。
  某种程度而言,这已经从政治角斗演化为军事争斗。
  而看浙江北部的军事力量分属就会发现情况对留学派大为不利,蒋尊簋、蒋百里、陈仪这三人虽然都身居高位,掌控浙江也有三四个月的时间了,但是他们除了都督卫队等少量兵力外并没有掌控太多的军事力量,而早一步从南京回来的周承菼虽然有个二十五师,但是一方面二十五师的人员以及装备都严重不足,另外一方面周承菼并没有彻底投靠蒋尊簋,而是在朱瑞和蒋尊簋之中保持着一种微妙的中立态度,说白了就是墙头草。另外浙江第一师抛开它的战斗力有多强不说,他的归属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几个旅长团长清一色是浙江本地军官,其中几个更是和朱瑞关系不浅,只有第三团的团长乃是蒋尊簋当年的老部下,将就着还能用一用。但是关键时刻,朱瑞等人真的大军压境的话,那个团也没什么作用。
  如此就可以看出来,蒋尊簋在这场争斗中并不具备优势,如果他不想其他办法的话,那么他就得乖乖的在朱瑞的逼迫下辞去都督之位。
  如此情况下,陈仪却是提出请援军,请的还是福建的国民军,这就不得不让蒋尊簋为之慎重起来。
  国民军霸占在浙江南部不走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浙江军政府内对此不满的人很多,只是之前国民军是打着支援北伐,南方联军的名头,而且还收拾了一大帮的前清旧军,虽然驻军绍兴等地,但是对当地的地方政府却是丝毫不干涉,平时还帮忙打打土匪之类的。而且之前一再声明是为了保卫浙江地方,预防北洋军南下,这样的情况下杭州军政府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是如果现在蒋尊簋再把国民军请到杭州来的话,到时候可能那就会发生一连串的反应,朱瑞等人恐怕会明目张胆的反对自己。
  就算把国民军请了来,人家顶多也就派一个师,而听说国民军的一个师才一万人左右,这如何能够抵挡朱瑞的第二师,要知道这第二师名义上是个师,但是实际人数已经超过了三万人,如果再加上周琛谈的第二十五师和浙江第一师的话就是差不多五万人了。
  再说了,人家陈敬云也不是傻子,不可能自己一张口请帮忙人家就屁颠屁颠的来了自己总的付出点什么,而看看自己手上的牌,蒋尊簋实在想不出来自己能够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让陈敬云派兵来。
  眼见蒋尊簋和蒋方震都不说话,陈仪又道:“我们辛辛苦苦革命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共和国家富强吗,但是如今呢,朱瑞他硬是仗着手下的军队来抢夺都督之位,这是什么,这既是军队干政,最后行独裁之事,皆是浙江民众将会深受其害!”
  “为了浙江民众,也决不能让朱瑞坐上这都督之位!”蒋方震也是沉默半天后说出了这句话。
  蒋尊簋看了蒋方震,在看着陈仪,然后目光落到了陈仪的那只伤腿上,随即一咬牙道:“好,为了浙江民众我就不要脸的求陈敬云一把!”
  见蒋尊簋痛下决心,陈仪面色大喜的同时也是暗道:“朱瑞,我陈仪不报这断腿之仇就誓不为人!”
  既然下了决心,可是要怎么做还得详细商量商量。
  “按照道理来说,本该是我亲自去福州一趟见见我那老同学,可是现今我这腿!”陈仪苦笑道:“怕是一来一回就得耽误时间。”
  蒋方震道:“此事不必麻烦陈兄,你大可手书一封,我带着去福州见一见那陈敬云!”
  蒋尊簋见蒋方震主动请缨也是点头道:“适合去的人也就你们而已,身份低了怕是去福州连人家面都见不到。这样,我也手书一封,百里你就辛苦一些,去福州走一趟!”
  蒋尊簋和陈仪等人商量好了后,蒋尊簋和陈仪各手书一封,蒋方震带着准备连日出发坐船去福州,但是不巧的是那往返福州的外国轮船竟然是坏了,要三日后才能恢复通航,心急的蒋方震自然不能白等三天,所以就不直接去福州而是转道去了绍兴。
  绍兴距离杭州只有数十里之隔,一日工夫就赶到了。等他找到了第一师的师部驻地后就是把名字给报了上去,然后顺利的见到了第一师的现任师长袁方。
  袁方自然上任第一师的师长后,也是一直关注着距离不远的杭州方面局势,甚至福州那边所知道的情况多是第一师上报的,如此的袁方对杭州那边的局势自然是了解的。现今一见蒋尊簋的心腹,浙江军政府的总参议竟然不声不响的来到绍兴的,这让他大感惊讶。
  而当蒋方震说自己要见陈敬云,而且说起请求第一师把驻地前移到杭州的时候,袁方就意识到,事情很可能会发生某种转变,而这种事关一省动向的大事情他自然不敢决断,当天就给福州的陈敬云拍去了电报,向陈敬云回报了此事。
  另外一放面袁方也是传令全师各部提高警戒,做好战斗的准备。
  在福州的陈敬云接到袁方的电报后,立即再一次召开了军事会议,而这一次军事会议的规模相比前一次大得多,来的人中除了警卫师、第四师的主官外还有司令部的三个总长以及三大部下设的几个重要部门的主官,比如参谋部作战司,谋略司等。还有新成立的政治部的几个政治军官以及司令部的几个高级军事顾问,初略一算竟然是有二十余人之多。
  陈敬云看着坐着的二三十人,眼光扫过之后道:“刚才你们也都听冯参谋说了,现在浙江那边局势不稳,军政府随时都会垮台,为此蒋尊簋说要请我军入杭州,对此你们都有什么看法!”
  身为参谋长,冯勤总是第一个发言的:“卑职以为,这一次刚好能够成为我军继续北上,彻底掌控浙江北部的契机!之前我们还因为杭州军政府那边的反对不能继续北上,但是现在既然有了蒋尊簋的主动邀请,谁也不能说什么了!”
  但是话语刚落下,旁边的孙广亮却道:“我以为不妥。我军之所以按兵不动,止于金华和绍兴一线,不是不能继续北上,而是不愿意继续北上!如果全国局势已经逐渐明朗,北方的袁世凯已经就任大总统,就连南京附近的民军也已经被遣散的七七八八了,如果这个时候我军贸然北上的话,到时候全国其他人怎么看我们,袁世凯会怎么看我们。一个弄不好我们就得背上挑起内战的名头,到时候北洋大军压境如何自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