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精校)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505

  为了发动巴尔瑙尔战役,第五集团军可是汇集了将近四十万的大军,同时还将得到了第六集团军的增援,南京的那群国家军事委员会的中央委员们是希望能够一战定乾坤,在巴尔瑙尔发动一场超大规模的会战,从而彻底击溃俄罗斯国防军队的主力,然后奠定这场战争的胜利。
  为了一战定乾坤,第五集团军乃是第六集团军一直都是在进行前期的布局,到了现在,第五集团军下属的众多装甲部队中,只投入了第二装甲军里的两个机步师以及各步兵军所辖的独立坦克团而已,第五集团军的真正精华战力实际上都还没有出动,第五集团军下属的第一装甲军、第四装甲军,第九重型装甲师、第十一重型装甲师实际上都还没有出动过。而是一直处于集结的状态,为了集结这些重装部队,第五集团军可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
  不过前期布局没有完成之前,在第六集团军的增援没有抵达之前,第五集团军尽管有着强大的装甲部队力量,但是还不足一次性的歼灭这方圆数百里范围的数十万俄军。
  方大山听罢后首先开口道:“第六集团军的第二十五军不是说已经北上了吗,现在到那里了?什么时候能够支援比斯克方向的作战?”
  费阳红少将道:“根据第六集团军通报的战报显示,其下属的第二十五军已经跨过了阿尔泰山脉,其部之第八十三师正在往阿巴钦过去,另外一个师则是往比斯克方向增援,预计还要三到四天时间才能够抵达!”
  第六集团军的第二十五军并没有和其他部队一样沿着西北铁路以及中亚铁路前进,而是选择跨越阿尔泰山脉,原定的作战目标是阿巴钦,但是中途比斯克方向的第十一军战事吃紧,于是第二十五军就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沿着预定作战目标前往阿巴钦,而另外一部则是往西北方向增援比斯克。
  “只是一个师的话,他们要拿下阿巴钦怕是有些困难啊!”旁边的第五集团军副司令郭成东中将道:“这个二十五军是属于新编部队,下属的两个师都是今年才新编的,虽然说有一些退伍老兵在,装备也算齐全,但是战斗力还是无法和那些老部队相比的。这一个八十三师要向拿下阿巴钦怕是困难不小,如此的话倒不如两个师都增援比斯克方向呢!”
  郭成东说罢后,一旁的第五集团军参谋长宋俊鹏中将却道:“如果二十五军的两个师都增援了比斯克的话,阿巴钦那边没有部队过去也是个麻烦事,恐怕徐离善那人就要说闲话了!”
  他口中的徐离善自然就是第六集团军司令,徐离善陆军上将,这个人脾气也不是那么好的,虽然说这一次巴尔瑙尔会战中,陈敬云亲自下令是以方大山的第五集团军为主,因此此次会展主力还是第五集团军所辖的那些装甲机械化部队,而方大山又是中国装甲部队的创始人,在中国陆军中可是名副其实的坦克战专家,在装甲部队的使用上,他比左玉刚都来来的精通,要不然陈敬云也不会把这个资历还显得略轻的方大山放在了第五集团军司令这个位置,想的就是要让方大山完全发挥出他的装甲部队指挥水平。
  而徐离善可是中国陆军中的老资格上将了,资历比方大山深多了,此次巴尔瑙尔战役中陈敬云以方大山为主,徐离善为副,据说徐离善很不满意,闲话说了不少。
  不过严格上说起来,徐离善和方大山是没有什么矛盾的,非要说有的话,那只能说的军种矛盾了,方大山身为中国装甲部队创始人,自然是装甲部队的坚定支持者,而徐离善呢,他这人虽然也指挥过装甲部队,但是却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传统步兵将领,还是个坚定的巨炮主义者,甚至还曾今建议过陆军把师属火炮全部换转成一百五十五毫米的榴弹炮,按照他的说话,甭管他们多少人多少坦克,我一水的重炮砸过去,再坚固的防线我都能把它给砸穿了。
  此人也是中国陆军中对攻坚战造诣最深的一个将令了。
  中国陆军那么大,将令那么多,这些将军自然也不可能什么都擅长,所擅长的只是一个方面而已,徐离善擅长攻坚战,左玉刚擅长猛攻猛打,方大山擅长坦克战,而沈纲则是擅长战略制定,而陈仪则是中国陆军中首屈一指的炮兵专家,基本上他们都有着他们所擅长的一面,而陈敬云安排职位的时候也是充分根据他们的擅长去安排的,总不能让徐离善这个步兵将领去率领装甲部队不是,这就好比让海军中的战列舰派将领中的炮术或者鱼雷战专家去率领航空母舰一样。
  这种事情出现在日本海军很正常,比如大名鼎鼎的南云忠一中将就是擅长鱼雷战的,但是日本海军僵硬的晋升制度却是让他成为了日本海军机动航空部队的将领,尽管南云忠一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专业不对口。
  中国海军里头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各大航空舰队中的司令清一色是航空派,而战列舰队司令都是那些名声显赫的战列舰派,分的清清楚楚,战列舰派的将领想要指挥航空舰队基本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不过不管怎么说,让方大山这个晚辈担任战役最高司令,而徐离善这个前辈只能担任战役的副司令,自然是会让徐离善心里头不爽的。再加上第六集团军的任务比较广泛,除了支援第五集团军作战外,他们还需要对第四集团军进行支援作战,此外还得担任整个中亚以及西伯利亚战区的后勤运输,某种程度上来说,徐离善已经是变成了后勤大管家了。
  进入十一月中旬的时候,第六集团军的部队相继进入中亚地区,主力转道北上巴尔瑙尔地区,一小部分则是南下跟着第四集团军后头,接管第四集团军南下后所留下来的空白地区,同时还有一个军的部队直接抵达了巴尔瑙尔东部地区。
  除了第六集团军外,还有部分独立编制的部队也开始进入中亚地区,比如第九十一师、第九十三师。这些独立师旅部队之所以没有被编入各大步兵军中,是因为这些部队是属于地方守备部队改编而来的部队,比如第九十一师就是从新疆、青海两省的众多守备部队中抽调一部分从而编成的部队。其兵员的素质以及武器装备水平甚至都不如那些全新组建的师。从战斗力上来说,这些地方守备部队编成的师只能算三流,这担负的任务也只是一些后方的守备任务,大规模的野战基本用不上他们。
  中国陆军目前有一百一十多个步兵师旅番号,其中的一到五十九是中国大规模动员之前的常备步兵师,而第六十师到六十六师则是三十年代后期从原有的独立机械化步兵旅扩编而来,所以别看他们番号只有六十多,但却是中国陆军中实打实的主力机械化步兵师,和中国陆军的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五师、第六师、第九师一起组成了中国的机械化步兵师部队。而第六十七到第八十七师、这二十个师则是这两年来大规模扩编时全新组建的步兵师,兵员以动员后的退伍兵以及新兵为主,训练虽然差点,但是武器装备水平却是和原先的步兵师同一个水平,而第八十八师到九十九师,这十一个师则是1941年6月后紧急从各地的守备部队中抽调精锐然后编练而成的,地方守备部队的素质原本就远低于野战军,所以这些编程的守备师兵员素质也不算太强,武器装备则是以老旧库存武器为主,师属火炮还是那些早年中国陆军所用的75毫米火炮,这些火炮早在三十年代就陆续退役并封存,现在刚好拿出来用,其他的重武器也基本使用封存退役武器为主,机枪里头甚至有大量中国陆军早年装备的MG08重机枪,1915年式轻机枪,步枪也是大量库存的1916年式步枪。
  所以这十一个师的兵员素质以及装备水平都是比较低,根本不适合现代的大规模野战,也就只能维护维护交通线,打击打击游击队之类的。
  但是这些守备师的到来却是解放了众多主力师的精力,让他们能够腾出手来进行作战。
  当一切都准备妥当的时候,已经是1941年11月21号了,距离中国进攻俄罗斯已经一个月有余,现在陆军的第五集团军、第六集团军、若干独立师旅、空军第四航空军、第三航空军的一个联队终于是完成了前期的大规模集结,并朝着巴尔瑙尔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这是一场双方兵力加起来近百万人的超大规模战役!
第〇八一二章
惨烈巷战(上)
  巴尔瑙尔东南城区,由于这片区域有着较为完整的建筑群,同时还都是坚固的石头水泥建筑,加之巴尔瑙尔的火车站也在这一带,所以从中国第五集团军对巴尔瑙尔发动正式的大规模进攻后,这里就成为了中俄双方的重要争夺区域。
  二十三号,第五集团军之第十军下属第三十八师在一个坦克营的配合下,对这一区域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并突破了俄军部署在外围的防线后突入到了这一地区,随之就和俄军进行了惨烈的攻防战。
  也许是受到了苏俄的启发,俄军在防御中国部队进攻的时候,往往都是主动撤回城内,然后依托城市内的众多建筑进行防御,也就是进行巷战。
  苏德战争、苏俄以及俄罗斯共和国之间的战争中苏俄就是频繁依靠城市巷战来防御敌军的进攻,现在俄罗斯够共和国也使用上了这个法子,避免和中国陆军进行大规模的野战。
  这种情况让中国陆军有些无奈,如果是野战的话,那么中国陆军就可以充分发挥出装甲部队的机动以及火力优势,但是在巷战中却是制约众多,往往成千上万发炮弹打了过去人家屁事没有,所以哪怕现在巴尔瑙尔已经被中国的火炮炮击以及航空轰炸炸成了废墟,但是人家俄罗斯国防军依旧在进行着顽强的抵抗,而且抵抗的激烈程度并没有遭到多少的减弱。
  而连续出现的巷战也是让中国陆军不断的调整战术,并且更重要的就是紧急加强前线参战部队的轻武器火力密度,具体下来就是装备更多的冲锋枪以及半自动步枪,而在重武器上,陆军装备部接到的反应说,在巷战中,坦克部队以及自行反坦克炮都很难及时给巷战中的步兵提供强力支援,前线部队急需一种有效而能够广泛装备的前线支援武器。
  目前中国陆军的机械化部队中,师属炮兵主要是装备自行远程榴弹炮,射程比较远,平时也都是待在后方进行远距离的火炮支援,然后平时小规模作战中主要是依靠坦克、自行反坦克炮来对步兵进行支援,而这种情况显然是不适合的。所以陆军装备部很快就是利用一些老旧坦克的底盘改装,配属短身管的榴弹炮,不要求射程有多远,只要求拥有一定的装甲防护以及强大的火力,而弄出来后也就是所谓的突击炮了。
  主要以众多旧式坦克的底盘为主,然后配属一门75毫米或者105毫米的短身管榴弹炮,追求的是对建筑以及步兵的破坏力。
  这种突击炮主要是配属给营级战斗群,因为现今中国的装甲部队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团级战斗群的编制,实战中都是以营为核心,所以除了师属火炮外,团级部队是没有再配属支援火炮,而是直接下方到了营,一个机步营拥有一个四门制的步兵支援火炮连,装备自行化的75毫米突击炮或者105毫米的突击炮。
  实际上这种突击炮就是普通步兵师中的团属步兵支援火炮的自行化版本。
  巴尔瑙尔火车站南侧,一条已经成为了废墟的街道上硝烟正浓,爆炸声不时响起,而机枪扫射的声音也是络绎不绝,夹杂在这两者中间的是时不时传来的步枪射击的清脆枪声。
  街道的转角处,一行十余个身穿棕绿色作战服的中国陆军士兵猫着腰,前头的是个长满了胡须渣子的上士,上士端着冲锋枪小心翼翼的探出头去,这刚探出去呢迎面就是一连串的子弹给打了过来,吓得他连忙缩回了身子,面带沉色道:“狗日的,对面就是俄军的一个机枪阵地!”
  此时身后一个下士道:“李班,那现在怎么搞?”
  李上士退回了几步,然后蹲了下来掏出了一张潦草的军事地图,看了半晌后道:“连部让我们去支援三,不管如何我们都得过去的,要不然的话三排那边连晚上都撑不到了!”
  “不过这直接冲过去肯定是不行的,先把他们的这个机枪阵地给压住了,然后我们从这边绕过去!”李上士一边指着地图一边道。
  看了身后的众人一眼后对那下士道:“张子,你的机枪组上楼顶,然后吸引他们的火力!”随即又是对旁边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一等兵道:“二虎你到对面楼上建立火力点,等他们冒头了就给老子打,其他人跟我来!”
  二虎抱着怀中那把挂着瞄准镜的1916年式步枪道:“没问题,只要他们敢冒头,我就把他们给送到阎王爷那边去!”
  李上士点点头:“事不宜迟,行动吧!”
  二虎此时带着一个二等兵也是猫着腰,沿着废墟到了对面的一栋小楼,此楼原本是个三层石头建筑,不过此时也和巴尔瑙尔内的绝大部分建筑一样成为了废墟,摇摇晃晃的只剩下了一半,就连这剩下的一半仿佛随时也会倒下来一样。
  两个人连爬带滚,终于是爬上了那栋仿佛随着都会倒下的残楼,从三楼的废墟缺口里往西北方向看,刚好可以看见对面楼上的俄军的机枪正在时断时续的喷射着子弹,从窗口看去还能够偶尔看见几个俄军的人影晃动,不过由于角度的问题,二虎瞄了瞄却是发现无法直接通过俄军的机枪射击口打击里面的射手,而且这里距离那边也有百来米,这样的距离上即便是使用枪榴弹也无法有效压制俄军的机枪火力。
  不过他并没有灰心,而是架好了手中的步枪,同时吩咐着身边的二等兵:“章七,注意周围的俄军!”
  二等兵章七并不是精确射手,他乃是个普通步枪手,作战中主要是给二虎提供掩护,进行侦察并为二虎提供目标。
  章七显得很年轻,看上去顶多也就十八九岁左右,而这个年龄也是中国陆军中绝大部分士兵的平均年龄,中国陆军的士兵年龄都不算大,一般来说十六七岁就开始参军,服役三年后也就二十岁左右就退伍了,甚至早些年的时候平均年龄还更小一些,十六七岁的士兵一大堆,只不过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国民的义务教育也慢慢普及后,而在现今的中国农村地区,孩子上学的年龄一般比较晚,十岁启蒙的大有人在,上了六年小学后十七八岁也属于正常,所以小学毕业后就去参军,年龄大概也是在十六七岁这样子。
  虽然年轻,但是他也是服役了两年多的老兵了,而不是那些只是三等兵或者干脆是列兵的新兵。
  同样趴在废墟上,章七睁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着,大约三十秒后他出口道:“十四点钟方向,距离一百,两名敌军步兵!”
  二虎立即轻微的掉转枪口,透过瞄准镜他可以清晰地看见一百米外的一道废墟下,两个俄军士兵正在猫着腰前行着,虽然他们藏身在废墟后,但是废墟也并不是一道很高甚至连续的墙,中间有部分缺口,而且高度也不算太高。
  二虎开始瞄准,然后估算着此时的风向和速度,并把瞄准星套在了那段废墙的一个缺口上,那两名俄军还没有察觉到死亡之神已经将领到了他们头上,就等着他们走到那段缺口上了。
  随着那两名俄军穿越那道缺口,二虎果断的扣动扳机,一声清脆的枪声后当头的那个俄军应声而道,左肋已经是被洞穿了一个子弹口,鲜血迅速的流出染红了他的衣物。
  二虎开枪后没有丝毫停顿,立即就是拉动枪机把第二发子弹上趟,数秒后又是一声清脆的枪声,那名仓皇后逃的俄军士兵也是被击中了大腿,一下子倒在了地上,这个时候,辅助二虎作战的章七也是瞄准了开枪,他的枪法虽然不如二虎那么准,让他击中运动中的目标或者远距离的目标或许很难,但是在百米距离上打一个不会动的静止目标还是可以的,子弹击中了那个已经倒地正挣扎着爬向废墟后掩体的那个俄军士兵,被击中后,那俄军士兵就是不动了,显然是已经活不成了。
  两人的这番动作前后不过数秒,击毙了这两名俄军士兵后,他们就是缩回了身子,然后爬到了废墟的另外一侧,避免俄军发现他们进行火力压制的还击。
  类似的战斗情况普遍发生在巴尔瑙尔的每一处战线上,巷战中虽然机枪以及突击炮的火力威猛,但是相当多的一部分战果也是出自于精确射手的步枪射击,不但中国陆军如此,俄军那边也差不多。
  在巷战中进行战斗,实际远远要比野地里进行战斗要危险,而且的很多时候你都不如知道危险来自那里。
  当二虎用精确射击压制俄军的时候,另外一边的张子也是带着机枪组找好了阵地,然后把手中的班组机枪给架了起来,并对远处的那个俄军阵地进行压制性射击,这一开枪就是吸引力众多俄军的注意力,俄军的机枪和步枪子弹迅速的泼洒了过来,在张子的这个机枪阵地周边激起了点点烟尘,石屑横飞。
第〇八一三章
惨烈巷战(下)
  当张子的机枪组吸引力火力的时候,李上士已经是带着剩余的六七个人猫着腰越过了一道矮墙,然后穿过了两栋废墟建筑后抵达了一栋只有两层的废墟建筑前,从他们的视角上可以清楚的看见对面那栋楼上的俄军人影闪现,那挺机枪不断的喷出火舌。
  “都准备好了?”李上士看了看身边的士兵们。
  他身边的士兵现在已经是各自架起了枪,三支半自动步枪和四支1916年式步枪,其中还有一把步枪上有着枪榴弹发射器。
  “先瞄准了点射,然后发射枪榴弹!”李上士迅速下了命令,随即就是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他们这一行绕道了俄军侧面的小队发射出了密集的弹幕,把对面楼内的俄军几乎清扫一空,一阵密集的设计后,当几个步枪手换弹夹的时候,一名一等兵也是把枪榴弹发射了出去,对面俄军盘踞的楼内响起了爆炸声。
  “走!”李上士拿着刚换好弹夹的冲锋枪就是越了出去,身后的几个士兵也是迅速跟上,剧烈的跑动以及生死一线间的紧张让他们在深冬季节里都是有着大汗淋淋的感觉,他们很快趁着俄军混乱的这十几秒内越过了这片将近二十米的开阔地带后,李上士立即就是掏出了一枚手榴弹向屋内扔了进去,身后的两名士兵也是把手中的手榴弹相继投了进去,这个时候李上士手持冲锋枪和另外两个手持半自动步枪的水兵一起冲进了屋内,密集的枪声再一次响起。
  等那几个拿着1916年式步枪的士兵也进去了后,发现屋内已经是一片狼藉,鲜血横流,屋内的倒下了五六个俄军,地上散落着一地的武器弹药,其中还有一挺重机枪,这明显就是一个重机枪组。
  “都没事吧!”李上士环视着身边的战友,此时旁边一个手持1937年式半自动步枪的一等兵苦笑了一声:“我中枪了!”
  李上士转头一看,只见他的腹部已经是流出了鲜血,当即道:“注意警戒!”然后就是走了过去:“忍着点,我们这就去三排,那边有医务兵!”
  很快,李上士就是从战场急救包上翻出磺胺粉和绷带,随即翻开他的上衣,只见上头有着一个明显的弹孔正在留着鲜血,不过应该是没有伤到大动脉,这出血不算太严重,李上士给给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后:“里头没子弹,应该是穿过去了!”
  尽管这个一等兵已经负伤,但是他们正值紧张的作战时刻,加上他们这个步兵班里头也没有专业的救护人员,所以只能是依靠自己进行一些简单的包扎,然后把人送到后方再进行后续的治疗。
  但是现在他们这个班已经深入战线的最前沿,而且巷战这东西可以说是身前身后都是敌人,不太可能说后退就是后方了,他们要返回连部的话还得通过俄军的火力封锁线呢,所有一时间内根本做不到,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带着伤员一起走。
  收拾了这个俄军机枪火力点后,李上士汇集了二虎和张子等四个人,再一次出发,又是冒险穿越了两道俄军火力点后,终于是抵达了三排的阵地,而穿越封锁线的时候又有一个二等兵被击中,大腿受了伤。
  “长官,二排一班所部十二人奉命前来支援作战,请指示!”
  对面的是一个年轻中尉,这个人身上的军服也是脏兮兮的,还带有一大片的血迹,不过看他的样子也不像是受了伤,估计是别人的血。中尉道:“来的路上看来不太顺利!”
  李上士道:“我们两个兄弟受伤了,不过还算好,都带着一起过来了!”
  中尉点点头,然后道:“嗯,你先带着你的人去西线,伤员先留下吧!”
  随即转身对着一个忙绿无比的医务兵道:“你给他们看看伤势,做一些消毒,别让他们感染了!”
  中国陆军对战场救护的水平虽然还说不错,但是也只是在排级部队配属了医务兵,而在班级部队作战中,士兵受伤了的话往往要靠战友或者干脆是自己进行紧急的救护,简单来说就是在伤口上撒磺胺粉防止感染,然后进行包扎。当然这只涉及到普通的伤口,如果是被伤到了动脉,那么止血没止住的话情况就很不妙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