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精校)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505

  洪子泰一听,深吸一口气后不再说话,他们两个人在引进日资进入生丝行业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完全相反,继续谈也谈不拢,还不如埋头想办法在等会的正式会议中,说服陈敬云阻止日资财团收购南通纺织公司来的更实际一些。
第〇四九二章
南通纺织公司
  现在中国的生丝行业经过了数年的整合后,已经形成了以五家纺织企业为核心的集中化行业,不断的整合过程中也是有着大量的竞争,这里头既然要和日本生丝企业竞争,也要和国内的其他纺织企业进行竞争,竞争的最直接手段就是价格战,而价格战却是让五大纺织企业损失惨重,纵然这些纺织企业背后都有着银行、钱庄的资金支撑,比如福杭纺织这个巨头就有着东南银行的直接支持,但是由于损失惨重这五大纺织企业也是难以为继了,其中资本最为弱小的南通纺织公司在两个月前就已经资不抵债,南通纺织公司是苏北和苏南地区的众多缫丝商家整合起来的一家纺织巨头,虽然排在五大纺织公司最末一名,但是也拥有好几千万的资产。
  南通纺织公司背后也是有着和东南银行差不多性质的银行,也就是南和银行。然后南通纺织公司长期亏损导致南和银行银根紧张,也不知道怎么的走漏了消息导致储户紧张兮兮的全都一起来提款,这一下子就把南和银行逼到了死路上。
  在国民军轰轰烈烈进攻青岛的时候,南和银行的数大股东相继自杀,很快南和银行就是宣布破产,南和银行破产后,南通纺织公司失去了最主要的资金支持,一方面还要和数大纺织企业进行竞争,很快就是面临破产的局面。
  作为一家控制了苏北、安徽部分生丝渠道的纺织企业,南通纺织公司身为中国五大纺织企业之一,虽然排名在最后一位但是依旧对国内生丝行业拥有重大的影响力,关系到了众多工人和更多的蚕农的生机,所以这样的一家企业生死存亡直接引起了南京共和政府的关注。
  为了维持工厂的运转,为了向数以万计的合作蚕农支付货款,为了给缫丝厂的工人们发放工资,南通纺织公司不得不进行了一次重组,以便获取资金。由于所需资金是以千万级别计算的,所以能够参与进来的只有国内的数大银行和部分外资银行。经过激烈的竞争后,日本的一家纺织企业成功竞价,仅以两百万元的代价就成功收购南通纺织公司的全部股份。表面上资产高达数千万元的南通纺织企业被两百万元就收购了全部股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实际上收购条款里却是需要出资人的这两百万元仅仅是代表着股份的价格而已,更大头的却是需要在控股南通纺织公司后,需要全额承担南通纺织的所有债务,包括对蚕农所欠的高达一百三百万的巨款,以及两百余万所属的各个工厂的那些工人的工资。所有的债务加起来高达一千七百余万,如果加上那两百万的股份收购价,那么拿下这一个南通纺织公司需要花费的资金至少也是需要两千万元,而这还只是收购价格,要让南通纺织公司继续正常运转下去,所需的资金那也是以千万计算的。
  由于所需资金庞大,而当时的国内另外四大纺织企业虽然也有心思收购南通纺织公司,但是他们自身的财务情况也不算太良好,背后的各大银行一下子要拿出这几千万来也是非常吃力的,加上还有美国、日本的几家财团进行竞争,所以经过激烈的竞争后,被一家日本财团成功收购。
  然而日本财团的收购却是引起了经济发展司和工商部的联合反对,虽然南京共和政府奉行的是资本自由政策,但是对于外资大规模收购本国企业事情还是保持了行政干涉的手段,工商部的洪子泰以保护本国纺织行业为理由否决了这了一收购案。
  而此举也是引起了日方的反对,甚至也引起了郑祖荫等一批政府高官的反对,认为此举有碍南京共和政府资本自由之政策。
  收购案被否决之后,南通纺织公司自身已经没有资金来维持正常运转,而为了数以万户蚕农的生计,为了近万户工人家庭的生计,工商部也不能在否决了收购案后就无动于衷,洪子泰亲自先后联络了目前中国国内的三大银行分别是华夏银行和东南银行和交通银行。试图说服这三家银行为南通纺织公司提供贷款,可惜效果不太好。
  交通银行,这个银行的前身其中之一就是大清银行,也就是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银行,也是北洋政府的两个央行之一,而另外北洋政府下还有另外一个央行,也就是交通银行。这两家银行在北洋落败后,其中的由北洋政府所掌控的官股自然也就落到了南京共和政府手中,由于当时这两家银行为了垫付北洋政府的军费已经坏账众多,而且管理构架也是积弊甚多,所以财政部决定对这两家银行进行合并。合并后更名为交通银行,总资产五千万。由于失去了中央银行的资格,所以所属的国家债券和发行货币的业务也就一起失去,成为了和东南银行一样的纯商业银行。
  不过财政部虽然对交通银行掌管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但是这到底是一家商业银行,而且资本也不足,真要拿出两千万去维持一家还处于亏损当中的纺织企业明显不是他们所愿意的,所以出于资本运作的缘故交通银行就是拒绝了收购南通纺织公司。
  而东南银行呢,对于他们来说吧银行业只是附属业务,东南银行的最大任务就是为了福杭纺织公司提供资金和融资,要想东南银行收购南通纺织公司的话,那么南通纺织公司就得彻底并入福杭纺织公司里头了,而这对于南通纺织公司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他们虽然已经资不抵债,但依旧是国内的五大纺织企业之一,是绝不允许被竞争对手吞并的。
  至于华夏银行,这个虽然是民营银行但是在国民军体系里头一直都是充当中央银行的作用,而华夏银行的资产也是国内最为庞大的,控股着中国国内绝大多数重工企业,其中包括所有的军工企业,固定资产甚至连陈敬云自己都是搞不清楚了。华夏银行以大量日元、美元、英镑等外汇以及抱有的诸多金银贵金属为基础,发行了数以十亿计的华元纸币,由于华元纸币已经被规定为法定货币,以政府收支为推广手段,几乎已经在国民军的控制区内大规模流通,而民众或者企业为了向政府缴税,就只能用手中的金银去华夏银行里头换取纸币,如此一来华夏银行收集金银贵金属的效率是大大提高。
  为了稳定华元的汇率,中国开始实行和美元挂钩的外汇制度,以一美元兑换两华元为基础,其他外币汇率参考美元汇率。而美元是以金本位为制度,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华元实行的就是间接金本位,之所以实行和美元挂钩制度,是因为欧洲局势紧张开始,金价就开始上涨,黄金价格上涨那么银价自然就跌,而等欧洲一爆发战争后,国际市场上的银价迅速暴跌,对于之前以银本位发行的华元纸币而言,这可不是个好消息,因为中国向美国、日本进口机器设备的时候,需要付出更多的白银,虽然银价贬低导致出口量增多,但是实际上中国获取的利益并不大,因为中国出口的是原材料等农产品,并不是大量高附加值的工业品,中国的出口商品比如陶瓷、茶叶、生丝都是属于传统特色产品,甚至可以说是刚性出口品,不会因为价格价格更低一些就出口总量增加多少。如此一来对于整个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而言,银价暴跌就等于中国需要付出更多的农产品才能换回足够的外汇来购置外国的机器设备。
  现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本质上就是出口农产品,进口工业品,而现在中国正处于需要大量外汇采购外国工业品的时候,所以一旦金银价暴跌,那么形成的剪刀差就是中国所无法接受的。所以欧洲战争一爆发,财政部已经下令进出口贸易一律以黄金为结算货币,也就是说停止国内和国际上的白银贸易。
  另外一方面,财政部宣布将华元和美元进行挂钩,以旧汇率为比照,制定了两华元兑换一美元的固定汇率,对其他外币、白银的汇率一律参照美元汇率,也就是实行间接金本位。
  如此多政策施行下去后,才避免了因为白银价格暴跌导致中国企业在进口美国和日本等国的机器设备时的大量亏损。
  华夏银行一方面是充当货币发行的央行作用,而另外一方面华夏银行还为国内的诸多重工业和军工业提供了海量的资金,单单是东南钢铁公司,华夏银行在今年就已经为其提供了不下于两千万元的增资,不然东南钢铁可没有钱和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合作开发马鞍山铁矿和修建芜湖钢铁厂了。
  以发展中国工商业为己任的华夏银行在选择投资的时候,大多数是投资在关系国防民生的项目上,而对于普通的投资却是不再涉足,比如纺织行业,之前就已经慢慢从福杭纺织公司缩小控股比例,现在只全资控股了一家福鼎纺织公司,但是福鼎纺织公司除了是陈家最开始的产业外,更重要的是因为福鼎纺织公司并没有涉足到生丝行业,而是棉纱纺织以及成衣而且,而且也不是主要面对民间市场,其最大的业务是为军方提供军服、军械、被服等纺织品。严格上来说,现在的福鼎纺织公司也是一家军工企业。
  所以说华夏银行不是没有钱,但是要让它拿出几千万去投资一个南通纺织公司的话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第〇四九三章
经济战争
  洪子泰亲自游说三家银行收购南通纺织公司失败后,不得已退一步说服华夏银提供了一笔三百万元的贷款,临时维持着南通纺织公司的运转,再继续想办法解决南通纺织公司这个大麻烦。而华夏银行的陈敬海在询问了陈敬云的意思后,陈敬云说了句华夏银行不单单是一个普通银行,维持民众稳定也是其重要任务时,华夏银行就是出于这种考虑才给南通纺织公司提高了三百万的短期贷款。
  当洪子泰发愁着该怎么解决南通纺织公司这个大麻烦的时候,陈敬云走出了会议室并在偏厅里见到了赖章星。
  接过赖章星手中的报告看过后,陈敬云皱起眉头:“他们的动作也不算慢了,不过情报处对他们交谈的内容没有获得消息吗?”
  赖章星道:“他们这次会谈,是两个人的单独会面,并没有外人在,我情报处的线人也没能获取具体的谈话内容,不过从随后桂军和滇军的一些调动来看,他们应该是已经达成了某种同盟协议,另外情报处已经得知驻扎怀化的滇军之第十六师已经离开驻地,行军方向乃是向长沙。”
  陈敬云听罢后道:“第十六师?就是唐继尧手下的两个满编师之一?”
  赖章星道:“没错,这支部队向来是唐继尧亲自率领,之前一直驻扎在贵阳,两个月前抵达怀化。除了滇军的第十六师外,衡阳和长沙附近桂军的数量也已经增加了至少一半,情报处估计湖南的桂军至少已经达到了四万人。”
  陈敬云沉思了会后道:“看来他们也是准备打了,不过该来的总会来,你等会把这个消息转交给沈纲那边,再告诉他参谋部要在湖南做好相应的部署。”
  匆匆的吩咐过后,陈敬云就是回到了会议室中。现在国民军已经进攻山西,而对于西南三军阀的军事行动也在准备当中,那些详细的作战方案自然有参谋部以及各军的指挥官们去筹划,陈敬云可不太管这些详细事情,他只要赢。只要前线赢了,他就奖励,输了他就罚,这个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并不是他所关心的重点。
  回到会议室之后,陈敬云又是和这一群人讨论起第二期工业发展规划来,其中包括国防工业,包括重工业,也包括了纺织等轻工业,而纺织业当中南通纺织公司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浪花而已,洪子泰和郑祖荫为此争论了一分多钟后,陈敬云开口:“南通纺织公司的问题不在于谁去投资,而在于国内纺织业的恶性竞争必须结束,工商部那边短期内弄出一个指导性文件来,正确引导这些民营企业的健康正常发展,对国内市场上的恶意低价竞争这种非正常竞争手段要给予重罚。
  欧洲大战给了全世界一个巨大无比的蛋糕,不去外头抢回那大蛋糕,在自家地盘里斗死斗活算什么!”
  陈敬云这一番话算是给国内生丝行业里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低价竞争风波给硬生生的压了下来,工商部在三天后就是出台了“非正常竞争处理办法”,对于采取严重低于市场价抢占市场份额后迅速回升价格的行为处于重罚,国内的五大纺织企业包括南通纺织企业在内都接到了高达数十万元的罚单!
  为了摆脱国内生丝行业内斗的情况,工商部还主导成立了中国生丝协会,负责协调数大纺织公司的矛盾,并引导国内的生丝企业积极扩大出口量尤其是向美国出口,为了刺激生丝出口,以获取更多的外汇,工商部甚至制定了出口返税政策,对于生丝的出口实行一定比例的返税。
  扶持生丝出口关系到的不单单是普通商业行为,更不是说为了让国内的纺织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扶持生丝出口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外汇,根据工商部的预计,今年也就是1914年出口贸易中,生丝、茶叶、瓷器这数种传统出口产品依旧为主力军,预计份额可达六成以上,而其中生丝至少也能够达到百分之三十五的份额。由此可见在中国的出口产品中,生丝占据了多大的分量。
  今年下半年因为欧洲大战的缘故,中国的出口产品中,军用纺织品包括军服、军鞋、被服攀升,桐油、猪鬃、钨矿等中国特色出口原材料也发幅度攀升,而这数种战略物资也因为国家市场上的价格走高而导致出口总额大幅度攀升,另外军用医药物资比如抗菌素和医用吗啡以及绷带的单月出口量更是快速上涨,这部分军用医疗物资在九月份的单月出口额高达一千三百万之多,占据了国民军控制区内九月份出口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而相对应的,由于法国爆发战争,而法国市场是除了美国市场外中国生丝的第二个主要市场,法国收缩了生丝等非战争物资的进口后,导致中国的生丝在八月份和九月份出口量有所降低,现在中国的生丝不得不和日本生丝展开全面竞争,为了争夺美国市场而大打出手。
  经济发展司给予的1914年度进出口贸易预测当中,破天荒的将中国的进出口数据预定为二十亿元,其中进口额达到九亿元,而出口额将可能超过十一亿元。而这一个数据相对于宣统三年的进出口总量十一亿元来说大大增加,直接翻了一倍。不过这真不是陈敬云或者国社党的功劳,因为史实上民国八年的中国进出口总值已经高达十七亿美元了,相对于历史上的史实数据,说实话国社党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并没有太卓越的成效,勉强算合格而已!
  至于那些军事重工业,那本质上是国防工业,而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没半毛钱关系,总不能说南京轻武器兵工厂造出了无数步枪子弹来就说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腾飞。对于一个科技工业落后的国家而言,实际上这些国防工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是弊大于利,国防工业的发展不会让普通民众过得更好一些,相反民众还会为此背上更重的赋税。没有人会因为一战时期的日本造出来了长门级战列舰就认为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列强标准,更不会因为现代的朝鲜造出了核弹就认为朝鲜人人都能吃得上饭了。
  预测的二十亿进出口总额中,九亿元的进口绝大部分都是工业设备,而十一亿的出口总额当中,有百分之四十为生丝提供,有百分三十为抗菌素、吗啡、钨矿、桐油、猪鬃等欧洲战场的所需的战略物资提供,而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为其他农业产品和工矿产品。
  对于在出口总量中占据高达百分之四十份额的生丝,南京共和政府不重视才是怪事了。
  正是因为这份重视,工商部的洪子泰才阻拦了之前日本财团收购南通纺织公司的事情,正是因为生丝行业的重要性,他才去找那些银行为南通纺织公司奔走要贷款。
  其实对于整个中国国家战略而言,生丝的出口除了给国家带来大量的外汇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就是中国生丝的竞争对手就是日本生丝。世界的主要生丝市场是法国和美国,法国因为一战减缩了对生丝的进口,现在的主要市场就剩下美国了,而美国的生丝市场就这么大,中国生丝占多了一个百分点的份额,那么日本生丝就少了一个百分点的份额,用句通俗的话说中国多赚一美元,日本就少赚一美元。而日本生丝的出口量一旦降低,那么对于整个日本进出口贸易是影响巨大的。
  因为和中国一样,日本的进出口贸易中,生丝同样是占据了主要地位,在一战前后,日本的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和中国,大体上的贸易结构就是日本本国生产生丝,然后出口到美国换取大量外汇,再用这些外汇向其他国家购买工业设备。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棉花棉布贸易,就是从印度进口棉花棉纱,然后在日本进行初步加工成棉布,再向中国出口,只不过这一部分在一战前所占分量并不算太大,因为中国的棉布(洋布)市场向来都是被英国所占据,甭管是法国还是美国又或者是日本都只能喝汤。当是一战爆发后,英国洋布大量撤出中国市场,而这个时候日本棉布就是开始大量侵占中国市场,中国工商部虽然早有准备,但是国内的棉纱企业依旧准备不足,导致大量的棉布市场被日本洋布所占领,为此工商部已经是紧急出台了数种政策扶持国内的棉纱企业,甚至正在向筹备着对关税进行修改,要求提高洋布等初级工业品的进口关税。
  由于中日两个的进出口结构有着太大的重叠,所以也就导致了中日两国在国际贸易上成为了对方的最大竞争对手,而在国家战略角度考虑,如果日本的纺织业受到了重创,那么日本的外汇收入就大大较少,那么日本就没有外汇去购买列强其他国家的工业设备。一旦日本生丝出口被重创,日本的经济立马就得被重创,那些战列舰能建起来才见鬼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中国通过返税等政策刺激生丝出口,通过抬高进口关税扶持国产棉布举动就不能简单的视为商业活动,这是一场战争,一场经济战争!
第〇四九四章
唐陆叛乱
  在经济发展司提交的第二期工业发展规划中,生丝产业乃至整个纺织产业都只占据了一小部分而已。这份工业发展规划是一份包含整个工业体系的计划,不但有国防工业也有重工业,轻工业,这里面纺织业只是轻工业的一部分而已,只不过纺织产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所以不管是工商部的洪子泰还是说陈敬云自己,都不得不重点关注而已。
  除了纺织业外,工业发展规划中更多的是关于重工业的内容,尤其是国防工业关联到的重工项目,比如钢铁、化学、煤炭这三大项依旧是第二期工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内容。
  其中的钢铁行业中,除了继续加大对东南钢铁的扶持力度,力争让芜湖钢铁厂尽快投产外,还准备对汉冶萍公司进行重组以及扶持,汉冶萍本来是官股企业,但是在后来的一系列变动当中逐渐演变成为了民营企业,再内战的这数年间,由于汉冶萍中的萍乡煤矿在江西处于国民军的掌控下,而汉阳铁厂和大治铁厂则是被北洋所控制,虽然名义上依旧是汉冶萍公司,但是汉冶萍已经有着分裂的迹象。另外由于汉冶萍向日本借款过多而导致大治铁矿的大多数矿砂都被日本运走。
  为了改变这种困局,国民军在进入湖北后工商部立即就是主导了对汉冶萍公司进行重组,首先是把萍乡煤矿、大冶铁矿、汉阳铁厂重新单独分离出来,并引导国内富商对其投资。而对于日商的巨额欠资虽然华夏银行是准备一力承担下来,但是日本方面为了保证八幡制铁的铁矿供应,拒绝了这一提议。而这时候中国也没和日本大规模翻脸呢,所以南京共和政府对这种事也是不得不先忍着让大冶铁矿继续履行合同。而另外一方面对重新改组后的汉阳钢铁厂、萍乡煤矿进行了技术提升,扩大产量。
  除了湖北这边的钢铁基地外,还准备对国内的其他地区展开探矿。
  和钢铁相关联的产业就是煤炭了,目前中国的主要煤炭基地就是萍乡煤矿以及唐山的开滦煤矿以及其他省份的一些煤矿。不过华夏银行下的各重工企业尤其是东南钢铁所用的煤炭大多数是来自以北方的开滦煤矿和江西的萍乡煤矿以及东南各省的一些小煤矿,而现在中国的工业发展迅速,煤炭需求也是迅速增加,单单是东南钢铁公司一家每年所消耗的煤炭量就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为了给东南钢铁公司下属的三家钢铁厂提供充足的煤炭,除了加大江西萍乡煤炭的产量和唐山开滦煤矿的产量外,工商部下属的矿务司正在扶持鼓励资本投资建设其他煤矿,以扩大煤炭产量。
  毕竟现在国民军的重工业体系已经慢慢起步,除了钢铁这个消煤大户外,其他的船运、火车以及福乐电气的火力发电都需要大量的煤炭,比如福乐电气也是国民军诸多重工企业当中的耗煤大户,福乐电气公司身为中国目前的唯一大型电气行业的制造商,设计的产品包括了绝缘电线电缆、电灯乃至电灯开关等电力相关产品,另外还研发生产无线电设备和有线通讯设备,包括无线电报机、有线电报、有线电话等。不过这些产品和业务对于福乐电气来说只是附属的业务,福乐电气的主业务乃是供电,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甚至是亚洲最大的电力供应商,福乐电气的电网已经在广州、福州、杭州、上海、南京这些大型城市完成了基础建设,耗费巨资建设了电网,水力发电厂和火力发电厂,这些电力为上述城市中的工厂提供大量工业用电。
  而目前福乐电气的发电量有八成都是来至于火力发电,所以说福乐电气的煤炭消耗也是巨大无比的。
  为了解决国内工业对煤炭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工商部的矿务司已经准备对国内的数大煤炭产区进行扩产,以求增加煤炭产量。
  钢铁、煤炭这两样东西就是中国第二期工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项目比如化学行业,比如稀有金属的开发,具体到项目上就是增加建设化肥厂,另外增加对江西的钨矿产量,力争让中国的钨矿产量攀升到世界的九成产量以上。
  此外还有石油行业,在上海以北二十里外建设的炼油厂在上半年已经动工,这做设计年炼制原油五十万吨的炼油厂目前已经完成了主要的基建工作,虽然还没有完成主要设备的安装调试,但是已经开始少量的实验性炼油,预计明年下半年即可达到设计产量的一半,而等后年就可以真正达到年炼油五十万吨的目标。
  而所需的原油主要从东南亚地区进口,新成立不久的中国石油公司已经和壳牌石油公司达成了进口原油的相关商业合同,此外也准备从美国进口部分石油。这个炼油厂的建立乃至石油工业的发展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海军提供重油以及为了空军提供航空汽油,乃是属于正儿八经的国防工业项目,为此一开始就是得到了海军和空军的联合支持,海军甚至还没有看到炼油厂出产一滴油的情况下,就已经先行垫付了高达十万元的款项用于支持炼油厂的建设。
  此外考虑就算建立了炼油厂,日后一旦和敌国,尤其是日本爆发战争,那么从海外进口原油的途径就会被掐断,这一点上海军除了储备大量的战略石油外,海军还提供了不少的资金用于国内石油资源的探测,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海军出资的一支石油探测队已经在江汉地区找到了石油的踪迹,并且是准备进行更深入的钻井探测,如果真的能够成功出产大量石油的话,那么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对于进口石油的依赖性。海军方面也就能够更放心的使用石油为动力,而不是纠结于是用更好的燃油动力了还是保守一些继续用煤炭。
  钢铁、煤炭、石油、化学以及轻工业上的纺织等行业都包含在第二期工业发展规划当中,而为了更好的在世界大战中发展国民经济,马寅初已经郑重的向陈敬云陈述了限制军费的必要性。
  目前南京共和政府中,海陆空三军加起来的军费支出虽然在传统财政上至占据了百分之五十的比例,但是实际上军费支持远不止这些,还有着来自贷款、烟草特别税、国债方面的资金基本上也一股脑的投入到了军费当中,如果全部资金加起来的话,那么现在的军费支出足以占据所有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这样的比例即便是对于一个处于内战时期的中国而言也是过高的。
  “如果要顺利实施第二期工业发展规划,那么明年开始我国的军费比例必须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以下,如此的话政府才能够腾出足够的资金用于支持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对教育进行投资。”马寅初丝毫都没有顾及沈纲这个军方大佬的怒视。
  而是继续对陈敬云道:“根据发展司的预测,如果明年的财政收入能够达到五点五亿元的水平,那么军费比例还可以进一步的下降,如有可能最好是控制在百分之四十以下!”
  马寅初刚说完,沈纲就是开口了:“无论如何,百分之四十一下的比例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今年下半年准备削藩的军费有近半还需要预支明年的军费,另外明年如果掌控了国内西南地区,势必还要曾扩军五个师以上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对西南地区的控制,除此之外我军还要持续发动对国内土匪、私人武装的清剿活动,加大对各地方守备队的建设,如果军费过少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这些任务的!”
  而另外一边,海军大佬萨镇冰也是开口了:“海军这边的日常经费倒是不用提高太多,按照今年的比例再增加百分之二十达到八百万上下就足矣,但是明年的特别造舰经费是决不能扣下的,海军部已经给江南造船厂和马尾船厂以及其他相关工厂下发了订单,所以这笔钱不能省。另外,日本海军持续扩军,我海军虽然不要求达到和日本海军一样的规模,但是为了能够在战时有效的防御我国沿海以及对日本航线发动袭击,我海军方面已经正在筹划海军第一期发展规划,所以海军方面的军费也是不能少太多的!”
  陈敬云听到这几个人的谈话,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先压下这个话题,因为他知道不管什么会议上只要一谈起财政预算,一谈起军费这些事情来,那么军方的沈纲和萨镇冰这些人就会毫不犹豫的反击,然后文官系统里的人也是叫嚷着削减军费,这一吵起来就会没完没了。
  今天的会议主题可不是明年的军费预算,而是今年的军费预算,准确的说是该如何把近期内对西南诸军阀作战的战费给筹集出来。
  要打唐继尧和陆荣廷,可不是陈敬云随便下个命令就可以了,和军事调动一起进行的是大量作战物资的补充,而说白了就是需要大量白花花的钱……
  而之前1914年度的军费预算,尤其是陆军的军费预算中,主要是面对北洋军作战,去年的时候可没有考虑过说1914年的下半年还得在青岛打一场,打完了就全面发动内战,所以这种情况下,陈敬云就的为新一轮的全国内战所需的战费而头疼了。
  一直都没有怎么说话的财政部总长安华林此时咳了咳:“明年的财政预算我财政部在前些时候也做了一个预测表,大体上收入五亿以上问题还是不大的,如果能够收获西南诸省的话此外关税方面调高一些,到时候到达六亿元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而根据国内工商业的发展需求以及教育方面的投资,明年在这一方面的投入会大大增加,不过军队方面的军费增长也是实际需求,因此财政部方面的意见就是再发行国债之余,看看能不能再借一部分的外债!”
  财政部的意见很简单,既然都要钱,而自己手里又没有,那么就借呗,只要撑过了这一两年时间后,财政情况自然也就缓和了。
  安华林继续道:“至于削藩战费,可以预知明年的一部分军费,此外可以再临时发行一部分债券,争取筹集到四千万左右的战费!”
  这四千万已经是往少了算,要让数十万规模的国民军扫平西南诸省,单单是弹药钱就不止这个数,不过现在正值财政紧要关头,加上陆军方面也有一些弹药储备,所以就先用储备弹药盯着,而这四千万只是补充部分弹药,至于剩下的缺口怎么解决,那就只能寄托明年的军费来填补这个缺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