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精校)第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505

  心里头想通了这些后,何宗莲也是下了决心,既然要打,既然准备当炮灰,那么就好好的当给陈敬云看,说不准日后还真能有机会晋升为和徐离善这样的一军之长。
  心里头有了这个心思后,加上总攻的命令已经开始,他也是指挥着第二十八师开始进攻德军堡垒,并且还在当晚发动了一场夜袭,虽然也成功的攻破了德军数个据点,然后第二十八师伤亡巨大,仅仅一夜就是死伤三百余人!
  不但是第二十八师,张作霖的第二十七师、宋俊鹏的第三师在发动了进攻后,发现面前的那些德军堡垒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难啃,仅仅一天内,前线发动进攻的第三军三个师加起来就已经伤亡高达一千五百余人,而可以确认的由陆军取得战果仅仅是打死打伤德军两百余人!
  当发动进攻五天后,第三军的累积伤亡人员已经超过了四千人,巨大的伤亡让徐离善不得不在八月十二号下达了暂缓进攻,就地休整的命令,然后给南京方面发来了请求支援的电报!
  国民军对青岛发动的第一阶段进攻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第〇四七六章
不孝子
  尽管已经预料到进攻青岛会非常困难,尽管已经预料到部队会承认极大的伤亡,但是接到第三军徐离善的电报后,陈敬云依旧脸色有些难看。
  “五天时间就是伤亡四千人!”陈敬云面色深沉的把手中的战报放下:“这么说来,前线进攻的三个师岂不是再进攻一次就得伤经动骨?”
  第三军所辖的部队中,三个步兵师一个混成旅和两个炮兵团,总兵力五万余人,而在前线作战的三个步兵师加起来将近四万人,然而第三军的前五天进攻中就已经伤亡四千,伤亡率已经高达十分之一。而这说的还是三个步兵师的总兵力,如果派出在后方提供支援的辎重部队、炮兵部队的话,那么单纯计算一线战斗人员的损失,那么伤亡率就变的极为恐怖了,要知道这些伤亡绝大部分都是一线战斗人员,而哪怕三个步兵师的一线战斗人员加起来也三万人不到,如果把总数四千人的伤亡平摊到各部队的话,各师的一线战斗人员减员率就会接近百分之十五,更关键的是,这些伤亡并不是平摊下去的,这四千人伤亡里头近半都是第二十八师的伤亡。
  这个数据对于一支部队而言,已经是极大的伤亡数字了,要知道尽管国民军之前和北洋的历次战斗中尽管伤亡也不小,一场大规模会战打下来伤亡上万人的也不少,和北洋军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战的苏南战役,去年渡江头几个月的江北战役,国民军的伤亡人数都是达到了数万人之多。然而那些可不是什么小规模的战斗啊,而是蔓延数百公里,双方参战总兵力高达十余万、接近二十万的大规模会战,而且战役时间也不是只有几天,而是蔓延数个月,这数万人的伤亡数字可是前后几个月积累起来的。而不是说和现在这样只是在青岛这个弹丸之地,更不是说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
  一旁的沈纲见到陈敬云脸色不太好,当即开口道:“总统,我军虽然伤亡甚大,但是前线将士的牺牲也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我军第二十八师何宗莲部在两天前已经突破敌军之小堪山堡垒核心阵地,并成功防御了德军的反扑。仅仅此役我军便消灭德军至少四百余人,其中包括俘虏近百余人!”
  沈纲知道自己如果不说点战果出来的话,恐怕陈敬云就得怀疑参谋部作战的作战计划有问题了。
  沈纲继续道:“加上其他战线上的战果,我军这数天内至少消灭德军千人以上!”
  这话有点小水分,国民军自身的伤亡数字是准确的,但是德军的伤亡数次除了第二十八师攻克了德军小堪山堡垒后确定了战果,其他的战果都是各部队自己报上来了,真正打死打伤德军有多少现在也没有个准确的数字,陈敬云心里头小小的估算了下,小堪山战役里头的五百人战果是应该没错,其他的几个地方加起来也应该有两三百人,这总战果八百人左右还是有的。
  自身伤亡是四千,战果八百,那么国民军和德军的伤亡比例大概在五比一!
  对于这个数字陈敬云虽然觉得有些低,但是还在自己的可接受范围之内,不然的话接到战报的时候他就要大发雷霆了,如果前线的战损比例达到十比一的话,那么他就得当场撤掉徐离善了。
  放下手中的战报后,陈敬云道:“既然已经拿下了小堪山,那么前线部队就要继续奋战加大战果!另外第三军的伤亡不小,现在第九师和第五师和第七师都到了胶州铁路的沿线,参谋部这边要好好安排,除了对青岛前线进行增援外,也要做出必要的部署应对其他变局!”
  沈纲点头称是,他自然明白陈敬云口中的其他变局指的是什么,不外乎就是说日本插手,自从中国对德宣战后,日本那边也是迫不及待的在两天后就正式对德宣战,并派出了舰队和部队前往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各岛屿,而与此同时也在国内动员了第十八师团、第三师团、另外还有攻城的重炮部队,这架势摆明了就是为了进攻青岛而准备的。
  “现在英国人的舰队也已经抵达胶州湾外海,已和我军特遣舰队联合展开了对青岛的炮击,另外英国人的一千多陆军也即将抵达,这种情况下日本人不太可能继续插手青岛事务吧?”沈纲疑惑道:“毕竟日本人也得顾虑英国人的想法!”
  陈敬云道:“不管未来的事情发展如何,但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做好必要的准备,将来不管是出现何种变故,我们都能一一应对!”
  从现在的局势上来看,日本借口青岛事件而大规模侵华的可能性已经变得很小,日本国内依旧是海军占据了上风,山本兵卫权首相以及其他海军派的人牢牢的压制住了陆军那群人,如此情况下陆军和海军在对德宣战中双方没有意见,但是对德宣战之后,海军自然是一门心思的想要把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给抢过来,如此部队不但能够给日本增加殖民地,同样也能够让日本海军在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地区获取极为重要的海军基地,除了这两点外对于日本海军而言更重要的是,一旦日本在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增加,那么对于日本而言海军就更加重要,而国民对海军的支持也会更加多,而这些对海军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至于青岛,就算是能够打下来对于日本海军而言也是没有太大的帮助作用,因为要攻打青岛的话,那么主力肯定是陆军,而海军只能是和现在中国以及英国海军一样在胶州湾外提供炮火支援,但并不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换句话说打下青岛就是日本陆军的功劳,和海军没有太大的关系。
  再者那么是真打下了青岛,那么对于日本海军的未来发展而言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利益因素,相反还可能因为打下了青岛,日本在山东扩展了势力后,那么日本陆军必定要在山东驻军,到时候日本陆军就要争夺更加多的军费,而军费就这么多,陆军多了海军自然就少了。
  结合诸多因素,这就导致了日本海军方面对进攻青岛是兴趣缺乏,但是对攻占德国的太平洋殖民地,尤其是德属新几内亚日本海军是全力支持,甚至在奥匈帝国对萨尔维亚宣战的当天,就是派出了舰队抵达新几内亚东北部地区,然后日本一宣布对德作战,日本海军就是迫不及待的登陆了新几内亚。
  这个行动就跟中国方面准备进攻青岛一样,都是属于了筹备已久的计划,日本海军方面可是提前派出了舰队前往。而双方提前准备的原因也是很一致,那就是为了预防第三国家的插手,陈敬云怕的是日本人插手,而日本人怕的是澳大利亚插手,要知道现在新几内亚是分成了三部分,西部是荷兰的殖民地,东南部分是原属法国的新爱尔兰,后来被昆士兰殖民地自治领占领,再被英国接受直辖,并在1906年交给澳大利亚管辖。而新几内亚岛的东北部分则是被德国占领,被称之威廉皇帝领地。并和附近海域的其他德属岛屿组成了德属新几内亚行政区,包括新几内亚岛东北部的威廉皇帝领地,临近海岛,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
  德属新几内亚也是德国在亚洲地区的最大殖民地,除了德属新几内亚外,在亚洲就只有一个青岛以及西萨摩亚岛了。
  为了赶到澳大利亚人和英国人的前头抢占德属新几内亚,日本海军可是提前准备了许久,这才能够在日本对德一宣战就立马进攻了德属新几内亚。
  现在日本海军全力抢占德属新几内亚,自然也就没什么心思,也没有什么兴趣去攻打青岛了。
  所以日本陆军的那群人虽然心急如焚,但是一方面是日本陆军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大规模动员,另外一方面海军的主力舰队都派往了南太平洋,迟迟不承诺为陆军运送兵力和提供海上掩护,日本陆军总不能游过大海登陆青岛不是。
  除了日本海陆军两派的矛盾外,日本陆军自身也是拿捏不定该不该进攻青岛,因为之前日本陆军的准备可是没有预料到中国人会主动进攻青岛,更加没有预料到中国人和英国人竟然会对起到展开联合进攻,现在英国人的军舰都已经在胶州湾和中国舰队一起联合对青岛要塞展开炮击了,而英国陆军也已经抵达了青岛外围,虽然派来的英国陆军只有一千多人,但是不管是陈敬云还是英国人或者是日本人都知道,这一千多人的战斗力是完全可以忽略的,前线指挥的徐离善也没指望着这一千多英军能够投入战斗,中国需要的只是英军这一面大旗而已。
  需要的只是一个中英联军的名义,英国人也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所以这一千多英军登陆后就驻扎在后方,半点没有去前线参战的意思。
  有了如此多变故后,日本陆军面对青岛局势也有些犹豫不决了,但是日本陆军为什么还是继续动员部队为进攻青岛做准备呢,理由也简单,那就是日本人不相信中国人能够攻下青岛。
  以当年日本攻克旅顺的经验,没有大量重炮部队的存在下,单凭步兵要攻克堡垒要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就算能攻克的话,那么伤亡数字也是极其恐怖的。通过各种情报日本陆军也大概能够猜出来陈敬云手下的国民军有多少人,青岛战役爆发数天后也大体查探清楚了山东地区的国民军第三军有多少人。而以日本陆军对中国军队以往的印象,诸多日本将领认为国民军要攻克青岛的话,五万人也是不够的。
  所以现在日本陆军的很多将领都等着国民军战败的消息传来,当国民军一旦战败,那么到时候日本就能够通过和英军协商,到时候在英国的默认下进攻青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日本人低估了陈敬云想要拿下青岛的决心,更低估了那群天天叫嚷着华夏复兴的国社党年轻军官们的必死决心!
  青岛中央堡垒外某段临时挖掘的壕沟内,一个只有十八九岁的年轻上尉静静地看着手中的怀表,不久后就见他把怀表合上,紧接着抽出了腰间的指挥刀!已经有着血丝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不远处的德军阵地,然后没有任何言语,手中的指挥刀向前一指,瞬间他所在的战线上数个军官都是吹起了急促的铜哨声,身旁的大批身穿棕绿色军服的国民军士兵开始叫嚷着:“冲啊!”“杀!”跃出了战壕!
  德军堡垒中的重机枪射出的子弹就如同死神的镰刀一样收割着国民军士兵的生命!
  年轻上尉挥舞着指挥刀冲出了近百米后,身旁已经没有战友的嘶喊声,一个踉跄摔倒后他回头扫视一眼,入眼的是密密麻麻身穿绿色军服的国民军士兵尸体,战场上只剩下了他一个人,整整一个连历尽半月激战,到今天已经只剩下了他一个连长!
  年轻上尉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抓紧了手中的指挥刀,重重的深吸了一口气后他猛然的跳了起来,口中发出了大喊“啊”然后继续冲向了德军堡垒,数秒后,青岛的土地上又掺入了一个华夏儿女的鲜血!
  “为了华夏复兴,父亲应该会原谅自己的不孝吧!”
第〇四七七章
97号阵地
  距离中央堡垒前线的某个国民军指挥部内,一群国民军军官们拥挤在这狭小的防炮洞里,这个防炮洞不过二十平方米大小,完全建立在壕沟内的这个防炮洞自然没有大面积的窗户,即便外面是大白天,但是指挥部内依旧点上了数盏煤油灯,在昏暗的光线下,七八个国民军军官正围着中间桌子上的一副军事地图讨论着。
  薛志杭面色冷峻:“整整一个营,整整一个营竟然拿不下区区一个98号堡垒,不但没有拿下反而还让一个连全军覆没,你们这让我如何向师座交代?”
  薛志杭的话让下面的这几个军官面色难看,而其中一个少校更是脸色涨如猪肝,但是脸色虽然涨红,但是到底是没敢当场在上司训话的时候直接开口。
  “现在我师进攻敌军的中央堡垒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31团的兄弟已经拿下了93号阵地、94号阵地,已经突入到了敌军堡垒的核心防御地带。33团也已经攻克了109号阵地,吸引了敌军大量兵力,并为我团进攻98、97号阵地提供了充足的火力掩护!然而现在三营打成这个鬼样子,你们让我如何向师座交代?”薛志杭此时说话的声音很大,而话里面的内容摆明了是在严肃的训斥这些第三营的军官们。
  薛志杭的确很生气,身为国民军内第一个黄金双剑勋章的获得者,自从去年的江北战役后他薛志杭就成为了国民军大肆宣扬的英雄军人,他薛志杭的名字等上了诸多大报纸,这个消息传到了他宁波老家的时候,当地的政府还给他家里送去了锦旗,宁波市市长更是亲自登门感谢他的父亲为华夏民族养了个好儿子,这些举动本来是国民军进行的宣传活动,但是也让薛志杭的父亲风光了一把,随后到了南京,对着还在住院的薛志杭说:“儿子你好好干,为我们老薛家干出一个将军来!”
  伤好出院后,薛志杭回到原部队,当上了连长,随后又是立功晋升为营长,当原32团团长宋俊鹏被晋升为第三师师长后,薛志杭也就接任第32团团长一职。从去年的中尉排长到现在的中校团长,薛志杭可谓是连跳三级,晋升速度乃是他同期福州军校同学里头最快的。这里头固然有薛志杭立功的因素,但是同样也有着国民军进行宣传的因素,自从薛志杭成名以后,国民军的宣传部队就多次对薛志杭进行宣传,希望树立一个国民军正面英雄印象,因此这个人可以说是国民军当中曝光率最高的一个军人了,时不时的国民军的宣传部门就会写出一篇稿子,大多是我军战斗英雄薛志杭击溃多少敌人,攻占某某重要地区,受到陈敬云的亲笔嘉奖信等,比方说在这场青岛战争中,国社党的宣传部队也是专挑了薛志杭所在的32团进行报道,并派遣了数名随军记者。
  然而外人看起来风光无比的薛志杭自己却是知道自己的麻烦,自己一年前不过是个排长,随后晋升速度就跟坐火箭一样快,升官当然是好事但是升迁的速度过快也就导致了薛志杭实际指挥经验跟不上他的晋升速度。国民军虽然成军时间只有几年,一些越级晋升的例子众多,而且诸多团级、师旅级的军官都极为年轻,然而身为一支正规部队国民军内的晋升渠道也是相当严格的,目前国民军的团以上级别的军官绝大部分都有着数年以上的从军经历,至少半数都是前清军官出身,剩下的人大半部分福州军校前面数期的毕业生,至于师旅级的那些少将,九成以上也是前清军官出身,不管是福州起义时加入还是后来投奔,大多是都已经具有了多年的从军经验,比如在国民军中最为年轻的中将军长林成坤,此人今年不过二十五岁,比陈敬云还小了一岁,然而此人和其他的前清军官一样,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上福州省陆军小学,然后是陆军中学,最后又是进入了北洋军官学堂,毕业后又在新军第十镇任职一年多,所以此人虽然年轻,但他可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说起从军资历来可不比任何一个国民军高级将领差多少。
  实际上这些前清时代这些军校出身的人大多都是十几岁的时候就是立志从军,从陆军小说到陆军中学,再到北洋军官学堂或者是到日本陆士以及其他国家的军校留学,绝大部分都是经过了长达数年的系统军事培训,毕业后也都是成为了职业军官。这一点上和福州军校的那些三月期毕业生有着本质的区别,福州军校的学生都是直接向社会招收有文化的年轻人,学制也只有匆匆的三个月,这里头尽管也涌现了不少将帅之才,但是绝大部分福州军校毕业的军官在素质上还是有所欠缺。
  而和福州军校的那些前辈们比起来,薛志杭的情况更糟糕,他去年在福州军校毕业后就到了第三师服役,结果才一年时间呢他就升到了团长的位置。这期间他虽然也是研读了众多的军事书籍,试图提高自己的指挥水平,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薛志杭知道自己的指挥能力相对于其他那些团长而言是有所差距的。
  这一场的青岛战事,第三师负责进攻德军中央堡垒,而他的32团分配到的任务是进攻97、98号这两个堡垒阵地以及其他几个小阵地。而97、98号两个阵地由于位置极为重要,乃是德军的防御重点,部署了大量的重机枪火力点,如此也让32团在前期的进攻战中损失极大。
  “团座,他们的堡垒修筑的地点太隐蔽,而我们又没有重炮支援,所以这要拿下97号阵地的话,真的是……”三营的一个中尉如此说着。
  薛志杭却道:“难道没有重炮我们就不打仗了?第二十八师还不是一样没有重炮支援,他们现在已经拿下小堪山堡垒,已经正在向小堪山北堡垒发起了进攻,难道说他们可以办到我们就不可以?”
  薛志杭如此的话让身旁的几个军官叹气无比,小堪山堡垒那边才多少德军啊,总攻也就五六百人,而中央堡垒这里有多少德军,可是至少有两千多人的德军,而在32团的正面,至少也有五六百的德军,加上德军还依靠着堡垒工事和重机枪进行防御作战,这让第三师的进攻边的极为困难。
  薛志杭也知道自己部队所面临的困难,也知道因为自己这一方缺少足够的陆军重炮,导致去攻克敌军工事的时候,几乎除了用士兵的性命去填外没有任何的其他办法。
  如果说只是慢慢围着打的话,说不定还能耗到德军弹尽粮绝,然而上边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是连接催促部队发起猛攻,如果不是上头逼得急,青岛前线的国民军伤亡不会如此大。而陈敬云之所以让前线部队不顾伤亡迅速拿下青岛,自然是怕时间拖延下去生出不必要的变化,军事情报处那边已经是回报日本陆军已经动员了好几个师团,时间一久的话,陈敬云也是怕有着其他变化,部队迅速发起进攻尽管伤亡会大一些,但是陈敬云依旧如此做了。
  陈敬云的诸多顾虑自然不是薛志杭这些中层军官所能理解的,他所知道的是,师部那边已经是命令他在两天内解决97号和98号阵地,然后迅速上前支援正在苦战当中的31团。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天,虽然攻克了98号阵地,但是德军的97号阵地依旧无法攻克,而且在进攻97号阵地的时候伤亡极大,甚至导致了一个连都被打光了的事。
  薛志杭深吸了口气后道:“我调三门八十毫米的迫击炮给你们三营,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明天十二点前就得给我把这个97号阵地给拔掉!”
  说罢后,薛志杭就是带着团部的几个军官出去了,只剩下第三营的几个军官,第三营的那个少校营长咬了咬牙,然后道:“让四连暂时退回来休整,然后营部所有人员全体加入四连,今夜我亲自带四连发动夜袭,老子就不信拿不下来!”
  说罢后,又是环视一圈:“如果真拿不下来,诸君就陪着我一起殉国吧!”
  是夜凌晨三点,第三师第32团之第三营近三百人对德军中央堡垒的核心防御点97号阵地发动夜袭,率队的第三营洪志林少校当夜阵亡,由第四连潘书标上尉接替指挥继续进攻,激战三个小时后无果,进攻部队又十余名国社党员组成的炸弹队赤露上身,身绑炸药包前突,随后成功炸毁97号阵地的一个重要据点,早上七点,32团第一营之第二连奉命前来支援,投入战斗后突破敌军防御核心阵地。
  早上十点,第三营攻克97号阵地!
  是役,国民军第三营伤亡一百余人,第三营营长洪志林少校阵亡!
  也就是这一天,第32团全面攻克97号、98号阵地,并急速赶往31团支援,而到了这个时候德军的中央堡垒防御已经是被攻陷大半!
  也就是这一天,南京城内洪府,洪子泰看着手中由徐离善亲自发来的电报,面色呆滞:“志林没了!”
  他身旁的二姨太在看了电报后更是哭喊:“我的儿啊!”哭了没两声就是晕了过去!
第〇四七八章
左玉刚的勇猛
  南京总统府内,总统看着手中的报告沉思了片刻后才道:“老洪有两个儿子在军中吧!”
  沈纲道:“是两个,一个是这个在青岛前线牺牲的五子洪志林少校,还有一个是老洪的次子洪志光,去年刚从福州军校毕业,现在正在第九师的第九炮兵团任职炮兵连长!”
  “我记得老洪膝下现在一共就三子吧!”陈敬云继续说着。
  “洪总长一共有六子,除了长子、次子以及五子顺利成年,其余三人均以早年夭折!”沈纲回到着:“洪家三子除了长子打理家业外,次子和五子都在前年相继参军进入福州军校!”
  听到这里,陈敬云叹了口气放下了手中的报告书:“老也不知老洪这一次能不能撑过去……”
  从福州军政府时代,国民军体系但中就有着军政要员子弟积极参军的传统,最开始是那些官员和富商们为了向陈敬云表示衷心,而随着国民军的壮大后从军显然已经是成为了维护家族显赫的重要途径,所以军政要员几乎每一家都有嫡系子弟参军的事情。虽然这些人参军不可能是去当普通士兵,而是会进入福州陆军学校或者福州海军学校学习,毕业后当军官,然而国民军正处于战争状态,军官的伤亡率虽然很低,但是一场大战下来死伤几十个军官也是正常的事情,而这种情况下也就偶尔有高级军政要员家庭子弟阵亡的消息传回来。
  去年的北伐战争里,原民政部次长,现任禁烟司司长高泽炎的三子就在巢湖战役中阵亡,随后林长明的一个嫡亲堂弟、陈敬云的一个远方表弟也在江北战役中阵亡,现今又得加上一个工商部总长洪子泰五子的阵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