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精校)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505

  所以当时李继民晋升上将时就没有举行相关的授衔仪式,只有陈敬云的一纸电报而已,尽管这并不影响到什么,但是对于李继民个人而言,心里始终抱着一个遗憾。
  要知道当时沈纲被授衔上将时,可是在一大群将领的恭贺中由陈敬云亲自给他戴上上将的肩章,而当时李继民就是那群恭贺人之一,当时只是中将的他就同样希望着自己晋升上将时得到同等的待遇。
  如今陈敬云亲口说要给他补上一个授衔仪式,这让李继民自然是心花怒放!李继民爬到了今天这种地步,想要在职权上更上一步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可能性了,下一步还能晋升的话不外乎就是参谋部总长这个职位了,可是看沈纲那模样,估计十年八年内是没什么指望了。又或者是国民军继续扩大后,陈敬云再成立比军更高级别的指挥部机构,比如集团军,方面军之类的机构,到时候去就任司令,然而到时候的集团军司令和现在的军长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都是负责一个战线上的战事而已。把六个军长换成六个集团军司令并不会改变事情的本质,如此情况下李继民所能追求的也只剩下荣誉了。
  而他所指挥的第一军在北伐的过程中,连续取得数场大捷,攻占了蚌埠、徐州、济南最后把北京重重围困,随后虽然北京城内的北洋军主动投降,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当时北洋军如果不主动投降,那么李继民率领下的第一军有把握攻下北京。李继民甚至在给参谋部的战报上汇报,说麾下的部队如果发起全力进攻,完全能够在十天到半个月内彻底攻下北京。
  从去年八月份渡江战役一直到现在,持续大半年的战争中让国民军涌现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将领,比如第三军的军长徐离善,原先是第三师的师长,在苏南渡江战役中以一场泰州大捷名动南京城,凭借此功让徐离善快速晋升为第三军的军长。又比如原第九师的第91团团长左玉刚,此人在渡江战役之前不过是个普通的中校团长,然而在渡江战役中立功晋升为上校,又在紧接着进行的巢湖战役中,他临危受命,率领第九师突破了巢湖守军的重重阻拦,最后挽救了第五混成旅被全歼的命运,更彻底奠定了巢湖战役的胜利,此战后他也就是名正言顺的成为了第九师的师长。而后续北伐作战中,他指挥的第九师作为国民军唯一一个进行了火力扩编的部队,一直都是作为拳头部队使用,几乎不管是江北战役还是蚌埠战役又或者是徐州战役,他的第九师一直都是担任了主攻任务,尽管他的指挥风格刚猛过硬而遭致沈纲等稳重派将领的反感,但是这无损他在北伐战争中利立下的赫赫战功,而这份战功让他成为了渡江战役到现在唯一一个从中校被晋升为少将并就任师长的人,其他一些被晋升为少将的将领全都是上校,而能够被晋升为师长的也绝大多数是军参谋长,司长这些原本就是少将级别的将领。
  可是这些人和李继民比起来就有些不足了,渡江战役之前李继民乃是第一军下属第一师的师长,也是当时国民军所剩下的唯一一个中将师长,沈纲被调任到参谋部任职总长后,他李继民接任第一军军长职位,随后他率领第一军长期在滁州以及江北西部区和北洋军交战,随后和第二军一起彻底奠定江北大胜,随后陈敬云以第一军为北伐主力,李继民也就率兵部队一路北上,从苏北到山东再到北京城下,让第一军下属的诸多军官战功显赫的同时,同样凸显了李继民的战功。
  而正是这份战功才让陈敬云晋升他为上将!这也是国民军体系当中除了沈纲之外的第二个上将。就算是整个南京共和政府内,加上唐继尧,陆荣廷,阎锡山,以及段祺瑞这个投诚过来的北洋大佬,一共也才六个上将!
  由此可见李继民的这个上将军衔的份量!
  陈敬云抵达北京的次日,就在居仁堂内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授衔仪式,出席的清一色是国民军的少将以上级别的将领,而李继民以及另外两个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将领得到了陈敬云的亲自授衔。
  给这三人授衔之后,陈敬云没有作长篇的演讲,而是尽量让自己显得平常一些:“如今华夏复兴已经初见胜利的曙光了,然而现在国内外依旧有着诸多人试图阻挡我们的脚步,我们的前路上依旧有着数不清的障碍!复兴大道上,还往诸君与我一起继续努力!”
  来京后的第三天,陈敬云在国立北京大学参观视察,并进行了演讲,这一次和以往着重强调国社党不同、着重强调华夏民族优越性不同,这一次在国立北京大学里的演讲他却是全然没有涉及到政治、民族,而是以知识救国、科技救国为题发表演讲,号召广大华夏青年为了华夏复兴而读书!
  年轻学子们总是容易受到类似言语的鼓动,虽然这一次陈敬云没有说国社党、更没有说自己向来宣传的民族优越性,但是华夏复兴这四个字依旧贯穿了全场!
  次日,中国的诸多大报纸以“知识救国、科技救国”为题刊登了陈敬云在国立北京大学的演讲,而教育部也是适时宣布,明年教育部将会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除了增加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的投入外,也会对新接受的北京大学,天津大学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力争打造出四所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而除了这四所重点大学外,教育部将会对各省原有的师范学校改为大学,并同时加大对高等中学、初等中学以及小学的投入。
  而随后陈敬云和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举行了会谈后,美国方面答应放弃庚子赔款,这部分的款项将会全部用于东南大学的经费以及资助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的费用。至于历史上的清华大学也就彻底消散于空气当中了,早在前几年陈敬云和美国人搭上线的时候,美国人就答应用庚子赔款用于东南大学的建校费用,而清华大学自然是没有了。
  随着陈敬云在北京大学发表的演讲,一股为复兴为读书的风气逐渐兴起!而这也是有效的改善了国社党在部分老派人士中的印象,在诸多老旧一派士绅的眼中,陈敬云所创建的国社党是一个没有任何伦理道德,讲究弱肉强食的,赤裸裸的宣扬华夏民族是最优秀的人种并有权力侵犯其他民族,讲究的是用铁和血为华夏民族谋取生存的空间。而这种激进的理念受到了诸多年轻人追捧的同时,却让诸多中老年阶层的反感,而如今陈敬云为代表的国社党做出了一副教育兴国、工商兴国的模样,自然是让诸多士绅大感安慰,在他们看来,陈敬云虽然年轻,但是到底是个顾家顾国的人,没有和其他年轻人一样热晕了头。
第〇四五九章
装甲车的黯然登场
  在北京大学进行演讲之后,陈敬云又是马不停蹄的前往城郊区的第九师驻地,对第九师进行视察,并观看了第九师组织的一场营级别规模的演习,陈敬云也知道这种情况下的演习自然是中规中矩,下面的那群将领们可不希望陈敬云面前让演习出现任何的纰漏,所以这场演习看上去一帆风顺,不过也只能让陈敬云看个热闹而已。
  陈敬云看了小半天后就是兴趣缺乏,类似的演习他看过太多了,见陈敬云兴趣缺乏,负责安排演习的第九师师长左玉刚自然感到不妙,随后就是咬了咬牙,走到了边上和顶头上司李继民说了几句,李继民听罢左玉刚的话后沉思了会也是点了点头,不过他还是吩咐:“等会你亲自下去看着,这当口可不能出任何问题!”
  随即左玉刚就是快步走到了另外一边,和空军北京基地的负责人单济中小声交谈了起来,半晌后,左玉刚才是走到了陈敬云面前:“总统,后边还有一场陆空联合演习,您看是不是?”
  陈敬云一听陆空联合演习,这才眉毛一跳,然后道:“嗯!”
  左玉刚听罢就是快步出去准备了,当然这绝不是全新准备,而是之前第九师就准备了两套的演习方案,而先前左玉刚为了防止出现各种意外,所以就暂时用了第一套方案,而眼见陈敬云明显不满意,那么左玉刚也就是准备着第二套方案了。这一次的演习虽然说不是的什么大规模的战役,但是左玉刚对此却是极为看重,他自己也是知道军中很多人自己有所不满,那些小角色就不说了,单单一个参谋部总长沈纲对他颇有微词就让左玉刚的压力极大,而且不但沈纲,而且他左玉刚也听几个要好的将领口中得知袁方和林成坤都对他有着贬低的评价,这如果是一个人也就算了,偏偏还一个参谋部总长,两个军长都对他评价不高,如果不是左玉刚在北伐战争中立功显赫,说不准就被这些人给重新拉下去了。
  所以能有在陈敬云面前表现的机会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随着左玉刚的吩咐下去,很快预定的第二套演习方案就是准备好了,等陈敬云等人一到达观礼台,演习就是正式开始了。
  陈敬云一边用着望远镜看着,而身边的左玉刚则是亲自向陈敬云以及沈纲等人解说着演习的内容!
  “总统请看,前方七号地区的是乙方的固定堡垒阵地,拥有一个营的兵力,并加强了六挺重机枪、三门八十毫米迫击炮,他们的阵地乃是按照我军标准阵地构筑。除了壕沟外配备了铁丝网以及水泥防炮堡垒!”左玉刚继续说着:“如此一个堡垒阵地即便是面对同等战斗力的五倍敌军进攻依旧能够坚守!”
  左玉刚的这番话倒是不假,第九师现在的火力虽然比起当初巢湖战役时大大降低,但是依旧采用的标准1914年编制,而国民军中达到1914年编制齐装满员的部队依旧只有第九师一家,其他的哪怕是在湖北前线参战的部队都是比不上。蒋方震和郭恒思等参谋部人提交的最新编制表也就是1914年标准编制表中,相对比1912年标准编制而言略微增加了重火力,部分增加机枪火力,不过这种火力的增加相对于当初完成火力扩编的第九师而言又减少很多。1914年标准编制是考虑到了国民军大大扩编的数量等各种条件,在战时标准补充了完整了后勤辎重人员师,全师人员达到一万三千,和之前的1912年编制补充了后勤辎重人员后人数相差不多,炮兵团也延续三十六门火炮的标准,全师拥有八十毫米迫击炮也保持在十八门,60毫米迫击炮增加到四十门,但是轻重机枪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重机枪增加到27挺,轻机枪增加到四十挺。实际上1914年编制相对于1912年编制就是把后勤和辎重人员正式纳入编制当中,同时落实骡马、马匹等牲口,企图完成骡马化,当然了现在部队所用的牲口还是国民军临时征召的民间牲口居多,并且还严重依赖后勤部的运输队手中的独轮车进行补给的运输,真正要让全军的骡马都实现军队内部供应并撤销独轮车这种独特的运输工具,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根据1914年编制进行缩编过后的第九师依旧拥有整个国民军中最为强大的火力,虽然所辖的一个炮兵营借调给了第二军,但是第九师的其他迫击炮和轻重机枪依旧满编,而这一点是其他国民军部队所不能做到的。
  而这种的火力标准,加上标准化的阵地堡垒,就连陈敬云也是能够看出来要拿下这种阵地堡垒的话,没有数倍兵力进行强攻根本不可能有效的粉碎这种跑垒,当然用重炮轰炸也是一个办法,但是这只是一个营级的阵地,而且还是标准的普通阵地,可不是什么要塞堡垒,可没要求过能够防守住敌军一百五十毫米重炮的炮击。
  随着前方演习区的阵阵硝烟升起,演习的裁判所已经根据甲方和乙方的指挥以及表现传来各种演习结果,而左玉刚自然是继续不断向陈敬云解说着:“现在甲方的一个步兵营进攻受阻,通过电话召集后方师属炮兵团的支援!”
  由于是演习,陈敬云只能看到一阵阵烟尘,但是看不到具体的爆炸,而炮击的效果自然是演习裁判根据双方的指挥来判定。
  “甲方的一个炮兵连四门75毫米野炮对乙方阵地进行了炮击,效果甚微!”左玉刚继续道:“甲方开始以斜行壕沟向乙方阵地挺进,遭到乙方迫击炮阻击,撤退!”
  “甲方召唤后方空军支援抵达,此时步兵伴随进攻!”左玉刚如此说着的时候,陈敬云也是认真地看起来,陆空演习,这才是此时演习的重点,而看这场演习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演习陆空双方如何攻克敌军的固定阵地堡垒。
  很快,天空中就飞出了四架飞机的身影,飞机的外观很明显,双发双翼,陈敬云一眼就看出来是空军中大量装备的B3轰炸机,这四架轰炸机很快抵达阵地上空,然后降低高度准备投弹时,左玉刚却是突然脸色一变,然后看着手中裁判传来的结果,让他脸色不太好看,不过依旧深吸了口气道:“乙方通过抬高重机枪枪口和轻机枪一起组成了防空网,甲方四架轰炸机被击落两架,另外两架重伤脱离战场!”
  左玉刚沉着的说完后,心里却已经是咒骂了起来:“李玉挺这个王八蛋,谁让你组织防空火力啊?!”
  演习、演习,自然是首先安排好了的,而之前的演习内容里可没有说乙方会用重机枪和轻机枪组织密集的防空火力,如果连飞机都被击落了,那么他精心组织的这一场陆空联合演习自然也就泡汤了,很显然负责指挥乙方的那个营长李玉挺并没有循规蹈矩的习惯,临时一发挥就让左玉刚事先的安排化为了泡影。
  不过陈敬云对这种结果却是没有感到意外,国民军中的飞机相对比其他国家的飞机可以说是先进很多,至少暂时列强的飞机上都还没有装备机头机枪,也没有装备像B3轰炸机这种可以携带数百公斤炸弹的大型轰炸机。但是尽管如此,这年头的飞机缺陷依旧极大,时速普遍在一百多公里左右的飞机在低空飞行时根本无法有效的避免地面防空火力的杀伤,当初巢湖战役时国民军空军为了给第五混成旅进行空运,损失的轰炸机可是不少。很明显,不是每个将领都看到了机枪对飞机的威胁,至少现在国民军陆军当中就没有成立专门的防空部队,防空都是临时用轻机枪和通过抬高重机枪的射界来组织防空火力。这也是因为国民军没有面临敌人空军威胁的缘故。
  眼看着这场演习就要泡汤之余,陈敬云却是看见演习场的另外一边徐徐驶来了四辆模样怪异的车辆,一看到这个东西陈敬云立马就闪现了一个词:“装甲车?”
  陈敬云的神色并没有掩饰,而一边的左玉刚自然是看见了,当即就是解说道:“这是我们部队中的汽车连!进攻北京时,缴获了一批汽车,我们第九师也是分了这四辆作为办公代步所用。不过辎重团的方大山说可以在汽车上加装钢板,可以在运输士兵时避免让士兵受到子弹和炮弹破片的打击。”
  实际上,装甲车这种东西已经不算新鲜事务了,早在布尔战争时期,英国人就已经装甲汽车率先投入到了战争当中。不过碍于汽车发展的局限性,装甲车的发展有些缓慢,到了现在各国依旧没有大规模的装备装甲汽车,对于装甲汽车陈敬云也是有心发展的,只不过中国国内没有现成的汽车厂家的,加上通过民用汽车改装的装甲汽车作战效能很一般,并没有外人想象中的那么多,一般而言只能挡住敌军的普通子弹的攻击,如果近距离的话就凭汽车上的那点钢板,连重机枪的子弹都扛不住,更不要说敌军的火炮直接命中了。如果说加厚装甲的话,就汽车那点小身板和公里系统根本就带不起来,陈敬云把装甲部队的希望放在了坦克和汽车这两样上,把希望放在了已经引进并开始建设的拖拉机厂上。除装甲汽车的作战效能高不成低不就外,其高昂的造价也是陈敬云直接放弃它的原因所在,由于现在中国无法自产汽车,虽然华夏银行名下有个汽车厂,但那只是一个组装汽车厂而已,发动机以及其他核心零件全都是进口的。用这种模式造出来的汽车再去改装装甲汽车的话,价格就不是几千块就能够搞定的了,而是至少要上万元。当然了,以后等国内的汽车厂商有了实力后,除了大量采购普通的运输汽车外,陈敬云也不介意弄一些装甲汽车来保护步兵突进敌军阵地。
  然而,这些可都是他陈敬云的想法,坦克、装甲部队这些想法他可是从来不会和其他人说,甚至其他人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陈敬云为什么要引进拖拉机厂。可是今天,在陈敬云还不知情的情况下,陆军的这群人竟然是搞出了装甲汽车,尽管眼前的那四辆装甲汽车很原始,一眼看上去估计是连重机枪都无法挡住的货色,然而陈敬云在意的并不是这四辆装甲汽车本身,而是提出这个构思并去实行的人,任何时候,人都是比死物重要得多。
  接下来的演习陈敬云没有太多兴趣去看,那四辆装甲汽车虽然出场的时候很威武让陈敬云多看了两眼,但是当乙方的李玉挺用所属的迫击炮和重机枪组成了严密的弹幕后,这四辆装甲汽车刚上场没多久就被演习裁判判定被击毁,很显然,把装甲汽车当成坦克用是不可取的。
  不过陈敬云对此却没有在意,甚至还不等演习结束,他就已经吩咐:“把你口中的方大山叫过来!”
  他是打算见见这个人,装甲部队虽然还很遥远,但是现在已经是到了需要种下种子的时候了!
第〇四六〇章
方大山
  演习一结束,李玉挺就换下了身上的那套作战服,然后换上全套的少校礼服,带上了自己的白银双剑勋章和校官佩剑然后跟在左玉刚的后头。
  前头的左玉刚一边走着一边道:“总统是个和气的人,到时候也不用太过拘谨,只要据实回话就可以了!决不能和平时那样乱嚼舌头!”
  李玉挺年纪其实不小了,已经是年仅三十,这样的年纪在国民军的中层军官当中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此人出身北洋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也就是保定军校的前身,按照现今国内军界的以军校派系来分的话,这个人就是正儿八经的保定军校的派系,和林成坤等人是一样的。
  辛亥前他是投军朱瑞手下,朱瑞战败后他加入了国民军,历任第七师的上尉连长,后来去福州军校进修了三个月后毕业被补充到了第九师任职第93步兵团之第二营少校营长,北伐战争中他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被授予了白银双剑勋章,由于他的资格也算老了,所以在这一次演习当中就被左玉刚指定为乙方的指挥官。不过李玉挺却是没有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演习过程指挥,擅自下令更改了作战计划导致让左玉刚精心安排的陆空联合演习化为了泡影,所以这让左玉刚相当不满,而这说话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给他什么好脸色看了。
  不过这个时候左玉刚也不是什么发脾气的时候,演习结束了,陈敬云按照惯例也是要亲自见一见这场演习的甲乙双方指挥官。
  李玉挺心里有些忐忑的跟在左玉刚后头,走了小半天后才到达了陈敬云的跟前,不过这会陈敬云正在和另外一个人说话,而李玉挺一看就知道那人是甲方的指挥官,92团的一营营长,那人因为演戏中成为失败的一方,脸色自然不太好,而陈敬云也没有给予太多特别的关注,勉励了几句后就是让他离去后,随后陈敬云转过视线看了看李玉挺,然后点了点头道:“嗯,李玉挺少校,刚才的防守作战中,你指挥的相当不错!”
  原本还有些担心的李玉挺听到陈敬云这么说,心中的那丝担心也是散了去,脸上浮现了喜色来:“总统过誉了!”
  陈敬云虽然实际指挥能力可能不怎么样,但是从前身记忆里继承的军事知识却是实打实的,加上这几年时间下来,纵然没成为什么合格的将领,但是对于基础的军事知识和能力还是具备的,自然也看得出来这场演习当中李玉挺的发挥是相当出色的,面对甲方陆空的联合进攻,能够做到如此稳当的防守,足以说明此人的指挥能力是充分的。
  当即他转身对着沈纲道:“有才能的年轻人是不应该被埋没的,参谋部这边要注意对中下层军官的培养!”
  这话一出,让边上的李玉挺面色大喜,哪怕是再笨的人也应该知道陈敬云刚才是在吩咐沈纲手下的参谋部给李玉挺晋升了。
  一边的沈纲听罢点了点头然后道:“嗯,的确是个好苗子,第一师那边的13团刚好缺了个营长,我看他可以过去那边历练一二!”
  李玉挺一听,心中更是大喜,别看沈纲口中说的是平调到第一师那边当营长,但是岂能是真正的平调这么简单,第一师现在正在河南作战,他李玉挺过去后随便立下一个功劳,然后自然就会顺势继续晋升为中校了。
  左玉刚似乎也是有些意外,不过自己手下里出了个能够被陈敬云看上的人才也总是好事情。
  不过陈敬云虽然对李玉挺演习的表现比较满意,但是依旧没有给他太多的面见时间,匆匆吩咐了两句后就是让李玉挺退下了,而李玉挺退下了后刚好看见辎重团的一营营长方大山正进来,同样是全套的礼服,显然是要被陈敬云接见。李玉挺就觉得有些奇怪了,不过众目睽睽下也不好直接相问,只能是带着疑惑离去。
  实际上,方大山自己也纳闷着,他一个辎重团里头营长,按照道理来说是不会让陈敬云亲自接见的。毕竟他任职的可是辎重团的职位,从事的也多是一些技术性的工作,辎重科出身的人可没有步炮骑三大科出身的人那么耀眼,虽然辎重科、工程科这类辅助性质的技术性军官升迁要比那些步炮骑等军官要快得多,比如他方大山刚毕业一年呢,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立功经历但是就已经爬到了少校的位置,可比那些步科的人快速多了。这主要是辎重科、通讯科之类技术性军官人数极少,大部分军校生入学都会选择步科或者炮科以及骑科这三科,选择其他科目的人比较少,而现在国民军正朝着正规化迈进,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后勤体系,如此一来又大量紧缺技术性的军官,所以也就让方大山这样的技术性军官升迁的极快,哪怕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战功,就是光凭熬资历也比那些步科的人快的多!
  尽管升迁不慢,但是辎重军官以及通讯等其他部门的军官几乎很难获得什么出风头的机会,报上宣扬的,军中流传的全都是那些步科、骑科的作战军官,就连炮科的人都很难捞到什么出风头的机会。至少他方大山就没有听说过有什么辎重科的人,而且还是像自己这样的少校就能够受到陈敬云邀请接见的。
  怀着忐忑和疑惑,方大山终于是见到了陈敬云,陈敬云比他想象的还要年轻一些,以前他只在福州军校毕业典礼上见过陈敬云一次,但那也是隔着很远,根本就看不清楚陈敬云。而对于陈敬云的印象,他和其他人一样是通过照片来认识的,而那张广为流传的陈敬云半身照算得上是经过加工的艺术照了,为了彰显成熟和老成,让才二十多岁的陈敬云看上去和三十多岁了一样。
  如今见到了陈敬云本人,方大山也是不由得惊讶陈敬云的年轻!
  “听左师长说,那四辆装甲汽车是你组织改装的?”陈敬云没有浪费时间的打算,而是一开口就直奔主题。
  方大山显然是一愣,没有想到陈敬云会这么直接的问他,而他也想到了是不是因为那四辆装甲汽车在演习中没有发挥出一点效用就被击毁的缘故呢。
  偷偷地看了左玉刚这个第九师大佬一眼,只见左玉刚脸色如常,而且先前派人来叫他的时候也没有说起什么类似的话题,当即一时间也有些担忧了,不过心中担忧归担忧,话总还是要回答的,当即道:“回总统,那四辆装甲汽车的确是属下组织改装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方大山觉得有必要给自己解释一二,所以继续道:“当初改装时只是用于后勤运输!”
  方大山的言外之意就是说,他改装那汽车只是为了运输的时候避免敌军的零星骚扰,保护辎重营的士兵,可没有打算把装甲汽车用于冲击敌军有着严密火力防守的堡垒阵地上。
  不过他的担心显然是多余了,陈敬云依旧面带微笑道:“哦,不知道你对装甲汽车还有其他什么见解,可以略说一二!”
  让方大山极为意外的是,陈敬云非但没有指责什么,反而是让他陈述改装装甲汽车的见解?而且听这语气绝对不是指责,反而是有着考核的意思在里头,方大山也不是什么榆木脑袋,自然听出了陈敬云这句话面蕴含着那丝不同寻常的意思,虽然他还没有准确的把握到什么,但是让依旧隐隐约约的觉得,自己的机会似乎要到了。
  所以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在脑海里反复思索着关于装甲汽车的一切消息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然后他要慢慢的构思,他要找到装甲汽车的亮点,他要用装甲汽车给自己带来更广阔的前程!
  而一旁的沈纲和左玉刚也是有些意外陈敬云的话,尤其是沈纲是更不理解,装甲汽车那东西虽然看着新奇,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大,真要弄上战场的话,估计还是会落到和之前演习时候同样的下场,所以他不太理解陈敬云为什么对装甲汽车那么感兴趣。
  方大山脑海里面苦苦思索着,装甲汽车到底有什么好呢?而又是那一点打动了陈敬云,从而让他特地召见自己呢?思索了半晌后,方大山才是慢慢道:“当初我们接受了这四辆汽车时,由于行动便利而且是机器之身,当初卑职就想过,如果在汽车之上加装钢板,让其可以抵挡敌军的子弹、炮弹的话,再其上加装重机枪、甚至火炮的话,那么这不就是成为了一个陆地上的战舰了吗?”
  陈敬云听罢点了点头,而方大山看见陈敬云点头,心中就更是觉得自己的所说的方向是对的,尽管现在所说的已经和他当初改装装甲汽车时的想法相去甚远,当初他不过是想要给汽车上加装点钢板,尽量保全车内人员的安全而已,那时候可没有什么陆地战舰的想法。而然方大山觉得陈敬云既然能够亲自把自己叫到这里来,肯定是看重了装甲汽车的某样东西,而再配合今天的演习内容,方大山就觉得应该和用装甲汽车突破敌军阵地有关,而要突破敌军密集火力封锁的阵地,那么就得有厚重的钢板,如果再加装重机枪甚至火炮的话,那岂不是更妙了?
第〇四六一章
装甲科与装甲部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