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精校)第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505

  当天,合肥捷电同样到达南京,让正在和蒋方震商谈军事教育问题的陈敬云看到了捷电后心情大为顺畅,直接大笔一挥就是批准了蒋方震提出的陆军大学的建校方案。
第〇三九八章
陆军大学
  蒋方震自从和陈仪在浙江战事后一起加入了国民军,就一直担任着参谋部教育司司长一职,相对于作战司和战略司时常变动人选,国民军参谋部下属的其他各司却是极少变动人选,比如总务司司长就一直是郭恒思,蒋方震自从当上教育司司长后也一直没有变动过,主要是因为这少数几个部门的职位无法让很多国民军的将领们眼红,毕竟不是每个部门都能够和作战司一样实际接触到制定作战计划,并策划实际行动的,更何况作战司还出了沈纲、梁训勤这样的前任司长,让众人看到了从作战司中出来后前途光明,所以才会有诸多人去争夺作战司的位置。相对而言,其他部门则是要逊一些,尤其是总务司这个部门,基本就是打杂的,就连郭恒思自己也是数次谨慎的向陈敬云表示,想要到野战部队里带兵。
  好歹郭恒思是留学陆士的第四期毕业生,学的还是传统的步科,学成归国后也担任过新军军官,当初被陈敬云招揽后可是直接就留在了参谋部内,不久后就是担任了总务司司长,乃是国民军中较为早期的少将了。可是人都是有上进心的,眼见着当初的那些同学、同僚们一个个在外面领军征战四方,自己却一直窝在参谋部里头,这就让郭恒思心里有些不知滋味了,毕竟现在正值战争期间,要升快速升迁爬上去,肯定是到野战部队里最快的,待在参谋部里虽然可以平稳熬资历,但是郭恒思用脚趾头想也知道,继续这么下去待在机关里,而一直捞不到带兵机会的话,那么他可能也就傲多年以后升中将,但是像国民军的那几个军长或者沈纲这样的话位高权重的话,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连总务司的郭恒思都想要去野战部队里带兵,而教育司里的蒋方震也是婉转的对陈敬云表达过相关意向,只不过陈敬云一直没准许而已。
  因为他发现,这个蒋方震带兵能力如何他不知道,但是搞军事教育还是真的有一套,福州军校在他手里发展良好,短时间内就是扩大膨胀了数倍,并为国民军提供了大量的合格基层军官,从国民军扩招至今,已经为国民军提供了至少三千人的基层军官,其中包含前期的一月期速成班学生以及福州军校目前的三月期班,目前福州军校已经开办了半年期的学制,预计到后期将会取消三月期的学制,换成半年制的学制。
  福州军校能够开办的如此成功,自然有着陈敬云支持,但是和蒋方震的功劳也是分不开的。陈敬云现在名义上还是担任着福州军校的校长,但是福州军校的实际事务基本都不可能是陈敬云亲自处理,只能是教育司方面来负责。
  除了这些杂物外,蒋方震更是和众多将领一起编成了福州军校的教材,包含步科,骑科,炮科在内的军事教材都是出自蒋方震的手。为了掌控其他技术兵种,蒋方震更是参考了外国军事院校的体系,开设了通讯科、后勤科等科目,进一步完善了福州军校的基础课程,让福州军校从一个单纯的速成学校发展为一个大型的基础军事教育学校。
  福州军校有着如此的发展,和蒋方震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也是陈敬云一直没让蒋方震到部队里带兵而是让他继续当教育司司长的原因所在。
  陈敬云不让他去带兵,蒋方震虽然心里郁闷但是也没办法,只能是继续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并且给陈敬云拿出了建设陆军大学的方案。
  “现在福州军校虽然规模庞大,各科目设置的也较为完备。不过由于学制过短,即便是明年全部完成改制后取消三月班后,代替的也只是半年期的学制。怎么短的时间对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军官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当然现在我们是情况特殊,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慢慢培养,只能是用几个月的时间教会他们一些基本军事知识后就让他们在实战中成长。”蒋方震慢慢地说着:“但是这种方式是绝不能长久的,等统一战争结束后,福州军校最少也要改编为三年制!”
  说到这里,蒋方震道:“就算一切顺利,以后福州军校成为三年制的军校,但是福州军校的定位任旧是一所培养基层军官为主的军校。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我们还是缺乏一所高等军官的培养学校,一所以现役军官为学生,培养他们成长为校官乃至将官的高级军校。”
  陈敬云听着面带笑意道:“你的意思我明白,方才我也说了,这陆军大学是可以办的!”
  刚才合肥捷电传来的时候,陈敬云看到电报后心情大好,直接是答应了蒋方震提出的陆军大学计划,不过嘛,这陆军大学是可以办,但是要怎么办却是个问题了,陈敬云可不希望自己弄出一所不受自己掌控的陆军大学来,到时候那些陆军大学出来的将军们要是造自己的反那可就搞笑的。
  当即陈敬云道:“模式我看可以和福州军校一样,挂在国社党下面!”
  为了更好的掌控福州军校,保证军校毕业生全部加入国社党效忠于自己,陈敬云可是把福州军校直接划到了国社党名字,现在的福州军校可就是国社党所有的学校,而不是共和政府所有。
  同样的,名义上国民军乃是政府军,但是实际上这支军队就是国社党的军队,就是他陈敬云的私人军队。
  这个陆军大学可以办,但是必须是挂靠在国社党下面,当然了校长一职陈敬云也是义不容辞的兼任起来。
  蒋方震对于陈敬云的心思自然是知道的,他心思虽然有所不满,但是也知道这是陈敬云所要求的,而且也是现阶段摆脱不了的状况,所以也没勉强:“这个问题不大,到时候我就和国社党的钱翰朗先生商谈相关事项!另外陆军大学成立后,相应的经费和师资还要总统示下!”
  陈敬云道:“嗯,这个你放心,办个军校的钱还是有的,师资方面福州军校那边抽调一些,其他的就让我军的高级将领抽空去讲课!先把这两年的过渡期撑过去,等以后宽松了再专门解决。”
  陈敬云答应下来了后,蒋方震很快就筹办起陆军大学的相关事项,在这个战争年代里,国民军的办事效率还是非常高效的,仅仅是一个月之后中央陆军大学就是挂牌成立了,不过虽然挂牌成立了,但是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招生,而只是把原来福州军校的高级班给迁移了过来,而新生的招收将会是在明年春天的时候在军中直接招收,而且预计的人数也不会多,顶多也就是五六十人而已,而且也会限定在校官以下的军官,主要会集中在上尉,少校这一层次上。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送走了蒋方震后,陈敬云很快就是见到了沈纲和陈仪,他们同样是得到了合肥大捷的消息,这不一得到消息后就匆忙赶来了,这倒不是因为来禀告或者是讨要功劳,而是因为合肥大捷实在是大大出乎了参谋部的预料之外,现在合肥那边出了变故,尽管这个变故是好的,但是国民军的下一步作战计划也要做出大规模的调整了。
  “现在我军已经攻克合肥,初步实现了军在渡江时定下的前期目标,而现在参谋部认为我军有能力也有机会继续实施津浦线的作战计划,寻找机会攻占蚌埠或者滁州,切断津浦线,重创乃至围歼江北的冯国璋第二军,夺取江北地区,奠定继续北上的基础!”沈纲说话的时候显得有些兴奋,当初他提出整个津浦线作战计划的时候就想过今天这样的情况了,尽管这个过程有些曲折,但是好说好歹总算是攻下合肥了,那么下一步只要把津浦线给切断了,那么江北的冯国璋就是插翅也南飞了,就算退一万步说冯国璋真走了大运顺利北逃,但是攻占江北后,国民军就是能够完全占据江苏,保证了长江流域的安全,而现在临时首都南京也就不用天天戒严,防备着江对面的重炮了。
  旁边的陈仪也是道:“根据前线回报上来的情况来看,我军在安徽的各部队都还保持着战斗力,虽然第六师和第八师苦战多日而需要休整,但是进攻合肥的主力第九师却是主力为损,武器弹药消耗的也不大。完全有能力继续下一步作战的!”
  陈敬云道:“哦,那参谋部现在有什么看法,下一步该如何走?”
  这个时候,陈仪没有开口而是看向了沈纲,沈纲也不含糊直接道:“现今安徽省内除了津浦线的滁州和蚌埠两地外,其余安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是没有太多的北洋军力量了,曹锟的第三师残部逃走的人数虽然有七千余,但是他们并没有能够带走太多的重武器,而看他们西逃的方向应该是往六安而去,对于这逃走的曹锟部,只要派出一个旅的兵力进行牵制即可。我军应该把主力放在蚌埠和滁州一线上。
  根据我军侦察的情报,敌军现在在江北地区在扬州有第七师大部约一万人,在江北泰山镇、解家庄一带有第五师一万余人,在江北以西有第二混成旅,滁州以西有第十师,除了这些原有部队外,空军已经在滁州侦察到大批敌军抵达的情况,这一股敌军应该是敌军第十一师的部队。而敌军徐树铮部第十一师的剩余部队在蚌埠、淮南一线。”
  现在的国民军还不知道这抵达滁州的并不是徐树铮的第十一师,而是远在徐州调来的第二十师,而且是只有一个旅,另外一个旅则是被调往了清江浦。
  战场上双方自然不可能知道对方的全部详细调动,只能根据一些有限的消息来判断敌军的动向。
  “另外从其他方面得到的消息,徐州方面的第二十师应该已经往清江浦方向增援。这样短期来看,敌军在蚌埠到滁州一线上只有徐树铮的第十一师!”沈纲同样不知道北洋军派往清江浦的只有一个旅,而不是整个第二十师。
  “而我军的情况呢,安庆方向的第十五混成旅已经向西推进岳西地区,他们的正面虽然有一部分的北洋第一军的部队,但是足以掩护我军在安徽行动,阻止敌军继续向东推进。在巢湖的第十六混成旅和芜湖的第十七混成旅正在待命休整中,随时可奔赴前线作战。武岗方向的第一军第一师和第四师持续和唐天喜的第十师和于有福第二混成旅僵持中。
  在合肥地区则是有我军第二军之全部,包括肥西方向的第六师、合肥城内的第八师、肥东的第九师、肥男方向的第五师和第五混成旅。”
  沈纲继续道:“根据我军目前的部署和敌军的情况,我认为应该迅速而快速的执行下一步计划,除了兵力受损严重的第六师驻防合肥防备曹锟残部和淮南的徐树铮部外,其余第二军主力往东南掉,回援第一军的第一师和第四师,同时派遣一旅前出滁州和蚌埠的中间地带,抵达明光地区,切断津浦线,断掉敌军的补给线,同时调动敌军分散兵力驻防津浦线。而第二军主力则是南下滁州,以优势兵力彻底攻占滁州,奠定津浦线胜局!”
  陈敬云听罢后却是皱眉:“现在滁州那边不是还有敌军驻防吗,第二军贸然进军如果久攻不下敌军回援的话又该如何!”
  沈纲自信道:“那我们到时候就来个攻城打援!”
  “按照这一计划,到时候我军将会汇集众多主力部队,就算是正面强攻也能够拿下滁州来的!”沈纲这话可不是乱说的,如果真的执行这一计划,到时候国民军就能够在滁州方向汇集第一军的第一师、第四师;第二军的第五师、第八师、第九师、第五混成旅。后续派遣增援的第十六混成旅、第十七混成旅。
  到时候国民军将会占据极大的兵力优势,没有了合肥曹锟的牵制,国民军完全能够腾出手来汇集优势兵力攻占滁州。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国民军要先攻打合肥,曹锟为什么坚守两月而不退的原因所在。因为合肥的安危已经不是安徽一个省的事情,而是关系到了整个津浦线战局。
  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看透的,冯国璋知道,曹锟也知道,袁世凯也知道,但是其他人却是不知道,或者说他知道了装作不知道,要不然徐树铮的第十一师早就飞奔而下了,依靠着铁路机动,徐树铮完全可以在两天内就机动到滁州,就算没有铁路从蚌埠出发他顶多也就需要五六天的时间就能够抵达合肥外围增援曹锟,可是他没有。
  现在曹锟守不住合肥而主动撤退,也就让代表着北洋彻底失去了对皖南的控制权,更重要是没有了曹锟的牵制,国民军就能够集中更多的优势兵力进攻滁州。
  沈纲提出了作战计划后,陈敬云听罢后觉得可行,当即就是批准了这一计划,而当天参谋部就是给下属各部队重新下令。
  命令受损较为严重的第六师驻防合肥,防备曹锟残部和淮南方向的徐树铮部队。同时命令休整完整后一直没有参与到进攻合肥的第五混成旅立即东进,前往明光切断津浦线。
  剩余的第二军将转到东南,以第九师和第五师为主力,兵力已经不足八千的第八师为预备队向滁州方向直奔而去。
  再命令巢湖第十六混成旅和芜湖的第十七混成旅奔赴滁州、江北以西加入第一军的作战序列。
  国民军在安徽的各部队几乎是成了一个扇形向滁州集中。
  同时为了掩护安徽方向的作战,国民军第三军在苏南的作战也是没有停下来,第三师主力和第十八混成旅已经分别向淮安和盐城进攻。并且由于长江正面压力大减,镇江方向的第七师已经是准备渡江到扬州作战,而镇江到南京一线的防务将会交给南京方向的部队来负责。
  现在南京那边部队不少,有着第二师、警卫师这两支这里部队,另外还有一个独立骑兵团,南京守备团,独立炮兵团。眼看着就是要对江北发起大规模进攻了,继续在南京到镇江一线保持重兵防守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只要有海军在和东西两个方向的兵力压制,北洋军就不太可能顺利发起渡江作战的。
  所以参谋,参谋部是打算抽调第七师北上参与作战,而南京到镇江一线的防务交给南京方面的部队来负责。
  短时间内,国民军就已经是策划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攻势,而这一切距离曹锟撤退合肥不过两天的时间而已。
  当得知曹锟擅自撤退,合肥失守后袁世凯是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一边的段祺瑞看着袁世凯那一瞬间仿佛老了十余岁一样,整个人甚至都是站不了而做回了椅子上。
  “第三师怎么样?”合肥丢了,如果第三师也全部丢在合肥的话,袁世凯估计得直接吐血了,好在段祺瑞这会总算没说出如此的话,而是回道:“第三师那边情况还好,从合肥撤出了近万人马,战力未损。只是军械弹药紧缺,一时间怕是!”
  袁世凯听到说第三师还有小一万人,总算是略微宽心了些,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数字估计有些水分,一万人估计是没有的但是七八千应该还是有的。
  “那安徽陆军的两个师呢?”袁世凯继续问着。
  北洋军进驻安徽后,袁世凯九十八安徽省内的地方军队改编为了三个师,第一师就是倪嗣冲的部队,算得上是北洋旁系。而第二师和第三师都是原来的投降皖军,第三师早在巢湖的时候就已经被国民军成建制的消灭,只剩下一个第三师而已。
  段祺瑞道:“倪嗣冲也是走出了合肥,不过他手下的部队却是没带出来多少,胡万涛的第二师同样如此,这两个师不是被围歼怕也是投降了!”
  “唉,安徽的三个师就这样全没了!”袁世凯叹气着,虽然这些三个师都是旁系部队,但是好说好歹也是己方兵力,就这么没了也是让他人觉得可惜的。
  安徽战事进行到现在,安徽省陆军的三个师是宣告全军覆没,一个都没剩下。合肥城破之时就胡万涛都当了俘虏,胡万涛之下的安徽省陆军将领一大群,倪嗣冲倒是跑得快,扔下了部队就跑到了淮南去了。而这两个师除了被打死打伤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当了俘虏,逃走的只有零星少数。而曹锟的第三师中独立旅已经成建制被消灭第五旅和第六旅也损失过半,炮兵团更是只剩下了十来门火炮,还保持完整编制主力未损的只有第三骑兵团。
  逃到六安的第三师残部总兵力只有六千余人,兵力上一定多也就是相当于一个混成旅了。
  历尽此役,北洋军可算是损失惨重,其实说起来,国民军的损失也不小,不过因为国民军取得了胜利并没有发生全面崩溃的事情,所以伤亡数字较小,后面也有源源不断的新兵补充着,一时间还不至于让部队丧失战斗力。
第〇四九九章
来自美国的信
  合肥的失守,虽然在北洋军和国民军双军队内部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应,但是对于外部而言却是没有显得太过于意外,甚至都不如当初巢湖失守让人们担心注意,这不是说合肥的战略价值远不如巢湖,而是因为中国的内战已经断断续续持续了两年多了,自从辛亥年革命党人在武昌掀起革命时,中国就是陷入了内战的状态中,几乎每时每刻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战争进行着,先是辛亥年湖北民军和北洋军第一军的战争,然后是南京的南方联军和张勋的战斗,与此同时的还是全国南方各省中各自爆发的战争,那些数百人,千人规模的战争几乎数不胜数,就连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型战争也是连接不断的爆发。
  其中又以国民军向外扩张和滇军向四川扩张的军事行动庞大一些,参战的兵力都是超过万人,国人们几乎天天都可以在报纸上看到某某地爆发战争,谁胜了谁败了,辛亥年的时候大家都惊慌无比,去年的时候大家也是多有关注,然而断断续续的内战持续了两年多后,人们已经不在关心那些爆发了什么战争,谁丢了地盘。除非战争爆发在家门口,不然是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了。
  陈敬云宣布北伐后,也很是热闹了一番,然而随着战争进行,各种消息满天飞,人们听着听着也就对具体战事不甚关心了,所以当国民军大肆宣传攻占了合肥用以激励军心和人们的支持力度时,已经是很难让人们为之欢呼了,就连华夏银行发行的统一债券都没有因此而增加销量。
  外界对于合肥的易手保持了一种旁观的态度,而对于诸多实权人士而言,这个消息却是极为重要的。
  美国驻沪总领事道尔清亲自向陈敬云道贺,并转达了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的私人祝贺,然后又是展望了一番中美友好的美好未来!
  “总统阁下,我想您的国家很快就能再一次统一了!”道尔清如此说着。
  陈敬云自然是面带微笑的接下了道尔清的预贺,一边示意着道尔清喝茶一边道:“我国人民急迫的需要统一,并且也需要更多的来之于美国朋友的帮助!”
  道尔清轻喝了口茶,纵然对茶道没什么研究的他也是觉得这杯中茶乃是好茶,回味了口中的那股单单的茶香后道尔清道:“总统阁下请放下,中美两国素来友好,而前两次的援助条约也已经证明了中美两国的友谊!”
  陈敬云这个时候却是慎重斟酌了会后道:“我听闻贵国嘉乐恒先生会在年底离职回国?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否属实?”
  道尔清听罢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停顿了会后才道:“的确如此,我国政府已经打算召回嘉乐恒阁下,不过请总统阁放下,我国的远东政策并不会就此而改变!”道尔清似乎也知道陈敬云在担心什么,当即继续道:“虽然我国近几年的远东政策是嘉乐恒阁下一手推行的,但是我国现行的远东政策是对贵我双方都是有利的,这种有利于双方的外交政策并不会因为嘉乐恒阁下的离职就改变!”
  陈敬云听罢后面上虽然依旧保持微笑,但是心里却是极为担心的。
  南方共和政府和美国的关系,可以说是现今南方共和政府最为重要的外交关系,这里面不但有着来自美国外交上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双方前后签订的两次援助条约几乎是从书面上确认了两者间的非正式同盟关系,尽管这个非正式同盟关系中国是属于附属地位,而且也是极为有限的只针对日本,但是这没有所谓,重要的是美国会根据这两份援助条约给陈敬云提供大量的贷款。
  陈敬云和袁世凯为什么能够动用十余万的精锐军队在津浦线和湖南,湖北方向进行厮杀,而且他们所属部队的武器装备远远超过了其他小军阀,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双方都有着外国资金的支持,袁世凯的是英国支持,而陈敬云则是陈敬云支持,这两个人都是各自从外国手里拿到了超过亿元的贷款,有了这些钱后才能够购置军械弹药,武装部队进行战争。
  袁世凯现在用的钱几乎都是靠善后大借款在支撑,而陈敬云也是差不多,从传统财政得到的收入根本填不满军费那个大窟窿,如果没有美国第二轮援助条约里的三千万美元现金,陈敬云只靠财政收入的话样现有部队的费用都不足,更别说继续造枪造炮继续大规模扩编军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