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精校)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505

  在珠江,海军部也没有留下太多的兵力,只部署了一个第五炮舰支队在广州,辖四艘五百吨到八百吨不等的炮舰,分别是联鲸号、福安号、建威号、建安号。
  珠江和闽江都没有太多的海军兵力,那是因为长江牵制了海军部太多的兵力。第一舰队不用说了,是巡弋扬子江的主力舰队,同时也是保证国民军从苏南渡江的最主要武器,更是阻止北洋军在苏南渡江的重要因素。而第二舰队也把下属的第一炮舰支队五艘长乐级炮舰,第二炮舰支队六艘楚字级炮舰,第三炮舰支队四艘江字级炮舰全都部署在长江。
  并且海军部已经决定蒋这三个炮舰支队作为长江中游的主要海军力量,除四艘江字级炮舰部署到九江外,还有五艘长乐级和六艘楚字级炮舰作为海军在芜湖以及安庆等皖南地区的海军存在,必要时候,海军还会调遣第一舰队冒险进入长江中段水道。至于现在嘛,还没有到那个地步,海军自然舍不得把少数几艘主力舰冒个搁浅的危险驶入长江中段。所以这国民军发动渡江作战计划之时,最主要的海军火力掩护就是来至于第一炮舰支队和第二炮舰支队,五艘长乐级和六艘楚字级,一共十一艘炮舰。
  尽管长乐级炮舰是专门作为内河炮舰而设计建造的,但是长乐级的吃水深度其实也不浅,足足有两米五左右,加上接近八百吨的排水量,长足足达到了六十多米,宽也有九米。这样体型如果放在海面上显得十分渺小,那么是南京以东的扬子江流域也足够让长乐级炮舰全速驰骋。然而长江水道一过南京后,就是突然变得窄起来,水深也不高,更关键的是这些航道里有着不少暗礁的存在,让长乐级这样的炮舰纵然能够开进来,但是为了避免搁浅它也是小心翼翼的向上游缓慢前进。
  第一炮舰支队支队长金宏业海军上校站在他的座舰长乐号的指挥台上,低头看着手中的一份命令。这份命令是海军部昨夜直接发到长乐号,命令当时在芜湖附近的第一炮舰支队继续西进,协作陆军渡江,并给陆军提供火力支援。接到命令后,金宏业就知道,传的沸沸扬扬的渡江计划终于是开始了,尽管金宏业自己还不知道国民军的主攻方向在那里,但是现在来看,芜湖必然是其中之一。
  昨夜收到命令后,金宏业率领第一炮舰支队西进前往指定地点,但是刘宏业的运气差了些,刚起航不久,一艘炮舰就不小心搁浅,迫使刘宏业不得不放弃这艘炮舰然后率领四艘长乐级炮舰继续西进,可是到早上的时候,一艘炮舰由于操作不慎,和一艘经过的货船相撞,装也就算了,偏偏还把自己的船首撞出一个大洞来,不但前主炮受到损伤,甚至船体也进水。这让刘宏业气得直骂娘:“这群新兵蛋子完全就是渎职,渎职……”
  刘宏业自己以前出身福州船政学堂,随后又前往英国留学数年,在英国军舰上实习过,回国后在前清第一巡洋舰的海圻号上任职。长乐级炮舰大规模服役后,他刘宏业成为了长乐号的舰长。随后划分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的时候,第二舰队以多艘同型炮舰为原则设立了五个炮舰支队,五艘长乐级炮舰也就被划分为第一炮舰支队,刘宏业也得以继续高升,任职第一炮舰支队的队长,挂海军上校衔。
  刘宏业的求学和任职经历算得上是目前中国海军中高层海军将领的一个缩影,几乎都是差不多一个模式。不过在现在海军的众多海军基层军官中,却是存在着大量的低素质军官,中国海军现在是大规模扩张的阶段,今年已经有十余艘军舰服役,而且这都是大船需要众多的海军军官来驾驶这些战舰,而国民军海军虽然整体上继承了整个中国海军,但是前清时代培养出来的合格海军军官也就这么多,这一下子扩编太多的话,根本就满足不了众多高级军官的缺额。更不用说,中国在美国订购的军舰即将回国,其中少数几艘军舰甚至已经下水进行舾装海试的阶段了,为此中国海军派出了大量的海军人员前往美国接受战舰。如此一来,原本就合格官兵不足的海军就人手更加紧缺了。
  不得已之下,海军部也就大量启用那些福州海军学校里学生,甚至把那些还没有毕业的学生都抽出来让他们提前服役。这些没有经过培训,没有到列强海军中进修深造过海军军官素质自然是好不到那里去。
  刘宏业手下就有很多这种基层军官,这些人的技能素质让刘宏业极为不满,但是不满归不满,他也没有办法来改变这个现状,他说破嘴了海军部也不可能给他找来众多的合格海军军官。
  经过一路的崎岖,刘宏业终于率领着剩下的三艘长乐级炮舰抵达了制定地点,而在他们的前面,早已经有着国民军第二炮舰支队的六艘楚字级炮舰等着了。刘宏业到达的时候,第二炮舰支队的队长吕健乃是刘宏业的同学,不但是福州船政学堂同一期的毕业生,而且在英国留学的时候也是同一期,连后来上英国舰队实习的时候还是一期,所以这同学十几年的两人见到后自然免不了问候几句,当吕健得知刘宏业率领的两艘炮舰竟然因为一艘搁浅一艘被撞而损失战斗力的时候,把嘴巴张的老大,让刘宏业脸色涨得通红,最后是冷哼一声就是走了出去。
  回到长乐号上后,刘宏业依旧有些心烦,不过烦归烦,很快他就接到了来自于芜湖方面第二军指挥部的命令,让海军舰艇向某某方向进行远距离炮击。刘宏业接到传令后不敢怠慢,和吕健商量一阵后,就是简单确立了炮击的计划,随即停泊在江面上的这九艘炮舰已经对这北方陆续开火。长乐级上的主炮乃是一门105毫米舰炮,而楚字级上的主炮为两门120毫米舰炮(舰炮型号繁杂,前文中全用三寸、四寸、五寸炮描述有失准确,今后用准确数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长乐级的舰炮以及楚字级乃至江字级上的舰炮都是用的日制舰炮,所以才会出现105口径,120口径,而不是标准的英寸口径!现在上海兵工厂得到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后,已经开始仿制美式的四寸舰炮,东南钢铁厂也根据兵工厂的要求试制相关的特种钢材。
  相对于陆地火炮的进展较为顺利,海军舰炮的研制尤为困难。虽然现在的陆军加农炮对于福州兵工厂来说难度也不小,75毫米的野炮到现在也没能够大规模量产,但是海军用的舰炮口径比陆军野炮更高,动则四十倍、四十五倍以上,这对火炮身管的要求极为严格。尽管困难,但是这种困难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基于中美军事援助计划,陈敬云已经用大量的贷款资金购买了众多的武器,尤其是火炮的技术专利,而制造火炮所需要的各种特种钢材的专利也购买了回来,所以东南钢铁厂只要按照美方交付的图纸进行仿制生产,就能够把大量特种钢材仿制出来,而福州兵工厂也能够利用这些原材料进行相关的仿制生产。现在对于东南钢铁厂和福州兵工厂以及上海兵工厂来说,所欠缺的不是技术图纸,而是时间,他们需要时间把购买的设备安装调试,东南钢铁厂现在是手里有着技术图纸,就等着把大批的设备安装扩建厂房进行生产,现在他们欠缺的是时间而已。毕竟要建设一个大型钢铁厂和一个大型的兵工厂,所需要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而是要一年,甚至两年,三年以上的时间。
  现在,楚字级和长乐级的主炮和相当数量的三寸副炮就是根据陆军提供的目标指示,进行了远距离的炮击,这些海军舰炮都是高倍径的加农炮,射程可比陆军的火炮大多了,炮击一开始后,就一直持续了很久,各舰的主炮陆续开火,它们并没有打的很急,而是间隔一会才会开下一炮,免的打的太快损坏身管寿命。而在众人的视线之外的某处山谷内,一个北洋军的炮兵阵地爆炸声连连,让北洋军第三师独立旅下属的炮兵营营长听的心惊胆颤,第三师独立旅被部署在前沿,就和芜湖隔了个长江,国民军要从芜湖方向渡江的话,那么第一个遇上的就是这个独立旅。
  碍于情报侦察能力,现在冯国璋都不知道国民军到底在那里云集了主力,虽然大体上能够猜的国民军不是在皖南就是在苏南,但是这一段距离这么长,到底哪里才是渡江地点呢?冯国璋不知道,这个第三师独立旅自然也就不知道了,隔了个长江,他们连对面的国民军现在到底有多少人都不清楚。
  而第二军指挥部早已经通过空中侦察,得知了这个独立旅的大致驻地,并在数天前侦察到了他们的炮兵营驻地,当时马成并没有对他们进行隔江炮击,因为隔着距离太远,第二军下属各部队中装备的都是75口径的火炮,其中的野炮射程不过六千到七千米,山炮更低只有四五千米而已,隔着一条长江后要打击到敌军的炮兵营很有些困难。所以马成就一直等着,等到了总攻那一天,用海军舰炮为主力,再陆军的野炮配合进行密集轰炸,一次性把这个炮兵营给断掉,从而消除这个渡江作战计划的最大威胁,为大军的安全渡江取得安全上的保障。
  现在海军的火炮已经开始,第二军也是集中了各师的野炮营,继而对对岸的北洋军炮兵营进行密集的炮击,这突入起来的炮击让北洋军的这个炮兵营都慌了,当下是人荒马乱,不但有部分火炮被国民军的炮火直接击中,更多的是乱跑的人被炮火所杀伤。持续长达半个小时的炮击,已经让这个炮兵阵地彻底成为废墟,纵然还剩下半数火炮完好,但是炮位被炸毁,甚至有少数弹药被引发殉爆,更关键的是,这个炮兵阵地已经被国民军所知,如果不进行转移的话,那么国民军随时能够对这里来一场炮击。而且从落下的炮弹爆炸威力来看,对方绝不可能是陆军常用的75火炮,而是四寸、五寸炮,这些舰炮的射程可比常用的陆军75火炮远多了,所以这进行原地反击是不可行的。
  所以那个北洋军的炮兵营营长也是果断,当即就是下令进行紧急转移,收拢了尚完好的十二门山炮就是一溜烟的转移了,准备到达下一处备用炮兵阵地。
  如此同时,芜湖城内,第二军军长马成对着下面的众将冷着脸道:“此战关系到我国民军存亡,关系到华夏一统。元帅把主攻的任务交给我第二军,是对我马成,也是对在座诸君的信任!还请诸君不要辜负元帅的期望,用尽全力打赢这一仗吧!”
  下面的第二军诸多将领自然是出声附和,更多人则是一脸兴奋地期待着,期待着这一场战事给他们的肩章上在添加一上一颗金星。
  陈敬云已经放出话来,此战中他已经把上将的军衔给众位将领准备好了!就等着各位立功来拿这军衔了,上将的军衔拿出来了,那么中将的军衔就更多了,每一次大规模战事中,都是陈敬云给手下将领大肆晋升的时候,而可以预料的,这一场战事中,国民军会多出不少的上将,中将,同时一大批有能力的校官也会晋升为少将,进入国民军将官序列中。
  之前陈敬云的军衔是上将,为了避免和手下有着相同的军衔,更为了能够和唐继尧和陆荣廷分出差距了,陈敬云又是毫无廉耻之心的宣布在上将之设立元帅,并且将这个军衔颁发给了自己。
  如此一来,陈敬云的职位乃是大元帅,而军衔则是元帅。这很多人把对陈敬云的称呼改为了元帅,之前的司令二字除了自持陈敬云嫡系,较为亲近的将领外在私下场合偶尔说说外,公开场合上已经无人用了。
  陈敬云自己给自己升为元帅,为的就是给手下让出上将这个级别的军衔来,不然他一天是上将,下面的那些将军们就一天都别上也晋升上将。而陈敬云如此举动,摆明了就是说,位置已经给你们腾出来了,谁能头一个当上上将,就看你们自个的造化了。
  眼中能够盯着上将位置的不外乎国民军内的众位中将,尤其是四大军长以及三部总长等少数几个人而已,而更多的少将则是盯着中将的为止,那些校官,尤其是一些久居上校的资深校官们已经是等不及要把自己的肩章换成将官特有的肩章了。
  马成在指挥部说的时候,实际上第二军下属各部队已经开始行动,在海军和炮兵部队发出炮击后,第九师下属一团已经在海军的掩护下,登船准备渡江,紧随他们后头的是大批的工兵部队,工兵们需要用准备了多时的各种材料快速架设浮桥,架设浮桥后才能够接应大部队渡江,毕竟要渡江的除了五六万人外,还有大批的武器辎重,不可能全部用船运输过去,而且除了部队自身外,后方还有后勤部组织的大批民夫,这些民夫同样会跟在部队后头,为前线的国民军战斗部队运输后勤补给。
  统帅部提出渡江计划的时候,甚至是提出直接在长江上建一条永久大桥,但是由于工程浩大,技术难度太大而放弃,只能是选用加固加大的浮桥用来后勤补给的运输。
  第九师的一个团两千余人乘坐小木船等小型木制无武装船只在海军的掩护下很快抵达对岸,虽然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抵抗,但是北洋军第三师独立旅的抵抗力度并不大,显然他们也是知道在岸边和有着舰炮支援的国民军对打对他们是很不利的,所以防守的重点并没有放在江边,而是长江以北的城镇里。
  第九师的第92团建立了滩头了,开始掩护工兵部队架设浮桥!
  国民军筹备多月的渡江作战计划终于在这个时刻开始了,等浮桥架设完毕的那一刻,就是国民军主力挥军北上之时!
第〇三三七章
主攻方向
  北洋军第三师独立旅的旅部并没有部署在太靠近在江边,而是部署在芜湖以北十里之外雍南。以雍南为依托,在长江北岸构筑了前沿防线,这个距离虽然还在那些大口径舰炮的射程之内,然后距离过远,加上国民军也没有准确指示目标的能力,所以相对来说部署在雍南的独立旅旅部还是可以避免国民军的远程炮火打击的。
  然后独立旅旅部以及主力部队虽然是在雍南内,但是独立旅的少数部队还是分散在几个地方,用来监视对面的芜湖国民军,防止国民军的部队发动渡江进行偷袭。而所配属的炮兵营也是部署在略微靠近的几座小山头上,但是独立旅旅长王承斌没有想到,部署的炮兵营阵地竟然被国民军提前从空中侦察得知,仅仅是一轮炮击就让炮兵营损失小半,迫使炮兵营进行了紧急转移。
  “前面到底情况如何了?国民军有多少人渡江?”王承斌皱着眉头问着。
  身边的一个副官道:“前方情况不太清楚,不过看国民军在江面上已经云集十余艘军舰来看,怕是规模不小啊!少说也是一师以上的规模渡江!”
  “是一个师还是两个师,还是说有更多的国民军要渡江?”王承斌似乎是自问着,似乎也是问向身边的几个军官,可是不管是他自己还是那些下属们都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王承斌之所以执着于要弄清楚到底有多少国民军渡江,这并不是他自己的打算,而是来之于曹锟的命令。不管是冯国璋还是袁世凯,或者是曹锟都急需知道国民军的主攻方向到底在那里,通过有限的情报已经得知,国民军是准备近期内展开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北洋军也为此做出了相当的准备,然而在没有搞清楚国民军的主力到底在那个方向渡江之前,大部分的北洋军主力都不敢轻易调动,唐天喜的第十师已经在滁州紧急待命,如果国民军的主力在苏南渡江的话,唐天喜就会率领第十师进驻江北,如果国民军主力是在皖南渡江的话,那么唐天喜的第十师就会迅速奔赴皖南地区,除了唐天喜第十师外,原本部署在徐州的徐树铮第十一师也已经启程南下,并且会根据国民军的主力在那里而做出进一步的调动。
  “如果渡江的只是一个旅左右的兵力,那么我们就把他们挡下来!那么这里也就不可能是国民军的主力进攻方向,也就可以回报上去,让上头注意其他方向了,如果渡江的国民军有一个师以上,乃至更多,那么我们就且战且退,迅速向上头求援,面对国民军的主力部队,我们只要拖住十天半个月就可以了。用不着和他们硬拼!”王承斌说完后,道:“让骑兵营前出,务必把国民军渡江的情况侦察出来,另外通讯营给南京去电,请求空中支援,让空军务必派出飞机来侦察情况!”
  王承斌也知道,面对大敌面前,自己的那个只有一百多骑的骑兵营不太可能把所有情况都侦察出来,详细的情况还得靠南京那边的飞机来。只是王承斌也听说南京那边的空军似乎近期损失很大,不知道会不会派出飞机来进行侦察。
  王承斌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当冯国璋一收到王承斌发来的敌情电报后,眉宇紧皱:“终于是来了,现在芜湖方向国民军已经开始渡江,虽然不知道规模大小,但是总算是确定了一个方向。”
  “传令下去,让扬州,南通等地的部队加强守备,随时应对敌军可能之渡江,再给合肥曹锟去电,让他注意安庆和芜湖两地的国民军情况。如发现国民军之主力,务必第一时间通报,我会立即派遣第十师前往支援。”冯国璋说罢后继续道:“再和空军那边说一说,让他们务必派出飞机前往芜湖方向以及扬州等长江沿线侦察!”
  冯国璋知道前段时间空军损失很大,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空军已经极大的减少了侦察活动。但是如今事情已经到了紧急之时,空军也是不能继续藏着掖着保存实力了,今天冯国璋是势必要把国民军的主攻方向给搞清楚。
  果然,冯国璋很快就得到通报,安庆方向的国民军也是出动了,并对当地之的安徽陆军第二师进行了猛攻,安徽省陆军第二师称安庆方向的国民军至少出动了数万人,对其防线猛攻,敌军火力猛烈无比,我部伤亡惨重,恐无力继续坚守,除了向曹锟求援之外,更是说明他们已经准备在今夜连夜向东北方向转进。
  “这些省军果然都是废物一群,一个师万余人竟然一天都守不住!”冯国璋脸上有着怒气:“不过他们说是安庆方向之敌军至少三倍于己,说是至少有三万人以上,不过以这帮省军的夸大行径,国民军不可能有三万人以上,不过小两万人应该是有的,按照国民军的编制,怕是两个师的规模!”
  “安庆那边不用渡江,可以直接朝着北方前进,国民军在那里部署两个师以上是正常的!”王汝贤继续说道:“不过国民军主力众多,兵力不在我军之下,这区区两个师要完成北上作战是不可能的,可能是一支偏师。而主力方向,如果扬州那边还不传来国民军大规模渡江的消息的话,那必然是芜湖无疑!”
  冯国璋也是点头:“应该就是芜湖了!不过国民军兵力虽然不少,但是苏南那边依旧重兵部署,这芜湖方向应该也不会有太多兵力,顶多两个师。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恐怕陈敬云是打着两兵合二为一,最后目标怕是要谋取合肥。”
  战事已经爆发,今天芜湖和安庆已经相继爆发战事,国民军在安徽要发动大规模进攻已经是无疑了。通过有限的情报,冯国璋和曹锟等人虽然还不知道这一次国民军渡江北上的兵力有多少,但是多少也能够猜测出来,然而,现在扬州那边依旧没有传来国民军大规模渡江的消息,这让冯国璋极为担心!
  “根据前些时候的情报,国民军的第一军四个师依旧部署在苏南,而南边海运而上的第三军两个师,如果再加上国民军警卫师和其他几支部队,苏南地区依旧云集了国民军主力。相对而言,安徽那边三四个师不过次要方向而已。军长,你看国民军是不是想要把派遣一部高调进攻安徽合肥,牵制我军安徽方向的兵力,也引诱我军第十师和第十一师前往安徽。到时候他们国民军再云集主力一句从苏南渡江,到时候我军在江北面对敌军优势兵力,又不能在短时间得到增援,恐怕?”靳云鹏说出了心里的担忧。
  是啊,如果安徽合肥不是国民军的主攻方向,只是偏师的话,一旦第十师和第十一师前往安徽,那么江北的北洋军第二军冯国璋就很难短时间内得到增援了。这样的可能性让冯国璋犹豫不决,一时间也是不敢轻易让滁州的第十师和蚌埠的第十一师进入安徽。
  “我们先等等,等空军那边把情况摸清楚了!”冯国璋沉住气了,这是一场大战,自己是决不能和去年一样意气用事,既然现在还摸不准国民军的动向,那么自己就以不变应万变,自己江北不失,滁州和蚌埠在手,就能确保津浦线不失。到时候哪怕是把安徽合肥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冯国璋焦急地等待着空军传回消息,北洋空军的人虽然不想要出战,但是来之于冯国璋亲自命令却是让他们无法拒绝,当下就是连续派出了两架飞机前往芜湖方向,另外派了两架飞机前往扬州方向,意图摸清楚这两个的国民军到底有多大规模的渡江。
  这四架飞机升空后,先向北飞了一段,然后才各自转向东以及西方飞去,基本是避开了南京以北以及长江江面上空这一段国民军的飞机巡逻空域。尽快开始没有碰上国民军的飞机,但是两架前往芜湖方向的飞机运气不太好,刚向西方飞了不久,就是在前往遇见了两架执行空中巡逻的D5A战斗机。为了彻底封锁南京附近空域,除了泰山镇附近北洋军地面防空火力极强的少数区域外,国民军的战斗机巡逻已经除了长江江面外,以及延伸到南京北岸的部分空域。正是因为国民军空军的这个巡逻范围扩大后,才使得北洋军的活动受大了极大的限制,有时候甚至一天都出动不了一架飞机,出动飞机的时候也尽量选择在早上黎明或者是黄昏阶段,尽量避开国民军的巡逻战斗机。
  而这两架北洋军的鸽式飞机今天就是倒了霉,远远的就看见两架国民军的双翼战斗机正朝着他们冲了过来,北洋空军的鸽式飞机驾驶员心中一慌,然后就是迅速转弯想要往回逃。不过这两架国民军的D5A飞机却是没有和往常一样,见到了北洋军的飞机就大开杀戒,而是控制着速度远远跟着,不上来打但是也不走,就这么在后头跟着。
第〇三三八章
渡江第一天
  鸽式飞机的驾驶员不知道为后面身后的国民军飞机为什么不来打自己,但是能逃回去就逃回去,所以就直奔机场而去,他们可不想和国民军的这种双翼战斗机进行空中格斗,他们所驾驶鸽式飞机虽然已经经过了改装,后座上飞行员可以操控一挺轻机枪进行射击,但是射角极其有限,别的不说,只要国民军的飞机只跟在他们的后头并不同行飞行的话。那么鸽式飞机就只能干瞪眼,眼睁睁的看着对方从机头上射出子弹把自己的飞机打成粉碎。
  不想和国民军战斗机进行空中战斗的他们还不知道,伍世钟为了找到北洋空军的机场而费尽了心思,侦察机由于航程和续航时间有限,要短时间内找到一个机场并不容易,要知道这年头的野战机场都很简单的,不过是一片草地平地就是了,唯一的标示物也就是机场旁边的机库等建筑物了,并不像后代的大规模机场一样,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既然侦察机找不到,李屯洋想了个办法,说是跟着北洋飞机的后头,只要他们返航的话就能够顺带着找到北洋空军的机场了,这个想法伍世钟一听到就觉得可行,于是乎这几天里的国民军空军的不管是侦察机还是战斗机,都是想要遇一架北洋空军的飞机,然后跟在他们的后头找到北洋空军的机场,然后北洋空军前段时间被打怕了,平时很少出动,哪怕是少数的出动也是尽量选在黎明和黄昏时分,而这年头飞机可没有夜间飞行的能力,一到晚上飞机如果还没回到机场的话,那肯定是下场不妙,连迫降的机会都没有,只有死路一条。以为国民军空军也是极力避免在黄昏时分进行战斗巡逻的。所以这一连好几天都是没有遇上北洋军的飞机。
  然而今天,国民军在芜湖和安全方向的大规模进攻迫使北洋空军不得不冒险立即出动,进行侦察。这也就终于让苦守了多天的国民军飞机等到了机会。
  那两架鸽式飞机的飞行员还不知道国民军空军处心积虑的跟着他们就是为了找到他们的机场,所以就是很快的返回了机场,两架跟在他们后头的国民军空军D5A战斗机也很快就返航离去,让一群北洋军的飞行员放下了心来。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两架D5A战斗机返航后,立即就是把北洋空军的基地位置给汇报了上来,伍世钟得知终于把北洋空军的基地位置给侦察出来了后,当天就是命令位于南京基地的三个轰炸中队进战斗准备,同时相关的侦察机和战斗机中队也要做好相关准备,他伍世钟要来一场大规模的轰炸,从地面上解决北洋空军的飞机。
  当伍世钟在南京空军基地里准备着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空中轰炸的时候,在安庆的国民军第六师已经全体而出,并且按照第二军的命令向东北方向突进,而他们的前面是安徽省陆军第二师,尽管两者人数相当,但是战斗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第六师只需要出动一个旅,甚至一个加强团就能够把这支安徽省地方军队给彻底击溃,然而第二军军长马成给第六师的命令乃是让第六师尽快向东北突进,抵达合肥城下和南部方向进攻的第二军主力一同进攻合肥。所以第六师并没有保存实力,而是直接全师进攻,这也是安徽省陆军第二师连一天都抵挡不了的原因,也是安徽省陆军第二师向上汇报的时候,把一个国民军第六师就描绘成了三倍之敌,夸大了国民军的兵力之外,更加也让曹锟和冯国璋的判断失去了准确。
  因为到现在为止,冯国璋从安徽省陆军第二师上传的战报来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安庆方向之敌军应该有两个师。这安庆方向多算了一个师,那么其他方向自然也就少算了一个师,比如芜湖方向。
  芜湖方向才是国民军的北上主攻方向,第一阶段就发动了三个师和一个混成旅的兵力,而且还有第一军的第一师好第四师在后方等着随时紧随第二军北上。这一个方向国民军已经是预计投入高达五个师加一个混成旅的兵力,远远不是冯国璋所估计的两个师而已。
  第二军第九师第92团轻装渡江后,随即接应工兵部队渡江,并掩护他们进行浮桥的架设。同时,海军的105毫米舰炮和一百二十毫米舰炮已经把炮击的方向向内陆延伸,并对雍南进行了持续炮击,虽然由于距离过远造成舰炮的炮击效果不大,但是也让第三师独立旅的旅长王承斌心中震撼不小,并且一定程度阻碍了独立旅的后续布防。
  而舰队的大三寸左右的舰炮和芜湖内的大量陆军75毫米火炮也是对准了江边少数几个北洋军的据点进行了猛烈轰炸。后续甚至还对前来侦察的独立旅骑兵营进行了拦截性质的炮击,一番猛烈炮击后,让着个骑兵营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了抵近江边进行侦察的目的。
  工兵们利用已经准备多个月的材料,很快地就架设除了一条小规模的浮桥,然后准备架设更大的浮桥,而这条小浮桥架设完毕后,第九师下属的第91团也迅速渡江,并且还带上了少量的重武器,比如迫击炮和重机枪。要知道最初渡江的第92团因为是乘坐小型无武装的小木船渡江,只带了步枪等轻武器,支援武器只带了轻机枪和少数60毫米迫击炮,其他的则是因为重量以及船只不足等因素无法带过来。现在第91步兵团却是带着整编的武器渡江,等他们到达后势必会极大的加强北岸的滩头防御力量。
  由于浮桥很小,无法同时容纳太多人渡江,所以第91步兵团的渡江整整持续了好几个小时。等第91步兵图渡完江之后,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了,紧随第91步兵团之后,乃是第九师的第93步兵团,要等的第93步兵团渡江南完毕,至少也要到晚上了。也就是说,第九师轻装渡江就需要大半天的时间,这还是不携带大批后勤辎重,更加没有携带重武器的情况下,第九师的炮兵团以及骑兵营、辎重营等部队都需要在大型浮桥架设完毕后才能够渡江,原因也简单,那就是现在的小浮桥无法同时承受火炮以及大批拉炮的马匹的重量,而且也不够宽,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让这些价格昂贵的重武器装备落入长江之中,更加可能会损坏浮桥。
  第九师的三个步兵团相继渡江,等庄先河也带着第九师的指挥部人员渡江后,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在临时部署的指挥部上,庄先河看着地图,然后问着:“92团到那里了?”
  当即身边的一个参谋回道:“92团接应了工兵和91团渡江之后,已经于下午四时按照师座的命令向北延伸,而根据半个小时前92团传来的电报消息,92团现在已经到达雍南附近,不过由于夜幕之下,加上敌军情况不明,所以92团并没有冒进,而是在雍南附近待命!”
  庄先河听罢点点头,92团的做法还是不错的,根据情报所知,这雍南附近可是有着北洋军一个旅,而这个旅可不是安徽省陆军这种省军,而是属于北洋军嫡系第三师的独立旅,而第三师历尽多场战事后,已经号称为北洋军第一强军,所以哪怕这独立旅是扩编而来的,但是依旧不容小视。现在自己的第九师虽然已经渡江了,但是三个步兵团都是轻装而来,此刻连一门火炮都没有带过来,在江边的时候虽然有后方火炮和舰炮的支援,但是深入雍南的话,那就很难得到后方火炮的支援了,在主力没有抵达之前,冒险进攻雍南是不可行的。
  庄先河的谨慎也不是没有理由的,除了重武器没有抵达这些因素外,也是因为马成亲自交代过他,这次渡江作战,第九师第一个渡江,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掩护后方主力渡江,快速渗入敌军境内甚至歼敌都不是第九师的主要任务。
  安庆和芜湖的进攻已经相继展开,同时冯国璋得知,北洋空军的只探明了扬州方向的情报,说并没有发现国民军有大规模渡江的迹象,别说大规模渡江了,小规模的渡江都没有。而芜湖那边则是没有去成。
  这一夜,冯国璋是难以入睡了,和下属同僚们商谈军旗你一直到半夜十二点多,才是各自散去睡觉,而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是起来了。
  然而还没有等他梳洗完毕,耳中就实际隐约听到了一丝嗡嗡声,声音似乎是从很远传来的,也很密集,让冯国璋听不真切,露出一丝疑惑的他没有多想,而是继续用手帕擦着脸,然而半刻之后,他突然想起了什么,然后脸色一变就是把手中的手帕扔下,然后快速地走出了房门,抬起头向空中四处望去。
  冯国璋的举动也是身边人惊奇,很快几个人就是跟在了冯国璋身边,然后一脸疑惑地看着冯国璋,少数几个也是学着和冯国璋一样,抬头望向空中。
  然而这几个人抬头向南边的天空望了眼后,似乎发现了什么,然后拿出望远镜再看,脸上冒出一片惊骇之色,他们看得的是南方的天际边飞来了一群黑点,而依他们的见识自然不会把这群黑点当成大雁等鸟类,他们一眼就是认了出来,那些是国民军的飞机!
  冯国璋看着远方天际边规模宏大的机群,脸上深沉,远边天际的国民军飞机至少也有三四十架之多,而上一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机群,已经是去年的苏南战事时候了。而几乎每一次国民军空军出动大规模的机群时,都是为了轰炸重要目标。什么才是重要目标了,冯国璋毫不犹豫的想到了炮兵阵地和后勤仓库等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