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精校)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505

  怀孕后的林韵尽管身子照样能吃能喝,但是睡眠确实要比之前多了一些,整天赖在床上一天睡十几个小时都是常事。
  车窗外景色飞驰而过,而林韵则是和以往一样手里拿着一本书,不过不同的是这并不是以往林韵常读的话本小说,而是一本法语书籍,说起来林韵以前上的贝满女校也是教会学校,也接触过外语,不过却是没有太过深入的去学,嫁给陈敬云后她闲着无事,除了设计设计衣服外也就是对外文有了兴趣,前段时间学了英语,不过还没精通呢就嫌英语的口音太难听,该而学法语了。这年头法语还是外交界的标准语言,哪怕英国是老牌帝国了,但是那些英国的外交家们乃是上流社会的精英人士也无不以一口标准的法语为傲,在外交场合里外交家们也是多用法语交谈,各种外交文本通常也是用法语制定。英语要成为外交郁闷,那就要一战后,各国列强签订海军条约的时候英国力争把英语作为谈判的官方语言,这才让英语正式成为外交语言之一,不过这还只是之一,法语还是保持了它强悍的生命力,直到二十世纪末,乃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法语都是欧美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
  林韵读着书,而陈敬云则是坐在林韵身边,也没看书,就这么做着,身子略微靠向了林韵,眼睛飘向了窗外那些飞驰而过的原野森林,这一刻他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第〇三一五章
阵营选择
  六月四号,陈敬云的专列抵达南京!和陈敬云抵达上海的时候一样,南京地方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国民军方面为陈敬云的抵达南京进行了主动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一度让陈敬云的抵达南京在全国造成的影响丝毫不亚于两年前孙文抵达南京的时候。
  抵达南京后,陈敬云就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发表了半个小时左右的简短演讲,演讲中除了一如既往的宣称国社党的优越性外,少有的把演讲主题涉及到了国内目前的复杂局势。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五千年来我们中国人开创了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从文字到印刷,从枪支到大炮,在长江和黄河这两条母亲河的孕育下,一代代华夏人繁衍打造了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虽然近百年来由于前清的腐朽封建贵族一次次的丧权辱国,让我等华夏子民遭受了万年来从未有过的苦难,但是我们身上流着的华夏血脉却没有变过,我们依旧优秀。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搬到那一块块压在我们身上的巨石,挺起我们的脊梁,告诉全世界,身上流着华夏高贵血脉的我们永远不会低下头颅!而那一小撮忘记了祖宗,忘记了他们身上流着华夏血脉的叛国者,为了一己私利向外人献媚,企图让我们华夏子民低下头颅,企图让我们华夏民族继续沉沦,而这样的事是我陈敬云、是国社党所不能答应的。国社党员将会用鲜血和牺牲来告诉民众,只要这个国家,只要这个民族还有国社党在,那么他们践踏华夏子民的恶行就永远不会成功!
  国社党有信心,有能力带领国民军为全国人民开创一个美好生活的未来!”陈敬云这次的演讲里丝毫没有掩饰国民军要占据九州的意图:“中国能够、也只能够在国社党的带领下取得伟大的民族复兴,国社党人在之前已经为华夏的复兴而流血牺牲,众多怀抱着梦想的中华儿女献上了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而现在和未来,国社党还将一如既往的用着自己的鲜血和牺牲来换取华夏复兴,任何阻挡国社党带领中国复兴的人、势力都必将遭到历史车轮无情的粉碎。”
  演讲中虽然还没有公开举起对抗北洋中央政府的大旗,但是从国民军的一举一动乃是陈敬云公然把东南宣抚使府搬到南京来,就已经近乎公开宣称要和北洋分庭对抗了。
  话语中的那一句一小撮人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任何人都听得出来陈敬云是直指袁世凯等北洋人。
  当袁世凯看到陈敬云的演讲全文时,看到陈敬云竟然把他骂为叛国者时,气的把演讲文撕了个粉碎!
  “骂我叛国?你以为你陈敬云就是个什么好东西,勾结日本人,勾结美利坚洋人,为了军费连割四地,还美其名曰说什么经济开发区。别人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别以为就能能够蒙蔽我!”袁世凯气急败坏了,这个陈敬云跟孙文就一个德行,没事就演讲,一说起来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什么话都敢说。
  “别人都说孙文是个孙大炮,我看这陈敬云也是的陈大炮!”段祺瑞也是有点郁闷,毕竟被他指着鼻子骂叛国者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个陈敬云已经越来越放肆了,没有经过中央同意就把东南宣抚使府搬到了南京,他这是要做什么,他这是要独立,他这是要分裂中国!”袁世凯说着:“发几封通电,就说他这个行为没有得到中央许可,让他必须把东南宣抚使搬回福州去!”
  “这个用处怕是不大!”段祺瑞道。
  作用不大袁世凯也是知道的,但是现在要的就是一个姿态,如果陈敬云这么做北洋都不反对抗议的话,中央权威何在,其他军阀会怎么看,列强会怎么看。
  “对了,陆荣廷那边还没有消息传过来吗?”袁世凯沉声道:“还有谭延闿那边怎么说?”
  段祺瑞道:“陆荣廷那边还是老样子,要钱,要枪,但是屁都不放一个。不但和我们连联络,而且还和国民军那边眉来眼去。”
  袁世凯道:“这个人就是个墙头草,不用太生气,只要他不倒向陈敬云就行,要是能够把他拉过来对付陈敬云就更好了!”
  “怕是很难,这人是不见黄河心不死,我看在我们和国民军那边开战之前,他怕是要继续当缩头乌龟的了!”段祺瑞对陆荣廷可谓是有些痛恨了,面对北洋的拉拢,陆荣廷就只知道要枪要炮,这几个月来在陆荣廷身上北洋少说也花了近百万之多了,但是愣是没见到什么成效相反,湖南谭延闿那边却是要好的多。
  湖南谭延闿自从辛亥革命占据了湖南后,就一直不闻外事,专心于湖南内部事务,实际上湖南内部并不稳定,当成焦达峰被刺造成的军队派系混乱一直到现在谭延闿也没理清,而且他这人也没有像陈敬云或者唐继尧、陆荣廷这些标准军阀那么手段狠辣,他更多则算是一个政客,掌控不了军队也很正常的事。尽管谭延闿不稳外事,但是现在中国局势那么混乱,国民军和北洋军两虎相争,他这个蜗居湖南的小军阀自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哪怕他是宣布中立也不可能的事,因为北洋军在湖北的军队已经虎视眈眈,桂军也在湖南边境屯兵,更别说东边还有一个国民军了,这简直就是四面临敌,一旦大战爆发,不管是国民军还是北洋军都是不会管谭延闿的什么中立申明,而会选择进兵湖南的,毕竟自己不占敌人就会去占。
  如此情况下,谭延闿也是开始选择阵营了,而袁世凯也是派了人过去拉拢。
  “湖南那边进行得很顺利,湘军四个师的师长已经有两个投向了我们,就算谭延闿一时不答应,我们也可以控制湖南!”段祺瑞道。
  袁世凯道:“这就好,拿下了湖南后,我倒要看看那桂军和滇军还是不是会和国民军一条心!”
  “这抗议通电的事还得赶紧发!”袁世凯最后吩咐了这一句后就是让段祺瑞出去了。
  实际上陈敬云从福州出发的时候,北洋就已经发表抗议通电了,说陈敬云去南京的行为已经严重侵害了中央权威,是实际分裂行为,可是陈敬云那边却依旧是不管不顾,而国内舆论也没有为此而掀起反对陈敬云的风潮。
  任何人都知道,国民军和北洋军的生死大决战已经筹备着了,就等双方准备好后就会爆发一场空前规模的南北大战。陈敬云此举去南京不过准备过程中的一环而已,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现在国人都睁大了眼睛,等待着这双方爆发大战,看看到底谁会胜利,谁能够取得中央权力。
  不但国人没有反对陈敬云的这个行为,就连列强们,包括英国在内都没有发出什么明显的反对。现在什么外交抗议已经是虚的了,不管是陈敬云还是袁世凯都不会因为那些列强们的一句外交抗议就放弃他们的争霸大业,两者不打一场,中国就永无宁日。
  英国为首的五国银行团已经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支持着袁世凯,那数千万英镑的善后大借款比什么外交抗议都管用。而在中国局势上和五国银行团相对立的美国也是批准了第二轮援助计划,钱已经给了陈敬云,就等着陈敬云和袁世凯大干一场,取代袁世凯成为中国的实际统治者了。
  现在大家都已经下注了,就等着发牌进行赌局了!
  列强已经下注,而国内的其他军阀也都已经陆续下注了,唐继尧在得到了陈敬云的新一轮两批军火交易后,并且得到了陈敬云免费送去的五千支步枪后,终于是发表了一封通电,称陈敬云去南京对于维护中国稳定至关重要,乃是必要措施。这样的一封通电可不是和之前的那些通电一样含糊其辞,而是摆明了态度支持陈敬云。
  从表面看起来,这已经是唐继尧和陈敬云结盟的最明显信号!
  而同为南方军阀的陆荣廷面对着陈敬云和袁世凯的双方拉拢却是依旧不为所动,这个时候他可不敢轻易表态,要是表态支持袁世凯的话,那么肯定的,唐继尧和陈敬云立马就出兵联合灭了他,估计还不得北洋反应过来南下支援他,他陆荣廷就完蛋了,同时他也不想现在就加入到陈敬云阵营当中,他可没有唐继尧一样手中有着庞大规模的军队,桂军实力远不如滇军,一旦加入到陈敬云阵营中,唐继尧还要,哪怕是位居陈敬云之下但也能够取得西南地区的实际统治地位。但是陆荣廷却不行,一点加入到国民军中,很有可能会被彻底吞并,最后成为国民军的几个军长之一,维持现在的大权在握统治局面希望很小。
  但是不管如何,他陆荣廷都必须选择一方阵营,是加入国民军还是加入北洋军,这里面陆荣廷就拿捏不定了,他是想等着,等着长江沿岸国民军和北洋军爆发第一场战事,然后看战事结果而选择,而北洋占据优势,那么他就毫不犹豫的加入北洋行列,出兵广东。如果国民军占优,那么他陆荣廷就放弃那些独立的心思,加入到国民军中北伐,那时候拿下湖南应该也不是问题。
  陈敬云派人去拉拢陆荣廷的时候已经说过,如果桂军支持国民军,那么桂军可以保持独立编制,编为国民军第五军,而他陆荣廷就是担任第五军军长,负责进攻湖南地区。
  袁世凯派人去拉拢陆荣廷开价更高,除了军费和军械外,不但许了陆荣廷两广总督的位置,而且还说江西、福建都可以让桂军占据,前提还是得桂军自己打下来。
  陆荣廷犹豫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有下决心,这让唐继尧和陈敬云都相当不满,相继派了使者去广西劝说陆荣廷,不过陆荣廷就是不为所动。
  然而陆荣廷不动的时候,湖南却是突然传来消息,谭延闿发表通电,宣布主动下野,紧接着袁世凯任命中央陆军第四师师长扬善德为湖南护军使,并且留任谭延闿为湖北省长。
第〇三一六章
湖南生变
  自从辛亥后,湖南就一直表现的极为低调,也就是辛亥革命刚发生的那几天里焦达峰被刺杀引起了一丝波澜,而在那之后湖南就没有出现在全国局势当中,以至于世人几乎都要忘记了湖南这个省份了。
  实际上,这并不是湖南想要低调,而是实在高调不起来,辛亥革命时,湖南起义后焦达峰可是风头一时盖过了诸多实权派,数天内就暴兵数万并快速的派出援鄂军、援赣军,这等暴兵速度和高调姿态让国内其他军阀是望尘莫及。然而没几天时间高调无比的焦达峰就是手下叛军所杀,随后立宪派的谭延闿当上了湖南都督,掌控湖南军政大权。然而焦达峰虽然死了,但是革命党人的势力并没有就此消散,而是继续和立宪派等士绅商人阶层斗着,谭延闿虽然当上了湖南都督,但是并没有完全的掌控湖南局势。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焦达峰死后,湖南军权旁落,分别掌控在数大军头之中,而后谭延闿也试图整编全省军队,编练四个师的湖南省陆军。然而这四个师虽然编成了,但是还是被以前的那些军队将领所掌控,谭延闿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直属军队力量,只能运用政治手段来平衡保证自己的湖南都督位置。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着袁世凯这样的手段能够玩平衡玩到手下将领服服帖帖的,谭延闿显然是没有这样的手段和魄力,所以两年过去了,湖南依旧是和辛亥起义的时候差不多的状态,谭延闿虽然身为湖南都督,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能够掌控湖南全部局势,下面的那些将领们虽然表面上听从谭延闿的号令,但是更多是为了在桂军,革命党人,滇军的夹缝中自保而已。
  毕竟谭延闿提出的湘人治湘的口号对于整体湖南利益来说是有好处的,他们谁都不想湖南落入其他军势力的掌控中,尤其是桂军更是一直对湖南虎视眈眈,如果不是桂军实力有限,又一直需要在广东保持以及云南广西边境上保持主力部队防守,而抽调不出更多的部队来攻略湖南的话,恐怕陆荣廷早就兵发湖南了。
  要知道陆荣廷虽然想要吞并整个广东,但是他同样也想要湖南。但是国民军在广东始终保持着好几万的兵力,第三师攻占广州后就没离开过,哪怕是去年苏南战事国民军危急之时,陈敬云都没有抽调第三师北上,甚至就连第十师当时都没抽调,就是防着陆荣廷。
  而陆荣廷要想在滇军和国民军的夹击之下抽调兵力进军湖南,那么几乎都不用考虑的,唐继尧和陈敬云肯定会联合进兵广西。现在手控广西和大半个广东的桂军就已经够让国民军和滇军看不顺眼的了,如果桂军有着霸占湖南的企图进一步扩张的话,从而掌控广西,湖南,广东西部三地的话,实力大增的桂军就是滇军和国民军的心腹大患了,不管是陈敬云还是唐继尧都是无法忍受的。
  南方三家军阀中,任何一家扩大势力范围都会引起其他两家的反感。陈敬云能够连续扩张除了国民军的强悍势力外,更是因为国民军的扩张方向并没有涉及到西南防线,前期占据的浙江和苏南和唐继尧以及陆荣廷没有直接接触,后续国民军占据江西和皖南的时候,国民军已经势大和北洋军相提并论了,唐继尧和陆荣廷想要反对也是无济于事。
  而滇军的扩张方向则是放在了四川,如果能够拿下四川的话滇军也会实力大增,但是四川现在就是个泥潭,滇军踏进去了非但没有拿下来,反而一直托在那里,被袁世凯支持起来的好几家四川军阀联合起来对抗滇军,使得滇军投入全力拿下四川也不是,退也不是。
  但是桂军要扩张的话,已经在广东试过,并且和国民军造成了冲突,现在虽然平静了下来,但是两家的矛盾是存在的,那时候的陆荣廷要是进兵湖南的话,先不提湖南本身的抵抗,单单是滇军和国民军可能的反应就不是陆荣廷所能够承受的。
  桂军不敢轻易北上湖南,这也是南方数家军阀中最为弱小的湖南能够幸存至今的最大原因。
  然而,一直保持平静的湖南现在却是出现了变故,南方桂军、东边国民军的压力让谭延闿几乎喘不过气来,而北边的袁世凯也大肆收买湖南内部的那些将领们,四个师长中的三个已经投向了袁世凯,这些军队中本来也有不少革命党人,陈敬云主动发兵江西后,被诸多革命党人视为革命叛徒,很多革命党人干脆心一狠就是为了反抗陈敬云而投向了袁世凯那边。
  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民军进军江西的举动也能是造成湖南众多将领彻底倒向袁世凯的一个重要原因。加上袁世凯又舍得花钱,为了收买湖南军队,直接开出了明码标价,师长多少完,旅长多少万,团长多少万。而且还承诺会在湖南编练一个中央陆军师,到时候士兵和军官都从湘军四个师中抽调,而且一切待遇效仿其他中央陆军师,由中央直接提供后勤补给。也就是说加入进去后就等于进入了北洋中央陆军系统,这是很多湖南将领所无法拒绝的诱惑。
  有时候,中央的名义真的很诱惑人。
  所以这一番拉拢后,袁世凯就成功的拉拢了四个师长中的三个,其他中高级军官很多也是被拉拢了过去,少数反对的不是被杀死就是被驱逐,比如四个师长之一的林肯同就是被部下直接杀死,然后手下军官拥戴一个旅长为师长,宣布对中央效忠。
  湖南省内的军队绝大多数都倒向了袁世凯,身为湖南掌门人的谭延闿也知道自己已经别无选择继续摇摆的话,说不定就得和其他人一样躲进租界里当寓公了,于是和袁世凯的派来的使者一说后,就是达成了相关的协议,湖南省护军使兼省长自然是不可能再当了,但是袁世凯答应给他留了一个湖南省长的位置。谭延闿一想也没损失多少,之前他虽然兼任了湖南护军使,但手下军队都不听他的,和现在的省长也没什么区别了。现在倒是当上了名副其实的省长。
  如此两者一勾搭后,谭延闿就是突然发布了下野通电,辞去湖南护军使兼省长的职位,然而袁世凯则是宣布任命第四师师长扬善德中将为湖南省护军使,挽留谭延闿为湖南省省长。任命刚发出呢,扬善德就带着中央陆军第四师就已经从武汉出发,然后进驻湖南准备商人,这还没上任呢就已经接管了湖南内四个师的指挥权,然后直接命令湖南省陆军四个师进行相关的部分,准备防备桂军以及国民军进攻。
  湖南投向北洋的举动让很多人出乎意料,至少陈敬云是没有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
  “看来是轻视谭延闿了!”陈敬云和其他人一样,对一直低调的湖南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威胁,并且心里认为谭延闿这个政客会一直当着缩头乌龟,等待国内局势明朗,但是没有想到国民军和北洋军的大战还没爆发呢,湖南就已经倒向了北洋军,如此一来,对国民军的整体战略就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之前我们派人过去的时候,他可是口口声声保证着,如果发生大战他就会宣布中立,绝不会加入任何一方!”负责联络谭延闿的蒋方震也是一脸愤怒,以为蒋方震在湖南军队那边有几个要好的同学朋友,通过他们传话准备拉拢谭延闿,不过谭延闿却面对国民军的拉拢无动于衷,一个劲地说会中立,不会加入任何一方,比陆荣廷还要顽固。陆荣廷虽然还没有答应加入国民军中来,但他那个完全就是想要好处,进行观望,也不敢把话说死了免的没有退路,总是含糊其辞的应对国民军的拉拢。而谭延闿却是直接明言拒绝了陈敬云的拉拢,并且保证会中立。
  “司令,您看是不是让江西和粤北的部分动一动,这湖南中立还好,现在投向了北洋,等扬善德的第四师一道,到时候我江西和广东腹地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说不定到时候陆荣廷和唐继尧也会倒向北洋了!”蒋方震在国民军体系里,远不如他的几个同学好友来的那么位高权重,一直都担任教育司司长的他掌控的是国民军军校教育,然后部队训练制度等制度,做得更多是文职工作,不像陈仪现在已经担任作战司司长,就连他推荐而来的温济忠也已经当上第一混成旅的旅长领军在外。平日里重要的作战会议上他多数也是在听,很少提出什么实际的作战计划或者构想。
  而想今天这样主动向陈敬云提出想法,这倒还是第一次!
  人都是有上进心的,国民军现在已经成了规模,身为其中一员的蒋方震也是能够感受到国民军的潜力,是知道国民军有能力和北洋争天下的。不过之前蒋方震对于在军队中大肆推广国社党极为不满,直到现在也没有加入国社党,并数次向陈敬云进言,军队应该是国家的军队,而不是某个党派的军队,更不应该是某个私人的军队,要求在国民军中杜绝党派,实行国家军队化。可是这些建议陈敬云听听就也算了,开玩笑,他还指望着国社党提供国民军的战斗力,更加指望着利用国社党来掌控军队这个利器,军队国家化,等他死了再说。
  蒋方震反感国社党,但是面对国社党的强势他也是没什么办法,但是他也不是死脑袋一言不合就辞职,他还是牢牢坐在教育司司长的位置上,试图用自己的方式从军校教育等途径慢慢来影响国民军这支军队。
  而时间久了,蒋方震深感自己的影响力太小,同为参谋部下属各司的司长,作战司和谋略司的司长说话可比他管用多了,尤其是作战司的前后几任司长,大多数都已经成为国民军举足轻重的人。蒋方震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去影响国民军,那么就需要足够的影响力才成,很明显一个教育司司长的位置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举动的。慢慢的,蒋方震也是有了心思,在陈敬云面前展现自己的军事才华,试图登上更高位为自己心中的军队国家化而努力。
  蒋方震的这些心思转变陈敬云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又不是蒋方震肚子里的蛔虫,蒋方震想什么他都知道。但是通过蒋方震近期的一些表现来看,陈敬云还是大概的猜出了蒋方震的一些想法,他也不说破,毕竟蒋方震的军事才华是有的,现在国民军里规模庞大,正是极度缺乏合格高级将领的时候,蒋方震要是愿意到部队里带兵,陈敬云还是愿意给他一个机会的。
第〇三一七章
南京国会
  湖南的变动,很快就引起了南方诸军阀的反应,最先为此作为反应的自然是国民军。那些什么通电抗议的表面工夫没有多少,但是实际的军事行动却是快速展开了。就在袁世凯任命扬善德为湖南护军使的第二天,陈敬云就已经给南昌的林成坤和广州的林肇民去电,让他们调动相关兵力进驻湖南边境。
  南昌的林成坤接到陈敬云的电令后,随即电令宜春的第二混成旅进抵萍乡,靠近湖南省省境,电令赣州第十师西进,威胁湖南省境。并且由于北洋第四师也即将抵达湖南,林成坤担心这一师一旅还有些不够,所以从驻扎在南昌第三混成旅中抽调一团,前往增援第二混成旅。而他自己则是留在南昌指挥。第四军的防务可不单单只有湖南那边,湖北那边也是第四军的防备方向,要不然也不会在九江驻扎了第四混成旅。
  广州的林肇民也是根据陈敬云的指示迅速作出了军事调整,从第三师中抽调一团进驻韶关。然后原本驻扎韶关的第一混成旅则是沿着西北方向前进,进抵宜章一线,威胁湖南南部。
  国民军有着军事调动,同样极为关注湖南局势的陆荣廷也是一愣过后迅速作出了反应,抽调了部队加强了广西北部的军事力量,不过现在桂军原本就是面对国民军和滇军的夹击姿态,现在北面的湖南也成为威胁后,桂军的兵力调用就更加紧张了,把手中的所有剩余兵力都搜刮来了后,陆荣廷也只能在广西北部布置一万人的兵力而已。更多的桂军主力分别部署在广东西部和广西西部,用来防备滇军和国民军。
  “大帅,继续这样下去可不行,在这样下去的话,我们恐怕就要成为三家的眼中钉了!”陆荣廷身边的一个将令忧心忡忡的。
  陆荣廷看着地图的脸色也不好看,他本来的打算就是左右逢源,谁也不答应,最后等局势明朗了自己就加入胜利的那一方,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战略却是没有什么效果,眼看着国民军和滇军一步一步紧逼,而现在还得加上一个北洋的话,那么桂军的压力空前庞大。
  陆荣廷沉思许久后道:“你说我们和北洋联手能否把国民军打出广东去?”
  “很难!国民军在江西也有好几万人,湖南的扬善德第四师的主要对手还是他们,到时候能够和我们一起打广东的,估计也就是原来的那几个湖南地方军,他们的战斗力大帅也是知道的,和土匪比也强不了多少,不能指望他们!”陆荣廷的手下将领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实际困难,然而又道:“并且我们一旦和北洋联手,到时候滇军肯定也会出兵打我们,届时,两线作战的我军胜利希望实在渺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