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精校)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505

  冯勤继续道:“前头我也问过那些洋人医生和其他大夫了,都说我这病急得很,说顶多也就是三五天时间。本来死是不算什么的,但是我这心确实一直不甘啊,我们国民军一路走到现在,我和子华你一样把心血都倾注在里面了,苏南战事以来我是天天都紧张担忧着,担心我们国民军的未来,担心我们这些老兄弟的出路!本来想着苏南战事后,我们国民军或许能代替北洋,届时一统中华成就我辈之复兴华夏的伟业,可是这节骨眼上我却病了,我心里不甘啊!”
  冯勤说着的时候竟是老泪都是流了下来,人活一辈子,如果窝窝囊囊过着也就罢了,偏偏他冯勤就遇上了中国千古未有的大变,在辛亥风浪中跟着陈敬云和国民军的诸多将领一起创下了国民军这份基业,现今国民军蒸蒸日上,看这势头就极有可能统一中国,如果这事真的能成,日后他冯勤少不得要在史书上重重的留下属于他自己的笔墨的。然而这种关键时刻,他却病了,而且还是快要死了,这如何让他能够甘心。
  陈敬云叹气着安慰:“你务须担心,好好养病,我们等着你病好回来继续工作呢,参谋部少了你可不行!”
  冯勤摇着头:“唉,子华你就不用安慰我了,我自己的病我自己清楚得很。我不是怕死,我就是不甘心而已!”
  说罢后冯勤吸了口气后又是看着陈敬云道:“我是回不去参谋部了,参谋部这边子华你还得仔细地选上一个人继续管着。日后恐怕就要你们代为照顾我这一大家子,前些年我穷困潦倒,家人受苦良多,这一年来总算是情况好了些,但是日后我这一去,我就怕他们以后没个着落啊!”
  陈敬云点头,握着冯勤的手:“这个你放心,只要我陈敬云一天不到,我就不会让部下们的家眷出现生活无着的情况!”
  冯勤却是摇头:“我那个不成器的大儿子、二儿子是不中用了,但是我那三儿却是个好学的,现在还在福州军校那边上着学,我……我……请子华日后……”
  不等他说完,陈敬云就是道:“放心,我会照顾他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出来后,陈仪叹气着:“冯总长担心家人,担心儿子以后的前途甚至不惜拉下脸面来求我们司令!”
  一边的梁训勤也是道:“唉,看着也是难过,这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迈不过这个槛呢!”
  陈仪此时见陈敬云已经上了前面一辆车,然后轻声对梁训勤道:“现在冯勤已经当面向司令辞职了,现在这参谋部总长的位置可就空出来了。你说谁能坐上去?”
  梁训勤听罢后也是一脸沉色:“这个难说,现今我们国民军当中,有资格坐着参谋总长位置的人不多,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不外乎就是参谋次长袁方,和下面各师的师长们,其他人包括我们在内资格还嫩了些!”
  对于梁训勤的话,陈仪也是点头表示赞同的,国民军体系当中,参谋部是个极为重要的位置,要任职参谋部总长的话,除了要有资格外,还得必须深的陈敬云的信任,同时还得有足够的能力。这在以前的话冯勤就是最适合也是唯一的人选,但是现在冯勤眼看着就要不行了,这后继人选可就是不好办了。
  梁训勤和陈仪猜测着的时候,陈敬云自己也是为这个参谋部总长的位置烦着。
  国民军体系当中,直接属于司令部也就是陈敬云直辖的有五个部门,分别是参谋部、装备部、后勤部、海军处、筹饷处。
  其中筹饷处是文官体系,是陈敬云用来掌管手下地盘财政权力的,严格上来说并不算是国民军本身的组织,只是挂靠在司令部下面方便办事而已。
  而剩下的三部以及海军处当中,毫无疑问是参谋部最为重要,基本上,国民军的招兵、训练、作战等事务都是由参谋下属各司负责,这样一来,参谋部总长的人选就变得非常的重要了。这个人必须需要足够的资格,然后有足够的能力,然后还需要陈敬云的信任。
  在国民军体系当中要找这样的一个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第一个考虑的就是参谋部次长袁方,这个人资格和军衔都有了,不过能力方面陈敬云还是有些怀疑的。另外陈敬云觉得林肇民也是适合的人选,这个人同样有资格,然后能力也不错。剩下的人里头,陈敬云大多都是觉得不太可行,比如林成坤,这个人能力是有的,和陈敬云的关系也是亲密的,但是这人太过于年轻,比陈敬云自己都还小呢,现在已经是个中将师长了,如果继续高升参谋总长的话,下面那么多将领估计都的说自己任人唯亲了。
  然后剩下的沈纲能力也是不错,但是此人的升迁速度已经超快了,年初杭州战事时不过是个作战司司长,后来任职第三师师长、到现在的第一师师长,军衔已经连续升到了中将。继续升上来当参谋总长的话,估计下面的那些本土派出身比如林成坤、徐镜清以及那些老嫡系将领比如李继民等人就会很不满了。
  如此转了一圈后,陈敬云就是把目标初步定在了林肇民和袁方身上,只是现在林肇民还在句容那边主持战事,是脱不开身,陈敬云也不好贸然把他从前线调回来。可是参谋部这边又不能没人管着,这几天参谋部没人掌管,事情都快乱套了。
  陈敬云回到陈氏公馆后,一咬牙就是做出了决定:“命令参谋部次长袁方暂时主持参谋部工作!”
  但是陈敬云并没有直接把袁方提起来当参谋部总长,而只是给了个临时的称号,陈敬云就想着让他先做着,到时候看情况或留任或者调林肇民回来任职参谋总长。
  陈敬云的调令很快就是到达了袁方的手中,袁方叹气道:“唉,冯老兄真是让人可惜了!”
  虽然叹气,但是袁方的脸上却是露出了喜色,当初他被陈敬云从第一师师长调回来任职参谋部次长的时候,可算是倒霉到家了。参谋部总长谁都知道权势大,但是这个参谋次长却是不一样啊,大权都在冯勤手里管着呢,他袁方平日里只能管理一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都认为他袁方是被陈敬云给压下来了,而且最大的可能原因就是当时的十三团被围。
  就连袁方自己也是郁闷无比,在福州里也没什么事情,平时去福州军校讲课,然后处理一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眼睁睁的看着国民军在苏南大战,各个将领大把大把的捞功劳的时候,他却只能待在福州,以至于有时候他自己都认为是自己已经没落了。
  可是没想到,冯勤的突然病重给他带来了新的机会,而且一跃到了参谋部总长的位置。虽然陈敬云给的名义是以参谋次长代理主持参谋部工作,袁方也知道陈敬云在顾忌什么,无非就是自己做不好。但是他袁方是有信心的,只要他把参谋部的工作整理通透了,然后苏南战事要是胜了的话,少不了自己的一份功劳,到时候参谋部总长这位置也就顺理成章的坐稳了。
  所以一得到调令后,袁方甚至连家人都没通知,直接坐上了轮船奔赴上海!
第〇二二八章
泰山镇(上)
  冯勤的病重辞职给深陷苏南战事中的国民军带来了一丝阴影,虽然国民军对冯勤的突然辞职做出了事实上的解释,声称冯勤是因病辞职的,但是现在苏南战事那么紧张,人们不但关心着战事本身,而对战争的双方的一些高层人事调动同样保持着注意力。
  这冯勤刚辞职呢,外面的人就是相继得到了消息,诸多记者找上门试图得到所谓的内幕情况,而这些人猜测的诸多内幕不外乎就是国民军内的权力斗争,比如有人说身为参谋总长的冯勤身为国民军的实权人物已经和陈敬云不和,所以陈敬云才会突然将冯勤撤职。然后又有人认为陈敬云对苏南战术僵持不下,国民军局势危险而把迁怒与冯勤,故而将冯勤撤职。
  人们就是这样,喜欢以自己的想象来判断事实,哪怕当事人告诉他什么是真的,但是人们还是会宁愿相信自己的猜测而不听别人的解释。
  这种情况不但发生在普通人里头,甚至一些实权人事都是为此关注着,尤其是国民军体系内部。
  冯勤的辞职也算得上是国民军成立以来第一位高级将领离开权力核心,之前的袁方被从第一师师长的位置调到司令部里头好歹还担任了个参谋部次长的位置,第四师师长陈奎被陈敬云调回来也是担任了后勤部次长的位置,就连在镇江之战中因为失利而被陈敬云撤下来的陈卫华也没有彻底离开体系内,而是担任了个有名无实的都督府侍从武官长。
  然而冯勤的离开却是直接辞职,而不是调职的,加上来的又那么突然就不得不让外人怀疑了。
  这怀疑当然不会影响到了国民军的正常运转,随便不可避免的会引起一起议论,比如谁会是下一任的国民军参谋部总长,谁会继冯勤之后成为国民军的第二号人物,这些都是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然而陈敬云却是没有给他们太多的猜测时间,第二天国民军就是向外界宣布,参谋部总长将会由参谋部次长袁方主持工作。
  袁方连夜赶到上海之后,见到了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见过的陈敬云。
  “司令!”袁方此时身穿着国民军的中将军官礼服,肩章上的那两颗金星闪闪发亮,头发也是打了发油,梳理了整整齐齐。
  陈敬云一边点头一边道:“一路上辛苦你了!这么老远赶过来可曾休息好!”
  “多谢司令关心,属下已经在船上休息好了!”袁方恭敬地回答着。
  陈敬云道:“这就好,参谋部的工作繁重,没个好身体可不行。往后也要注意休息,我可不想你也和冯勤一样……唉,等会你也去看看他,这参谋部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有些事让他交待更好一些!”
  “属下明白!”袁方回答了后然后继续道:“我一定会好好的向冯老请教的!”
  两人接着又说了一些事情,而袁方由于是刚来上海,对苏南战事并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他现在急需时间来做一个全盘的了解,然后才能很好的做好参谋部的工作。所以他是很快的告辞而去,先是按照陈敬云的吩咐去探望了冯勤,可惜他去的不凑巧,去的时候冯勤又陷入了晕迷当中,他给冯府送上的探望礼物,安慰了几句冯勤的大儿子几句后就是离去了,然后直奔参谋部所在地,开始他第一天的参谋部总长的工作。
  国民军高层的这一个人事变动并没有影响到苏南战事的进行,溧水和镇江方向依旧僵持着,而林肇民正在为了攻克大卓镇而费尽了心思,长江北岸的林成坤为了拿下南京已经连续数天都没有好好休息过,这些部队的将领们自己的麻烦都一大堆,虽然对冯勤的病重离职都有些惋惜,但也只是发了封慰问电报了事,而后陈敬云宣布由袁方主管参谋部工作后,他们连最后的一些小心思都是抛弃掉了,把视线继续放回了目前的战事上。
  南京泰山镇外,林成坤用望远镜观察着远方的北洋军阵地。北洋军的阵地上次是还不时冒出浓烟火光,这些都是国民军炮击之后的后果。为了攻克泰山镇,林成坤调动了警卫师的大半主力部队,包括两个步兵团,大半个炮兵团,120毫米重型迫击炮营以及其他附属部队一共将近七千人,然后在海军舰炮和航空部队的支援下对泰山镇发动了强攻。
  警卫师利用兵力和火力优势采取了强攻,然而固守的冯国璋却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凭着手中的三千残兵愣是给守住了,战况是越打越激烈,警卫师虽然一度突破北洋军的外围阵地攻入到泰山镇的核心地带,但是后续部队攻击力度不足导致让北洋军给赶了回来。
  激战两天后,警卫师已经在这里伤亡了四百余人,而初步预计对面的北洋军少说也得被打掉同等的兵力,如此的战况可不谓不激烈。
  尽管伤亡不小,但是林成坤已经顾不上太多了,上海的司令部已经连续给他下了数次的催促电令,要求他尽快拿下泰山镇,结束南京战事后整军防备北洋军第七师的南下。南京战事的局势林成坤自问比上海那边的司令部更加清楚,他非常清楚自己所处于的危险。
  北洋军的第七师主力已经到达解家庄之外,并且前天开始就已近展开了团级规模的进攻,昨天更是对解家庄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防守解家庄的林勇非虽然给师部的回电中声称解家庄稳如泰山,但是同时提及第三团现在伤亡太多,弹药消耗极大,急需进行补给支援。
  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明白,两千多人的警卫师第三团根本就挡不了整整一个北洋正规师万余人太久,或许三五天还行,但是时间一长是必败无疑。这是兵力上的差距劣势,不是张张口就能够改变双方态势的。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警卫师需要多久才能够攻克泰山镇,从而彻底解决调南京战事并对解家庄的第三团进行增援。
  “下一次的航空轰炸要什么时候才能来?”林成坤放下了望远镜,此时他的眼睛里已经布满了血丝,说话虽然平静但是透露出来的那丝疲倦身边人都能轻易的感觉出来。
  身边的一个作战参谋回答道:“根本和溧水方向的航空部队联系,他们的轰炸部队已经正在进行紧急准备,预计三个小时后,也就是中午四十分可抵达南京上空!”
  林成坤点点头道:“和海军那边也要联络好,把联合炮击轰炸的时间预定好,不要出了什么差错!”
  “师座放心,我们都已经联络好了,等时间一到包括我师炮兵和海军舰炮以及航空部队的轰炸就会一起发动,为我军的最后总攻提供最强大的炮火支援!”
  林成坤点头:“这就好!走,我们再去二团那边看看!”
  说罢,林成坤就是带着警卫师的一群高级将领继续视察前线了,林成坤在战斗激烈的前线进行视察,自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激励士气。警卫师已经渡江作战将近十天,前面几天都是急行军,而后面几天更是连续进行高强度的作战,这些过程下来就算是铁军也会士气变的有些下降。
  “大家放心,师部已经有了万全之准备,只要这一次我们攻上去,胜利就是属于我们的了!说不准在座的我们有人能拿一枚双剑勋章也说不定!”林成坤在第二团的团部里,正在和第二团的一众中级校官们说话,言语间尽量让自己显得放松一些,让别人看到他表情的时候,得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充满了希望。
  林成坤如此的话也是让下面的校官们笑出声来,国民军的双剑勋章是暂时唯一的一种勋章,然而这种全军通用的勋章过于偏向于普通士兵以及下层军官。现今发出去的差不多两百多枚双剑勋章里头,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士兵和士官获得,只有十几枚是被少尉、中尉获得。另外国民军已经通报,已经前往上海治疗的前警卫师第一团2营3连的杜岩鹏上尉将会获得一枚双剑勋章,成为国民军第一个获得双剑勋章的上尉,至于校官以上的军官,现在是一个都没有,大家都眼巴巴的盯着看谁会成为第一个获得双剑勋章的校官呢。
  “如果要想获得双剑勋章,恐怕得把冯国璋给生擒了才行啊!”此时一个少校笑呵呵的附和道:“这直接击杀恐怕都还不够功劳!”
  “呵呵,说不准还真能把冯国璋给抓住呢!”
  “就是,谁说不是呢,现在泰山镇被我们已经包围了,他们是逃不出去的了!”
  眼见着军官们的气氛已经好了起来,林成坤知道自己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又和这些军官们聊了一阵后,林成坤开始在这些军官的陪同下到了前线的阵地进行了视察,当然了为了自身和众多高级军官的安全,他们并没有太过于深入前线,只是在外围战线上接见了部分士兵,然后林成坤亲自为了一个中士颁发了双剑勋章。完成了这些事情后,时间已经不早了,林成坤很快就是带着人离开。
  下午一点三十五分,国民军航空部队的轰炸机群比预定时间来的早了一些,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了各自部队的作战计划,等天空上的轰炸机群出现并扔下了一连串的航空炸弹后,长江江面上的萨镇冰在旗舰海圻号下达了炮击的命令,与此同时,警卫师的师属炮兵们也是开始按照预定的诸元进行炮击。
第〇二二九章
泰山镇(下)
  几乎瞬间里,北洋军的阵地上爆炸声不断,炮弹爆炸卷起的烟尘很快布满了阵地上空,等这些烟尘升起来的时候,航空部队的轰炸机群早已经扔完了炸弹离去了,而海军的舰炮和陆军的炮兵依旧持续进行着炮击。
  此刻泰山镇内的一个地下室内,依靠着几道小窗户照射进来的阳光和屋内数盏煤油灯使得屋内不至于昏暗,屋内冯国璋和几个北洋军的将领们在商讨着战事。
  “军长,现在柳巷那边压力很大,你看是不是可以往回撤一段,和三十团的2营连在一起防守?”一个北洋军将领建议着。
  不过冯国璋却是直接摇头:“柳巷那边不能丢,那边一丢,东南部的防线就彻底崩溃了,到时候我们只守这泰山镇的一角怎么能够守住!”
  “可是那边压力太大,那个营伤亡又很大,现在只剩下三百余人要面对敌军近千人的进攻,这怎么能挡住!”旁边的一个面色急色的北洋军上校似乎也顾不上冯国璋的威严了,直接站起来大声说着。
  冯国璋转头狠狠的看了他一眼:“守不住也得守!”
  冯国璋看着底下的一群将领都脸色不太好,当即缓了缓语气道:“你们放心,只要我们再守两到三天,王汝贤就能够过来解围了!”
  这时候,刚才那个开口的上校又道:“王师长的部队前天就已经到达了解家庄,但是为何两天了还没有到达泰山镇。众所周知的,解家庄那边的国民军不过是一个团防守而已,难道王师长的一万多大军连解家庄那边都拿不下,就算拿不下了,难道他们不会绕行过来?”
  这话里面的意思已经是很明显的说王汝贤厌恶战机,坐看友军陷入绝境了。
  面对他的话,冯国璋同样清楚,可是就算是他也没什么办法啊。他和王汝贤的关系算不上亲密,对方断然是不会冒着自身补给线和退路暴露在敌军威胁之下绕道增援自己的。而进攻解家庄的话,恐怕也不会不用尽全力不怕伤亡,这样一来虽然最后第七师会到达增援,但是这时间上就会晚很多。而这个时间冯国璋却是等不起的。
  他冯国璋凭借着手中五千余的残兵面对国民军的上万精锐之师了,已经坚守南京十天之久。这份战绩拿出去谁都不敢说他冯国璋无能。然而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手底下的兵力从五千多打到三千多,再到现在的两千多点,这已经是到了油尽灯灭的地步了。这继续守下去还能守多久,王汝贤的第七师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达他心里没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