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校对)第739部分在线阅读
买来还得好好检查粮食、看好水源。
就怕别人给他们下毒,这接近他们的借口挑的也太草率了,就蒙古轻军这饿死鬼投胎的模样,这能叫军纪好?
亦力八里百姓还真没有任何阴谋,就是打心眼里拥戴明军。
倒也不全是叶尔羌汗国统治者的问题,主要是这事对他们没损失,有好处。
叶尔羌这些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的,主要是游牧改农耕定居的生活方式,他们本身就没太多人口,广袤的可耕用土地他们也无法完全利用。
因此改换农耕生产后虽然解放了部分劳动力,也开始挖矿、采硝,但没有过渡时间,就显得有些穷兵黩武。
农耕国家的军事力量较强,那是因为人口多、生产力高,叶尔羌还没把人口生育起来,部落形态的全民皆兵又变成常备军与征召兵,务农的百姓疏于训练,军事上的力量就变薄弱了。
可他们又一直在战争中,早年是和东察合台汗国打,收拢了东察合台,又和西边的哈萨克汗国摩擦不断,自家里头兄弟几个大汗还成日打过来打过去,百姓的赋税没少交、仗也没少打。
打赢了家里地荒了,打输了小命没了。
而会跟叶尔羌汗国打仗的那帮人以及他们自己,都有西边游牧部落的臭毛病,把掠夺、屠杀当成荣耀。
明朝这借老乡的脑袋领军功,人们知道是烂到骨子里的表现,那边军就是真这么干了,也没人敢说出来……因为这是他们的个人行为,既犯法,也会遭受道德谴责,是畏战害民的耻辱。
可西边不一样,包括叶尔羌汗国在内,人家这么干就像吃饭喝水一样。
兄弟几个大汗互相打过来打过去还相互杀戮百姓呢,而且是集体行为,就是从大汗下令开始,下头士兵兴高采烈的执行。
一直到明军兵临城下。
蓄着不狼儿发辫的跨刀甲士们近了,鼻孔牛到天上,站在门口却不说话。
乡村的老百姓,死守着屋舍田园不愿离开,做好了准备要想把他家抢空就先从他尸首上踏过去,女儿在房子里拿着剪刀准备自杀。
领头的汉人队长上前一步,从后头给甲士脑袋轻轻一巴掌:“说话。”
“我!”
才刚一张口,气势自然就矮了三分,顿了顿泄气了,道:“我想吃只鸡,能不能把鸡卖给我,我没钱,拿这个换。”
说着,十分不舍地摊开手掌,递出只扳指。
以最牛的姿态说最弱的话,把百姓都看蒙了:“鸡就在这,拿走拿走。”
明军过来对百姓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坏处,恰恰相反,过去的老爷成了汉人将军的奴仆、过去的太太成了汉人将军的婢女,突厥的伯克放弃了突厥官衔,领受了大明皇帝可汗的汉人官职,如今一个个都叫主簿、吏目。
百姓们……根本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
恰恰相反,汉人军官出手大方,百姓们都削尖了脑袋打听明军要去向何方,一直到有人被当作间谍抓了逼供,才知道他们是想打听明军的方向,以投身军伍或为明军充当向导。
尤其劝说明军继续西进,一路打到西边夷播海收拾欺负他们的哈萨克汗国,他们都认路,都能当向导,还和当地商贾百姓熟悉,还能当内应。
并且劝说天军抽空南下,也拯救一下在阿克苏的同胞。
第一百八十四章
征西
亦力八里望风而降的消息跟着马蹄如同长了脚,很快顺着天山脚穿过伊犁河谷,传到世界的另一边。
搜集到这一消息的人是哈萨克汗国新继位的大汗,塔武凯勒汗。
他们正陷入与塔什干大汗的战争中,塔什干是个小汗国,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石头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镇。
塔武凯勒汗的父亲在追击塔什干巴拜汗的路上战死,随后塔武凯勒继位,继续追击,杀巴拜汗献于布哈拉汗国阿卜杜拉汗,回军的路上,听到来自伊犁返回的商队传颂着来自东方的消息。
他们说大统历万历九年,奉大明皇帝可汗之命,来自遥远东方辽河河套的内喀尔喀都督同知,孛儿只斤·叶赫洪巴图鲁·炒花汗受北洋征西大将军戚氏辖制,合五大营号蒙古轻军,拔师西征。
他们翻越阿尔泰山,掠天山北麓,所攻无不破,终于万历十一年春夏之季抵伊犁河谷,休兵整军,饮马河谷,他们的旌旗能把天空遮蔽,他们的骏马能把草原淹没,他们要征服西边一切,叶尔羌汗国已经投降,下一个挡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哈萨克汗国。
这样的蜚语流言本不至于让塔武凯勒汗惊慌,他只是在率军回还的路上顺手让七河流域驻牧的部落向东探查那边蒙古人的动向。
一探查,确实把他吓了一跳,那边很多部落都不受他控制了。
在哈萨克汗国的东面,战争始终没有停止,自从明世宗嘉靖四年,为控制向西贸易的商路与七河流域优良牧地,瓦剌诸部向西侵占,掀开其与哈萨克汗国交战的第一页。
瓦剌虽人多势众,但他们是相对松散的部落联盟,诸部之内也不少攻伐,他们与哈萨克汗国的战争往往是一个或几个部落对决整个哈萨克汗国,在战争中败多胜少,使七河流域夹缝中的部落脱离瓦剌加入哈萨克汗国。
哈萨克汗国欣然接受他们的投降,并用他们来阻挡瓦剌联盟的入侵。
现在大汗派去那些部落的使者都没能回来,恐怕东边大明西征的消息是真的。
瓦剌有瓦剌的大汗,此前他们的大汗一直没参与与哈萨克汗国的战争,一直忙于在东边应付崛起的金国俺答,直到前些日子才腾出手来管西边。
不再为金国担心并不是因为俺答死了,而是哈尼洪果尔汗发现了更加简单的取胜方式——加入就完事了。
不服俺答归不服俺答,大明天子还是可以服一下的。
和硕部能在瓦剌当盟主的原因就是他们大汗一直是黄金家族的血脉,这个血脉越往西越稀薄,所以东部蒙古西征优越感特别强。
就别说西边那些个乱七八糟的汗国,就连瓦剌联盟的其他部落,都全是附属于同化蒙古的。
什么叫血脉压制?
戚继光手下的蒙古军队首领,重军的车臣洪台吉、轻军的董长昂、炒花,人均孛儿只斤氏。
麾下的兵马太多,指挥系统变得紊乱,此时终于找到可供休息的地方,戚继光急需重新整编部队。
他先是将浙军老师与万岁军合并,从中选出立下功勋的三千五百余人编成四十个千户所,广布于轮台、吐蕃、伊犁,划分耕地牧地,广纳流民诸部,加以屯田。
同时向朝廷报备新设伊犁都指挥使司,请兵部吏部派遣县官、军官。
余下兵力与蒙古轻军、重军合编一体,正式将他们吞入明军体系之内。
至此不再有蒙古轻军重军,只有大明征西军。
都指挥使由戚继光兼领,都指挥同知董长昂、炒花、俺答从孙龙虎将军库图克图车臣洪台吉,指挥使指挥同知各十六员,下辖千户七十二部,皆以汉将任千户、部长任副千户,将过去轻军诸部完全打散。
各千户部有步骑五百、重骑三百、炮兵一百、飞艇一百组成,其中重骑百户麾下只有重骑三十三人,余下为辅兵;炮兵有炮两门,飞艇有艇一艘、辎重车五十架。
戚继光的四路大军,如今只剩下塞北铁路总督梁梦龙的六部卫军保持原有编制,但他们已经不算是戚继光的部队了,梁梦龙如今把铁路一路铺设到阴山西面,已算进境神速,肯定是赶不上他了。
此外他顺手将先前一路西征所携牛羊马骆驼重新分配,各由千户率领游牧,不论步骑皆有马匹,各部同样像北洋军那样设立宣讲,不过首要任务是教授军兵识字,有教官职能,授以勘探、测绘、骑兵战法、纪律训练等技能。
这也是戚继光真正想做的事,这些东西跟原本的蒙古军队格格不入,他们不领军饷,所获全靠作战掠夺的战利赏赐,打仗时愿意听命,不打仗时便各自畜牧四处游荡,不像中原王朝的部队屯在大营,有机会学习更多。
双方在融合中向最适合他们的战功赏赐、官职授予方式摸索前进。
不过在摸索出真正适合他们的方法之前,各千户部还是要带着部队四处游牧,一面畜养牲畜,一面测绘周遭路线地图。
与先前最大的区别便是个千户部之间有了更多联系,所有部队像一张大网,覆盖整个伊犁河谷。
短时间里戚继光不想继续向西征伐,他的士兵都非常疲惫,而且罐头食品几乎耗尽,火药存量也严重不足,必须等待部队在这里把新罐头食品做出来,也要等待后方将新的火药送来,还有大后方的火器、甲片、兵器备用零件的补给。
这里的后方指的是吐蕃的佟登。
他们在达云击败马黑麻的七角井找到了硝矿,还有过去吐蕃叶尔羌造火药的几处硝矿与硫磺产地,眼下他这边正在造炭,只等着东西送来就能补充火药。
但在未明确土地所有的边境游牧是很危险的事,一不小心就会爆发争端,尤其在双方都持有武力的情况下。
树欲静而风不止,戚继光有心在这休养生息,奈何前线的部下回报,在他们的西边,一场新的战争已经打响,他们的新对手是哈萨克汗国。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事
针对征西军第四指挥使标下前军千户部的袭击发生在艾比湖畔晶河西岸的傍晚。
艾比湖是一座巨大的盐湖,盐湖产盐产芒硝,还有周围大片绿洲可供畜牧农耕。
这里曾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土地,后来瓦剌人遭受东蒙古崛起的挤压向西迁徙,这儿便成为瓦剌与哈萨克汗国矛盾爆发的起点。
瓦剌很穷,部落组织也很松散,但人们尊敬盟主。
他们的盟主和硕部哈尼诺汗在战斗中被飞艇吓破了胆。
由于降军的出身,地位不比奉命出征的金国车臣汗、半推半就主动加入的董长昂。
投降的资历上又不如投降早的炒花、花大,甚至就连血统都比不过他们,打东边儿来的部落首领哪个还不是个孛儿只斤了?
因此在军事整编的工作中没有优势,如今只是征西军一任指挥使而已,屈居车臣汗麾下,所拥有最大优势不过是有瓦剌盟主的身份,声望很高。
戚继光许诺收拢部队后向皇帝为他表功都指挥同知,拟为和硕部增添四个指挥使的编制,让他分外卖力。
一声令下,明军十四个千户便齐齐开进瓦剌先前在晶河东岸所有牧地,直接与哈萨克汗国隔河相望。
牧地嘛,谁也不嫌多,明军将官少有胆子小的,第四指挥使朱珏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