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校对)第623部分在线阅读
北洋旗军的战斗力毋庸置疑,这是以这个时代最好的训练培养方式与极多花费、超长时间为代价的,尽管它最好,但它并不科学。
最科学的练兵方式是在成本与收益的博弈中逐渐趋于平衡,这时代哪里有军队练兵花一年半的?大中华圈有练兵传统,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下都这样,只是陈沐出兵时并不知道,他以为世上都练兵。
可实际上葡萄牙不练兵、英格兰不练兵、尼德兰不练兵,这世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不练兵的,他们连常备军都没有,练哪门子兵?骑士能算兵?
西班牙和法兰西练兵,菲利普二世的新兵会得到不足三个月的训练、法兰西瓦卢瓦王室的宪骑兵是一支完全由骑士组成的部队,他们的概念和马木留克、奥斯曼亲卫军差不多,可以等同于练兵。
其他部队都是在战火中成长,一次次征召、上阵、解散,再征召、再上阵、再解散的过程中,形成稍有军事素质的部队,以及其中佼佼者成为雇佣军,专事杀戮。
而北洋旗军的兵役为五年,训练时间就要花掉一年半,等于只有三年半的使用时间,眼看着一期都要退役了。
他们的训练时间花费最大的是什么呢?是学习知识,包括军事条例、兵器参数、战术韬略、制图技术、水文地理等科目,几乎讲武堂要学的他们也差不多都要学,只不过浅显而已。
涉及识字、数学、地理、物理、医学甚至还有一丁点化学,旗军们总不能听见火药爆炸就以为神明降世了。
所以他们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在训练中学习诸多知识。
皇帝看着书信,在夜晚的清华园行宫中点灯勾画,他在算户部的账目,因为陈沐说他估计如今海外收入已经占到朝廷岁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大明得到海外足够利益的原因是大明上了这艘战船,上来,就很难下去了。
持续投入、持续产出,一旦投入停止,接下来海外利益分崩离析的打击会让大明内部扛不住。
万历爷在这一点上继承来自爷爷的基因,当然比不上飞升的道君皇帝兼任户部尚书的做派,但他脑子的数据弄不好装得比户部侍郎还多。
他清楚地记着,这一年朝廷岁入折银八千七百万两有奇,其中海贸关税与三军府京运折银两千四百万两有奇。
变化极大。
这个数据看起来大明的海外利益并未占到三分之一,但实际上已经占到了,甚至占到了一半。
并非因为这些财产在国中内部循环,而在于陈沐离京前给张居正和户部尚书王国光的建议——中央银行。
大明以前的收入很高,一年岁入折银就有三千万两,但落到户部入帐只有二三百万两,支出也才四五百万两,因为没有中间统筹的机构。
正常某县收入,截留部分自用,余数上缴至某府;某府收入,截留自用部分,余数上缴至省;某省收入,截留部分自用,余数送至户部;户部入帐归档,再安排朝廷开支:甲地赈灾拨款、乙地治水拨款、塞外打仗拨款、边关军费拨款等等。
不是这样的。
是某县收入五千两,先将县内如官员俸禄、接待花销、县中驿站、急递铺口食等花费,这是留用的,正常。
然后某乡都治水摊派到县里是今年的考成,差衙役直接送至漕运河道衙门;州府为某事的摊派,差衙役直接送至州府;某千户所、某卫的军务摊派,差衙役直接送至卫所;宗室俸禄摊派,还是直接送王府;营兵的摊派,直接送屯兵大营;
一下干掉一多半,剩下的不光送户部,兵部、承运库、内库、太仆寺、大理寺、工部……全都要送,就这个某县,全部都是他送。
最后户部入帐某县解运赋税,二百两。
承平时期这么干还好,无非损耗大,入帐少,但相对的中枢支出也少;可到了战乱时期,道路不通畅,朝廷还能收上来钱么?收不上来,谁都运不进来,掉一个链子,车子就蹬不动了。
现在有了银行这个转运机构,谁也不用去找知县瞎摊派了,钱全部向省里的户部银行送,这银行对百姓不开门,只管着赋税入帐,每年省内花费与留存的银子统统由电报送往京师户部报备,户部汇总后再送往内阁,朝廷专门留出一个阁老批这个条子。
最后由户部把批下的条子快马送回,银行才能拨款,其他银两分两趟全部送往京师。
因此就造成了赋税大增的现象,但同样支出也变高了,其实除了海运,钱还是那些钱,没变化。
但这绝对比以前少,以前地方相互一通气,想要的银两就摊派下去了,如今没有内阁的条子,谁都批不下来钱,而且地方上的王府直接不敢要钱了。
自山西三藩的宗室被万历皇帝连根拔起送到印度,天下宗室都消停了,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
除了开国太祖与成祖,就算亲自上战场的武宗战斗力都未必有万历爷高。
陈沐的意思皇帝非常明白,朝廷需要更多花费更低的优秀士兵,而入伍前完成基本的学习,是成为优秀士兵最好的方式。
在信里,陈沐就大明帝国的基础教育向皇帝提出建议:“第一批北洋旗军退役后,应有两至三千名旗军不再续服兵役,会回到国内需要安置,他们能熟练读写千字、熟悉军事体能训练流程,懂基本的数学,部分事物道理与机械原理,且对新发现的高产作物有足够了解。”
“这些退役老兵见到过海外的天下,更重要的是都为帝国流过汗、流过血,对陛下无比忠诚有极高的爱国精神,在陈某眼中是最好的小学教师。”
“给他们配最少一名童生就能支起一间开设于乡都的小学,大明应该有两千至三千所这样的小学,每年有三至五万名超过五岁、农家树下疯跑的光屁股小孩入学接受为期五年的教育,当小学教育结束,他们就可以帮家里务农了或继续进学了,并不耽误农事。”
“小学以每年两千间以上的速度扩张,最终使每年入学小儿达到三十万至五十万。”
“受过这样的初步教育,他们对天下有初步认识、有良好的理解能力与身体素质,能进入民间各专业大学学习或继续习文,习文者能比旁人更易融会贯通。”
“从军者,能在一月内迅速听懂军令、快速学习各种兵器使用方法,能接受指挥、清楚后勤筹算、看懂地图、知晓传信。”
“务工者,进入任何一个工厂的生产线,都能在一月内熟悉工作流程、熟练操作保养机器,生产出合用器械。”
“陛下不必为达官贵人、地主豪绅的孩子们寻找出路,他们出路太多了;让天下最普通的百姓、甚至连普通都称不上的百姓子孙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世代为帝国基石,当有登上厅堂的机会。”
第四百六十一章
路遥远
东洋大臣在皇帝眼中一直是可以令他信服的好人。
身份低微的南洋卫指挥使取得权柄的原因并非他是大明最优秀的将官,而在于他是天下间最了解海外的人,但他并未专擅这一特点,不贪恋南洋军府大权,并继续为大明创造更多了解海外的人。
而现在,疯狂的南洋大臣为皇帝解开一个野心勃勃、前所未有的人才储备计划——在未来十年,系统培养三百万名受基本教育的少年,并在十年后以每年五十万的数量递增。
这些人他们能熟练背诵几句古诗词,了解帝国的文化与朝代更替能看懂地契、房契与小说话本。
上街卖肉买菜算得比店家还快,知道水银有毒、火药爆炸不是炼丹师的方术,哪怕当个佃农地主管家也不能再在契约上坑他们。
认为世上有物理定律绝大多数并非因缘巧合,在他们的意识里爪哇国并不遥远,而真正遥远的大洋另一边有全国服色尚黑的西班牙与男子喜穿勒蛋裤的弗兰西。
朱翊钧将这一野心勃勃的计划中儿童们称为‘万历一代’,显而易见,他们将更好地融入新时代,与此同时也会向帝国,或者说直接向他这个皇帝提出新的挑战。
当他们知道这一切,又该如何让他们对帝国、对皇帝,保有极高的爱国忠君思想?这是他要解决的事。
曹操倘若生在兴盛、繁荣、处于上升期且领土不断扩大的帝国,他也就如愿以偿去做大汉征西将军曹侯了。
陈沐单提的是教育,但在皇帝看来,关于教育的方面陈沐不但为教育提供解决思路,还解决了军事,这是相辅相成的。
他一点儿都不怀疑陈沐说的正确与否,因为这是他的亲身经验,他学东西就是比别人快,火德星君运到紫禁城,他看了半天就知道里头大概原理;鸟铳放在手上,看别人打放一次就知道怎么用。
因为《陈氏道德经》是他的基础教育。
因此待万历一代长成,朝廷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给这批人创造上升空间,人只要有盼头,谁都不会想掀桌子。
陈沐还提到两个概念,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
其实古代中国一直是这两种教育理念并行,因为印刷术的存在击败了贵族与世族,唐代以来,三代以上的望族依然存在,但他们已经不那么特别,平民百姓也有读书的机会。
无非可能家学渊源令他们有更多机会,人不存在绝对平等,老子努力一辈子,生了小孩,老兵留下套兵甲、老文士留下一屋子书、卖菜的留下个小摊位、开当铺的也会把铺子与当票留下,但科举在明朝让大多数人平等了。
做买卖的、陈友谅旧部后人与罪臣后人、服丧的、犯法的、和尚道士之外的大多数人。
因为科举并非指的是受教育机会,而是做官的机会。
但都可以学习。
你要做医生,去医学;要学天文和术数,去阴阳学;医学和阴阳学就在帝国除海外领土外的每个县治官学的左边和右边。
在这片广阔土地上,每个地方都有社学,社学,五十家一社,每社一学。
弘治十七年明令天下,民间幼童十五岁以下者,应送社学读书。
为什么到十五,因为到这岁数就成人了,而很多人在达到这个岁数之前就不读书回家帮助爹娘照顾田地去了,科举准许你考是一回事,你的家庭有没有脱产读书的实力供你寒窗苦读就是另一回事了。
万历皇帝隐隐觉得,万历一代从五年制的小学出来后,应该再继续获得进学的机会,但很快他就从陈沐的信里后面找到这一段。
“当第一批学子毕业,朝廷宜统算全国工业、商贾、医学、农牧、矿冶、造船、讲武堂、讲文院等诸般专科大学、学院,尽数收归学政大宗师管理,设立考核,并鼓励小学生报考,待其学成,自可从其业。”
“两京都司宜设直属兵科大学,每年招募由陛下心腹统筹,聘请退役军官教授文化与学兵技能,凭其专业技能给予等级,如丙等兵管吃管住、乙等兵给四成饷、甲等兵给七成饷,如此待其毕业,由兵部分配各地从军,逐步替换世兵军户。”
“最终目的为全国统一兵员选拔、统一兵员训练标准、统一军事理论,从职权上分离练兵官、统兵官、宣讲官、后勤官四层机构,哪个部分出错皆可找到负责人。”
“如此一来,天下新兵入中央操练,练成学兵至四方驻防,精兵劲卒出边疆作战,稳固军队基层忠诚,收紧军队高层权力,主将只管打仗,练兵、后勤自有最好的专人负责。”
“三大军器局统一管理、统一规格,至如今所用军器已皆可定型,实验可以继续,不过在有极大提升前不必再多造实验型号,以扩大军备为目的提高生产,小学毕业即可进入兵工厂、罐头厂、被服厂做学徒,当他们成为正式工人,则继续带学徒,当学徒成为工人,第一批已成为更好的工人,或晋升管理层,开设分厂。”
“民用工厂亦是如此,绸缎、瓷器、工艺品、建筑用厂,除需身体素质与对身体构成危害的炼铁炼钢等工业外,皆可使用此法。”
“农业上削弱掌握土地过多的大地主,鼓励寻常农户通过使用机械成为小地主,大规模生产农牧产品。”
“士农工商四民为主,当他们富贵,会带动百业服务者生计繁荣。”
“科技上鼓励创新,设立专利权,对技术上的进步给予三至十年的保护,世界范围内其他人在不经过允许的情况下不得使用,如其技术进步有利于国家,则由皇室出资依其价值一次性买下设计,设计即属帝国所有。”
战争机器。
万历皇帝认为陈沐要塑造的是一架战争机器。
利用大规模普及教育的成果,短时间完成北洋旗军标准的训练,当然统一准备的伙食可能会比北洋军府稍差一点,但有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罐装军粮、铁路运输以及大规模制造的先进火器,这种天下屈指可数的军事力量将被真正普及。
只是在纸上写下几段话,到一个庞大帝国真正实行,中间要走的路又有多远呢?
皇帝揉了揉疲惫的双眼,并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