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校对)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847

  不拿出诏书,还不让进呢。
  进了钦天监,远远地见到皇帝,陈沐便大致知道了那份诏书如此潦草的原因——皇帝正生气呢,隔老远就能听见变声期小皇帝在叫喊时不听使唤的嗓音。
  “朕就不信,你们这些世代阴阳户竟比不上个古人?”
  钦天监整体给陈沐的感觉很科技,伴着巨大齿轮声水运浑仪间隔转动,往来的钦天监小吏爬上爬下,主官则战战兢兢被皇帝训斥,唯独这话听起来让步入其间的陈沐脸上憋着笑意。
  什么叫比不上个古人!
  五品的钦天监正带其下监副及主簿厅一众吏员战战兢兢,小皇帝跳着拍打监正,听见声音没好气地转过头,面上仍是怒意未消,抬手指着陈沐,话却卡在喉咙,半晌才气急败坏地踢了一脚旁边的水运浑仪架子,声势矮了几分,走近小声对陈沐问道:“陈卿!朕封你为……什么伯来着?”
  “臣北洋衙门靖海伯陈沐,参见陛下!”
  陈沐一本正经,憋得脸疼。
第十七章
思考
  人有强大的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即使是古代人——陈沐在钦天监深刻认识到这个真理。
  启发他的三件事,让陈沐在随万历的卤簿仪仗回宫的路上还沉浸在震撼里。
  其一是钦天监那具庞大的水运浑象仪,由水力驱动,像浑天球一般,一半在内一半在外,日夜周转一圈,不过球上绘的并非地图,而是天体图。整个机构上百个零件,工程庞大。
  除了活塞与蒸锅,陈沐可以在上面找到南洋军器局那架长相奇异镶在墙上大蒸汽窑里包括曲轴、齿轮、连杆在内的所有零件。
  听钦天监名叫张应侯的小吏说,古代曾更优秀的水运仪像台出现在北宋,由丞相苏颂将天体测量的“浑仪”与观测天体运行的“浑象”集合一处,制作出三层水力机械,下层计时、中层观测天体、上层天体测量,那架机械在靖康之祸时被金兵掠至燕京,又于八十七年后因战火不便运输被丢弃。
  此后尽管苏颂留下《新仪像法要》,却始终不能复原,朱熹言:最是紧切处,必是造者秘此一节,不欲尽以告人。
  让小皇帝称道的古人不是苏颂,说的是元朝郭守敬,他制作了《授时历》。其实明朝沿用的历法《大统历》就是忽必烈时《授时历》改了个名字,把过去年份误差积累删掉而已。
  这个对陈沐的震撼更厉害,郭守敬等人在得到忽必烈的同意后,在元朝疆域东西六千余里,南北长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建立了二十七所测验站点,进行名为四海测验的全国大测,并发明出一系列天文工具,最终制出适用全国的《授时历》。
  其中蕴含的过程与技术被钦天监小吏张应侯说了一遍,但是显然,别管万历还是陈沐都听不懂。
  陈沐的脑子只能让他记住个结果,郭守敬测算一年长度为三百六十五退位二四二五日——中国古代一直用十进制,退位是小数点,隔位为小数点后边有个零,即一年为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五日。
  陈沐不知道这个测算有多准确,他只知道,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一年的长度跟这个数字差不多。
  要说起来第三点其实最重要,陈沐发现小皇帝可以独立思考了。
  在小皇帝背着手走上銮驾打道回宫时,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地对陈沐问了一句:“靖海伯,为何钦天监的人明明知晓日食是日月交会,朝臣却要教朕,说日食是帝王举措失当,天子失德?他们明明知道!”
  骑马跟在卤簿仪仗后缓缓策行的陈沐在直至进宫前都在思虑万历的性格,事实上他到现在也不明白眼前的小万历是什么性格,他们接触的太少了,张居正把小皇帝当作宝贝一样护着,这天下除了张居正、李太后、冯保之外,大约没人能在除朝会之外的地方天天见到皇帝。
  他也不例外,回到北京半个多月,这是他见到小皇帝的第二次。
  但他隐约知道历史上的万历是什么模样,发中官下地方做矿监、打了万历三大征、还有出了名的怠政。
  很少参加郊祭天地、很少参加祭祀祖先、很少上朝、很少接见大臣、很少对大臣的奏疏批示、很少参加经筵讲席——这是皇帝在发现朝臣贪渎的事实后采取消极手段,不足为奇。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里面有些是外因,有些则与性格有关,至少在陈沐的印象里,朱家皇帝从来不缺少勇者,别管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千里迢迢去南京只为篡位的朱棣、应州亲上战场斩首一级的总兵官朱寿,还是连天地祖宗都很少祭拜的万历。
  从小万历那句‘他们明明知道’,陈沐只感觉到,帝国年少的皇帝确实缺少畏惧这种大多数人都有的概念。
  他时常挨罚受跪,却并不害怕挨罚受跪。
  这个小孩子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为外物所阻,他接受外来的批评与教育,自己心里则有另一套依照好恶认知形成的行为准则。
  屡教不改,大约是李太后与张居正最头疼的地方。
  在宫门外,陈沐翻身下马时朝左右皱皱眉头,招来一名锦衣,请他向陈府传了句话,这才迈步跟着卤薄仪仗步入宫城,小皇帝心情不太好,他得想个办法。
  钦天监最大的官职才五品,像张应侯这种九品五官司历就已经是一方面的主官了。
  过去钦天监是位卑权重,不过自打土木堡算错了卦,之后就没谁待见。武宗荒唐、嘉靖信的是方士、隆庆仁厚但有高拱护佑,到了万历朝又有张居正当国,钦天监?早被忘到姥姥家了。
  其实要不是陈沐前些天提起制图测量,小万历都不知道朝廷还有这个部门,过来看看,问日食是什么情况,这个五官司历张应侯居然也告诉皇帝日食是让皇帝约束行为,这可把小皇帝气坏啦!
  跟随皇帝步入宫禁,穿梭在紫禁城的夹道上,直至皇帝的卤簿仪仗停下,各自散去,仅有数名大汉将军、锦衣、宦官相随,陈沐便看见身着日月袍头戴金丝翼善冠的小皇帝口中哼着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曲调,一个人当前晃晃悠悠大摇大摆地走着,看样子竟是打算一路走回乾清宫了。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陈沐没得到准许可不能跟着往里闯,他看样子小皇帝好像忘了还有他这么个人,只好咳嗽一声提醒在前面溜达的皇帝。
  “诶?”小皇帝皱着眉头神色不善地停下脚步转过头来,看见陈沐的第一眼竟是有些茫然,脱口问道:“靖海伯……你跟朕回家做什么,尚膳监可没给你准备饭食呀?”
  小皇帝太心不在焉了。
  陈沐拱手道:“陛下,臣是来谢封爵之恩的。”
  “噢!对对对,是朕找你过来的,来,一起走。”小皇帝在前头朝陈沐招招手,见他不动,小万历干脆挑着眉毛自己走过来,从大袖里费劲抽出小手朝前一指,“走,你那道圣旨,朕写的不好,问了翰林院的吏员,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写。朕今日是被气昏头,不过……”
  皇帝边走边说,扬起小脸儿满面困惑:“你那个北洋衙门东洋大臣,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
  注:
  元代郭守敬测算一年为365.2425日,近代测算直到现在使用的一年为365.2422日,一年仅相差25.92秒。
  月球有一座环形山名为郭守敬环形山,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2012,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第十八章
祖法
  不怪小皇帝糊涂,整个朝廷对东西二洋都没有大的规划,陈沐已经渐渐摸索到在大明王朝的世界里这套法则运行的基本规则了。
  大明朝对稳定不留余力,这非常好,因为这个国家太大了,作为世上人口最多的帝国,稳定是一切的前提。
  人们太清楚没有稳定,一切都是虚妄。
  这也决定了整个决策层不是外向的,被南洋军府强推着赶鸭子上架,其实已经很辛苦了,那些身处世上最强大竞争机制帝国中的官员们,现在还要腾出力气来学习外洋事,否则便会被同僚超越过去——至少六部吏员必须对外洋有自己的认知。
  大家还致力于把南洋是怎么一回事搞清楚的时候,内阁成员已因南洋为帝国攥取巨量利益而没带来更多麻烦增设了北洋、东洋、西洋军府。
  这个时候,谁能弄清楚东洋到底是要做什么?
  天下所有人,即使是张居正,所掌握的情报也只有两条向东跨过沧溟宗的两条航线,途径墨西哥,抵达地图那边大片模糊空白中狭小的葡萄牙与西班牙,除此之外,人们对大东洋一无所知。
  沧溟宗,意为最大的海洋,是明人对太平洋故有的称谓,但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又如何确定它是最大的海洋,今时明人已无从知晓。
  人们更不知道,陈沐要在沧溟宗这片一望无际的海洋上做什么。
  高大红墙下,陈沐用片刻组织语言,对万历答道:“四军府的设立皆为富国、强军、乐民,这需要巨量的铜、银、金,以及巨量各类资源,四军府的主要目的即使为朝廷运来大量财富与资源,操练兵马保护贸易,也让这些兵马在更危险的天下环境中为朝廷所用。”
  “更危险的天下环境。”小皇帝抿抿嘴,抬手挠了挠鬓间问道:“靖海伯以为,大东洋对面的夷人,比北虏更危险?”
  “各有各的风险,北虏凶猛且占据地利,胜则大掠败则四散,化整为零很难追击,朝廷的马不够好也不够多,只有他打我、没有我打他,北疆漫长防线耗费朝廷许多精力财力;海那边的异国,他们的优势则在与我完全不同,像中国一样,不断进步,这是臣以为他们最危险的地方。”
  “北方的敌人和我中国祖先打了上千年,这是地缘决定的,在战争中我们一直进步,他们的变化不大,秦朝时北方敌人是骑马放箭,现在还是骑马放箭,我们用过战车、用过骑兵、用过步兵、用过长矛、用过弓弩、用过火铳,现在使用火炮。”
  “在漫长的战争中,形成今日这样的局面,周围永远落后,向中原学习,中原则在四顾无敌后沉迷享受,直至周边国家学到东西,积攒力量,进攻我们,以求入主中原。”
  “与他们的作战中,最艰难的是维持我们的强大,现在使用更好的军器,但相信陛下也看出来,北疆是依靠一批在南倭北虏中历练出的优秀将领撑起实力,并非朝廷兵员、将领才能比明初时强,只要能维持中原王朝的强盛,就能压制四方,盖因文化相通,他们跳不出这个圈。”
  当陈沐与万历对话时,总是不自觉地代入进一个老师的语境里,而万历似乎也因道德经的教育而接受这样的对话方式,当然他也没忘记自己是个皇帝,一手藏在大袖里的小手儿端在肚上,别管听懂没听懂,都矜持地颔首回应。
  皇帝小老爷还是认为自己大部分都能听懂的,即使有一些听不懂,那也没关系——作为神中年的弟子,他经常要面临这种听不懂对方到底在说啥的困境,这种时候只要点头就好了,拿自己能听懂的地方疑问一句,就能做出‘陛下聪慧似神人,可举一反三矣’的效果。
  通常老师觉得重要的东西,他会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说,至少张居正是这样。
  所以万历养成了这个习惯,他问道:“靖海伯是说,欧罗巴诸夷与周边诸国不同?”
  “正是,不同的地域上千年独自发展,形成不同的文化,即使有些技术辗转万里流传回传,但大体上全然不同,当今之世,谁学到更多,谁便更有优势,这个道理非常浅显了;而在谦虚好学上,显然我们更有优势。”
  陈沐说到这,才终于结束陈老师的授课教程,拱拱手道:“臣请天津建北洋衙门,是为练骑兵与督筹后勤;任东洋大臣,则要渡海至南亚墨利加,接收条约中朝廷在西班牙的租借地,并为朝廷甄别在欧罗巴诸国的文化、科技中,什么对朝廷有利,带回来。”
  小万历还是颔首,眼看已走近乾清宫,他十分认真地看着陈沐的脸,神情不似少年,带有几分斟酌问道:“靖海伯,朕常受老师教导,也多闻朝臣劝谏,就像在钦天监,当朕提起你打算让人测量天下时,那监正最先说的不是别的,是祖宗之法,除钦天监外常人不得度量天时。”
  “为何朕从未在你口中听到过祖宗之法?”
  周围已经没有别人了,陈沐眯起眼睛笑道:“但陛下一定在臣口中听到过核心利益这个词,在臣眼中,这个词与旁人口中‘祖宗之法’没有分别,朝臣有为国者、有为己者,也有既为国也为己者,根据他们不同的目的,陛下可以甄别他们不同的核心利益。”
  “当核心利益被别人触动,就会产生攻讦,而在大明,攻讦一个人最好的手段便是拿祖宗之法四字压下来!那是驱逐前朝的太祖皇帝之法,没人可以违抗。”
  “你是在教朕帝王心术。”万历大概是刚从张居正那学到帝王心术这个词,运用起来还不是很熟练,他有些感悟地说道:“所以老师定考成法,便总有朝臣以变了祖宗之法压下来,老师再自开国之初的法令中找到仰仗还击?”
  听万历这么说,陈沐真的是觉得张阁老辛苦了,不过他甚至还知道后续呢——能用祖宗之法砸回去的,张居正就砸回去,实在砸不回去的,也用权势与智慧砸回去了。
  但他不愿在这座看似密不透风实际四处通风的紫禁城里说起对张居正改革的评价,说好说坏都会得罪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