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1975(校对)第8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0/1257

  梁韦信在前往海城之后,在那边做了大量的调查。
  这两个月来,他除了给机场寻找建设地点之外,也了解了下海城这边的运输机研究所,在得知了一番情况之后,才给吴承打这个电话。
  而从这个电话里,吴承才了解到,内地那边,海城运输机研究所早在七十年代初便已经开始致力于大型运输机的研发。
  不过这个事情,后来肯定是不了了之了,否则后世华夏也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大型运输机制造公司,而得从国外进口了。当然,这里所谓的“进口”,指的是关键性的东西——发动机。
  可以说,在后世,华夏这边的战斗机绝对可以说是杠杠的,特别是J系列的战斗机。但是在运输机这一块,却一直很落后。
  仔细一看,就能发现,这种发展多少是有些畸型的。
  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来国内并不是没有做过大型运输机这方面的研究,只是不知什么原因,最终没有成功罢了。
  而现在,梁韦信告诉了他这里面的原因。
  据梁韦信透露,大型运输机虽然研制成功,也试飞了好几次,都取得了相应的成功。然而,它存在的问题却是非常大。
  首先就是锻造工艺不行,也就是实际生产力跟不上设计师们的设计理念。比如机身的外表蒙皮,国外那些大型运输机制造厂,可以一整张蒙皮一起做,但国内却没有这样的车床,达不到这个目标,只能通过拼接,如此一来,机身的重量就要增加不少了。
  其次就是一些零部件,其材料工艺,以及制造装配上同样也达不到标准……如此一番弄下来,本来是仿照波音机型的,结果却短了好几米,机翼也小了许多,载荷量自然也就小了许多。
  而最关键的还是发动机及一些关键的零部件需要靠进品。
  如今的发动机,是靠进口的成品,其仿制工作一直没法取得进展。然而,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靠堆钱能堆得起来的。
  这些说起来似乎还不够直观,于是梁韦信又给了吴承一份数据。
  也就是在试飞之后,存在的问题。
  其中铆接质量存在的问题有四千多个,其他较大的故障有一百多个,需报废的零部件有五百多个。
  这样的运输机,其安全隐患可想而知。虽然在其试飞好几次内,都没有出现什么事故,但这依然还是让不少人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也因此,年初的时候,海城那边的研究所,以及海城政府那边上报给上层领导的申请经费报告,一直未能得到批复。
  也就是说,那边的研究经费,已经不足了。
  事实上,这个时候,民航总局那边,已经有不少声音提出要中止这个计划了。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无底洞,就是再多的钱投进去也是枉然,因为依照当前国内的工业技术,根本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当然,这里面也不乏阴谋论的存在。
  不过,从研究所和海城政府的申请报告未能得到批复的情形来看,这个计划被中止的可能性,很高!国内这个时候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不可能全都拿来进行这个计划,因为根本看不到这个计划的未来。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吴承愿意接手这个计划,相信那边应该是愿意的。不过这个事情当时老爷子并没有和吴承提起过,也不知道老爷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如果这个计划能够成功,那对国家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国防力量上,可以瞬间加大N多。
  可如果不能成功,那就是一个拖后腿的包袱,有了这个包袱,经济的发展,肯定要慢上许多。
  那么,是舍弃,还是继续,就值得仔细商榷了。
  而在梁韦信看来,这个计划的终止,几乎可以说是榜上钉钉的事情了。这不仅是这个运输机本身在制造上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还因为总局那边有许多高层都已经选择了放弃这个计划。
  所以,他才会让吴承准备接手这个研究所,自己开搞。
  也不知道这是梁韦信自己的主意,还是他被人给忽悠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主意,得吴承自己来拿。
  可以预见,这一项的研究投入绝对是一个无底洞,但如果真的能够成功的话,那对华夏的航空业,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发动机这一块,如果能够拥有自己的技术,那就不需要受制于别人了。而且一辆飞机最重要,最核心的东西,也是发动机。
  吴承也不是没有想过利用自己那家雷霆汽车发动机研究中心,但汽车发动机和飞机的发动机,肯定是不一样的。
  当然,如果真的能够接收研究所的话,那绝对也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如果真的不计代价进行投入,或许将来真的可能将其发展成国内第一家私营的飞机制造研究公司,而后和国外的那些飞机制造生产商们打打擂台,诸如波音,空客这些。
  而真的能够有自主研发的能力,在航空领域上,也就不需要受制于人了。这里面,可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还有国家工业力量这东西。
  吴承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让梁韦信给他一点时间思考一下。
  结果这一思考,连拍戏都没什么激情了。
  直到晚上,吴承才给梁韦信去了个电话,让他暂时先不用考虑这个事情,等上一段时间再说。虽说那边有中止这个计划的想法,但明面上还没有正式中止不是?等到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再谈都来得及。
  另一边,吴承则让人悄悄派商业间谍去国外其他航空制造公司探取商业情报,以及一些研究资料。
  派遣商业间谍去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这种事,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这种黑暗手段,在商业运作上,却并不少见。
  事实上,宝岛那边的迅龙通讯,就有过这样的前科,否则他们在移动电话的研究上面,又怎么可能比得过那些老牌电子公司?
  移动电话这个东西,在国外,其实早就已经有了,不过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用移动电话,只是一些实验品。
  真正意义上的商用移动电话原时空具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吴承并不是很清楚,不过他知道,不论是讯龙通讯那边,还是摩托罗拉公司那边的砖头式移动电话,已经研制成功了。
  如今迅龙通讯正在宝岛那边进行最后的基站建设实验。摩托罗拉公司那边也差不多。如果不是因为基站建设跟不上速度,估计他们已经开始正式上市销售了吧!
  换句话说,如果基站建设实验成功,那么迅龙通讯的砖头式移动电话在明年应该就可以正式发售了。
  所以,吴承在《赌神》这部戏里头,移动电话的道具并没有用公用电话来代替,依然还是用移动电话当道具。
  当然,因为香江这边也才刚刚开始建设基站,所以这个时候肯定是没有信号的,大家用的时候,只是觉得有些奇怪,那东西真的能像吴承说的那么神奇?相隔十万八千里,不需要电话线,也能在那边听到这边的声音?
  他们知道,吴承曾写过《小兵传奇》这样的科幻小说,里面出现的通讯设备可以说是对未来通讯的诸多幻想。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居然会来得这么快!
  当然,现在大家都还在猜测而已,真正能否实现,还得由时间来证明。不过吴承并没有隐瞒他们,他说这款移动电话,明年估计可能会上市。他还“断言”,移动式电话在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小巧。
  在吴承看来,如果迅龙通讯没有利用商业间谍去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迅龙通讯的移动电话肯定没有这么容易便研制出来。
  虽然这样做有些不太道德,但是商场上面,本来就存在着诸多尔虞我诈,具以成败论英雄,谁会去在乎过程中运用何种手段?
  如果他的公司没有相应的安保措施,别人也同样会派商业间谍过来的,这根本不需要怀疑。
  是以,吴承觉得,在接收这个研究所之前,他还是先悄悄作些准备工作比较好。更何况,他还得向波音公司那边下订单呢!
  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引起他们对他的警惕心。一切,暗地里悄悄进行就成,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
  同时也可以凉一凉那边。
  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时得到帮助,那份感动才会更长久一点。
  所以,结合各种原因,吴承才做出了这番决定。
第971章
凶残暴力关节技
  夜,《赌神》剧组正在火车站的一截车厢里拍摄外景戏。
  这一幕是赌神高进帮助好友赢钱之后,结果引起那位“南哥”的不满,派人前去教训高进的那段,而这个时候,龙五出手了。
  在这里,原作中向十展现了下他的矫健身手。
  不过吴承不想模仿向十,反而觉得后世那部《拳霸》里头所展现出来的关节技技巧很震撼,于是他把这个给“复制”了过来。
  当然,在拍摄的时候,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毕竟拍摄的时候不是真的把人家龙套演员的关节击打得扭曲到怪异的程度,是以,这些就需要那些龙套演员来表演了,至于断骨的配音,后期增加就行。
  然而即便不是真的把人弄残,可疼痛还是免不了的,之前在配戏的时候,这些龙套演员们已经表演过几次了,但真正开拍时,他们还是小声朝吴承说道:“吴导,一会下手轻点啊!真的很疼!”
  吴承有些无语,轻咳了下,道:“好了,好好表现,争取一便过!谁要是演砸了,别怪我多来几遍啊!你们知道我的风格的。”
  而后,拍摄开始。
  果然,真正拍摄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容易,各种关节扭曲的效果在监视器里头看起来并不是很理想。
  坐在监视器后面的曾智韦叫道:“老板,效果不是很理想,让摄影机换一个角度拍试试看,一会我们再来一条……”
  然后杜克风和张科两人扛起摄影机,不停的寻找拍摄角度,直到找一个个角度可以让那关节看起来扭曲得很诡异的,才算罢休。
  结果如此一来,拍摄进度就可想而知了。
  本来很简单的一幕,搞到最后,居然花了两个多小时,一个晚上就这样过去了。而那些龙套演员们自然也是叫苦连天。
  不过结果吴承还算是满意,虽然看回放的时候,看不出什么,但是吴承在脑海里将这些镜头进行自我加工一番,觉得效果还行。
  而且就目前而言,可以说整个全球影坛上面,还没有哪部动作片里面的动作运用到这种看起来很暴力很凶残的关节技来表演。
  可以说,这又是动作电影当中的一个“首创”。
  “他们只是听命于人,为什么出手这么重?”
  打斗完毕,赌神高进跑出来做老好人,一脸微笑问龙五。
  吴承所演的龙五酷酷地将墨镜戴到鼻梁上,道:“对于任何靠近雇主的危险分子,身为保镖应该做的,就是尽快让其失去战斗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0/12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