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1975(校对)第6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5/1257

  看到吴承进来,摄影机也停止了工作,看向吴承。
  吴承看到一切都准备好之后,便道:“大家准备一下,五分钟后咱们开始拍摄,之前那是取巧了,接下来这一幕才算是《少林寺》这部电影真正的第一幕,阿杰,子弹,准备好了没有?”
  这一幕是拍摄影主角在练功房里和其他师兄弟练武的场景,其他人吴承不太担心,因为给他们的镜头不会有多少,但是主角,还有甄子弹演的配角,吴承就需要注意一下了。
  甄子弹的角色是那位玩棍子的悟空,本来这个角色是已经定下来了,当然,和原时空的那位演员有所不同。
  不过吴承看过之后,直接把他替换成了甄子弹。而这个演员则去跑龙套,反正工资不会少算他的。
  那家伙得到工资之后,也没多大想法,屁颠屁颠的答应了。
  要是在后世,发生这种事情,虽然人家嘴上不会有怨言,心里面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想法,甚至可能直接拒绝出演龙套角色。
  其实这也是因为这个时期,内地真的很穷,一天能够赚到几块钱就已经非常厉害了,更何况是直接拿到几百块钱呢!
  这些天,李联杰和甄子弹两人也跟寺里的和尚练功……虽说寺里只剩下十三个和尚,但还是有几个练武的。
  跟着那几个和尚天天做晨练,他们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训练量跟人家比起来,似乎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不过两人都不是那种嘴上会叫苦的人,虽然累,但是这几天他们都坚持下来了,特别是甄子弹,他直接把这个当成是一种挑战了。
  除了他们,那几个从其他武术队里拉过来的演员,也同样跟着训练,不过量没有他们那么大就是了。
  五分钟休息时间一过,电影真正的第一幕开拍,闲杂人等退出镜头之外,然后吴承一声令下,正式开拍。
  据说,原时空,张新炎在拍摄这部戏的时候,余海虽然算得上是这部戏的动作指导,但事实上,余海这个在此之前从未担任过动作指导这个工作的家伙,其实是有些没有尽到责任的。
  据计椿华这位饰演秃鹰的反派角色讲述,当时他们拍摄这部戏的时候,就没有真正的动作指导,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要怎么打,就是几个演员在开拍之前,讨论一下一会怎么来,然后导演给他们一个时间规定,让他们就那么瞎打了……不得不说,他们这些人的功底还是很厚实的,就随便瞎打,也能打得那么好看。
  就像甄子弹后来演的那部《杀破狼》里头,他和吴晶对战的那一场,似乎也没有事先说好怎么打。但是整部戏看下来,那场打斗的精彩绝对不逊于任何一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也可以说,有时候,演员的临场发挥,还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现在,吴承不可能浪费胶片来让他们瞎打,直接把余海、程晓东,以入于成惠,再加上自己,四个人组成武指团队,进行这部戏的打斗场面设计。大家都是习武之人,而且吴承脑海里还有无数动作片的精彩打斗画面,设计一些精彩的动作,不要太容易。
  “喝,哈,呯……”
  随着这些“武僧”们的叫喝,一脚踩入那凹陷的砖坑中,那是他们平时练武的时候,在砖面上踩出来的坑。
  镜头中,主角练得很认真,小肌肉也是相当发达,不得不说,纵观李联杰的那么多部片子,这部《少林寺》是他秀肌肉秀得最多的。
  和甄子弹不一样,后世的他,走的都是飘逸优雅的路线,和秀肌肉根本搭不上边。倒是甄子弹,时不时的会秀一下他那发达的肌肉。
  “二号镜头,对准主角脚下的坑洞,阿杰,还记得我之前和你说过的‘慢动作’吗?现在正是时候了。”
  呯——
  李联杰的脚缓缓踩入坑中,在踩到坑中的时候突然加大力量,力量之大,使得坑洞里的尘土飞扬而起。
  这里吴承觉得需要一个慢动作来呈现一下它的力量。
  不过,这个时期,摄影机的技术还没有那么高,慢动作拍起来也没有后世那么简单。在后世,手机都能搞出慢动作的特效来了。
  但是现在,只能用最土的办法,那就是人为的慢动作,然后再配合摄影机的一些功能,再加上后期的剪辑手法来呈现。
  当然,这么搞下来,虽然慢动作镜头是可以做得出来,但其效果肯定是没有办法和后世高科技下的慢动作镜头相提并论的。
  不过没办法,谁叫这个时期的科技水平就是这样的呢!
  几分钟后,吴承直接拍手叫道:“不错,这一幕过了!”
  事实上,这些拳法套路,对于李联杰他们来说,不要太简单。毕竟不是对打,不会出现太大的意外。
  接下来几天,剧组拍摄的,都是主角的一些练功画面。这些画面对于李联杰他们来说,都不会有太高的难度。
  这也是给李联杰和甄子弹他们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等这些镜头都拍完之后,吴承准备开拍剧情的时候,结果却听到有日岛人前来拜访少林的消息。
  把消息带给吴承的,是政府派驻这里的工作人员。
  事实上,这个时期,政府派驻这里的工作人员,比寺里的和尚还要多。当然,现在更多的,是这些剧组的人员。
  “日岛人?”吴承有些疑惑地反问了句。
  那人点头道:“事实上,那个人在几年前就来过咱们国家了,当时还向上面提出访问少林寺的要,不过被上边的领导给谢绝了。后来少林寺被上边选为国内首批开放景点,多少和这个华日友好邦交有点关系。去年,这位又跑了过来,想要再次访问少林寺,上边依然还是没有同意,不过那位日岛人很是执着,说是用走也得走到,所以上边也就勉强同意了。”
  吴承点了点头,道:“他当时没有过来吧!”
  那人点了点头,道:“显然,他回去做准备去了。当时上边已经有准备修一条路到少林寺这边了,没想到吴先生你的代表郝女士却在这个时候找上市府那边的领导,接下来的事情,想必吴先生应该也从郝女士那里知道了。”
  吴承点了点头,心头的疑惑多少解开了一点,赫女士,也就是娟子之前替吴承过来跑这边的关系,创办少林寺旅游发展公司,一切关系跑下来,都很通顺,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拦。
  之前吴承还以为是这时候的领导们,都是干实事的人,一切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能够得到这么大的外资投资,欢天喜地地答应下来是极为正常的事情。现在看来,这里面多少也有点“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的意思吧!亏这些家伙还敢向娟子要修路的投资。
  好在之前娟子提出路可以由他们来修,但是修好之后,将来这条路的“过路费”得由他们来收,就像香江那边那条“龙澳大道”一样。
  结果市府那边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开玩笑,这是跑内地来收“过路费”了是吧!真要这么做,非得被人戳脊梁骨不可!
  当然,现在还不是后世,在后世,这么做,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第725章
“日岛友人”
  日岛少林拳法联盟创始人宗盗臣吗?
  吴承终于在脑海里搜索到了一丝关于这个微量记忆。之所以说是微量记忆,那是因为他对于这个日岛人,其实并没有知道多少,只知道这家伙是原时空《少林寺》这部电影的投资人之一。可以说,他的出现,对于原时空,少林寺的兴盛,是有着分不开的干系的。
  而那位工作者也开始给吴承介绍起了那位日岛人。
  说起来,在这些工作者看来,那个日岛人虽然很崇拜少林,也把他自己当成是正宗的少林弟子。但在他们看来,日岛人就是曾经的侵略者,就算他们粉饰得再好再漂亮,都逃不掉这个身份。
  相比起来,吴承虽然是商人,但他是内地去香江那边发展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吴承属于“自己人”,而那位则属于“外人”,而且还是曾经侵略过自己国家的“外人”。
  当这里有自己人参与开发的时候,自然就更加不待见“外人”了。
  “那位日岛人在战前便来华学习武术了,战后回国,将自己所学的拳法归纳总结,创出了日岛的少林拳法,然后组建了日岛少林拳法联盟,自任盟主,自诩是正宗少林弟子。”
  吴承听着,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打岔。
  说起来,少林寺之前其实挺可怜的,因为这里除了政府的工作人员之外,正式的和尚其实只有十三个。
  而且政府开始关注这里,也不是因为他吴承的原因,而是因为这位日岛少林拳创始人访华之后,才有所关注的。
  那人又道:“事实上,去年那位日岛人就提出,要自己出资重建少林寺,并修一条路出去了。不过因为有吴先生你们在,所以那位热心的日岛人所提出来的这些建议,上边并没有答应。”
  “之前行正大师一直担心少林会不会因此而断代,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市府派驻过来的工作人员一直不是很友好,有时候甚至拿棍子追着我们打。当然,他不是真打,只是发泄一下心里的不满罢了。”
  其实也因为这个日岛人的原因,是以,当吴承想要投资这里的时候,行正大师其实不是很喜欢。在他看来,吴承是个商人,商人都是逐利的,他要开发少林寺,肯定是想借少林寺来赚钱。
  而那位日岛少林拳的创始人才是真正传承少林文化的人,所以在行正大师看来,这个人会更加适合一些。
  似乎在他看来,日岛人的身份,一点问题都没有。
  事实也是如此,这个时期,提倡华日友好,而且这个时期也是华日关系最好的一个时期。行正大师是化外高人,而且那位日岛少林拳的创始人又以少林弟子自居,这感情自然不是一个商人可比。
  不过吴承的投资,倒是解了市府那边的燃眉之极。他们自然也想重建少林,拒绝那位日岛少林拳的创始人,肯定也有一些原因是因为那家伙是日岛人的原因在内。
  吴承不一样,吴承虽然是商人,但却也算得是一位拍电影的电影艺术人,而且他要重建少林,也是想拍一部关于少林寺的电影。这是对少林寺文化的一种非常好的传扬方式。
  政府那边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而少林寺这边则是需要发展,需要将少林文化传承下去,所以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要不然,以行正老和尚的固执,又哪里能够这么轻易说服他。事实上,老和尚都担心要是自己圆寂了之后,少林寺该怎么办了。
  而原时空,那位日岛少林拳的创始人,也正是这个时期拜访少林寺,并投资拍摄了《少林寺》这部电影。
  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所以才使得少林寺变得兴盛起来。
  原时空,释咏兴大和尚曾说,就算没有《少林寺》这部电影,少林寺迟早也是会兴盛起来的,只不过可能要晚一点罢了。
  这种说法,深度说明了这个大和尚的自信。
  确实,若是以他那种以公司的模式来发展少林寺的话,少林寺确实迟早会兴盛起来。
  不过,如果只是如果,原时空的那段历史根本没办法改变,他说那样的话,多少给人一种“马后炮”的嫌疑。
  毕竟,原时空,少林寺的兴盛,确实和那位日岛少林拳创始人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要不是他数度访华,在内地这个完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想要腾出手来搞这些什么文化传承,几乎不太可能。
  所以,那位日岛人的数度访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催化了少林寺重建的步伐吧!
  然而现在,这些都跟那位没有太大关系了,因为吴承的出现,使得现在这部电影变成了吴承的作品,投资者也变成了吴承。
  说起来,吴承多少有点摘桃子的嫌疑,不过对象是日岛人,不管这位日岛人是真心拥戴少林,还是假意的,都无所谓了。
  同样的,少林寺旅游公司的兴起,也和将来那位大和尚没有太大关系了,因为首度把少林寺当成一个公司来经营的,也是吴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5/12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