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1975(校对)第4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7/1257

  而且,他提的问题虽然语气和态度都不怎么样,但这个问题也确实道出了时下僵尸片的现状。如果去邵氏的片库里翻找的话,就可以发现那里面有多少这个题材的电影了。
  自几年前,邵氏由张澈大导拍摄“中西合壁”的僵尸题材《七金尸》这部戏扑街之后,这个题材可以说已经是烂掉了。在之后的几年里面,邵氏也多少有拍过这类题材,但都是一部比一部扑。
  现在谁还愿意去拍这个题材?那基本上等于是把钱往水里扔。
  吴承闻言便道:“这个问题答案同上,你们可以当做是我的任性吧,你也知道,《上海滩》虽然投资高达八百万港币,但它还是让我赚钱了!所以,我并不需要担心这部片子扑街。当然,我并不觉得我拍的这部片子会扑街,我有这样的信心,因为我叫‘吴承’。”
  吴承这么任性,谁能拿他如何?
  他都把话说得这么满了,若是再纠结这个问题,似乎也没什么意思了。而且,吴承的这番回答,已经让大家很满意了。
  因为,大家可以当成是,这家伙又口出狂言了。
  有了这个问题,还怕明天没有头条新闻吗?
  是以,像这种“话题制造机”,大家是非常喜欢的,即便这家伙有时候很任性,我行我素的。
  “吴导,《上海滩》投资了八百万,听说您这位导演兼主演就分走了一百万,那么《僵尸先生》投资了五百万,你的导演片酬和主演片酬又是多少呢?可以稍微透露一些吗?”
  吴承摊了下手,道:“没办法,我开一百万的身价,这已经是一压再压的结果了。若是在北美的话,我的片酬现在起码在百万美元起价!这还只是导演的片酬,并不包括主演。”
  事实上,在北美,只要是他的剧本,都有人愿意出百万美金,更别说是他自己出手执导的片酬了。
  只不过,因为吴承自己就有自己的电影公司,所以帮其他电影公司导戏的可能性,基本上为零。
  没有哪个人会傻得跑到对手那边去帮他们打自己的!
  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情,那么他的那些对手们反而要怀疑一下这个家伙是否别有用心了。
  也就是说,让他出剧本,其他人不会担心,但是请他导戏,基本上是不可能会发生的。
  “吴导,按您这么说,五百万去掉一百万的话,那剩下的四百万还够用吗?既然是僵尸片,里面应该会有一些特效吧!还是说,您准备缩减《僵尸先生》剧组的其他费用?”
  “剧组的预算,那是早就做好了的,所以,这个不需要担心。”吴承微笑道:“当然,如果预算不足,后期再追加就是了。”
  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当然,剧组向投资人或公司要求追加投资资金这种事情,在电影界,也并不是什么怪事。而是普遍存在的事情。
  “吴导,我是来自《星岛日报》的记者,我想问的是,在《上海滩》这部电视剧里,吴导首次将一部电视剧的场面扩大到让人看了不由热血澎湃的层次,这次的《僵尸先生》,会有那样的大场面吗?我想,这也是绝对大多数观众想要看到的吧!”
  吴承呵呵一笑,道:“所谓的大场面,在我看来,无非就是在电影情节需要烘托气氛的时候,群众演员多一点而已。相信许多电影人心里头都知道该怎么做。之所以没有那么做,不过就是想要节省一些经费罢了。对于拍摄经费方面,我一向不吝投资,所以这一点大家大可放心,只要需要大场面的时候,我就不会随便敷衍了事。”
  《上海滩》之所以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其实只是演员的表演比较认真,看起来比较真实……当然,更关键的,还是其中的大场面比较多。比如学生游行示威,最后和巡捕冲突的那场戏,吴承用到的群演已经超出了千人……这种在大场面上的投入,可不仅仅只是请那些群演的费用,还有服装和道具以及其他一干费用,比如吃饭。
  许多剧组为了节约经费,这样的大场面一般都是敷衍了事,有的甚至直接将这些场面砍掉。群演吃饭的花销可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像无线在八十年代拍的《射雕英雄传》里面,那千军万马奔腾的场面时,那里面的群演其实还不到百人。
  之所以结果给人千军万马的感觉,那只是拍摄角度,以及后期剪辑的时候运用一些剪辑手段给合成拼接出来的罢了。如果仔细去看的话就会发现,那幕戏,远景头拍摄几乎没有,航拍就更别想了。
  在这种大场面上,如果有远景镜头,再加上航拍,那看起来的感觉就不同了。只是可惜,在香江,限制太多了。
  一来剧组经费没有那么多,二来想要找那么多马,而且还得找那么多会骑马的人,也找不出。
  要是中间再发生点什么意外的话……那就只剩下“呵呵”了。
  所以,他们只有通过剪辑手段,来达成那些目标。虽说这样做一般也没会妨碍剧情,可结果肯定会让人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而对于这方面的投入,吴承一般都不会小气。
  事实上,纵观他所拍的那些电影,里面的大场面可不少。
  相比其他香江电影,吴承的电影在这方面,也是大众所喜欢的原因之一。相比起来,他的电影,总能给人一种蓬勃大气的感觉。
  不过吴承觉得,这其实并不算什么,要是他们知道后世阿三片里的那些大场面……好吧!阿三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吴导您好,我是《香江晚报》的记者,我想请问,吴导为何会选择林振英先生作为本片的主演?我没有看不起林先生的意思,只是觉得,相比起吴导,林先生的份量有些轻了些。”
  这还不是看不起吗?林振英听了,心里暗自腹诽。
  不过他倒是不介意,毕竟连吴承和许贯英都在给他当配角,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当然,相比吴承,许贯英的那点份量,其实也就不值一提了。毕竟许贯英再出名,也不过是在东南亚一带而已。
  吴承闻言不由失笑起来,道:“是谁告诉你,一部电影的主角一定就是要那种名气大,身份高的明星才行的?身为一个导演,我选择角色,只看这个演员合不合适这部戏,而不是看这个演员的名气有多大!至于《僵尸先生》这部电影的主角,除了林振英先生,我不觉得有谁比他更合适,即便是我自己,也不适合……”
  听到吴承这么捧林振英,大家的心里头不由好奇起来,多看了林振英几眼,似乎看不出这个小眼睛,一脸老人相的家伙有出奇之处。
  林振英则是一脸微笑,虽然心里头看到吴承力挺他,也挺暖和挺尴尬的,但这个时候,他怎么也不能把尴尬的表情露出来。
  因为“尴尬”这种表情,和吴承的力挺,太不相符了,一旦露出来,那就等于是漏了底气了。吴承这么给面子,他自然得兜着。
  “大家好,我是《东方日报》的记者,许先生,我想请问,在这部片子里,对于出演一个配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或者说,以你的人气,就是当作主角都没有问题,这个配角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吗?”
  其实他更想直接问:“以你的人气和知名度,怎么会愿意给一个普通演员当配角?不觉得憋屈吗?”
  不过看吴承这个任性的家伙坐在上面,他也只好打消这种充满了挑拨离间和火药味的话给咽了回去,换了个婉转的方式。
  但其实这个在他看来挺婉转的问题,在许多人看来,其实还是充满了各种恶意的,特别是知道他是来自《东方日报》,而且还数次刻意提醒,“这只是一个配角”之后。
第590章
无厘头喜剧萌芽
  许贯英可以说是老鸟了,在面对那些记者的时候。
  怎么说这家伙和他大哥一道走来,见过的场面也不算少了。所以即便是面对这种明显带着些恶意的问题,他依然还能保持着笑容。
  只见他呵呵轻笑了下,道:“抛开所有问题不说,只要是吴生导演的片子,只要吴生开口说他需要演员,相信香江所有演员都会眼巴巴的跑过来吧!所以,我坐在这里,大家就不需要奇怪了。”
  顿了下,他又道:“至于说这个角色,现在我不想多谈,免得把剧情给透露了。等将来电影出来,你们就知道,我所演的这个角色在这部戏里面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了。我觉得,这个角色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这点,我得感谢编写了这部戏的吴生和刘副导。”
  因为剧本的大纲是吴承给的,剧本的细节则是由副导演刘贯伟操刀的,所以许贯英才会把刘贯伟也给加进去。
  许贯英心里清楚,以吴承一贯的作风,估计这部戏红了之后,续集的导演,就有可能是这部戏的副导演刘贯伟了。
  所以这个时候打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个小时的发布会很快就结束了,这之中,提及关芝琳和钟楚虹的问题比较少。有吴承坐在这里,其他人大部分都是属于没什么存在感的。即便是这两个美女,也一样。
  当然,大家也清楚,这两个女人和吴承的关系不一般,但若真的问及这些私人问题的时候,吴承肯定会跟着炸翅,这种事情,已经不止发生过一次两次了。许多次吴承在机场里带着几个女人出现,那些围着他的娱记们想要问些问题,直接就被他粗暴的打断了。
  被打断不要紧,要紧的是这厮的记忆力超强,下次再看到你,你就别想从他嘴里得出任何东西。
  所以,现在大家也都学乖了。想要问这种问题,那就等这家伙没在的时候问好了,反正又不是没有机会。
  发布会结束,就是拜神开机了!
  身为一个莫名其妙就“被”穿越过来的穿越者而言,“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句话,还是必需要敬畏一下的。
  那种动不动就要行逆天之举的重担,还是交给那些动不动就想将贼老天捅个窟窿出来的中二少年们来承担吧!
  也因此,在每一次开机拜神的时候,吴承都是很虔诚的。
  特别是这次开拍的《僵尸先生》,原时空可是有不少巧合的事情发生在这个剧组的一干主创身上的。
  这种事情,虽说是巧合,但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对于可能随时翻脸的贼老天,吴承还是保持着一定的敬畏之心的。
  不过吴承倒是不担心剧组再发生“见鬼”这种事,毕竟现在整个剧组就在东龙影城里面,若是真发生这种事情,那就真个需要认真调查清楚了。回头要是传出东龙影城闹鬼,那可真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而这,也是吴承把片场放在东龙影城里面,并把那些需要用到外景的地方,尽量用后期剪辑手段进行拼接的最大原因。
  当然,有些地方确实是需要到外景地拍摄的,那就白天去拍好了。
  敬完香,吴承在众望所归之下,揭开了盖在摄影机上的红稠,宣布剧组正式开机。开机的第一幕,正是影片的第一幕。
  影片的第一幕,是许贯英所演的文才在烫熨那个时期的钞票,其实也就是银票,不过原作中,那张钞票貌似是港币来着。
  说起来多少有点无厘头的味道,还有后面两人听完芳姐的演唱会回来时所唱的“对你爱爱爱不完”这首歌,貌似是原时空歌舞天王老郭那个时期的作品,所以插在这里面,看起来确实有点无厘头。
  这个时期虽然无厘头喜剧还没有盛行,但是苗头已经有了。
  不过这个时候这首歌还没有出来,吴承直接把它改成了《死了都要爱》这首歌。毕竟这首歌,和后面秋生遇上女鬼董小玉那里,多少还是有点儿契合的。董小玉可是只女鬼,缠上秋生,不正说明了“死了都要爱”吗?
  这个剧情,让同为编剧的刘贯伟多少有些觉得别扭,毕竟他还没有接触过真正的无厘头,对无厘头喜剧更是不清楚。
  不过吴承觉得可行,而也不太影响剧情,他也就无所谓了。而且整个剧本看下来,像这种无厘头的地方还有不少。
  而且有些还是配合着九叔的冷幽默来的,如果改了,这个味道还真就少了不少,特别是九叔这个角色。
  至于歌星“芳姐”,吴承估计,说的应该是当时的梅燕芳。
  拿着“熨斗”熨“钞票”这一幕,对于许贯英来说,几乎没什么难度,直接一镜到底。而让他来出演第一幕,也是出于许贯英的演技没有问题。毕竟是第一镜,能够顺利完成,自然是顺利完成的好。
  等许贯英将那张“钞票”熨好,吴承将导演的位置让给了副导演刘贯伟,因为他演的秋生就要上场了。
  在刘贯伟的手势之下,第二台摄影机开始工作,吴承已经安静的坐在镜头里,拿着个花牌弄了起来,顺手把文才递过来的那张“钞票”给“收”起来,放到自己的上衣口袋里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7/12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