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1975(校对)第1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3/1257

  不论是用来看电影,还是用来听歌,都没有问题。
  只需要一台VCD,然后便可以连接到电视上,轻松播放。
  这一个多月来,公司成立,生产虽然还跟不上,但也生产出了一批十万台,售价并不贵,只要四千港币就足够了。
  当然,因为是促销活动,所以都打了个折,只需要三千六百六十六就可以抱回家了。
  而其造价,加上人工成本,不到两千港币,主要是那边的人工成本低,要是放在香江,放到欧美,这人工成本就高了。
  事实上,这东西,即便是卖个一万港币,也有的是人买。
  但某位爷知道,不用多久,索尼那类电子产品公司,肯定能够研发出来,虽然他们即便研发出来,想要生产,依然需要向他们支付各种专利费用。但是因为这个原因,某位爷才定价低一些。
  因为在这个价格上面,索尼即便愿意生产,其利润也不会太高。
  到时,若是和索尼打一下价格战,索尼肯定承受不住。
  那么,他现在要做的,不是赚钱,而是抢战市场,把魅族VCD的品牌先打响了再说。
  这东西,注定了是不能走高端路线的,只能走群众基础。
  四千港币,对于普通人家而言,或许是个问题,毕竟怎么说也需要一个多月的工资。但对于那些白领阶层而言,就绝不是问题。
  更别说那些中产阶级了。
  至于其中的利润,算起来确实是不低,但要知道,电子类产品的利润,向来都是非常惊人的,里面真正值钱的,不是材料费,而是技术费用。某位爷在这个研究室里投入的研究经费,那是用亿来算的。
  而且,造价两千,如果售阶不能翻倍,其他地区的代理商,就都不用赚钱了,到时肯定会造成各地区的价格相差太大这种局面。
  虽然这种事其实也比较常见,但某位爷却是不想把事情搞得太麻烦。自己吃肉,总得给别人喝点汤吧!
  促销第一天,十万台就售出了五万多台,销售额将近两亿。
  而且,所有购买的民众,都有资格参与抽奖活动。
  抽奖活动的最高奖品,是一台雷霆汽车公司生产的紫色幽影系列超跑。最低奖品,是一袋洗衣粉。
  基本上,五成的人都能拿到洗衣粉这个奖品。
  第二天,便有不少记者扛着长枪短炮,上门采访那些用过VCD的民众,问他们对这个产品的体验感观如何?
  一来是继续用这种方式做广告,二来则是让民众们提议,继续改进这个产品,正所谓集思广义,就是这个道理,民众的思维是无限的。
  而那些用过这个产品的一些录相机和录相带生产商们,这个时候除了哀叹之外,就剩下哀叹了。除了那些脑筋转得快的。
  那些脑筋转得快的生产商们,很快就想到了,既然录相机铁定要受到VCD的冲击,那何不与魅族科技合作?
  全球市场那么大,魅族科技一个人怎么吃得下?
  有蛋糕,大家一起分享嘛!
  索尼的老盛田君,就是个能屈能伸的人物,虽然被某位爷弄得憋了一身内伤,但他却是第一个联系某位爷的生产商。
  而且,他还不是来寻求合作的,他直言要魅族科技的专利授权。
  照他这意思,仿佛是想和魅族科技在产品上打一下擂台。
  用你的技术,在产品的细节之处,反过来打败你!
  日岛人就是这么有自信!
  对此,某位爷自然不会拒绝,免得被这些小日得意。
  不管怎么说,那些专利都在他手中,索尼就是把市场抢走再多,那也是在给他赚钱。
  一台VCD,大大小小的专利十几顶,收专利费都能恶心死他。
  某位爷估计了下,一台VCD,内地那边的材料费与人工费等加起来,造价是两千港币左右,换到日岛那边……索尼肯定不会把工厂放在日岛的,因为要是放在日岛,索尼不用生产就开始赔钱了。
  因为那边的地产太吓人了,即便是乡下地方,也不是其他国家能比的。所以索尼肯定会把工厂放在其他国家。
  内地那边,肯定是索尼的首选。毕竟地内劳动力密集,人工,土地这些都很便宜,可以把成本价压缩到最低。
  如此一想,某位爷便觉得,需要加快对VCD的技术改进了。
  到时要是和索尼打价格战的话,利润肯定会少许多。
  除了索尼之外,其他还有许多代理商要求代理VCD在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销售,他们之前大多都是录相代生产商,或者销售商。
  这些寻求代理的商人,有的是想要代工,有的则想代售。
  某位爷集中了下,让赵家大哥通知这些人,挑个日子,搞个代理商投标会议,把全球各国的代理都确定下来。
  毕竟全球市场太过庞大,仅凭魅族科技一家,是很难将整个全球市场吃下去的。他只需要保证技术创新,永远走在别人前头就可以。
  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一直为他赚钱。
  就像现在这样,整台VCD研发下来,技术专利十几项,这十几项技术专利,不仅可以用在VCD上,有些甚至还可以在其他一些电子产品上得以运用,完全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当然,前提是保证自己的技术能够领先所有人。否则的话,只能是向别人交专利费用了。
  别看研究室投入一亿多用到研究各种技术,可是,当这些技术换成产品,收取别人的专利费时,数目还是依然很可观的。
  比如一台造价不到两千港币的VCD,那十几项技术专利,如果仅收取一百港币的专利费,十台就是一千,百台就是一万,万台就是一百万,百万台就是一个亿……全球有多少个家庭?
  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而已。毕竟,各国对专利费地收取,并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多少专利费比较合理,还得合作双方坐下来慢慢商谈,谈出一个彼此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来。
  而一台收取专利费一百港币,这在某位爷看来,其实并不多。
  因为他给对方的利润空间,依然还很大。
  而且,随着技术越来越高,这个成本造价,还能再降一降。
  如果他卖三千一台,还要收一百的专利费,那对方肯定就做不下去了,因为这里面的利润空间就小了。
  别看造价两千卖三千,利润很高,可造价两千,那是成本,运到其他地方,还得加上运费,路上损耗,很可能造价两千,但到销售的时候,其成本已经增加到两千五了。
  当到了销售这个阶段的时候,还要打广告,租店面,租人手,所有东西算下来,成本增加到三千,这也不是什么怪事。
  当然,最好的结果是,把DVD研制出来,再给对方一记重拳。
  几天后,无数录相代生产和销售代理商云集香江,去鹏程的话,有些麻烦,还得办理各种签证。
  是以,这个会议就设在了香江,由赵家大哥全权负责。
  某位爷并未出面,因为他已经去北美了。
  之前被他叫过去的蓝乃财通知他,恐怖模型已经成功制作出了一只,但效果怎么样,还得由他这个导演来定夺。
  《侏罗纪公园》第一部的剧情很简单,真正困难的,就是恐龙模型的制作上面。一来是恐龙皮肤的拟真,二来则是恐龙的细微动作呈现,这个需要由电脑技术来解决。
  某位爷估计,应该是能过关了,毕竟斯皮尔伯格就在北美,如果他觉得不行,那肯定会让大家再改进一下。
  既然他没有说话,那么,模型的制作,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真正的问题,应该在电脑特效的技术上面。
第1450章
逼真的恐龙模型
  原时空,《侏罗纪公园》拍摄的时间比现在要晚两年多。
  相比后世那先进的各种电脑特效,这个时期的特效,看起来就和五毛特效差不了多少,甚至可能还不如五毛特效。
  而《侏罗纪公园》的拍摄,则是模型加特效的组合,以及于让许多人都觉得,相比后世的一些恐龙电影,反而没有这个时期拍摄的《侏罗纪公园》来得逼真。
  所以,主要的关键,还是在于模型地制作上面。
  “史蒂文,你看过了吗?觉得如何?”
  来到北美,某位爷没有休息,带着秘书,便直接去往模型制作基地,看到斯皮尔伯格也在,便问他。
  斯皮尔伯格的表情有些夸张,笑道:“你肯定想象不到,哇哦!”
  某位爷微笑着走了进去,几个恐龙模型放置在场地中间,不过都不算大,都是按比例缩小了许多的模型。
  蓝乃财在几具模型中站了起来,看到某位爷前来,便和他打了个招呼,问道:“老板,你觉得怎么样?看起来够不够逼真?”
  某位爷伸手他身边的一只迅猛龙,那皮肤就像一层层蛇鳞,但并不粗,摸了摸,道:“看起来挺逼真的,都是仿真皮肤?”
  “是的,虽然造价不匪,但我们都觉得挺值,它让这些恐龙看起来更加逼真,再加上一些化妆技术,使得这些恐龙看起来更像活物。”
  蓝乃财介绍道:“每只恐龙里面都装着机械装置,使它们移动起来就像真实的恐龙一样,除了做不到奔跑之外……”
  斯皮尔伯格笑道:“恐龙的奔跑,可以用电脑图像系统来完成。至于局部的恐龙表情,可以制作局部的机械装置……就像这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3/12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