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1975(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1257

  吴承哈哈一笑,道:“这叫有理走遍天下,不服来辩!”
  吴承的得意样,惹得赵亚芝白眼频频,两人笑闹了一阵,吴承又道:“我准备在香江这边也弄个玩具分公司,要是大哥大姐她们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不如让他们来帮我管理吧!我给他们两成股份。”
  赵亚芝闻言,不由沉默了下来,静静看着吴承。她知道,吴承的这个决定,肯定是看在她的面子上做的,这让她多少有点犹豫。
  她不想让人觉得,她原意跟他在一起,是看中了他的钱,这种感觉很不好。赵亚芝对感情方面,同样是比较纯粹的,不喜欢在这其中夹杂着其他东西。可吴承对她父母家人好,她又不能拒绝。
  看到她犹豫,吴承捧着她的俏脸,轻轻在其唇上轻啄了下,柔声道:“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其实以我们之间的感情,根本不需要在意那些东西,我知道你,你也知道我。你是我爱的人,你的家人也就是我的亲人,难道身为亲人,我不应该替他们做点事吗?”
  顿了下,他又道:“而且,我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机会,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还得看他们自己的能力。”
  “我担心他们做不来,也怕他们不懂珍惜!”赵亚芝柔声说。
  吴承微笑道:“不让他们试试,又怎么知道不行?再者,我开公司,肯定也要请人管理,与其找一个不知根脚的人,还不如让自己人来管?当然,如果他们自己没有能力,那就让他们做个不管事的股东好了。这样一来,你也不必担心他们的将来,何乐而不为?”
  赵亚芝点了点头,末了道:“公司可以给他们股份,但那部分钱得我出,你要是不答应,我就替他们拒绝了。”
  正说着,一旁的电话铃便响了起来,赵亚芝起身接电话,问候了一声后,便捂住了话筒,道:“阿兰打来的,找你!”
  吴承闻言,不由拍了拍额头,起身接电话。
  此时,陈姨一手拎着菜篮子,一手牵着周惠敏走了进来,赵亚芝见此,便低声道:“我去陪小敏做功课,你们聊吧!”
  吴承点了点头,拿起电话说道:“阿兰,找我有事?”
  “小叔叔,你够了啊!怕我催债还是咋的?老不接我电话!”
  吴承做着苦笑状,道:“我是怕你催债啊!不过不是钱,而是稿子!哪有像你这样的,一天三个电话,还让不让人过日子了?”
  半个月前,《诛仙》结束,吴承一直没有写新小说,都市娱乐报社那边在这半个月来,已经不知道收到几麻袋读者的信了,百分之七十的读者,都是想让吴承去修改《诛仙》的结局。
  吴承则是痛并快乐着,上辈子,他也希望编辑催他的稿,可惜他是三流写手,任性不来,天天当个码字工,自觉无比。
  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哪一天火了,也让编辑来催稿,是不是挺没有出息的?可惜上辈子的愿望,跑到这辈子来圆。
  当然,被人催稿,作为一个单纯的写手,那肯定是快乐的,这说明自己的小说成绩还算不错。但痛苦也是自然的,没时间写,或者实在写不出来的时候,被人催稿绝对是郁闷的。
  当然,如果这些小说不是他“抄”来的,那快乐感会更甚一些。
  《诛仙》的成绩不错,这一次,《都市娱乐报》确实是因为他的这本小说,而把销量提升到了十三万份,最高峰的时候,曾出现了十五万份,就是《诛仙》最后大结局的时候。
  这个销量,已经稳站一线报业了。
  不少读者都希望吴承把碧瑶写活,但结果他们失望了。
  许多感性的读者都哭了,觉得吴承实在是太狠心了,居然给出这样一个结局,实在是让人接受不能。而一些比较冲动的读者,甚至跑到都市娱乐报社去集体抗议,想要让吴承把结局改掉。
  好在吴承事忙,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些事情。可吴书兰却成了这些“怒火”的挡箭牌。她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她也会受不了的。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吴承出新书。
  新书,吴承还真没有仔细想过,到底要“抄”哪一本?
  写,是肯定要写的。毕竟只是“抄”而已。
  他倒是想抄些外国的小说,打一打国际知名度。只可惜,国外的小说,他几乎没有看过哪怕是一本。
  当初写《侏罗纪公园》,也是照着电影来写,然后自己再稍稍润色一下,创意是有了,但是文笔方面,就要差上许多了。
  特别是他一个中国人,写国外的小说,在阅读性上,就会给那些外国人造成一定的困扰。也因此,“侏罗纪”在国外的销量,并不理想,跟他在都市娱乐报上发表的两部小说相比,成绩要差许多。
  “回明”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经出版了,出版社是吴承跟吴书兰搞起来的“书香出版社”,挂靠在“都市娱乐报社”名下。
  “回明”的图书,卖得还算不错,两个多月下来,在港台两地已经卖出了六百多万册了。单这一块的收入,早已经把他抵押在银行里的别墅赎了回来,还有六百多万盈余。
  除了港台之外,东南亚其余各国,也正在宣传这本小说,不过具体的数目还没有统计出来。这都受益于电视剧的改编。
  吴书兰也正在准备出版《诛仙》。按她的意思,是吴承的新书出来,刚好借此机会,宣传一下,借此机会拉升一下实体书的销量。
  出版社这一块,单就吴承的一本“回明”,就已经差不多让他们的投资回本了。除了吴承这个作者,都市娱乐报同样也在接受其他作者的投稿,如今都市娱乐报,在吴书兰的管理下,可谓蒸蒸日上。
  但关键,还是吴承!
  这也是为何,她一天三个电话催他了。
  “你可真是个工作狂,你跟荣少定亲的事,是放在新年吧!这都已经没有多少天了,还惦记着工作,小心荣少甩了你!”
  面对吴承的“诅咒”,吴书兰不以为意道:“别转移话题,我跟十仔的事,我们两个当事人根本插不上手,两家人都抢着操办呢!而且最近十仔也在风龙唱片那边练歌,他比我还忙呢!”
  “行行行,让我考虑一下,到底要写哪一部……对,我有好几个构思呢!给我三天时间,我想好了就给你初稿,没事就挂了!”
  才挂掉电话,电话又响了起来,打进来的是黄佰鸣。
  黄佰鸣从宝岛回来之后,便一头扎进了东龙国际的编剧部,带领手下编剧组人员,不仅给吴承提供的剧本大纲填充内容,他们自己也给公司写了不少本子,不过大都被吴承给毙掉了。
  之前,吴承把“开心鬼”的剧本大纲交给他们填充润色,经过三次的润色修改之后,吴承估计,第四次修改,已经完成了。
  果然,黄佰鸣说的,就是“开心鬼”剧本修改的事情。
  “明天交给我吧!另外,你也做一下准备,这部戏的男主角可是你,我需要你在这两三个月时间里,把演技给我磨炼一下。”
  “明白!”黄佰鸣认真道:“我会做好准备的。”
  他知道,在拍戏的时候,吴承是一个比较爱较真的导演,他可不想在片场的时候,被吴承喷得一无是处。
  挂掉电话,吴承坐在沙发上,边抽着烟,边思索着,下一本小说该哪一本?有时候,选择太多,也是一件麻烦的事!
第145章
就抄《小兵传奇》
  写完历史写仙侠,写完仙侠写什么,这个值得考虑。
  首先,外国小说和灵异类的小说,都可以可以排除了。
  国外的小说,他几乎没有看过,只看过电影而已。曾经英语不过关,吴承表示有些可惜,早知能穿越,就去多看点国外小说了。
  至于灵异类小说,他只看过《鬼吹灯》和《盗墓笔记》。还是因为它们实在太火,又出了电影,他才回过头去看小说的。
  如果只是因为如此,倒是可以抄一下。可问题是,这两者故事所发生的年代,都要比他现在所处的时间段来得晚。
  如此一来,这个灵异类就可以先排除了。
  玄幻类倒是可以写一下,可问题是,如果要拍成电视剧,那就比较麻烦了。吴承也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放弃电视剧改篇这一块。
  说起来,若是单单就电视剧改篇,其实放弃也没有什么,可问题是改编成电视剧,对小说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宣传,对小说的销量是非常有帮助的。“回明”要是没有电视剧宣传一下的话,也不可能在两个多月时间里,就在港台两地卖出四百多万册。
  一套“回明”是十二册,六百多万册,其实也就五十多万套。一册定价是三块钱,再加上打折什么的,以及除去应有的税务,以及出版社应有的支出等,整体下来的净收入,也就千万左右,分给吴书兰百分之二十,吴承自己也就剩下八百万左右。
  赎回别墅,剩下的五六百万,也被吴承用来还吴家的欠款了。
  之前收购都市娱乐报社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就花了五千万,还剩四千五万没有还!
  是以,吴承对电视剧改编权,还是有些眼热的,这都是钱。
  然而,一旦有了这个条件的束缚,吴承能够想到的小说,就相对比较有限了。想来想去,吴承把目标定在了《大唐双龙传》上。
  可结果第二天,吴承就改变主意了,因为第二天吴书兰打电话给他催稿子的时候,提起了一件事。
  “小叔叔,你的新书好了没?倪框都在鄙视你江郎才尽了!”
  吴承不明所以,讶道:“这又跟那厮什么事?我哪又得罪他了?”
  “人家眼红你的成绩不行啊!”吴书兰轻笑道:“上周‘回明’销量一出来,可把那些作者们羡慕得不要不要的。而且,更让人接受不能的是,你还不是一个纯粹的作者,还是一个拥有几家公司,资产上亿的老板,结果还跑去跟人家抢饭吃,人家不黑你黑谁啊!”
  吴承有些无语,觉得老倪是不是有些蛋疼啊!又想炒作一下?
  “他怎么说来着?没有指名道姓吧!”
  “他敢!”吴书兰哼哼道:“不过谁都看得出来,他是针对你。说你这么久没出新书,肯定是江郎才尽了,读者催也没有用,你就算写也肯定脱不出老套的范畴,催得越紧,新书越糟。”
  “道理没错啊!”吴承讶道:“这种程度,你生什么气啊!”
  “你自己看看今天的《东方日报》吧!”
  “那成,我先挂了,回头给你电话!”
  吴承挂掉电话,拿起茶几上的陈姨准备好的报纸,抽出《东方日报》看了起来。没多久,便在第二版面找到了倪框的那篇文章。
  虽然这篇文章的作者名字不是倪框,不过吴承知道,这个名叫“九缸居士”的家伙,就是他。之前也用这个笔名跟吴承打过嘴仗。
  吴承估计,这家伙不仅仅只是羡慕自己的成绩,估计还在宣传他自己。这家伙可是很懂得钻空子,把握机会的人。
  继续在《东方日报》上翻了下,吴承就发现,这家伙果然是事出有因,因为这货的新电影《少林寺》正准备两天后上映。
  七六版的《少林寺》是邵氏出品的武侠剧,编剧正是倪框,导演乃是张澈这位大导演。在六七十年代,人们称他为“香江电影一代枭雄”,可想而知,他在电影界的地位有多高。
  不过吴承知道,这家伙也要慢慢过气了,在八十年代初,就退出了邵氏舞台,渐渐走向没落。相较现在的电影而言,其实他已经慢慢被时代所淘汰了,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招,观众不烦才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12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