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岁月第9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9/1427


王大嘴为什么最后没留在部队?
这是一个庄严没想明白的事。
他决定今晚先陪林清影,然后再赶去王大嘴工作的地方找他吃个宵夜什么的,反正自己有三天的假期不用回部队。
()
第1029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晚饭的时候,庄严几乎迟到。
因为说不准是不是要喝酒,而且换了便服,所以庄严只让营里的司机将自己送到附近能打到的士的地方,拦了个车,赶到了明珠宾馆。
明珠宾馆是临海市唯一的一家号称五星宾馆的综合式酒店,在临海这种经济算不上发达的三线城市来说,已经算是高档场所。
至于为什么说是号称五星级,是因为五星级的腰评的,但这个明珠宾馆是自封的。
尽管是自封,不过里面的设施该有的还是有,确实也算不错。
王钊作为副市长,将林家兄妹安排到这里落脚也算是尽力而为了,且不说王钊和林建军之间的同学关系,这内里其实还从另一个角度上反应出临海市政府对于林建军这个成功商人的重视。
改革开放已经将近三十年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临海市错过了全国最高速发展的那波浪潮。
搞经济这事,永远是能喝上头啖汤的人能够站在潮头,一输则百输,一步落后则步步落后。
现如今的滨海在F省的经济排名只能算是中后,仿佛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省里也意识到作为F省西翼主要城市的临海如果不发展起来,那么F省的中心城市圈即便发展的多好,整体经济发展速度都会受到拖累。
因此,两年前调整班子的时候,省委一班人下定决心,把临海市的班子进行了一次大换血,换上的都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
据统计,班子的平均年龄不超过43岁,算是难得一见的年轻班子。
年轻人更有活力,F省委的意思就是要通过年轻干部将整个临海的经济活力提升一个档次,从而能够拉动临海的工商业发展,带动F省西翼的经济商圈的形成。
作为主管经济和招商的副市长,王钊第一时间当然想到的是自己在人大当年那帮同学们。
不过,人大出来的多数都去了体制内,你说去跑个经费,跑个专项什么的还可以得到不少关照,但要说招商,那得找商人,同班同学里,当大官的有,当学者的也有,就是没几个从商的。
唯独一个,当年和王钊一个寝室的哥们里,就一个。
那就是林建军。
林建军的底子王钊当然清楚,那可不是一般人家。
本来以为像他这种人本应就去部队里发展,没想到居然来了普通大学,毕业之后也和其他同学不一样,没去体制内平步青云,而是选择了下海从商,并且还做的风生水起。
他打电话找林建军,邀请后者抽时间来临海考察考察,看看有什么项目可做的,还说目前临海市在招商引资这一块可是求贤若渴,只要来了,各种免税各种用地优惠之类政策都有足够的倾斜。
林建军当时可没答应,打哈哈绕着弯子扯了几句交情之后,直接而说自己干的是医疗器械制造和卫生服务行业,临海这地方实在不是投资的好地方,至少那里的产业链没有成型,有些事不是税收减免就能弥补不足的。
王钊很失望。
失望归失望,他也知道句话叫做在商言商。
林建军是商人,投资如果不能赚钱,他是绝对不会过来临海的。
没谁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资本家的也不是,总不能拿着钱往水里扔。
那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可是到了今年初,林建军突然给王钊打电话,说自己妹妹想在临海落脚,想看看有没有什么项目可以做做,就当是为了妹妹找点事做,让王钊给留意一下,有合适的项目,他可以投钱。
林建军的电话,让王钊喜出望外。
项目?
当然有!
临海市这个地方,自古以来海产就十分丰富,八十年代初就曾经兴起过养殖浪潮。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本来挺好的一个发现方向生生被原来的班子给搞砸了,为此还亏了不少钱,政府还负上了沉重的债务。
这些年没缓过气,也是当年伤得是在太重。
项目搞砸了归搞砸了,可烂船也有三斤钉不是?
当年那个养殖浪潮留下来的就是临海市下属三个县和十几个大小岛屿上都有一些散养的个体户。
虽然成不了什么气候,不过在当地来说,也是一门不错的个人投资。
新班子在研究了临海市的情况之后,决定在经济上实施两手抓。
一是争取中央部委和省里的支持,拿一些国企大项目或者高级别的外商投资项目,争取在临海落地,从而拉动附带的产业链和上下游产业的形成,提升就业率,留住人才。
二是从前班子搞的海产养殖项目也不能说丢就丢。毕竟当年丢了那么钱进去,虽然没有达到计划书里的目标,但也留下了一些底子,归拢归拢,将它们集中、规范,然后树立起几家龙头企业,打响招牌,通过这些带动本地的海洋养殖业,通过海洋养殖业带动旅游业。当年是一子错,满盘皆落索。现在就是要将这颗死棋盘活,一子活,则满盘皆活。
可是当年这个海洋养殖的宏大计划是遭遇了滑铁卢的,事到如今都是临海市市民乃至体制内各级官员心里的痛,提及则色变。
要打破这个僵局,必须有人敢过来吃第一只螃蟹。
谁?
当然就是林建军莫属。
林建军的财力是绝对没问题的,问题只是在于经营。
要快速解决经营的问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找本地有实力的商家进行合作。
这个,就是王钊需要干好的事情。
今天这个晚饭,据说王钊约了一位本地实力雄厚的大养殖户,也是养殖协会的会长,让他坐下来和林家兄妹一起好好聊聊,看看是否能合作一起把蛋糕做大。
庄严赶到酒店,已经迟到了两分钟。
匆忙来到VIP1房间的门口,服务员为他开了门,刚进去,马上道歉说:“不好意思,下午有些事耽误了一下,所以迟……”
“庄严!”
坐在偌大的圆形饭桌旁的四个人里,有一个人猛地站了起来。
庄严抬头一看,浑身一震。
他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
()
第1030章
我的老班长
庄严经常跟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小。
真的很小。
他下午的时候,在路上等红灯,遇见了当年教导队的死党王大嘴。
晚上吃饭的时候,进了包间的大门,居然又遇到了以为老战友。
不!
这是一位老班长!
庄严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在这里,以这种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和当年的“朱司令”朱德康重逢……
“老班长!”
庄严也顾不得还有什么副市长在场,放声大喊了一句,眼窝子顿时就有些发热。
一转眼。
这一转眼,八年多就过去了。
当庄严肩膀还背着一条“屎一样”黄杠杠列兵军衔下到八连服役,因为徐兴国一句话和二班长牛大力打了起来,最后被赶到炊事班觉得剩下三年也许就要混过去的时候,就是眼前这位老班长扮演了指路明灯的角色。
怎么不让他激动?
朱德康似乎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看着眼前这个神采奕奕的年轻人,那熟悉的板寸,那熟悉的军人气质,当年一起在八连后面小山坡上赶猪养猪的情形,坐在那个只有两个人的小平房里聊天时候的一幕幕……
一切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朱德康离开了座位,庄严也冲了上去。
两人相互抓住了对方的胳膊,一顿猛摇,将多年来的思想都攥在了两只手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9/1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