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岁月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1427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庄严忽然觉得无所谓了。
你们还能把我吃了不成?
想到这里,挺了挺胸,迎着张建兴和李定的目光瞧过去。
“我就是喂潲水,以前不都是这样吗?我又没给它们吃别的。”
李定和张建兴交换了下眼神,俩人没再说什么,然后送着兽医离开连队。
朱德康没说话,瞥了一眼庄严,自顾自回平房里去了。
十条猪,到了第三天有九条“光荣”了。
猪一头接一头死,相隔的时间很短,发病很迅速。
起初连长和指导员、副连长还对猪能挽救回来抱有一丝幻想,到肥七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幻想的肥皂泡才啪一声碎了。
整个猪圈里只剩下一头还算健康还能活蹦乱跳的猪。
干部们一合计,决定干脆趁这头猪还算健康的时候赶紧杀了,至少打打牙祭改善改善伙食。
朱德康最钟爱的肥七是最先发病的,没想到却熬到了差不多最后才魂归西天。
肥七挂的那天,朱德康蹲在猪圈里,默默看着肥七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然后肩膀抽动了几下,低着头回到小平房里。
之后的一整天里,朱德康连平常最喜欢的武侠也不看了,躺在床上仰头盯着天花板,一盯就一两个小时,像个死人一样。
庄严觉得朱德康这老兵有点儿神经不正常,不就是死了九条猪吗?犯得着如此伤心欲绝?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四只脚的猪到处是。去猪场买十条小猪,回来再养就是了。
猪死了,对于庄严来说,意味着日子变得更加无聊乏味。
炊事班又不组织步兵训练,枪是拿不到了,庄严只能一天天自己给自己训练。
按理说,从前的庄严是讨厌训练的,他甚至讨厌比自己训练更勤快的徐典型同志。
不过现在,他发现自己却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这种改变,连庄严自己都不说不清是怎么一回事。
人就是这样,当你习惯了一种生活,霎时间让你改变,你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
就如同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老了即便晚辈们特出息都能赚大钱了,不需要下地了,就算把他接到城里他也能将别墅的小花园变成菜地一个道理。
不过让庄严没想到的是,虽然猪死了,可炊事班长李闯成却忽然良心发现,做了一件让他怎么都想不明白的事。
()
第94章
上架感言(务必请看)
肥七。
这是读者群里的书友们给我的外号。
上两章,我写到了炊事班老班长朱德康的十条猪死了九条,其中最大最肥的一条绰号就叫肥七。
我不是在开玩笑,我是在告诉大家,别养了,养着养着,就会养死了书,该宰就开宰吧!
写实性的军旅本来就很小众,尤其是我这种完全贴近现实来写的更是小众中的小众。所以,这本书一开始收藏就并不高,以至于20万字责编就通知我提早上架,因为对于责编来说,一本书是要根据数据去判断是否值得给大推荐的。
我没有上三江,我也不会有强推上架。
这本书,只能靠忠实的读者用订阅来证明是否有潜质,是否有前途。
一个作者,最希望的是自己的书能有读者真金白银来订阅正版,这就好比舞台上的表演者,总希望下面观众席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没有观众的表演者是孤独的,没有读者的作者,同样是。
其实想创作这本书的念头始于二十年前,那时候我刚从部队回来,我觉得很有必要写一本书,向没有去过部队的朋友展现里面的一切,向那些曾经的老兵和他们的军属们致敬,向这么多年牺牲在各条战线上、为国献身的军人们致敬。
所以,这会是一部相对真实而严肃的作品,但是我会让它更符合网文的阅读习惯,更有阅读性,关于这一点,你们放心,我能做到,后面的内容会更加精彩。
这本书,就像一只洋葱,慢慢一层层剥下去,总会让你流泪。
其实上本书结束之后,我有两个选择,接着上本书的内容,写《绝对荣誉》的姐妹篇,那本书成绩还算过得去,写姐妹篇是一个安全的选择。
不过我还是决定先写这一本,这是我的心结,我必须写,将来才会无憾。
人一辈子,总要做一点非理性的事情,就像去当兵。
当兵其实性价比很低,你付出的会很多,你收获的未必如你理想中所期待的,至少在物质上绝对是这样。
军人是最自私的,但是同时又是最无私的。
这话不矛盾。
军人对家庭是自私的,这句话,相信军属们都会同意。
军人是最无私的,这句话,相信不少人也会同意。
洪水肆虐的时候,边境受侵犯的时候,大火冲天的时候,每一个危急时刻,你都会看到绿军装。
很多人其实在笑他们傻。
其实他们不傻。
谁都只有一个脑袋一条命,都知道危险,对死亡都有恐惧。
我不想说的那么高大上,但是穿上军装,身体里还真有那么点家国一肩挑的豪情壮志,都想证明自己对得起“军人”这个称呼。
所以,才有那么多军人如此的不惜命,明知危险而勇往直前。
我知道现在写这种书也许根本不会有好的成绩,正如很多人说的,现实中我都那么累了,上网看个书我还看什么狗屁情怀,当然要爽!
这就是市场决定一切,起点作者千百万,不是不能写出这种写实类作品,是大家都为生活所迫,去写爽文,这就是现实,真的很无奈呵!
不过,我忽然想起了小时候,上学的那个年代,我们的社会在大力提倡“奉献”精神,我发现,这些年已经没几个人去谈“奉献”了,甚至这都成了傻的代名词。
作为作者,我当然期待出成绩,有好成绩那将会是很快乐的事。可我更希望我的书,看完了能为所有人留下点什么,感动?思考?又或者让不了解部队的了解一个真正的部队,这也算是一种成功。
我不知道明天中午12点上架后到底有多少人会来订阅看我的作品,但上架后24小时的订阅对于一本新书来说至关重要,关乎生死。
如果你真的喜欢这本书,希望看到后续的精彩内容,我在这里向各位书友鞠躬,请务必明天中午12点后来订阅正版。
现在这本书收藏4100个,按照收订比计算,如果能达到1000个正版订阅,这就是奇迹!如果达到800个,算是一次胜利!如果只有500个,还能抢救一下。如果300个,OK……我可以去马桶边,拿一卷厕纸,关上门好好抱着马桶哭一场,然后对写实性军旅说一句,去死吧!我以后再也不碰了!
OK,多说没意思,我还是省点时间去码字吧,明天中午12点,不见不散,我会暴更!5更起步,订阅越多,我暴更越多,我拼了!
()
第95章
给这小子一支枪!
猪死后第二天,李闯成过来小平房,本想安慰安慰没了主心骨的朱德康。
朱德康在连队里一直是个传闻很多的人,他不算是原1师的兵,原先在南疆守备部队跟着副连长李定一起被裁撤过来的。
同年兵里其他人早就退伍了,只剩下他一根独苗苗。
过来1师的时候刚好第一年兵,虽然当过战斗班的班长,但是文化程度不高,断了考军校的念头,他一心想转个志愿兵,所以第四年从炊事班班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主动要求去养猪。
连队的人都尊敬资历最老的他,都喜欢管叫他“朱司令”,其实朱司令的兵就十个,卧在圈里吃了喝,喝了吃,现在九条猪瘟见了上帝,还剩一条上了屠宰场,朱司令心情当然不会好过。
“老班长。”
李闯成进了门立马掏烟。
朱德康还是躺在床上挺尸,一脸的难过。
“来,抽根烟。”李闯成主动将烟递到了他的手边。
朱德康没吭声,眼皮子都没动一下。
李闯成又说:“老班长,不就是十条猪吗?我跟李副连长商量了,再买十条小猪回来,重新养不就行了?”
朱德康眼皮都没动一下,直勾勾盯着天花板,说:“你知道这猪养了多久吗?”
李闯成一愣,接着开始掰手指算。
“别算了。”朱德康说:“都一年了,这猪不喂饲料的,都是我用潲水和猪草一把把给喂大的,这样的猪才好吃,我平常没事还拉它们出来逛山,锻炼锻炼,我觉得这猪肯定会很好吃……”
李闯成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朱德康服役期还剩下不到一年了,在退伍之前,即便再养,也出不了栏。
于是赶紧转移重点道:“对对对,自然喂养,当然好吃了,肉香,肥瘦皆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1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